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共两层,建筑面积1356平方米,分序厅、百年消防展陈厅、荣誉厅和消防科普教育体验厅四大部分,分消防综合查询、消防新产品展示、高层建筑逃生游戏、火灾逃生体验等功能区。
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简介
新时期的江西消防部队用赤诚守护百姓安全
作为江西省惟一一个反映江西省百年消防发展历程,体现江西消防部队风采特色,集消防教育与体验、消防文物和史料陈列展示为一体的专业性场馆,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低调神秘的姿态。11月3日~5日,记者走进江西消防教育博物馆,就被馆内所陈列的消防文物所吸引:清朝的消防水龙和消防头盔,保存完整的文献资料,栩栩如生的消防官兵雕塑群,如同放电影般展现出江西百年消防史,而用数字三维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烟雾弥漫的逼真火灾,则仿佛将记者带入到灾难与拯救的世界。
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发展历程
江西省会南昌素有“火城”之称。光绪年间,南昌实行了火甲制度。清末,我国开始创立新的消防组织形式,即消防警察。中国最早的消防警察于1902年在天津建立。江西省最早的消防警察于1911年建立,翌年10月,江西巡警道改称警视厅,下设消防队,负责南昌消防事宜,这是江西省最早的官办消防组织。
民国初期,江西省警政机构变化频繁,但南昌市一直保留消防队组织,地址设在总镇坡。在此期间,江西民办消防机构较多,全省大部分县以上城镇均有商会组织的民办消防机构,如南昌商团救火会、赣州保安救火会、临川唐古救火团、玉山商会义务救火队、宜春县商会消防队等。
1978年,江西省公安消防中队增至97个,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县县设有消防中队的省。
改革开放30年来,是江西省消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30年。从1983年纳入武警序列,到1986年成立武警江西省消防总队,全省消防部队已发展成为一支在公安机关领导下,担负全省防火灭火、抢险救援以及反恐处突任务的军事化专业现役部队,有力地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和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已经拥有了“80米举高消防车、消防机器人”等一大批“高、精、专”先进消防装备,涌现了井冈山模范消防大队、“全国基层建设标兵大队”瑞金市公安消防大队、“中国警营第一龙”樟树市公安消防大队、“模范消防队”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等一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群雕诠释江西消防爱国为民精神
走进消防博物馆一楼序厅,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浮雕。浮雕结合具体历史事件的典型建筑,从左至右分别表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瑞金红色政权和滕王阁。江西公安消防部队正是这种红色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传承者。
浮雕的前方是一组栩栩如生的群雕。场景中,消防官兵正在为群众摘取房屋上的马蜂窝,一位老婆婆正在为被马蜂蛰伤的消防官兵搽药,小孩拉着大人衣角好奇地望着消防官兵,充分体现了消防官兵和老百姓的鱼水深情。另一组画面则表现消防官兵与洪水作战,在洪水中为百姓抢救物资的场景。工作人员介绍,这组群雕可以让参观者对消防官兵有直观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听党指挥、爱国为民”、赴汤蹈火、勇于胜利”的江西消防精神。
清末消防水龙见证百年消防史
在一楼展厅的显著位置,摆放的是清朝消防水龙。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消防水龙是清朝末期的民间灭火工具,于2007年12月在上饶市婺源县乡村搜集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江西婺源曾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当地居民对防范火灾的意识尤为强烈,许多乡村或由富商出资、或由居民集资购置了消防水龙。特别是1911年,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担任广东粤汉铁路总经理兼工程师时,从婺源旅粤同乡会那里了解到家乡遭了火灾,烧毁了许多房屋,便在广州永隆公司订购了“消防水龙”和数支钢制消防水枪赠送给婺源家乡察关村,目前,该“消防水龙”还保存在他的家乡。在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村口建有一栋“锁龙屋”,里面存放着一台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的“消防水龙”,该“消防水龙”在2006年扑救一起居民火灾中,还发挥了关键作用,被当地百姓当作神物来供奉。据了解,该文物是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的重要馆藏之一。
清代消防头盔似古代将军头盔
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另一件重要馆藏是清朝铜制消防头盔,由南昌市民侯先生无偿捐赠。
记者看到,该顶头盔通体光滑,看上去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头盔顶端有火焰纹,正前面盾牌状的区域还有五角星和“消防队”的字样,五角星上方有两把消防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顶头盔是侯先生1998年在滕王阁古玩市场上看到的,觉得很有收藏价值,于是花1000多元买了下来。后经上海消防博物馆专家的鉴定,该消防头盔为清末时期制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在同一展柜,可以看到我国最早的三本消防专业书刊之一,分别为《消防警察》、《中国消防警察》、《大险审估学》。其中《中国消防警察》由商务印书馆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印刷发行,是国民政府内政部警察司主编的“警察丛书”中的一本,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消防警察性质、任务、业务范围和消防器械等的专著。
“70多岁”的铜制消防水龙现身泰和
在泰和县城一叶姓居民家中一直还保存着一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消防器材——一杆罕见的铜制“消防水龙”。如今,这种“消防水龙”已成为博物馆珍贵馆藏。
该“水龙”为铜质,有1米多长,状如一杆步枪,虽然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但这杆“消防水龙”至今保存完好。
据介绍,“水龙”顶部有一个圆形喷嘴,尾端有数个进水的小孔,遇火灾时只需把尾端放进盛水容器里,用手抓住喷嘴上下抽动即可,整个操作过程只需一人就能完成,射出的水柱可以达到6米以上。
叶先生说,该“消防水龙”制造年代不详,但据家谱记载,从抗战时起就一直跟随其家族颠沛流离了大半个中国,并多次在兵荒马乱中发挥了作用。1944年,叶家在湖南的茶陵县开一家药铺。“衡阳战役”时,日军曾大量使用燃烧弹,当时处于衡阳外围的茶陵县也未能幸免,居民就拿起这种“消防水龙”相互灭火,抢救出了不少财物。叶先生家的药铺中弹燃烧后,其父母就是使用这杆“消防水龙”救火的。
据了解,在江西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过该类消防器材。
一纸训令折射政府对消防“厚爱三分”
在百年消防展厅,珍藏了一份在南昌市民间找到的一份解放前的《江西省民政厅训令》。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训令从一定层面反映了历代政府对消防工作重视。
据查实,该训令为1934年1月15日江西省民政厅就消防工作向南昌县(即现在的南昌市)县长发出的训令,事由为“令饬将所属公安机关应用消防器具从速置备其原已设置者亦应切实整理并将设备消防器具列表具报”。大意是,一议员在考证了居民区一旦发生火灾,一发不可收拾的原因是群众消防意识淡薄、消防防护装备缺少落后,提出预防火灾的几点建议。该训令为对折式,长约37公分,宽约26公分。内容如下:
江西省民政厅训令警字
第134号令
南昌县县长:
照得消防设备,为防弥灾变所需关系人民生命财产,至为重要。
查各属公安机关消防设备类多欠缺,亟应由各县政府妥为筹划,将应用消防器具从速置备,其原已置者,亦应切实整理,力谋完善,以防灾变而策安全。
除分令外,合亟令仰该县长即便遵照办理,并将设备消防器具详细列表呈厅备核。毋稍玩忽。切切!
此令
赣州龙南客家围屋具防火作用
赣州龙南客家围屋反映了赣南客家的消防文化。“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早已名声在外。
围屋,外形呈圆弧形或方形,是一种由辅助建筑将主体房屋包围在当中的住宅形式。围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他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围屋里一般都有几十间房,几代数十口人居住其中。为了便于生活,还把饲养、加工、贮存、晾晒等各种生活设施都合理布局在围屋中,这种围屋另一特色是具备防火和防盗的作用。
大量存在于江西各地农村的徽派建筑,风火墙是其数百年不变的特殊风格。由于这种墙起到封阻火势的作用,故称风火墙,由明代徽州知府何歆发明并推广使用。随着风火墙的隔火功能充分展示,得到了普遍运用,从开始的五家为伍,逐渐发展到一户为一个防火分区,最后定型为一个居住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即每一个居住单元的四周都采用风火墙防护。
多媒体沙盘展现江西消防力量布局
如果想了解现代化的江西消防力量,通过多媒体沙盘系统便可以一览无余。有别于传统的沙盘是静止的实物模型,而且表现手法比较单一,江西省消防博物馆的多媒体沙盘系统将传统的实物沙盘和现代的电子地图有机结合,展现全省的消防战斗力分布情况。在该沙盘上,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消防部队的整体布局,还能够看到每一个大队所在的街道位置,甚至可以逐级放大到江西省主要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另外,来宾还可以借助视频影像介绍,了解全省各个支队、大队的详细情况,从而对各个消防战斗队伍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该馆还设置了消防宣传电视墙,将江西消防案例展示、消防影视、消防卡通、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展示在参观者面前。该项目主要包含了抚州市“3·30”老五皇殿布匹市场火灾扑救、九江县-瑞昌“11·26”地震救援纪实、星子县“3·7”中巴坠崖救援等九个火灾案例视频。
模拟灭火体验让人身临其境
发生火灾了怎么办?所有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灭火。但是,很多人对什么火灾使用哪种灭火器、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还是一无所知。而类似这种问题,在博物馆二楼的消防科普教育体验厅,参观者通过实际操作,就可以找到答案。该系统模拟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具火灾、厨房火灾、电器火灾、油类火灾等四类火灾,也设置了对应这几种火灾的灭火器。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灭火器都经过精心改装,去掉了里面的灭火物质换上清水,在喷射时射出的是高压水柱,这样不仅能够重复使用,也避免了真实的灭火剂对博物馆环境造成污染。
除了参观,该馆二层还有互动的项目。如果火灾发生初期,我们又该怎么办?是马上撤离现场还是立即扑灭火灾,撤离的过程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正确答案是,在火灾发生的初期,每一个人都有义务进行灭火扑救、拨打报警电话或采取其他报警方式,并根据逃生预案路线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火灾逃生体验系统是一套功能全面的火场现场模拟、逃生体验、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参与者在模拟火场烟雾弥漫、能见度很低的通道内逃生自救中,学习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面对火灾时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在科技体验馆里陈列了一系列高科技多媒体展项,坐上液压控制的动感坐椅消防车,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体验真实火灾的历程。该系统采用数字三维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学校、宾馆、高层住宅、饭店四种场景。参观者在了解大楼基本情况、楼层分布、灭火战斗力分布、安全撤离通道等情况后,需制订相应的逃生路线。之后,该路线的行进是否通畅、是否有效,都可以通过数字三维技术展现,观众可身临其境地体验逃生的整个过程。在即将开馆的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的火灾初期扑救与逃生预案系统,记者就亲自体验了这一系列过程。
本报曾参与消防文物征集活动
2006年9月,应省公安消防总队的要求,本报等驻省城新闻媒体刊登了江西将建消防教育博物馆并向社会各界有偿征集消防文物文献的消息和启事,公布了消防文物文献的搜集方法、收集热线及联系方式。随后,社会各界纷纷打来电话,提供文物文献。
有偿征集消防文物文献的消息和启事发布后,省公安消防总队根据线索,派出工作人员,深入乡村、民间,广泛收集消防文物文献资料、线索。通过本报等新闻媒体征集而来的消防水龙等文物,如今都被摆放在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的显著位置。
在文物征集的同时,本报还开辟专栏对消防文物文献搜集工作及搜集到的一些罕见的消防文物文献进行专题报道,还原江西的消防历史。清末制造的消防头盔已有百年历史的清末消防水龙栩栩如生的消防官兵雕塑群
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其他介绍
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共两层,建筑面积1356平方米,分序厅、百年消防展陈厅、荣誉厅和消防科普教育体验厅四大部分,分消防综合查询、消防新产品展示、高层建筑逃生游戏、火灾逃生体验等功能区。
作为江西省惟一一个反映江西省百年消防发展历程,体现江西消防部队风采特色,集消防教育与体验、消防文物和史料陈列展示为一体的专业性场馆,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低调神秘的姿态。11月3日~5日,记者走进江西消防教育博物馆,就被馆内所陈列的消防文物所吸引:清朝的消防水龙和消防头盔,保存完整的文献资料,栩栩如生的消防官兵雕塑群,如同放电影般展现出江西百年消防史,而用数字三维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烟雾弥漫的逼真火灾,则仿佛将记者带入到灾难与拯救的世界。
江西省会南昌素有“火城”之称。光绪年间,南昌实行了火甲制度。清末,我国开始创立新的消防组织形式,即消防警察。中国最早的消防警察于1902年在天津建立。江西省最早的消防警察于1911年建立,翌年10月,江西巡警道改称警视厅,下设-,负责南昌消防事宜,这是江西省最早的官办消防组织。
民国初期,江西省警政机构变化频繁,但南昌市一直保留-组织,地址设在总镇坡。在此期间,江西民办消防机构较多,全省大部分县以上城镇均有商会组织的民办消防机构,如南昌商团救火会、赣州保安救火会、临川唐古救火团、玉山商会义务救火队、宜春县商会-等。
1978年,江西省公安消防中队增至97个,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县县设有消防中队的省。
改革开放30年来,是江西省消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30年。从1983年纳入武警序列,到1986年成立武警江西省消防总队,全省消防部队已发展成为一支在公安机关领导下,担负全省防火灭火、抢险救援以及反恐处突任务的军事化专业现役部队,有力地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和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已经拥有了“80米举高消防车、消防机器人”等一大批“高、精、专”先进消防装备,涌现了井冈山模范消防大队、“全国基层建设标兵大队”瑞金市公安消防大队、“中国警营第一龙”樟树市公安消防大队、“模范-”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等一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
群雕诠释江西消防爱国为民精神
走进消防博物馆一楼序厅,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浮雕。浮雕结合具体历史事件的典型建筑,从左至右分别表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瑞金红色政权和滕王阁。江西公安消防部队正是这种红色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传承者。
浮雕的前方是一组栩栩如生的群雕。场景中,消防官兵正在为群众摘取房屋上的马蜂窝,一位老婆婆正在为被马蜂蛰伤的消防官兵搽药,小孩拉着大人衣角好奇地望着消防官兵,充分体现了消防官兵和老百姓的鱼水深情。另一组画面则表现消防官兵与洪水作战,在洪水中为百姓抢救物资的场景。工作人员介绍,这组群雕可以让参观者对消防官兵有直观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听党指挥、爱国为民”、赴汤蹈火、勇于胜利”的江西消防精神。
清末消防水龙见证百年消防史
在一楼展厅的显著位置,摆放的是清朝消防水龙。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消防水龙是清朝末期的民间灭火工具,于2007年12月在上饶市婺源县乡村搜集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江西婺源曾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当地居民对防范火灾的意识尤为强烈,许多乡村或由富商出资、或由居民集资购置了消防水龙。特别是1911年,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在担任广东粤汉铁路总经理兼工程师时,从婺源旅粤同乡会那里了解到家乡遭了火灾,烧毁了许多房屋,便在广州永隆公司订购了“消防水龙”和数支钢制消防水枪赠送给婺源家乡察关村,目前,该“消防水龙”还保存在他的家乡。在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村口建有一栋“锁龙屋”,里面存放着一台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的“消防水龙”,该“消防水龙”在2006年扑救一起居民火灾中,还发挥了关键作用,被当地百姓当作神物来供奉。据了解,该文物是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的重要馆藏之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江西省消防教育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