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旅游景点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鹿洞书院景点照片

白鹿洞书院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与当时的睢阳、石鼓、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天下四大书院”。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白鹿书院建筑群 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 白鹿洞书院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建筑景点。

  1988年1月13日,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白鹿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白鹿洞书院书院概况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山南景区东北端,紧靠九星公路旁,距星子县城9公里。书院始建于唐代。相传,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前后),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条规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吸引了海内外知名学者皆来此地讲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成为当时我国一个文化中心。清代学者王昶在其《天下书院总志序》中,称它为“天下书院之首”。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据悉,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像白鹿洞书院一样保留和修复得如此完好的书院,更是屈指可数。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院内最引人入胜的是“慎思园”两侧的碑廊,明清两代的石刻甚多,现仍存一百余块。有朱熹所书“白鹿洞学规”及历次修建铭记,有许多赞誉书院和赞美风光的诗文题词,内容颇为丰富。其中令人赞叹不绝的是紫霞真人用蒲草书写的《游白鹿洞歌》,有如龙飞凤舞,跃然壁上。这紫霞真人,江西吉水人。很有才华,26岁中了状元,任明朝翰林院的编修官。后因上书得罪皇帝,被革职还乡。此后,精心考图观史,探究天文地理,尤以地图学贡献卓著。他绘制的《广舆图》,是我国最早的分省地图。他酷爱实地考察,自述说:“每闻人谈名胜,辄生羡心,即数千里外不惮跋涉,归田以来,此兴益浓”。他曾拄竹杖游到白鹿洞,饱览胜景,激情满怀,便向书院书生借笔抒情。大家见他像个乞丐,不予理会。紫霞真人便采扎蒲草,临壁而书《游白鹿洞歌》曰:“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视人世烟云重。我欲揽秀色,一一青芙蓉。举手石扇开半掩,绿鬟玉女如相逢。风雷隐隐万壑泻,凭崖倚树闻清钟。洞门之外百丈松,千株尽化为苍龙。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黄庭石上读。”绘出了白鹿洞的幽美之境,抒发了笔者的空超之情。今天的游客和诗词书法爱好者,见了无不反复吟诵,细心品味。

  书院群山环抱,北靠后屏山,西依左翼山,南迎卑尔山。一溪蜿流门前而过,泉清石秀,古树参天,茂林修竹,环境十分优美。书院外有华盖松、回流山、独对亭、枕流桥、蹲鹿坡等八大景观。溪涧怪石嶙峋,附近镌有诗词若干,其中有朱熹书刻的“白鹿洞”、“枕流”、“自洁”等字。这些佳景妙处,亦是美不胜收。

白鹿洞书院历史沿革

  唐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山,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

  唐宝历元年(825年),李渤为江州刺史时,在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

  南唐开元四年(940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白鹿书院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白鹿国学,匡山国子监,与金陵国子监齐名。

  宋初,扩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宋军攻占江州,庐山国学的历史结束;咸平五年(1002年),白鹿洞得到修整,塑造孔子及其弟子像;皇祐五年(1053年),孙冕之子孙琛在白鹿洞建房十间,称为“白鹿洞之书堂”。当时的星子主簿郭祥正为此写了一篇《白鹿洞书堂记》,这是白鹿洞书院的第一篇记文;皇祐六年(1054年)春,由于兵火,书堂被毁。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呈报礼部的《申修白鹿洞书院状》和给丞相的报告中申述兴复书院的理由,并未得到朝廷当权者的支持;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初步修复。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朱熹之子朱在以大理寺正知南康军,修建白鹿洞书院,使朱熹初步建成的白鹿洞书院得以完成。

  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江东提刑兼提举袁甫重修和增建白鹿洞书院,并自撰《重修白鹿书院记》和《白鹿书院君子堂记》。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白鹿洞书院在南康地方当局与书院主持人的努力下进行修复。

  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虞集的《白鹿洞新田记》记载白鹿洞书院增置学田四百余亩。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白鹿洞书院由于兵火,书院被毁,文物荡尽。

  明正统三年(1438年),南康知府翟溥福率官绅重建书院,奠定了明清以后书院的规模与基础。正统七年(1442年),应江西道监察御史张谦的建议,胡俨写了《重建白鹿洞书院记》,记文说“先作礼圣殿、大成殿、大成门、贯道门,次作明伦堂、两斋仪门、先贤祠以及燕息之所。”

  明成化元年(1465年),江西提学金事李龄与南康知府何浚又倡修书院建筑,增学田、祀器、书籍。

  明弘治七年(1492年),南康知府郭晋首刻《白鹿洞书院志》问世。这是白鹿洞书院第一部志书。

  明万历七年(1579年),白鹿洞大部分院田充边需,书院停办;万历十一年(1583年),白鹿洞书院恢复并重修。

  明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进一步官学化,为聘请府司理推官主持洞务。

  清顺治七年(1650年),聂应井与知府徐士仪等倡捐,增款,连同原有存资修葺书院。

  清康熙元年(1662年),江西总督张朝麟带领府县官员重建明伦堂、宗儒祠;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后,南康知府伦品卓在布政使姚启盛、提学道邵吴远的倡捐支持下,对书院院舍整修,翻新彝伦堂等74间,重新修整计65间,共139间。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康熙帝亲书“学达性天”等八匾额赐于白鹿洞书院。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白鹿洞书院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中学堂管理,田租为中学堂经费。

  辛亥革命(1911年)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部分损失。

  民国七年(1918年),康有为曾题写《白鹿洞书院》横额,书院也偶有修整。

  1949年以来,白鹿洞书院的遗址由庐山地方文教部门派人进行管理。

  20世纪50年代,白鹿洞书院修建了东、西碑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庐山政府重修彝伦堂(明伦堂)、御书阁以及其他房屋。

白鹿洞书院历史文化

白鹿洞书院名字由来

  白鹿洞书院最初没有洞,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南康知府何岩,琢石鹿置于洞中;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在白鹿洞上筑思贤亭;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江西参议葛寅亮认为洞不应该开,鹿更不应琢,于是将石鹿从洞中取出埋于地下。1982年,维修礼圣殿时在地下2米深处发现石鹿,又重新安放在洞中。

白鹿洞书院历史人物

  李渤

  李渤(?~831年),字澹之,洛阳人。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唐长庆元年(821),调任江州刺史。

  李渤青年时期,曾与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栖贤寺一带读书。他在白鹿洞养了一只白鹿、并常随白鹿外出走访与游览。因此,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读书处称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时,旧地重游,在白鹿洞广植花木,增设台榭、宅舍、书院,修葺一新。白鹿洞书还存有纪念李渤先贤祠和后人石雕的白鹿。

  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江西婺源人。十九岁登进士第,赐同进士出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宋淳熙六年(1179)年三月,朱熹到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曾亲至白鹿洞书院视察。并向朝廷请求,孝宗皇帝批准重兴白鹿书院。著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词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李梦阳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陕西庆阳人。明正德六年至九年(1511~1514年),李梦阳曾在白鹿洞留下了相当数量的文章。诗篇、量迹。当时星子知县根孜在溪口桥建石碑坊,李梦阳题写“白鹿洞书院”五个大字刻石架在书院大门门棚上。并为宗情祠、独对亭、钧台亭、大合亭作记撰,留有《始至白鹿洞》《白鹿洞》《白鹿洞别诸生》等诗词传世。

白鹿洞书院建筑特色

  白鹿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白鹿洞书院其他介绍

  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之一,位于五老峰东南,始建于公元940年,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书院历经沧桑,屡兴屡废。至到南宋朱熹重建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方得以兴盛。

  白鹿洞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据陈舜俞《庐山记》等史志记载:唐德宗贞元时(785-805),河南洛阳人李渤与其仲兄李涉在庐山脚下隐居、读书。朱熹在《延和殿奏事》中提到“遂立簧舍”,也就是指办了学校。他们还驯养了一只白鹿,山村乡民视之为神,人们就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或“白鹿山人”。他们兄弟隐居的山谷,被称为白鹿洞。

  五代时,白鹿洞先由杨吴江州得阳县管辖,南唐李氏代杨吴,又改隶南唐江州奉化军德化县管辖。南唐异元四年(9闷O),李氏朝廷在白鹿洞建起了庐山国学,白鹿洞从此开始了一个新时期。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这是一所与当时建立在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秦淮河畔国子监相类似的学校,故后来有的史书也称白鹿国学为“辟雍”。南唐朝廷派遣国子助教前来庐山国学,主持国学行政和教学工作。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以主教授。

  建隆二年(961),南唐中主(元宗)李碌由金陵迁都南昌途中曾住落星诸(即当时德化县星子镇,现星子县城)。李碌及随行在游览庐山的同时,视察了庐山国学。他看到了学生江为的题壁诗“吟登萧寺旎檀阁,醉倚王家敢帽筵”非常赞赏。

  五代,中原战乱频繁,政权更替不已,经济、文化都遭到严重破坏。而南唐、吴越因偏安江南,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成为华夏经济的重心所在。在发展文化、学术方面,南唐更为突出。江西是南唐君臣藉此与中原抗衡的后方,南昌又曾是南唐的南都,庐山是李瀑、李惺两位君主发迹之地,他们又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因此,在他们的极力倡导和关注下,庐山国学成为五代时期一所著名的大学和南唐重要文化学术中』合之一。

  庐山国学生徒,最多时达好几百人,平时保持百余人不等,这些生徒不乏知名人士,如李中、刘钧、杨徽之、刘式、江为、伍乔、夏宝松、殷鸽、何昼等。其教授内容除传授与阅读儒家孔孟经书外,也学习史籍、诗文,以及诸子百家文集。据史料记载,庐山国学诸生中,有的长于军事、政治;有的“精于经史、能为文章,’;有的以文学盛名;更多的则能诗,善诗,以诗名扬四方。《全唐诗》中至今保留了庐山国学师生的不少诗篇。可见诗是庐山国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据史料记载,庐山国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除采取“个别传授”外,还采用了“升堂讲说”或称之为“升堂讲释”的教学形式。马令《南唐书·朱弼传》载:朱弼每“升堂讲释,生徒环立,各执疑难,问辩蜂起,弼应声解说,莫不造理。虽题非己出,而事实联缀,宛若宿构。以故诸生诚服,皆循规范。”另据洪迈《客斋随笔》与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庐山国学曾置学田数十顷,收取田租以支付学校的各项开支。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将我国历史界关于学田设置推定时间向前推进了七八十年。

  总之,庐山国学的办学和教学经验,如校址环境的选择;固定经费的确定;有相当造诣教师的选派;师生之间、学徒之间的互相切磋;大师的悉心讲学授徒等,都对后来的白鹿洞书院以及其他书院的办校和教学活动产生很大影响。开宝九年(976),宋军攻占江州,南唐(江南)当局建置的庐山国学结束了它的历史,被北宋的白鹿洞书院所代替。

  唐贞元年间,j江州刺史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筑台榭,植花木。南唐朝廷在此设庐山国学,后书院历经沦桑,屡兴屡废。至到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方得以兴盛。白鹿油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看点: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家朱熹重建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

  介绍:白鹿洞书院位于五老峰东南,始建于公元940年,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书院山环水合,幽静清邃,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用时参考

  2小时交通

  自驾:1、九江市出发向庐山方向,在庐山区威家镇向星子方向前行,右边有大型广告做为指路牌,右转入景区,全程30公里左右;

  2、南昌市出发至昌九高速至九江(以下同上),至星子县向九江方向前行9公里,左边有大型广告做为指路牌,左转入景区。

  公交:1、在十里大楼(派拉蒙购物中心对面),坐九江——海会的小中巴(5元/人),到海会后下车,坐当地小面包车(10-15元/辆)到白鹿洞书院;

  2、在长虹立交桥桥头往荷花垄方向坐九江——海会(三叠泉)的小中巴(5元/人),其余跟线路1一样;

  3、长途汽车站(汽车南站)或在长虹立交桥桥头坐九江——星子的中巴。到白鹿洞书院路口下车(7元/人),步行到票房10分钟左右,较省钱且方便

  门票

  40元,儿童身高1.2m以下免费;70岁以上的老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等都可以凭证在窗口免费兑换;记者凭国家颁发的记者证可以在窗口免费兑换;儿童身高1.2-1.4米、学生(凭学生证)购景区优惠票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环山公路27号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白鹿洞书院”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白鹿洞书院”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