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金关旅游景点介绍
胜金关位于中宁北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带,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关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战场。
胜金关历史沿革
公元1226年,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蒙古铁骑,经此关隘,南沙黄河九渡。成吉斯汗死后蒙古军秘不发丧,又北上攻下兴庆府灭了西夏。元代在胜金关以西设应理州;明清两代均以重兵扼守。
明弘治元年(1488)始建该关,万历四十一年(1613)重修,毁于清同治五年。胜金关是长城重镇中卫城的咽喉,如果攻下胜金关,便可长驱中卫,再无险可守。胜金关堡在中卫市市区东25公里与中宁县的分界处,属镇罗镇。城堡为中卫东部屏障,约60米见方,城墙残高l一4米不等。《嘉靖宁夏新志》云:“在城东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参将韩玉筑,谓其过于金徙潼关。”
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西路中卫参将韩玉在关西修筑城池。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关城依山傍水,雄踞在腾格里沙漠东南沿。路通一线,扼银川至中卫的咽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清朝乾隆年间修订的《中卫县志》中,有周守域的《胜金关怀古》诗一首,描写了这座雄关的地理位置和险要形势:“云茫茫,峰兀兀,雄关崛起势单车,北有沙漠之纵横,南有长河之滂渤,银川至此启管键,襟山带河不可越。……”
《中卫县志》日:“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饮于河,即胜金关也。石峰横峙,隔河与南岸泉眼山相对,拱抱县城为一关键云。”古诗云:“银川到此启管键,襟山带水不可越。”是宁夏西路要隘。明代修筑,清代置分守参将率兵防守,并设公馆。至清同治四年(1865)提督梁生岳全军覆没于此而废。
胜金关历史传说
中卫最东边有座形似犀牛扑水的高大山头,锁守着中卫的东大门,古时曾是扼守广武、青铜峡一带的重要屏障,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胜金关”。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都是河滩地,并无山头,只是在离此不远处盘踞着—条金龙,而黄河南岸居住着—条青龙。二龙各据—方,起初还能相安无事,互不侵扰,后来金龙却产生了独霸这一带的念头.于是二龙便经常相斗。适逢有一年黄河发了大水,淹没了南岸,金龙乘势过河赶走了青龙,自此兴风作浪,不断祸害黎民百姓。朝廷接到急报,便派出了高僧、道士前来会同边关守将及当地百姓,要一同凿石斩龙,诵经镇蛟。无奈金龙已经得势,众人白天将山挖断,晚上又自动合上。人们无计可施,只好祷告上苍垂怜,拯救生灵。人们的虔诚祈拜感动了太白金星,他化作一道士来到人间,教人们边挖山边用陈年老醋和翁霉拉断山腰龙体,果见金龙血水喷涌,山体再也无法合在—起。自此便在黄河两岸出现了两座高耸对峙的山头,成为西北边陲的重要屏障。因在此处战胜金龙,人们倒凹匕边的山头称作“金关山”。
到了明代,参将韩玉见这里山势险要,就奏请朝廷筑关防守。因这里战胜过金龙,历史上又曾北阻金兵,加之关隘之险胜似金陵潼关,故而取名“胜金关”。
胜金关主要景观
包兰铁路穿行在山河之间,关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镌刻着“胜金关”三个道劲、端正的大字。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线,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关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战场。
胜金关是长城重镇中卫城的咽喉,如果攻下胜金关,便可长驱中卫,再无险可守。今宁夏银川至中卫的国家干线公路及包兰铁路,皆由胜金关穿行而过。
胜金关地理环境
胜金关,位于宁夏中卫市东约25公里。胜金关系贺兰山的余脉,是贺兰山南端的主要道口,是明代长城宁夏镇的重要关隘,与打硙口、三关口和镇远关合称为宁夏“城防四隘”。胜金关位于中宁北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面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南在是滔滔的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玉带婉蜒东下。
胜金关城堡在中卫市区东约25公里与中宁县分界处,属镇罗镇。城堡为中卫东部屏障,约60米见方,城墙残高l一4米不等。
胜金关其他介绍
胜金关
胜金关位于中宁北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面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南在是滔滔的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玉带婉蜒东下。包兰铁路穿行在山河之间,关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镌刻着“胜金关”三个道劲、端正的大字。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线,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关要隘,也是著名的古战场。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胜金关”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