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舫庵旅游景点介绍
莲舫庵,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左家村。
1993年6月,莲舫庵被安福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安福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莲舫庵历史沿革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刘淑英深感亡国之痛,于顺治三年(1646年)起兵抗清,她脱簪珥,散家产,筹集经费,招募兵卒,集成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日夜操练。并将队伍开赴湖南,打算与何腾蛟的十三家联合作战。队伍过永新,会张先璧部扎永新,刘淑英犒劳张部并晓以爱国大义,军士听之无不色变,拱立待命。但张先璧心持两端,胆小怕死,不敢赴敌,且露欲纳刘淑之意,淑英勃然大怒,就筵间拔剑将斩之。先璧惶遽环柱而走,一军皆甲。刘淑英随后即地湖南,寻其父好友瞿式耜等,商谈抗清的兵事。在外一年多,终因形势越来越不利,起兵抗清事难实现,重返安福,将全部人马散去解甲归田。这时才得葬父,以后辗转山居。又在县城南辟一小庵名曰:“莲舫”,隐居奉佛。现存的“莲舫”二划书大字是刘淑英写的。
莲舫庵地理环境
莲舫庵,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左家村。
莲舫庵其他介绍
抗清救亡烈女刘淑英养母奉佛的场所。刘淑英(1620—1657年以后),字木屏,号个山人(因幽居期间常居个山,故名),江西安福县三舍村人,庐陵(今江西省吉安)王蔼妻。其父刘铎(1573—1626),博学善文,刚毅忠烈。1626年,刘铎因不满魏忠贤的阉党专权,愤然在扇上题诗痛斥曰:“阳至君王死,阴霾国事非”。为此被逮入狱,身遭数刑,至死不屈。后崇祯皇帝诛治阉党,赠刘铎太仆少卿,谥忠烈。刘淑英禀承家教,自幼攻读经史,饱读诗书。但因生于明末清初的-之世,经历颇多曲折:幼年丧父,新婚丧夫。甲午年间李自成攻陷军师,据徐鼐《小腆列传?列女》云:淑英闻之恸哭曰:“吾恨不为男子,然独不能歼此渠争,以报国雠邪!”1646年,清军攻入刘淑英家乡吉安,当时江南义军纷起,刘淑英受此感染,倾尽家资招兵买马,希冀为保卫家乡而尽一己之力。她在《军事未毕家人劝我以归》诗里写道:“屡世余家受主恩,结营细柳已成军。毁尽钗环纾国难,九原聊欲慰忠魂。”
时驻军长沙的何腾蛟,势力渐大,刘淑英准备投奔何腾蛟,希望能够共同抗清。不料赴楚途中先遇永新守卫张先壁,先壁不仅抗清意志不坚,还意欲纳刘淑英为妾。坚贞高洁的刘淑英岂受此辱,坚拒之,张仗着人多势众,将刘淑英关押。刘淑英在禾川囚室里,义愤填膺挥笔写下慷慨激昂的诗句:“销磨铁胆甘吞剑,抉却双瞳欲挂门。为弃此身全节义,何妨碎剐裂芳魂!”张先璧贼心未死,千方百计进行劝诱,却被刘淑英严词叱退,她在囚室墙壁上题写一首七绝,以表示她的鄙视:“莫向西风泣数奇,也知夙昔有分离。来朝快把头颅断,不听群鸦聒耳啼。”
张慑于刘淑英的凛然正义,释放刘淑英并遣散其部(一说淑英愤而自散其部)。遭此变故,刘淑英尽散所部,使归田里,在县城南门外建小庵,养母奉佛,然后将剪下青发为笔,饱蘸浓墨,将庵命名为“莲舫庵”以明心志。。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莲舫庵”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