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旅游景点

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景点照片

喇家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青海省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考古发现该聚落遗址毁于4000年前的地震和洪灾,是已发现的中国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该遗址仍有母亲守护孩子、返身救助亲人的遗骸遗存,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

  喇家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史前时期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发现于1981年,1999年至2007年,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齐家文化的聚落居址、高等级墓葬、环壕、小广场、祭坛等重要遗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新发现。2013年至2019年,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田野考古工作。发现遗迹450余处,包括房址、壕沟、陶窑、祭祀坑、墓葬、大型冲沟、灰坑、灰沟,出土丰富的生产和生活遗物2000余件,主要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汉晋遗存等。

  2001年6月25日,喇家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喇家遗址历史沿革

  1981年,发现喇家遗址。

  1999年,作钻探和试掘。探明它是一处超过20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把原来分为3块的遗址,复原为一个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遗址。

  2000年,首先在村东北台地发现了灾难遗迹。

  2001年,发现了F10的人骨遗骸,清理出房址坍塌和充填堆积的先后地层关系。

  2002年,继续在小广场范围扩大发掘,揭露更大面积的硬面,同时发现了特殊地面建筑。

  2003年,继续追踪土台遗迹,扩大发掘。

  2004年,发掘改在遗址西边进行,在这里继续发现了窑洞式建筑和灾难现象以及因灾难而埋藏在房址里的人骨遗骸。

  1999年至2007年,对遗址进行了历时9年的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3000多平方米。

  2013年至2019年,对该遗址进行第二阶段田野考古工作,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

喇家遗址历史文化

  东方庞贝

  喇家遗址发现了中国绝无仅有的史前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综合灾难遗址而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城”。

  第一碗面

  2002年在喇家遗址东区F20房址地面上,发现一个倒扣的陶碗,其内发现有面条状遗存,外形与现今的拉面基本相同,这是所知最早的面条实物。

  研究者从碗内厚约6厘米的沉积物中每隔1厘米取样,共提取六个部位的样品,三个取自面条状物所在部位,三个取自面条状物下的土层内。通过植硅体分析、淀粉分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等方法综合判定面条的成分以粟为主,有少量的柔,这与植物考古学者据植物种子推测的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农业特征相吻合。

  喇家遗址博物馆

  2018年5月,喇家遗址博物馆建设完工,总建筑面积7591平方米,总投资7662万元。喇家遗址博物馆馆由《远古官亭》《末日灾难》《传世瑰宝》等展览内容与4D影厅、观众服务区、办公区等四部分组成。喇家遗址博物馆以“大爱无疆”为主题,通过场景还原、雕塑、文物展览以及现代投影技术等展陈手法,集中展示了遗址内出土及征集的文物珍品260余件,凸显出黄河上游古代先民艰苦经营的沧桑历程。2014年2月,中共海东市委宣传部授予喇家遗址博物馆为“海东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11月,被共青团青海省委命名为“第一批青海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灾难原因争论

  对于引起喇家遗址齐家文化人们非正常死亡、聚落彻底毁灭和废弃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古地震及其造成的地面断裂和变形使喇家遗址齐家文化时期的房屋发生严重倒塌,而直接包裹人体骨骸的红色粘土层是黄河在3650年前特大洪水的滞流沉积物,所以得出结论,地震造成喇家遗址的严重破坏,之后的黄河大洪水摧毁了整个遗址。从距今3650~2750年这数百年内,黄河进入了一个多洪水期,整个官亭盆地一直处于洪水威胁之下。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红色粘土层是黄河洪水沉积物,但对洪水来源有不同的认识。认为古地震引发官亭盆地上游25千米处的积石峡山体滑坡崩塌,在黄河上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公元前1730年前后在地震的作用下,堰塞湖发生部分溃决,造成的异常大洪水,将喇家遗址毁灭;并利用循化水文站实测的洪水数据,计算出黄河上游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不可能淹没处在二级阶地的喇家遗址。

  第三种观点主要是陕西师范大学黄春长教授研究团队提出的,他们利用沉积学、年代学、古洪水水文学交叉学科的方法途径,认为覆盖在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层之上的红色粘土层不具有古洪水沉积物的一般特征,而属于典型的泥流沉积物,即造成喇家遗址毁灭的直接原因是突发暴雨泥流造成的。在官亭盆地并未发现与喇家遗址同时代古洪水沉积的相关证据,而上游积石峡古堰塞湖也不存在溃坝洪水的发生过程。

喇家遗址遗址特点

  喇家遗址地处甘肃与青海接壤地带的官亭盆地,黄河自西向东从盆地穿过,沿河发育有三级河流阶地,遗址位于黄河北岸二级阶地的前缘,高于河面约25米,距黄河水平距离约1千米。

  遗址所在的二级阶地属于复合型阶地,它由早晚两期阶地叠合而成。其中早期阶地是二级阶地的主体,它座落在上新世红黏土之上,属于基座阶地,阶地堆积物上部为厚层的棕黄色细粉砂,局部夹紫灰色粗砂层,厚7~8米,下部为粗砾石层,厚2~3米,两者构成完整的二元结构。晚期阶地叠置在早期阶地之上,属上叠阶地,它主要由棕红色黏土组成,其中夹有多层灰黑色黏土,厚3~6米。早期阶地与晚期阶地的界面具有明显的起伏,发育有沙波、拖曳构造和冲刷槽等流水作用形成的层面构造,这些现象说明,在早期阶地形成之后,河水曾再次上涨,上涨的洪水淹没了早期阶地,对阶地面进行改造,并在早期阶地之上加积形成晚期的上叠阶地。

  喇家遗址的文化层就分布在早期阶地的阶地面上,其中出土有人类居住的房址和大量的器物,根据出土器物的特征,考古学家认定喇家遗址属于齐家文化中晚期,齐家文化层上面覆盖的厚层棕红色黏土中夹有多处晚于齐家文化的辛店时期灰坑。

喇家遗址其他介绍

  喇家遗址

  喇家遗址在官亭镇南部喇家村黄河北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村落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反映了4000年前喇家村落的生活水平和较高的社会等级,揭示出前所未有的史前灾难遗迹,被列为2000年中国十大文物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发掘的“黄河磬王”为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大的磬。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喇家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喇家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