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旅游景点介绍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3年,庐山成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22年5月,庐山云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
庐山历史文化
庐山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陈运和的诗作《庐山》称“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
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大哲学家朱熹振兴了白鹿洞书院。他在此开创了中国讲学式教育的先河。他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支柱,继往开来,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自此,“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思想,影响了中国七百年的历史进程。
20世纪初,庐山兴建了25个国家风格的别墅群。胡先骕在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因有地形屏障,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在此驯化生长良好。2009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
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传说早在商初,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但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符合古代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无从追究。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而去,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邬,音xiao,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庐山有英、俄、美、法等二十余国建造的别墅群,庐山成了中外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庐山出现了大量的外国教堂、银行、商店、学校、医院,以及市政议会等,庐山成为西方文化影响中国腹地的独特代表。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夏,周恩来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战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谈话。
1959年7至8月,1961年8至9月,1970年8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三次会议。
1959—1961年,毛泽东写了《登庐山》等两首专为赞颂庐山的雄伟秀丽和历史文化的壮丽诗篇。
庐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丹青墨迹。有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唐寅《庐山图》中的观音桥;周敦颐写出《爱莲说》的爱莲池等。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其后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尤其《望庐山瀑布》广为流传。孟浩然也作有《彭蠡湖中望庐山》。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彩。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庐山的山水画也在庐山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
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
庐山“道释同尊”。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
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基督教传入庐山;民国三年(1914年),天主教开始在庐山传播;民国十四年(1925年),穆斯林在庐山建起了宗教活动圣所。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
“庐山到处是浮图”的题咏正是对庐山千余年来宗教形象的概括,从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至今,庐山仍存有:东林寺、西林寺、黄龙寺、诺娜塔寺院、仙人洞道院、基督教堂、文殊塔等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宗教建筑。
由黄祖模所导演的1980年所拍摄上映的以该山为背景主题的电影《庐山恋》,是一部以庐山为背景的爱情、时尚、风光片,也是“文革”结束后中国首部以爱情为主的电影。
影片展示了庐山的风光,而且造就了男女主角张瑜和郭凯敏的蹿红以及著名的被誉为“中国银幕第一吻”的经典一吻,而其中女主角张瑜在该片当中所换的43套服装更为经典,为此在庐山上还专门修了一座电影院,名为庐山恋电影院,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电影院35年来一直坚持全年365天,天天24小时常年不断重复放映该片,从未间断,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其为在世界上“在同一个影院常年坚持重复放映次数最多的影片”。《庐山恋》和庐山恋电影院也成为了庐山的一个新的象征和庐山的新地标性景观。
遗产名称:庐山国家公园
LushanNationalPark
入选时间:1996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v)(vi)
地理位置:N292560E1155200
遗产编号:778
遗产描述: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庐山全长约25千米,宽约20千米,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千米。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1996年,庐山国家公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雄伟壮观、气象万千,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山地的周围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庐山北部以扭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了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等。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以及儒学的里程碑建筑(最杰出的大师曾在此授课),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之中,赋予无数艺术家以灵感,而这些艺术家开创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审美方式。
庐山主要景点
锦绣谷
是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四季红紫匝地,花团锦簇,故名锦绣。锦绣谷是因第四纪冰川作用,经过冰川的反复刻切,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
毛主席的七绝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所描写的就是锦绣谷景色。
三叠泉
古人称“匡庐瀑布,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含鄱口
位于东南部含鄱岭的一个山口,海拔1286米。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三座山峰连在一起犹如一只张开的巨口,有欲饮鄱阳之水,而得名于含鄱口。
含鄱口也是中国九大观日出地之一,最佳地为含鄱亭。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庐山美庐
是庐山别墅的优秀代表。位于海拔1174米的庐山西谷区南处。是国内极少的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共同居住过的房屋。
美庐别墅内所展示的的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美庐”留存物品;二为国民政府要员们在“夏都”政治活动的历史照片及历史物品;三是牯岭历史及20世纪30年代所拍摄的庐山名胜照片等。
五老峰
为庐山主峰,地处庐山东南侧,海拔1436米,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李白曾多次登五老峰,并留下诗文:“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览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意指: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登上此峰可俯视山下美景。
植物园
创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是中国第一座高山植物园。创始人为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植物园位于1000—1320米的海拔高山上,四周环山,年平均气温11.4℃,年平均雾日193天,年均降雨量1800—20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7%,是著名的科研和旅游胜地。
三宝树
因三株特殊古树而得名。其中两棵为柳杉,一棵为银杏。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柳杉,各高40余米,有600余年的历史。一棵为银杏,形同宝塔,高约30米,有1600余年的历史。此外还有“黄龙寺”、“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等。
花径
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千米处,这里海拔高1035米,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庐山会议旧址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曾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解放后改名为“人民剧院”。毛泽东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会议,分别为: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
芦林湖
位于庐山区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毛泽东生前曾多次在芦林湖中畅游。1993年在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这里也是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翁最后见面游泳相抱的取景地。
庐山地理环境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整个山体南北长29千米,东西宽约16千米,山体面积302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海拔25—1473.8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庐山的地貌景观较为特殊,是一种多成因复合地貌景观,依次由断块山构造地貌景观、冰蚀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叠加而成。
晚白垩纪在古鄱阳湖形成的同时,形成了庐山断块山的雏形,至古近纪、新近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才形成了雄伟峻峭的庐山断块山。
300万年之后的第四纪大冰期来临之时,庐山曾产生过4次冰期,此种海洋性山麓冰川的刨蚀作用特别强烈,在高大的断块山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刃脊、冰斗、冰窖、U形谷、角峰等。
1万年以来的冰后期,由于庐山雨量充沛,水系发育,在流水强烈侵蚀作用下,对断块山构造地貌及冰蚀地貌进行着强烈改造,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流水地貌景观,断层崖,冰川刃脊变成了险峻的奇峰巉岩,U谷形成新的峰谷与峡谷,悬崖峭壁林立,雄伟壮观,为大量瀑布形成奠定了基础。
庐山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11.4℃,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以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
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为庐山一奇。
庐山各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汉阳峰海拔达1474米,且山上树林密布,山下江湖环绕,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气温差异较大。每年盛夏,鄱阳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6℃左右,早晚温度常在15—20℃之间。
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山行行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节用水,或借以发电补充供电,同时增加了水体风光旅游。庐山五老峰
庐山荣誉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1981年7月20日,邮电部发行《庐山风景》邮票一套七枚。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9年10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庐山和金刚山》特种邮票1套2枚。(与朝鲜联合发行)。
2002年,庐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电影《庐山恋》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4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5年,被评定为全球唯一的联合国CCC/UN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并被推荐为中国唯一提名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奖单位。
2006年1月,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庐山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
2007年,庐山被批准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庐山获得“首批国家旅游名片”和“中国世界遗产景区十佳”殊荣。
2009年,庐山相继荣获“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国四大避暑胜地”等荣誉称号;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以及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最高荣誉的旅游胜地。通过了5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成为世界名山协会永久注册地。
2009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
2020年4月,入选“2020世界避暑名山榜”和“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
2022年5月,庐山云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
庐山雪景
庐山其他介绍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
庐山无数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其中以苏轼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为著名。如今庐山已是一处很成熟的旅游景区,山中的青山绿水、飞瀑、日出,还有近代别墅,引得不少游人来此一窥“庐山真面目”。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保护地带面积五百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历代诗人墨客,更是慕名而来,纷纷赋诗填词,历史上李白、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东坡、李时珍、徐霞客等均到过此处。庐山寺、庙、宫、观多达三百处,是我国佛教和道教的中心之一。庐山以避暑和冬游胜地享誉海内外,其各国风格的别墅为中国名山所罕见。
庐山,作为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其在地理、资源和服务功能上的三大优势进一步显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作为大禹时所做的《禹贡》及稍后的《上海经》,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陶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续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道教禅师之一的陆道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
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代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在庐山莲花峰下,也曾建立开创宋明理学成绩显著的濂溪书院。
庐山温泉,晋代已是中国著名的医疗温泉,庐山谷濂泉,唐代便备“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泉”。建于公元1014年的庐山观音桥,单孔石拱,屹立千年,完好无损。公元十六世纪后,药物学家李时珍、地理学家徐霞客、开创中国植物志先河的吴其等也先后登上庐山,进行科学考察。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庐山首先发现中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创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学说;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曾详细考察“庐山之植物社会”,在庐山建立了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座正规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200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地质公园”的行列。
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并存的世界名胜”。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庐山出现了英、俄、美、法等18个国家风格的别墅近千幢,“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本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1937年,-代表中国再次上庐山与蒋介石会谈:稍后,发表了抗日的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0中央会议。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门票:旺季(4月1日~11月31日):180元淡季(12月1日~3月31日):135元三叠泉:64元美庐别墅周恩来纪念室:25元庐山会议址-抗战纪念馆:50元庐山老别墅:30元
优惠政策:1.2米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老人凭证免费;1.2-1.4米儿童、学生凭证半票
景点位置:江西庐山区九江市南36公里鄱阳湖畔(近九江星子)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庐山”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