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南禅寺旅游景点介绍
南禅寺,又名福圣禅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向阳路32号无锡南禅寺景区北区内,地处无锡老城南隅,古运河畔。南禅寺始建于南梁太清元年(547年),初名护国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建塔(后名妙光塔);北宋崇宁三年(1023-1031年)重修寺院,赐额“福圣禅院”,俗称“南禅寺”,有“江南最胜丛林”之称 。
南禅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共分为东西两路,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妙光塔等建筑 。
2012年,南禅寺所处的无锡南禅寺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83年,南禅寺内的南禅寺妙光塔被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
(注:本词条仅收录佛教寺庙南禅寺的信息,南禅寺外步行街及周边地区信息详见无锡南禅寺景区、南禅寺街道等词条)
南禅寺历史沿革
南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南禅寺始建,初名护国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时有“梁溪丰大刹,首惠山,次护国”的说法。
唐咸亨年间(670-674年),护国寺改称灵山寺,后毁,仅剩一庙。
北宋雍熙年间(984-988年),有僧持钵而来,走进原灵山寺的庙中,不见踪影,后来发现寺壁上有该僧的影子,人们信以为佛,建造佛塔,并到苏北泗州接来了三尊佛像。
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灵山寺原址重建,宋仁宗为该寺赐名“福圣禅院”。因宋仁宗又为无锡城中的另一座寺赐名“寿圣禅院”,而福圣禅院地理位置偏南,故老百姓俗称其“南禅寺”。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赵佶为南禅寺内雍熙年间建造的佛塔赐名“妙光塔”。
元天历二年(1330年),南禅寺失火,寺僧心月修理。
明永乐五年(1407年),南禅寺再度失火。
明宣德二年(1427年),南禅寺僧人心月、一苇重修寺庙。
明宣德八年(1432年),南禅寺妙光塔倾坍。
明正统元年(1436年),南禅寺僧人一苇开始重建妙光塔。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妙光塔重建完成。
清咸丰、光绪年间(1851-1908年),南禅寺妙光塔遭火灾,仅剩无顶荒塔。
民国十四年(1925年),荣宗敬、荣德生、唐申伯等出资为南禅寺做了修复,将妙光塔塔檐、平台及护栏改建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198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南禅寺进行全面整修,清理出了妙光塔下埋藏地下多年的塔基台座,恢复了底层环廊。
1993年,南禅寺妙光塔按原样修葺完工,重新对外开放。
1995年,重修南禅寺,新建天王殿、藏经楼,配建了塔院。
2008年10月1日,妙光塔院收归南禅寺,重修妙光塔和天王殿。
2017年,南禅寺妙光塔停止对外开放。
2019年7月25日,无锡市文物局发布《关于市文物保护单位——妙光塔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同意对南禅寺妙光塔进行修缮。10月,南禅寺妙光塔开始修缮。12月,南禅寺妙光塔修缮完工。
2020年3月,南禅寺妙光塔修缮亮化工程项目通过验收。
南禅寺文化活动
南禅寺与诸多文章相关。明代进士、无锡人张思安著有《南禅寺重修塔碑记》,中提到:“院之西有溪,曰‘梁溪’,溪之脉与惠山第二泉通。父老相传云:昔有巨蛟蜿蜒其中,每天地晦暝,辄兴风雨,喷腥涛,居民震怖,商贾怀忧。雍熙中,有异僧驻锡于兹,谕于众曰:苍龙在耳,宜建浮屠以镇之,则蛟自潜,民安业矣。”
南禅寺相关的艺文还包括有钱景醇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撰写的《重修妙光塔记》碑等。
南禅寺住持在中国佛教界较有影响力。唐代住持元浩禅师曾被《宋高僧传》记载,宋代住持圆照禅师曾被《续传灯录》记载,并被宋神宗、宋哲宗两代皇帝召见。元代有心月、本复禅师,清代有万如、行符、际慧等禅师住持南禅寺。首任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清末高僧冶开和尚曾任南禅寺住持。原中华佛教总会副会长静波和尚也担任过南禅寺住持。
南禅寺妙光塔传说是为了治服水患才把塔立在羊腰湾与运河的交会处。据《南禅寺记》记载,在北宋雍熙年间(984-988年),有僧持钵而来,走进庙中,忽然不见了踪影,后来发现寺壁上有该僧的影子,人们信以为佛,建造佛塔,并到苏北泗州接来了三尊佛像。
2020年1月2日,南禅寺举行腊八祝圣祈福。
2020年1月25日,南禅寺举行为疫情患者及医护人员诵经祈福活动。
南禅寺建筑特色
南禅寺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70米,总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分为东、西两路。其西路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般若堂,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有观音殿与地藏殿分列东西两侧,大雄宝殿西侧还建有财神殿。东路建筑主要包括妙光塔、文殊阁。妙光塔位于南禅寺东路偏西位置,其东南方向形成妙光塔院,院东部建有南禅寺素食馆。文殊阁位于南禅寺东路最北端,与般若堂平行。
南禅寺的主要建筑具有中国明清江南地区佛寺建筑的特点。寺内建筑的梁架较为简化,梁柱直接通过榫卯接合,不依赖铺作层,柱上斗拱高度占总立面的比重较少而攒数密集。出檐较短,飞檐弧度优美,秀气灵动。屋顶举折较陡,瓦作细节丰富,是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
南禅寺妙光塔有明代建筑的特点,塔基为青石雕凿的须弥座,束腰部分雕明代“顶花结带”图案纹饰。须弥座牙脚为明代流行的“圭脚”,须弥座下为一层满雕“不断云”。纹饰的青石底座,雕刻精细,塔底层转角均为砖砌倚柱。塔心中空,每层有砖砌楼梯转盘而上,建有平台环廊、护栏和屋檐。
南禅寺主要景点
南禅寺妙光塔
南禅寺妙光塔位于南禅寺东侧,塔基台座直径13.5米,塔底层直径7.5米,环廊进深3米,塔基台座高1.3米,塔身高36米,逐层收小,塔顶6米,共高43.3米。妙光塔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重建。古塔为七级八面阁楼式,檐角悬挂铜质铎铃,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之美誉,为“无锡八景”之一。
无锡南禅寺其他介绍
无锡南禅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旧称“梁溪丰大刹,首惠山,次南禅”。位于无锡南隅、古运河畔,高高的妙光塔向人昭示,南禅寺就在眼前。据县志记载:南禅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547年),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后人又称“江南最胜丛林”。南禅寺是一座唐代创建的寺庙,是我国现存寺庙中历史最久的一处古代建筑物。
南禅寺历经风霜,迭废迭兴,但总体来说,幸运大于不幸。北宋天圣年间重建,宋仁宗赐名“福圣禅院”。“八年以后,宋仁宗又为与南禅寺相对应的北禅寺赐名“寿圣禅院”。同一皇帝,给锡城两寺院,赐以“福圣”、“寿圣”之名,这是无锡佛教界引以自豪的幸事特别是南禅寺赐福有福,经历代修复,面目一新。可见那天王殿,殿身辉煌,香火鼎盛;妙光塔,塔尖矗天,气势不凡;五戒堂,堂内庄严,净化人心;放生池,池水碧绿,清澈照人。大雄宝殿中,如来形体雄伟,仪表安祥庄重,慈眉慧目,微具笑颜,口欲启齿而又止,状若演法且未尽。诸佛罗汉,面貌慈祥多姿,形体丰满俊俏,眼神专注,衣纹流畅,匠人之巧,绝非一股。
南禅寺外观典雅,风度古朴、稳重、庄严,一望而知,这里千年风韵犹存。南禅寺的确切建筑年代已无法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这处寺庙重建于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年),比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还早75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南禅寺是一所长方形院落,规模并不大。整个寺院给人以小巧玲珑的感觉。三间正殿,建在方整的台基上。寺院小,配殿低矮,这就衬托了正殿的雄健。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多,寺内现存殿宇六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五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
南禅寺主殿(大佛殿),外观气势雄伟,轮廓秀丽,形体俊美、古朴。殿内有17尊唐塑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居中端坐,高大端庄。文殊、普贤菩萨分列两旁,其余仰望童子、撩蛮、佛霖等15尊塑像满布佛坛。全部塑像躯体丰满,夸张适度,面目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简练而准确,色调也甚为明快。塑像大多有莲花座,唯撩蛮、佛霖、仰望童子是赤足踩地,活泼可爱,独具一格。名尊像塑造精美,手法纯熟,是我国唐代中的精品。寺内有我国唐代砖雕、石塔和石狮,这些都是先祖遗留给后世的艺术品。
南禅寺的建筑结构,具有我国唐代建筑的显著特点。主殿内,梁驾由立柱支撑,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看去,许多曲折形斗拱层层迭驾,层层伸出,出檐深远高大,气势磅礴。大殿内,没有立柱,梁架结构简练,举折平缓,是明显的唐代建筑风格。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向阳路32号
类型: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10-82825051
开放时间:7:00-17:00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无锡南禅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