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故居旅游景点介绍
钱钟书故居,又称“钱锺书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新街巷30号-1、32号,是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锺书在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 。
钱钟书故居总占地面积139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6.4平方米,属江南庭院式民居,共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故居南部建筑,即新街巷30号-1,又称为钱绳武堂,由钱锺书的祖父钱福烔筹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故居北部建筑,即新街巷32号,由钱锺书的叔父钱孙卿(钱基厚)建于民国十三年(1923年)。故居南部建筑于2002年对外免费开放;北部建筑暂未对外开放 。
2002年,钱钟书故居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
钱钟书故居历史沿革
民国十二年(1923年),钱锺书的祖父钱福烔在无锡七尺巷(今称新街巷)建成钱绳武堂。
民国十三年(1924年),钱锺书的叔父钱孙卿在钱绳武堂后又扩建了一处民宅,民宅建成后,14岁的钱锺书搬入此宅中居住;后来,钱锺书赴苏州就读美国教会中学,只有每年暑假回到无锡七尺巷的家中。
民国十五年(1926年),钱孙卿先生因子女较多,在征得其父同意后,于后园西北角添建楼房三楹;之后又接建楼房一楹,因园内有一树盛开的梅花,故名“梅花书屋”。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钱锺书的祖父钱福烔百年冥诞,钱锺书、杨绛带着女儿钱媛回到了老宅省亲,杨绛后来在回忆类散文集《我们仨》中记录了此事。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钱福烔修建的钱绳武堂与钱孙卿在绳武堂后方修建的民宅分设两个门牌号,分别为30号-1、32号。
1984年,钱锺书的堂侄女钱静汝从河南调回无锡工作,住进无锡钱钟书旧居中。
1996年,钱钟书旧居旁的无锡市中医院启动扩建工程,计划拆除钱钟书旧居,并起诉钱钟书旧居的产权人钱静汝等11人不服从政府安排,引发激烈讨论,最终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保护旧居,另外选址扩建医院,但仍然对旧居进行了一些破坏。
1998年12月19日,钱锺书去世,其旧居改称“钱钟书故居”。
2001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钱钟书故居,期间征求了钱锺书的妻子杨绛先生的建议。同年12月,钱钟书故居修复工程启动。
2002年5月,钱钟书故居30号-1(钱绳武堂)修复竣工。同年10月,钱钟书故居30号-1(钱绳武堂)对外开放。
2011年,钱钟书故居32号进行维修,修复屋顶漏水问题。
2017年9月,钱钟书故居30号-1(钱绳武堂)进行修复工程。
2018年,钱钟书故居30号-1(钱绳武堂)修复完成,并重新布展。
钱钟书故居文化活动
钱钟书故居六扇竹丝板门两侧挂着一幅“文采传希白,雄风经射潮”的对联,传达出钱家“诗书传家”的心志。
钱钟书故居门厅处悬挂有雕刻“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说明钱锺书号“槐聚”的来历。
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曾描写过钱钟书故居:“两棵大树高粉墙,一条小河映花窗。江南处处有此景,难辨张家和李家。这是钟书当年在无锡七尺场的家。”
钱钟书故居内“钱钟书纪念馆”的馆名由学者顾毓琇题写,门厅内的钱锺书半身像由艺术家钱绍武创作设计。
钱锺书的堂弟钱锺鲁曾著有《无锡钱绳武堂沧桑史》,里边说到“钱绳武堂是无锡钱氏兄弟培育成长的场所”。
钱钟书故居“钱绳武堂”中的“绳武”二字典出《诗经·大雅》之“绳其祖武”,履践祖先足迹,继往开来之意。
2020年,为纪念钱锺书诞辰110周年,钱钟书故居邀请与钱锺书相识的无锡人进行讲座,并举办《商埠春秋》新书首发仪式。
钱锺书
钱锺书,清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民国十八年(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民国三十年(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锺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锺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锺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基博
钱基博,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著名国学家、古文学家、教育家。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连元街吴氏住宅,是钱锺书的父亲,钱孙卿的双胞胎哥哥,著有《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韩愈志》《古籍举要》《钱基博国学必读》等书籍,曾在钱绳武堂中生活居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
钱孙卿
钱孙卿,名基厚,以字行,别号孙庵老人,江苏无锡人,社会活动家。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是钱基博的双胞胎弟弟,早年问业私学,清宣统三年(1911年)肄业于南京两江法政学堂。民国十年(1921年)先后当选为无锡县自治促进会副会长、江苏省议会议员。1949年后任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工商联主任等职。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当选为民建中央委员。钱孙卿是钱锺书的叔父,钱钟韩、钱锺汉等人的父亲,共育有九子二女。
钱钟韩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无锡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名誉校长、教授,是钱孙卿的长子,钱锺书的堂弟,与钱锺书等其他兄弟一起在钱绳武堂中长大。
除钱锺书、钱基博、钱孙卿、钱钟韩以外,钱锺书的堂弟们,如钱锺汉、钱钟鲁、钱钟泰等学者,也都曾在钱钟书故居中居住生活过。
1996年,与钱钟书旧居相邻的无锡市中医院圈地扩建,而东侧的“钱绳武堂”正好在新医院大楼规划的红线内。按门牌号码,钱钟书故居所在的新街巷30号-1和32号需要为已列入重点项目的无锡市中医院扩建工程“让道”,并直接拆除了钱钟书旧居的部分屋顶和墙壁。钱钟书故居实际产权人、钱锺书的堂孙女钱静汝不同意拆迁,无锡市中医院遂将钱静汝等11人上诉至法庭。
一石激起千层浪,钱钟书旧居在“保”与“拆”的争论中才被人们重新记起。最终,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保护钱钟书故居,于2002年将故居列入江苏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中医院只得撤诉,在前期已花费了1000万元拆迁资金的基础上放弃该地块。2013年,在无锡城中开设了近60年的无锡市中医院搬迁新址,无锡恒隆广场二期开始在钱钟书故居周围建设,故居迎来了新的“围城”。
钱钟书故居其他介绍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烔筹建于1923年,钱钟书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第一期修复工程主要是新街巷30号,该户建筑面积50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平房二进,每进面阔七间;中有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侧厢一间;东有备弄,弄底另有厨房,餐室,柴屋数间,后有花园。续建的房屋就在花园内的西北角,有二层楼房四间,附属平房数间,其中东首一间楼房称“还续书楼”,楼后有平房一间,独成小院,称“梅花书屋”,其砖雕门额完好。续建部分后来另辟一门进出,即今新街巷32号。
整个新街巷30号属传统的江南庭院式民居,但与一般的民居有所不同的是,前后二进平面布局并不是呈传统矩形,而是呈平面四边形,两个对角分别是84和96度,加之梁架,包括橼柎等均随此角度构成,形成一种极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进和二进的横向为正南偏东15度,所有的横向结构均按此朝向筑之,而铺地的方砖,山墙等纵向则是按偏东9度,从而形成一个约6度的夹角,给人以一种既神秘又耐人寻味的感觉,这种特殊的做法实属罕见。
2001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钱钟书故居,并设立钱钟书纪念馆,在文化主管部门的积极筹划下,故居的修复工作于2002年5月开始,修复根据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采取弃新、复旧、补缺等方法,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原貌信息。既做到新旧格调的吻合,又体味出新旧设施的交融,重现了故居当年的居住环境和面貌。
钱钟书纪念馆由著名学者,美籍华人、-同志的老师顾毓琇先生题写馆名,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设计并制作钱钟书先生的半身铜像。故居以资料翔实、编排有序、文气浓郁、内涵丰富的特色,在2002年10月1日向市民正式开放。
钱钟书纪念馆的形式设计和陈列展示犹如一部书,一部真实反映钱钟书先生人生轨迹的书,一部耐读易懂的书,一部耐人寻味的书,一部催人奋进的书。展览分二大板块,一是按照钱孙卿的《绳武堂记》恢复钱钟书卧室和绳武堂原貌,所陈列的家具均为清末民国初的物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形式均按原样恢复。二是采取现代化新颖的陈列形式手法,集中介绍了钱钟书不平凡的一生。分五个部分:敏而好学、人中之龙,反映钱钟书的求学之路;辛勤耕耘、文学大师,反映钱钟书兼学者教授诗人作家于一身,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学究天人、文化昆仑,反映钱钟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呕心沥血写下数百万字的学术名著;饮誉全球,光照后人,反映钱钟书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和学者对后人的影响;钱绳武堂、英才辈出,反映钱家其他杰出人物的光辉业绩。
钱钟书故居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新街巷30号
类型:名人故居
游玩时间:建议0.5-1小时
电话:0510-82712336
开放时间:9:00-16:30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钱钟书故居”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