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军建军旧址旅游景点介绍
红十军建军旧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建筑面积近 300 平方米,清代赣派建筑风格,旧址内陈列了有关红十军建军的照片、图表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红十军为创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推动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光辉历程。
红十军建军旧址简介
红十军建军旧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清代居民风格,旧址内陈列了有关红十军建军的照片、图表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红十军为创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推动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光辉历程。众埠镇界首村是乐平马氏最大的一个村庄,共有近500户、2000人口,因其位于乐平与弋阳两县交界处而定村名,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基地。
红十军建军旧址历史沿革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简称红十军),是由方志敏、邵式平、周建屏等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0年7月22日在界首村举行建军典礼而建成,军部设在界首祠堂,主席台设在祠堂外右侧的古戏台上,方志敏同志主持并讲话,全军将士在台下广场参加严肃的盛典。全军指战员共有1700余人、枪1000余支,军长为周建屏,政委先后为吴先民、胡庭铨、邵式平;方志敏、邵式平、胡庭铨、周建屏、宣大统、李文滔、李辑三、李上达为党委常委。红十军建军之前,起源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方志敏领导的弋阳漆工镇暴动,传诵为“两条半枪闹革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武装部队。红十军建军后,血战东南,屡建奇功,声威远播。后来在方志敏领导下,高举北上抗日大旗,进军皖南,历经艰险,英勇作战,为巩固和发展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配合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为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红十军战斗和活动过的遗旧址遍布众埠境内,如:红十军建军旧址及军部所在地——界首马氏祠堂,歼敌百余大捷地——秧畈,乐平县委重建地——共树,赣东北十三县雇农大会地——叶水桥祠堂,乐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地——长辿,红十军整编所在地——文山等。其中的红十军召开建军大会时的场所界首马氏祠堂、万年台保存的最为完整,历届各级党委政府都曾拨专款保护维护,并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江西省廉政教育基地。1990年7月22日,红十军建军60周年纪念大会在乐平召开,汪东兴、饶守坤、吴官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省市各界代表一千余人来界首瞻仰了红十军建军旧址,并留下许多留言、提辞、墨宝等珍贵资料。2011、2014、2015年,乐平市、众埠镇先后再投资金300余万元完成建军旧址、万年台维修和内饰改造,建成红十军纪念碑、百米廉政文化墙,聘请讲解员2名,红十军建军旧址现已免费接待八方来客参观瞻仰近二十万人次。
红十军建军旧址其他介绍
红十军建军旧址位于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建筑面积近300平方米,清代居民风格,旧址内陈列了有关红十军建军的照片、图表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反映了红十军为创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推动全民族的抗战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光辉历程。众埠镇界首村是乐平马氏最大的一个村庄,共有近500户、2000人口,因其位于乐平与弋阳两县交界处而定村名,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建基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简称红十军),是由方志敏、邵式平、周建屏等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1930年7月22日在界首村举行建军典礼而建成,军部设在界首祠堂,主席台设在祠堂外右侧的古戏台上,方志敏同志主持并讲话,全军将士在台下广场参加严肃的盛典。全军指战员共有1700余人、枪1000余支,军长为周建屏,政委先后为吴先民、胡庭铨、邵式平;方志敏、邵式平、胡庭铨、周建屏、宣大统、李文滔、李辑三、李上达为党委常委。红十军建军之前,起源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方志敏领导的弋阳漆工镇暴-动,传诵为“两条半枪闹革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武装部队。红十军建军后,血战东南,屡建奇功,声威远播。后来在方志敏领导下,高举北上抗日大旗,进军皖南,历经艰险,英勇作战,为巩固和发展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配合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为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红十军建军旧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