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旅游景点

赣南围屋

赣南围屋景点照片

赣南围屋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当地人称为土围子或者水围 ,是位于江西赣南地区的客家特色民居建筑。 围屋是客家建筑的早期形式,源于半坡时期的村落布局,是汉晋时期中原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形式——坞堡在赣南客家地区的直接移植, 始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早期。

  赣南围屋是整个客家民居的母体,是一种把家、堡、祠三种功能融为一体的大型围合型、防御性传统民居建筑, 尚存600余座,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地。 赣南围屋代表性建筑有龙南市的关西新围、燕翼围、渔仔潭围、乌石围,全南县的雅溪围屋群,定南县的虎形围和明远第围,安远县的东生围等。 赣南客家围屋,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世界上最璀璨的民居建筑奇葩, 是赣州市最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凝聚着客家人的勤劳智慧, 见证了客家人从中原移民至江西赣南,修建赣南围屋以抵御当地土匪的历史。

  201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的45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赣南围屋入选。

赣南围屋历史沿革

  赣南作为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在长期艰苦创业中孕育了“团结、勤俭、文明、开放”的客家精神和光辉灿烂的客家文化,其中赣南客家民居就是这一文化的直接映射,糅合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审美意识,呈现出依山傍水而居、同宗聚族而居、质朴有序而居的民居特点。

  围屋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在赣南聚族而居的客家人创造出的一种聚家、祠、堡于一体的家族建筑,当地称土楼、土围、围子、围屋、围拢屋等。围屋是客家建筑的早期形式,是闽西土楼和粤东围拢屋的祖型。围屋源于半坡时期的村落布局,是汉晋时期中原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形式——坞堡在赣南客家地区的直接移植。

  赣南围屋始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早期。赣南围屋的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创始期(明中晚期至清雍正年间)。这时是赣南围屋的自由创发阶段,形式多样,数量较少,约占赣南围屋总数的10%。如武当田心围、杨村盘石围。它们占地面积大,前方后圆,设炮楼,建楼层,门前有禾坪、半月形水塘,形状介乎方圆之间,似乎包涵有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屋和赣南围屋的诸多特性。又如建于清初的燕翼围,围高墙坚,仍是赣南最高和墙体最厚的围屋,它的炮楼不是设在角上,而是对角设在角之两侧,并且不冲出屋顶,在赣南众多的围屋中仅见此一例。还有全南中院围,约建于明末;定南龙塘的圆围,建于清雍正年间。这两座围都是两重的圆土楼,但前者是土坯砖墙,后者则跟闽西土圆楼基本一样。龙南关西的老围(西昌围)约建于清康熙年间,这是座随地形变化的不规则形围屋,三个炮楼均设在易遭攻击的西南面,当可视为刚从村围脱胎出来的—种围屋,而其后裔创建的新围则成为典型围屋中的精品。

  (2)形成期(清乾隆至道光年间)。这时的赣南围屋数量约占30%,平面趋向方形,圆弧或多边形围屋逐步不见了(寻乌县因属梅州文化圈除外)。围内大多有一幢“殿堂式”,或称为“府第式”住宅的主体建筑。围屋立面多为两层,顶层较有规律地设置有枪眼炮孔,炮楼一定设在围角上,并高出一层,但尚未成定制。如安远县鹤子乡的善庆围,建于乾隆年间,是座生土夯筑而成的围,它仅在对角上设两个朝上往外凸出的炮楼,另两角不设炮楼。又如龙南桃江乡的龙光围,建于道光年间,是座用巨条石垒成的围屋。它虽然在四角设炮楼,但并非是左右两面都朝外凸出,而是只凸出一面。以上两围当可视为由无定式平面和不定式炮楼,向定式化平面和定式化炮楼发展变化的典型围例。而建于嘉庆末年的关西新围,则成为赣南典型围屋中的代表。其主体建筑部分“三进四围五栋,九井十八厅”,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围高两层,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围内以正中的府第式祠堂为中轴线,两侧各有一条副轴线建筑群,堂前有禾坪、水井、照壁、马厩、花园等设施。其他典型围例尚有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全南中寨的里坊围等。

  (3)极端期(清咸丰年间至民国初年)。这时期由于清王朝的衰弱,对外丧权辱国,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沼南这期间兴建的赣南围屋约占60%以上,其防卫构筑设施,向更加易守难攻和更加完善化方面发展;外观给人以冷峻、森严的感觉,军事色彩更浓厚了,民居情调减少了;一般较小,只设一孔围门,四角都设有炮楼。有的还在两角堡之间,再突出设一炮楼,宛若城墙之马面。典型的如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的安远县孔田乡的华三围。而且此时的围屋炮楼也更为高耸凸出,并且为了消灭死角,很多围屋在炮楼上抹角或悬挑出去,再设一个单体小碉堡,如建于民国六年的龙南汶龙乡的耀三围;枪眼不仅在顶层设置,而且下移至底层,密度也增大,如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龙南里仁乡的沙坝围,四周各层中都设有一排排外小内大、呈葫芦状的枪眼,且在易遭袭击的一面,设有地下室。这时的围屋还出现大围套小围的多重围屋,如同宫城之外再建有皇城和外城一般。三重的有建于清后期的全南县乌柏坝乡的江东围,二重的有建于咸丰年间安远镇岗乡的磐安围。

  民国时期,由于现代文明的兴起,交通和统治力度的好转,土匪武装和宗族势力大大受到抑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此后人们便不再倾向建造围屋了,新的围屋也就少见了。

  综上所述,赣南围屋的发生发展是经过了一个广泛吸取、兼容并蓄的自由创发阶段,而后逐步转向方形、四角建炮楼这个基本平面设计上来,最后循着防卫这个重点极端发展。

赣南围屋历史文化

赣南围屋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见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赣南围屋文化活动

  2017年6月13日下午,“全国知名网络媒体看赣州”大型采访活动的媒体一行来到第二站龙南县,参观了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的赣南客家围屋——关西新围。

赣南围屋建筑特点

赣南围屋建筑格局

  赣南围屋基本构成是厅与房,以厅堂为核心(点),向外发散。赣南客家民居分为聚居与散居两类,散居建筑主要为四扇三间、六扇五间等单厅堂民居,聚居建筑又可分为厅屋组合式与围堡式两类。厅屋组合式民居按祖厅堂数量分为二堂屋、三堂屋、四堂屋等,以九厅十八井最为典型;围堡式民居大体可分为围屋、围拢屋、炮台民居三类,以方围最为典型。一个围屋里居住的往往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裔,共同的血缘关系将他们紧密地凝聚起来;这种聚族而居建立在单个小家庭的基础上,表现为“共居不共财”,与“同居共财”式的几世同堂有显著不同。从居住规模上看,一栋围屋往往居住着几十甚至几百人,如同一个小村庄。

  赣南客家聚居建筑是核心体与围合体两部分组成的类似“向心型”住宅聚落,其中核心体以祠堂为主体,供奉着代表至尊与永恒的列祖列宗,是家族团结的核心。而围合体由众多家庭的生活用房组成,代表着对祖宗的臣服与敬畏。居住部分环绕公共部分四周布置,恰如保卫祖公和全部公有家当的卫士,表达出强烈的群体性和家族性。

赣南围屋主要特点

  赣南围屋是种聚族而居、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民居,其整个外观形象,没有多少变化,赣南围屋墙高壁厚、壁垒森严、尺度巨大、外貌冷峻,有完善的防御体系和固若金汤的结构。因此,围屋最大的特点就是“设防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防俯射攻击。赣南是田少山多的丘陵地区,但赣南围屋建造的选址,绝大部分是在一片田地之中,有少数建在高阜顶,而绝少像普通民居或闽粤的土楼、围拢屋那样,不占宝贵的农田,尽量傍着山脚而建。这样选择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敌人利用山势窥探或攻击围屋,也是为了便于防御者及时发现敌情和阻击敌人。

  (2)防正面攻击。赣南围屋外墙厚一般为1米左右,高二至三层(燕翼围墙厚达1.5米,高四层,是特例)。围屋外墙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酥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块砌筑,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则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围屋顶层是战备用房,一般不堆放杂物,并取外墙内侧三分之二的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间间有门洞相通,俗称“外走马”。如此,整个顶楼贯通一气,利于战时调兵遣将,方便作战。在这层战备用楼里,外墙除开设有外小内大的望孔或枪眼、炮口外,墙壁上往往还设计有灯龛,以备夜战。下面楼层朝外则一般不辟窗孔。

  (3)防侧面攻击。为了便于警戒和打击已进入墙根或屋面上的敌人,围屋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炮楼(敌楼、碉堡)。这些炮楼形式多样,不仅建在四角,有的还建在墙段中间,功能类似城墙之“马面”。还有一些炮楼不落地,而是悬空横挑。也有的在四角炮楼上,再抹角建一单体小碉堡,从而完全消灭了防卫的死角。

  (4)防瓦面攻击。围屋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为防偷袭者乘黑夜从瓦面潜入,许多围屋在瓦面上撒布用剧毒药水浸泡过的三角铁钉,据传能“见血封喉”。此外,许多“口”字形围屋,围内的天井上齐瓦扎盖有一道铁丝网,使偷袭者即使上得了屋顶,也下不了地面,如全南龙源坝围、龙南杨村乌石村上新围、山脚下围等。

  (5)防地道攻击。据调查和传说,主要从三方面防备,一是墙基都特别厚实,如燕翼围的基础深、厚均为八尺;二是在墙基外密布桩基,如关西新围墙基四周埋有深10米的防腐材料梅花桩;三是在围屋四周挖掘护濠,如安远东生围、于都上宝围,后者在实战中还取得了成功。据老红军黄华炳回忆:民国二十年(1931年)冬,红军攻打上宝围时,曾采取挖地道接近的方法炸围墙。当时组织了大批赤卫队员挖地洞,其兄黄华炉便是其中之一,红军每天发给挖洞者一块大洋。可是,当地洞挖近时,不料与上宝围的护濠接通了,大水将地洞冲淹,许多赤卫队员淹在洞里,幸未死人,结果只好放弃坑道爆破的攻击方式,改用长困久围的办法。

  (6)防大门攻击。门,是整座赣南围屋的安危所在,自然是防卫的重点。首先,门的位置多设在近角处,使门纳入角堡的监护之下,一旦门破,也有利于围内人组织反击。其次,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围门一般有三重,第一重是外钉铁板的板门,门后是两道碗口粗的门杠;第二重是自上而下的闸门;第三重是日常使用的便门。还有一些围屋在板门之前自门框上再伸出一道栅栏门,俗称“门插”(如同广东佛山一带民居的“躺龙门”)。便门和门插白天启闭用,白天围内壮丁都出门或下地,老弱便关上围屋便门或栅栏门,以备盗贼潜入或股匪突入。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门。

  (7)防用火攻击。一是防止用火烧大门,大门表面除包钉铁板外,门顶上还设计有水箱和漏水孔,遇火攻时,自上而下形成一道水幕护住大门;二是防火箭射入围内焚烧,许多赣南围屋内都刻意在各要害位置,设计有消防水池或消防大水缸。

  (8)防切断联系。少量赣南围屋如燕翼围,为防备围屋遭到围困或夜深门重叫不开大门,便在围屋的某隐密处,开设有几个沟通围内外的传声孔,接受声音的那间房子,其实便是整座围屋的哨房,约当于门卫或值班室。传声孔的设计也很精明,它是弯曲斜向的,这是为了防备敌人发现它后,利用它向内射击。里面接送声音的地方,做成一砖龛形式,声孔可自由用砖块启闭。

  (9)防缺粮断水。水和粮草都是防卫者必备的物质条件,视赣南围屋大小,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许多赣南围屋在中间楼层还辟有专门存放粮草的贮藏间。民间还盛传,过去有的赣南围屋是用可食用的蕨粉来粉刷墙壁的。久困缺粮时,便剥下蕨粉煮食充饥。又传关西新围曾有用米粉精制的米粉砖砌的假墙;燕翼围内院里有两口井,一口是水井,另一口旱井,下贮木炭,上贮食粮。

  (10)防围屋攻破。听到不少赣南围屋设有秘密地道,可防一旦赣南围屋被攻破,重要人物可从地道中逃生,如已坍塌了的杨村五洞船形围,但均未见实物。但在东生围一炮楼楼上隐蔽处,见过有通围外仅容一人钻出的门洞,据围民介绍叫做“生命窗”,供最后关头逃避用。而在关西新围东炮楼楼上,则有一扇小门,门扇长宽为1.8×0.52米,上有三个直径约5公分的圆孔,人高处一孔,可能为观察外面情况用,下面两个,可能为拴绳子用。打开门是用一皮薄砖封堵住的墙,外面一点也看不出此处有门,紧急时,只需用脚踹或用物撞击,砖墙便会倒塌,人员只要用绳索扣住门板下的两洞,便可缘绳扶壁而逃。

  此外,在精神设防上,部分赣南围屋甚至将“土地庙”都纳入围内,作为赣南围屋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土地庙里敬土地公,又称“社公”,是一方百姓的保护神,在赣南几乎每个村庄都设有,一般位于村庄的入口、桥头或村边古树下。但一些围屋的建造者,考虑到一旦围屋被敌人的围困,为方便围民祈求神灵保护,却将土地庙设置在围内,这是沼南其他民居中少见的现象。如龙南关西新围和老围(西昌围),均把土地庙建于大门侧旁。

赣南围屋主要类型

  典型的赣南围屋,平面为方形。这种围屋从平面上区分,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即“国”字形围和“口”字形围。“国”字围,是指在围屋内还建有一组带祖堂的主体建筑,这是客家地区常见的那种府第式民宅,在中轴线上遵守礼制依次分布不同等级的厅堂,左右房屋严格对称设计,围内族民皆按长幼尊卑分住主次不同的房屋,中轴线上的大小厅堂概为共有。其小者一明两暗,更多的是三堂两横,规模更大的是中轴线对称式“九井十八厅”民居,有的面积近万平方米,如关西新围、东生围等。“口”字围,是指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这种围屋数量较少,规模也较小,实例有燕翼围、沙坝围等。还有一种是从上述两种形式演化来的“回”字形围,即在“国”字或“口”字形围外,再套一重或两重围屋,又称“套围”,如全南的江东围、龙南的象形围等,数量更少。而较早的围屋中,则还有圆形、半圆形、外圆内方形、八卦形及其他不规则形,反映了赣南围屋在初创时期走过的摸索阶段。赣南围屋在平面布局上,虽以方形为主流,但又不局限于此。往往多见因地制宜,灵活处置的作品。如全南县乌柏坝乡的墩叙围。它依山建围,因围后是山坡,便因势建成后花园,并利用自然山泉为围内水源。其左右两侧和前面按围屋形式建筑,后部则顺山势砌筑围墙与围屋相连。

  赣南围屋从外墙使用的建筑材料看,又可分砖墙、石墙(包括巨条石、片石、鹅卵石)、土墙(包括夯筑土、生合土、土坯砖)三种类型,其中又以砖、石墙为主。而较具地方特色并较别致的,是用鹅卵石砌筑的围屋。山区多小溪,溪流多卵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这对并不富足的山区居民来说,是很经济的。鹅卵石都是些经水流长年磨滚出来的石髓,石质坚密。这些大小不一既圆且滑的顽石,在围屋工匠的砌艺下,都壁立起来,成为建围的优质材料,而且还可重复使用,具有环保性(拾起坍塌老围子的卵石又可再建新围)。鹅卵石不仅大量用于砌墙,且广泛用于铺砌围屋内的散水、露天过道、门坪等,多拼成各种花纹图案,溶工艺性、实用性(耐磨、防滑、吸水)于一体,成为赣南围屋一大特色。一般用砖石料垒筑的墙体,为了节省材料,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的内面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因砖石与生土质地不同,冷热胀缩不一,一但处理不当,往往易导致表层砖石墙体裂缝或剥塌。这三种建筑材料在围屋的主要分布区——“三南”,又各有侧重。龙南围屋各种形式均有,但以砖石墙为主;定南以土墙围屋为特色;全南则几乎是清一色的卵石墙围屋。

赣南围屋各县围屋结构

  赣南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代表性,形式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屋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形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鹅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围——关西新围,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新围(俗称“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定南县赣南围屋多用生土夯筑墙体,故屋顶形式也多为悬山,此为别县所少见。此外,定南县围屋的围门,流行做成牌楼式门面,以强调围屋的入口,亦为别县少见。全南县赣南围屋基本上采用鹅卵石垒砌墙体,为了争取到多一层的射击高度,大部分围屋顶四周砌有女墙和射击孔,以便必要时上屋顶作最后殊死抵抗。安远县赣南围屋普遍使用青砖墙和鹅卵石墙。会昌县赣南围屋结构形式以鹅卵石基础、土坯砖或夯土墙的为多,也有少量砖石的;平面形式有方、半圆、椭圆和不规则形等。寻乌县属珠江水系,向受粤东文化影响,故这里南部乡镇多行围拢屋,但在正面两隅多设有炮楼,属围拢屋式围屋。并且,多见在一大围屋傍,另单独建一座高大的炮楼建筑,俗称“炮台”。

赣南围屋其他介绍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赣南围屋”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赣南围屋”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