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文庙旅游景点介绍
阳谷文庙,位于县城西南隅,南邻紫石街,北临棋盘街,东临狮子楼园区。最早建筑年代,可考的有旧县志所载宋崇宁4年(公元1105年)的一篇碑记《阳谷县重修庙学记》。
文庙,距今已有900余年,元、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文庙文庙简介
文庙,原有大成殿5间,东西配殿个9间,棂星门各3间,并有泮池,文昌楼、明伦堂、启圣祠、乡贤明宦祠、敬一亭、奎星阁、尊经阁、神库等附属建筑。现仅存大成殿5间,东配殿4间。
文庙民间传说
据说,阳谷文庙从来没有开过南大门,棂星门用影壁墙阻着,出入只走两边小门,说是因为没出过文状元的缘故。
文庙布局结构
主体建筑殿外北、东、西三面墙用青砖砌成,南面为木制。殿顶起高脊,歇山式,上复筒瓦,飞檐斗拱,甚为壮观。殿内雕梁画柱,有14根高12米直径约为半米的笔直楠松立柱支撑。殿内正位原有孔子塑像,东西两边分列颜回、子思、曾参、孟轲“四配”塑像,其旁又各有六像,即十二哲。
阳谷文庙其他介绍
阳谷文庙,座落在景阳冈酒厂居民小区。距老城大隅首约200米,南临紫石街,北邻棋盘街,东邻狮子楼园区,西邻景阳冈酒厂居民区。
文庙即孔庙,又称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元明以后通称文庙。旧制,“府州县皆建孔子庙庭而学官附焉。”因为旧时儒学都设在孔庙,所以又称庙学,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学府。
阳谷文庙最早建筑年代,可考的有旧县志所载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的一篇碑记《阳谷县重修庙学记》,距今也已经900余年。元、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清乾隆年间,阳谷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东西长25米,宽15米,顶高13米。整座殿为砖木结构,殿外墙北、东、西3面用青砖砌成,南面为木制,殿内雕梁画栋,甚为壮观。大成殿内正座是泥塑孔子像,东西分塑颜回、子思和曾子、孟子“四大贤”(即“四配”)像。大成殿前东、西庑各10余间,并建有戟门、棂星门。大成殿后是明伦堂。除上述建筑外,还有启圣祠(崇圣祠)、乡贤名宦祠、泮池、敬一亭、奎星阁、尊经阁、文昌楼、更衣亭、龙门坊、出入两牌坊等,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宫殿式古建筑群。“五四”以后,倡导新文化,长期关闭的文庙庙门被打开,曾先后被改建为县立女子小学、阳谷单级养成所、县立师范讲习所、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等。“文革”期间文庙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2004年3月,山东景阳冈酒厂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大县的目标出发,经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对文庙予以重修,于2005年8月落成。新修文庙采用宋代建筑风格,建有大成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七间,大成殿塑有孔子巨型雕像,两侧为颜子、子思、曾参、孟子塑像,三面墙壁上为概述孔子生平的“圣迹图”。东西两侧配殿展示的是“论语”和历代名人书法杰作。新建大成门、龙亭各一座。大成门外东西两侧的文化长廊详实记述了阳谷的历史变迁、风土民情、历史故事、杰出人物和历史典籍,是阳谷千年历史文化的巨幅画卷。重修文庙时,还建设了“孙膑兵法展馆”,文圣、兵圣交相生辉,使“千秋阳谷”文化园区成为阳谷的又一重要文化旅游景区。(文/阳谷县志办图/阳谷县文化馆李健)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阳谷文庙”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