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家梁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燕家梁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村南侧台地上。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考古发掘。
燕家梁遗址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揭露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发现160座房址、6条道路、4座窑址、3个乱葬坑、25个窖藏等。房址多保存较好,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南向略偏西,成组分布于道路两侧。窖藏的大量发现以及在部分灰坑中发现人的颅骨、零乱的肢骨,真实地反映了元代末期复杂动荡的社会状况,对研究元代包头地区的历史以及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5月,燕家梁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家梁遗址历史沿革
燕家梁遗址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考古工作者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
1979年,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再次对遗址进行调查,并在麻池地区征集元代瓷器7件,其中一件为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另一件为白釉黑花盖罐,现藏于内蒙古包头博物馆。
1983年和1998年,包头市文物管理处曾两次对遗址进行小规模的试掘,清理了一批房址、灰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陶瓷片。
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对该遗址进行了大面积考古发掘。
燕家梁遗址遗址特点
遗址内房址面积较小,一般以10-20平方米为最多,其平面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略近方形,一种为狭长的长方形且数量较多。房间多单独成间,个别为套间。门向的选择较多考虑临街的因素。房间内设取暖和炊事设施,有灶和火炕,灶和火炕通过火道相通。炕内设有烟道,有2道、3道、4道,也有2道变3道,3道变4道的,烟道最后通过一般设于房屋拐角墙内的烟囱将烟送出。房屋地面大多数为土地面,仅个别铺砖。屋内墙壁有的抹白灰面,多数为草拌泥。个别房屋内发现有瓦片,说明屋顶有的挂瓦。
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灰坑,有圆形锅底状、圆形直壁平底、圆形袋状、长方形直壁平底、不规则形等。一种长方形坑内发现有白灰面,当是用来制作熟石灰的坑。有一直径1.2米的圆形直壁坑内发现厚达0.2米的一层粮食,这种坑是专门储藏粮食的。还有一种圆形卵石坑,是烤烙食品的。
遗址共发现窖藏28个,平面多为圆形,少数为长方形、方形和椭圆形。形制规整,大多为直壁、平底,少数为斜壁、袋状平底。填土多为灰土、黄灰土,少数为细沙土、红褐土、黄褐土。土质松软,包含有少量炭渣、草木灰、红烧土颗粒。
遗址共发掘窑址四个,平面为乒乓球拍形、椭圆形、圆形。由窑室和炕道构成。窑内填土多为红烧土和灰褐色土。土质较硬,包含有砖块、白灰块、炭渣、草木灰、木炭等。出土有少量瓷片。多为烧制白灰和瓦所用。
燕家梁遗址共发现地炉30个,平面多为圆形、葫芦形、哑铃形,其次为乒乓球拍形、网球拍形、石铲形、蝌蚪形等。多由大小、深浅不同的2-4个炉坑和烟道组成。坑内填土多为黄褐色土,少数为红烧土、白灰土和灰黑土。土质松软,包含有草木灰、黑炭渣、白灰渣等。
燕家梁遗址其他介绍
时代:元
燕家梁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总面积40万平方米,上世纪50年代首次发掘,出土了磨研用的瓷杵头、釉壶、圆形生铁块。初步判断,燕家梁遗址是元朝大德年间云内州的一个镇,由于这里紧靠黄河,连接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所以这里应该是当时较为繁华的水旱码头。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燕家梁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