超赞景点>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旅游景点

靖江孤山

靖江孤山景点照片

靖江孤山旅游景点介绍

江苏省靖江市山峰

  孤山是靖江最早的陆地,原为海上孤岛,成陆于距今约7000-250万年。位于靖江市区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镇,海拔55.6米,周长1.5公里,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孤山与天目山、黄山(江阴)同出一脉,是天目山的余脉,也是泰州及靖江境内唯一的山。孤山形似坐狮,高53米,总面积约5.8公顷。山上古木葱茏,大树林立,丛林密布,通体碧绿。孤山的开发时间在距今约1800年。靖江人很早就在山上建成孤山寺等建筑。如今山上有蹑云坊、孤山寺等景点,山脚旁建有靖江烈士陵园。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孤山庙会场面壮观,远近闻名。

孤山历史记载

  孤山忽自拥平沙,下界犹连十万家。天压海门烟雪渺,风搏山寺竹松斜。渔灯明灭缘遥岛,鲛宝参差带落霞。绝顶夜深衣袂冷,愁看北斗是京华。

  这是明代靖江县丞韦商臣夜登孤山后写下的《登孤山诗》。

  据史料记载,靖江孤山原先是长江江面上高耸的一块礁石,后因江水冲击,泥沙不断在山脚下淤积,到东汉前后,渐渐形成陆地。陆地不断延伸、扩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全部登陆,成为这片平原上独特的山峰。

  孤山既以“孤”取胜,也以小出奇。孤山东、北、西三面陡峭,只有南坡平缓,东西狭,南北长,远看像一只坐南朝北的大石狮子。所以旧靖江县志上称它“形如狻猊”,就是这个意思。过去山上还有两处自然景观。一处是石舫,在孤山西坡,巨石似船,极有妙趣;一处是仙人洞,在孤山东侧峭壁之上,据说可坐数十人,人们可望而不可及,便传说里面有个仙婆,整天摇着金绞车,能把白棉纱纺成金纱线。可惜这两处景观都因山崩或毁损、或闭塞,只给后人留下美丽的想象。

  据传,远在孤山还是茫茫长江中的一座孤岛时,即有名曰“大德”的高僧,来此开荒拓土,降妖伏虎,建寺办道。由于靖江至明成化七年(1471年)方才建县,正德元年(1506年)始有史书编纂,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不甚翔实。“孤山诗钞”收录了元朝朱一冯的《游孤山》,诗云:

  翠微百尺涌江头,蹑屐扪萝快此游。

  石磴陡悬苔缝合,梵钟遥度鸟声幽。

  千帆影外群山拱,万里流中一柱浮。

  薄暮月明天似水,坐来凉气侵高楼。

  由此可见,最晚至元代,孤山已有寺庙,而且已具相当规模---陡壁悬崖中有供人攀登的“石磴”、有钟声悠远的寺院“梵钟”、有高处不胜寒的“高楼”……

  孤山“孤”得神奇,让平原上的人们为之陶醉。从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开始,靖江人就着意修饰它,打扮它,在山上陆续建成以孤山寺为中心的建筑群,使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沿着孤山南坡山路拾级而上,半途有座石坊,题额为“蹑云”,故称“蹑云坊”,意即“脚踏云雾而上”。蹑云坊是靖江现存最早的石坊,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两旁石柱刻有楹联:“对此长江左蠡烟波今宛在,位当绝顶西湖风月定何如。”题额和楹联,都是明代万历42年(1614年)靖江知县赵应手书。这副楹联气势宏大,写出了孤山峻拔秀逸的特点。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如今两侧对联早已剥蚀殆尽,只有“蹑云”二字依旧熠熠生辉。

  蹑云坊下,有一块比蹑云坊历史还要悠久的摩崖石刻,见证了孤山的盛名。明嘉靖丙戌年(1526年)夏天,湖南三紫道人易子伯贞曾经在此祈祷上苍,普降甘霖。时人为了纪念这次祈雨,在旁边的巨石上刻下了“嘉靖丙戌年夏湖南三紫道人易子伯贞祷雨于此”的碑文。

  走过蹑云坊向东,地势稍平,不远处有关圣大帝祠,折转向西有土神祠,再向西转而向北为山门,门东有三茅真君祠,门西高坡为仙人台。此处古柏参天,葱郁一片。古柏丛中有庵,叫观音庵。正北有重门,进入重门就到东岳行宫,也就是孤山寺的正殿。殿内有佛像百尊,金碧辉煌,流光溢彩,一峰之上,佛道比邻,正应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诗句。孤山寺后有“不孤亭”,翘角飞檐,雕梁画栋。后山顶上有“望江楼”,登楼远眺,澄江如练,平畴百里,其景色确实不逊于“西湖风月”。由于战火频仍,除蹑云坊尚存遗迹外,其余建筑都在民国时毁圮,只是从史料记载上,仍然可以想象当年孤山的壮丽景象。

  山色秀美,建筑宏伟,加上美丽的神话传说,使得孤山以极为丰富的文化蕴藉而受到骚人墨客和历任县官的青睐。他们登临抒怀,诗文唱和,对孤山尽情地礼赞,光载入旧县志的赞美孤山的诗,就有数十首之多。有些诗意境优美,艺术性很高,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明代靖江知县朱勋散文《孤山记》则从军事角度叙述孤山的价值:“……更立重兵,俾此山与狼、(指南通狼山、镇江山)上下响接,则外可控制江北,内可以固江阴藩篱,彼诸不轨,能飞渡哉?”这说明当时近江兀立的孤山地势十分险要。

  文人雅士喜爱孤山,普通百姓更把孤山当作圣土膜拜。靖江民间有名谚语,叫“三月三,上孤山”。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孤山举行庙会,靖江和周邻泰兴、如皋等地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朝山进香,人流潮涌,摩肩接踵。有民歌记载了这一盛况:

  三月初三雨蓬松,西沙香客总奔东。靖江有个孤山节,年年烧香到山中。诚心去把孤山上,不怕毛雨顶头风。近者一去二三里,远者来之有车工。父子夫妻昆弟友,朋友信众一路同。肩上掮来手里抱,背上又驮小孩童。路上行人无其数,百花开放满园红。

  除了进香,顺带还要赶集,山下就是盛大的节场,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除农用器具、日用杂货之外,少不了孤山特产---“泥狗子”。艺人们在烘烤前已钻出孔眼,烘烤后再涂上彩漆,既能吹响,又可把玩,孩子们都爱不释手。至今山脚下的地摊上还有出售,“”的哨音,洋溢着孩子们的欢乐,更唤起大人们童年的记忆。

  几百年来,孤山的景物发生了很大改观,当年的建筑更是所剩无几,连许多神话传说也渐渐不为人知。但与此同时,孤山这座集中了靖江自然与人文奇观的“宝山”,日益受到靖江人民的重视和保护。1993年起,孤山的开发已列入靖江市政府的建设计划,当年就恢复了“三月三”孤山庙会,盛况不逊当年。靖江市政府和孤山镇政府还对孤山上下的建筑和景点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十余年来,孤山寺先后兴建了山门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三宝楼等设施。寺内6.5米高汉白玉观音像以及8米高铁铸药师佛像,是周边地区同材质中最大的佛像。

靖江孤山其他介绍

  孤山位于靖江市区北面五六公里,属于天目山余脉,是长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苏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颇具盛名。据史料记载,孤山原先是长江江面上高耸的一块礁石,后因江水冲击,泥沙不断在山脚下淤积,到东汉前后,渐渐形成陆地。陆地不断延伸、扩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全部登陆,成为这片平原上独特的山峰。

  关于孤山的形成有两种非常有趣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当年铁拐李装满山种的袋子破了,这样大大小小的种子就落满了地面,最小的一粒长成了孤山。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秦始皇发怒的时候,用鞭子将一座大山抽成了三截,一截飞至南通叫狼山,一截飞至江阴叫黄山,还有一截就飞到了靖江叫孤山。

  从明代开始,靖江人就着意修饰、打扮孤山,在山上陆续建成寺庙祠殿,梵林僧阁,使它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蹑云坊、摩崖石刻、不孤亭、望江楼等景点,引人遐思。民间文化的“活化石”讲经、民间工艺品泥-、三月三孤山庙会,则孕育了孤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每逢农历三月三庙会,商贾云集,百货纷陈,场面壮观。近年来,靖江开发区城北园区投资1200万元建设孤山文化广场,景观树、绿色草坪、景观石将孤山山脚装饰一新,使孤山成为靖江的招商新名片。

  山色秀美,建筑宏伟,加上美丽的神话传说,使得孤山以极为丰富的文化蕴藉受到骚人墨客和历任县官的青睐。他们登临抒怀,诗文唱和,对孤山尽情地礼赞,光载入旧县志的赞美孤山的诗,就有数十首之多。有些诗意境优美,艺术性很高,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清代蒋中和在《孤峦砥柱》中赞美孤山:“粼粼片石寝长鲸,何处飞来一掌擎。昔与金焦分砥柱,今为陆海壮干城。星河夜静盘江卧,燕雀身轻透顶鸣。莫道天涯迷禹道,神京回首暮云生。”当代人靖江人则这样评价孤山:“孤山,虽不高不险不峻,却也代表了一种高度。”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靖江孤山”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靖江孤山”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