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上书院旅游景点介绍
庵上书院位于安丘市庵上镇西北10公里的城顶山前坡,相传为春秋时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处,后人思念先贤,在此建公冶长祠,又在祠西建青云寺,时碑碣林立。后祠、寺俱废,碑碣仍立。为保护文物,1988年省拨款修复公冶长祠,寺仍废。
庵上书院书院简介
庵上书院的正殿三间,内有公冶长塑像,东西耳房各一间,陈列着书画。院内碑亭内有明、清两代立的石碑,记载着修复公冶长祠的史实。
经过当地人民多年植树造林,治理小流域,如今这里有万亩刺槐林,庵上书院四周遍植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果树,环境非常优美。
公冶长手植的雌雄两株银杏树鹤立鸡群,亲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
附近所产的“金楸”被确定为省优良树种之一,附近所产的樱桃色形味俱佳,为果中珍品。
1989年以来,当地政府把旅游作为重要产业,投资新修了两条盘山路,修了登山石阶、凉亭等。拾级而上,城顶山顶部有捻军驻扎遗址,城墙、饮马池、兵营、粮库等依稀可见。
站在山顶凉亭俯瞰庵上书院,青山环抱,掩映在绿荫之间,风景如画,四季各不相同。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字子长,孔子学生,鲁国人,一说齐国人(今诸城市人)。孔子女婿,据说公冶长懂鸟语,有许多神话传说。
当地有庵上书院“鸟叫蛙不鸣”之说。书院西边清泉里的青蛙,原来也会呱呱的叫个不停,影响公冶长读书。公冶长说:“你在叫什么,真烦人!”从此,这里青蛙就不鸣叫了。再有,据说公冶长懂鸟语,从鸟语“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一黄羊,你吃肉,我吃肠”中受益,后因失信于鸟,被鸟耍弄而入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庵上书院书院传说
孔老夫子的七十二贤中,有个识鸟语的,这个人是个打柴郎,复姓公冶,名叫长。公冶长家里只有母子二人,十分贫寒。
他从小就很聪明,经常跟母亲到山上打柴。
有一天母亲生病,不能上山打柴,可是家中又无米下锅,小小年纪的公冶长心里很难过,他就背着母亲,拿着砍刀和绳子偷偷地上山去了。
公冶长自己来到山上,感到很孤单,心里有些害怕,不由得就哭起来。
哭声越来越大,惊动了山上的小鸟,都嗡嗡从远处飞来,落到公冶长的身边。
公冶长看着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这么多花花绿绿的鸟,感到很奇怪,这时有一只羽毛乌黑的鸟在说:“你哭啥?你哭啥?”小公冶长更纳闷了,心想:鸟怎么还会说话呢?因此就说:“你是什么鸟,怎么也会说人话?”“我叫八哥,生来就会说话。”公冶长心想:鸟能学人说话,那么说,人也能学鸟说话了。
这时八哥又问:“你叫什么名字,为啥在这里哭啼?”小公冶长就把自己的名字和母亲生病以及到山上打柴害怕的事告诉了八哥。
八哥和其它的鸟听了后,都觉得小公冶长怪可怜的,然后齐声说:“我们大家同你做伴帮助你拣柴。”小公冶长听了很高兴,他也不害怕了,就和鸟一起拾起柴来。
他一边拾柴,一边看着这群鸟叨着一根根柴棒朝他身边堆,不一会,就堆成一座小山。公冶长用绳子捆好柴禾要回家,这时八哥不知从那里叨来一串花生,给小公冶长,叫他带回家给母亲治病。小公冶长很感激,背着柴,提着花生,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群鸟,回到家时,天快黑了,母亲问他去哪,到这么晚才回来。他就把上山的事讲给母亲听,善良的母亲将她紧紧地抱在怀里,不由一阵心痛,接着就大串大串的泪珠落在小公冶长身上。
从此以后,小公冶长每天都到山上打柴,经常和这群鸟玩,还常常学着鸟的叫声,这样时间长了,小公冶长不知不觉竟学会了鸟语,懂得了鸟音。
庵上书院书院特色
千年银杏
两树高30米,主干粗5米多,相传为公冶长手植,已历经2500余年,树叶繁茂,遮天蔽日,东雄西雌,以其特有的光合作用营造了一个净洁幽清的小环境,小气候,为书院撑起2500年蔼然的静谧。
银杏又名公孙树,白果树,被称为寿树之王,药材之冠。其有效成分黄酮有祛人血脉之疾,增人活力,健人心脑之效,人们常用银杏叶泡水茶饮,治疗高血压。两树高30米,主干粗5米多,相传为公冶长手植,历经2500余年,依旧树叶繁茂,遮天蔽日。两树东雄西雌,枝干相交,宛如夫妻,又称同心树,据原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晔(研究银杏的专家)考证,这两棵树是“全省最老的夫妻树”。有“大树底下好乘凉、银杏树下结同心”之说,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情侣来这里合影、许愿。同心树以其特有的光合作用营造了一个净洁幽清的小环境,小气候,为书院撑起2500年蔼然的静谧。
青云寺
青云寺由庙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组成,肃穆庄严、气势宏伟,再现当年佛门圣地的巍峨之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青云寺庙会,是日附近乡民云集于此,观赏风光,思念先贤,近几年又增加了物资交流和文艺演出活动。
青云寺在公冶祠西侧,其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依庙门两侧的“寿升石”之考证,隋唐前原为“寿升寺”,隋唐以后改为青云寺。当时寺院面积1600多平方米,瞻庙地350多亩,每月初一、十五,僧人做法事,击鼓撞钟,声满山谷,气氛庄严。佛教传入中国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据此推断,青云寺的始建年代当晚于公冶祠,约为西汉中时(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居今已两千余年。
据现存碑文记载,青云寺在清代道光年间曾两度维修,规模颇大,后毁于民国。现在的青云寺是在原址上重建而成,由庙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组成,占地约四亩。各殿内塑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释迦牟尼、六大菩萨等诸多佛像,肃穆庄严、气势宏伟,再现当年佛门圣地的巍峨之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青云寺庙会,是日附近乡民云集于此,观赏风光,思念先贤,近几年又增加了物资交流和文艺演出活动。
齐长城
安丘境内齐长城从太平山主境,沿与沂水分界线东行到青石胡同后完全进入城顶山境内,然后向东转南至浯河出境,与沂水复线第二段相接,全长46550米。位于城顶山的书院风景区内,现存有齐长城遗址约800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至今墙基、垛口等还依稀可辩。近代抗战时,它还发挥过军事掩体的作用,51军曾在此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多有长城,除北方燕赵长城外,尚有齐长城、魏长城、楚长城。齐长城横亘於山东中部,又名长城岭、大横岭,西起今黄河东岸的长清县西南孝里镇广里村北,向东进行丘陵区,又逐渐蜿蜒攀升至泰山西麓的中低山区,尔后沿泰沂山脉分水岭,直达黄海西岸的今青岛市小珠山之东的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蜿蜒618.9公里,史称千里长城,现存遗址占总长度的64.3%。
千里齐长城,在连年的战争中屡兴屡废,世世代代地建,年年月月地修,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钜防之一,是目前国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古建筑遗址。整座齐长城,巍巍峨峨,恢恢宏宏,恰似东方巨龙,盘旋飞舞于崇山叠嶂之中,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一体,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是齐鲁大地的脊梁。
齐长城的走向,虽在泰沂山脉的分水岭之上,但不走山脊线,而是筑在山的阳坡陡险处。它从今黄河东岸的长清县西南孝里镇广里村北,向东进入丘陵区,尔后沿泰沂山脉分水岭,直达黄海西岸的今青岛市小珠山之东的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入海,蜿蜒600多公里,史称千里长城。
安丘境内齐长城从太平山主境,沿与沂水分界线东行到青石胡同后完全进入城顶山境内,然后向东转南至浯河出境,与沂水复线第二段相接,全长46550米。位于城顶山的书院风景区内,现存有齐长城遗址约800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洗礼,至今墙基、垛口等还依稀可辩。
石坊
建于清代道光九年(1829年),是为庵上村马若愚妻王氏所建的节孝坊,为极为卓绝的石雕的艺术建筑。1992年,由山东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坊坐西朝东,通高约15米,宽9.35米,厚2.55米,整体由多块巨大的石灰岩垒叠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独具匠心的艺人对不同物象分别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艺术手法,刀法精巧,图像秀丽。整个坊顶有12条垂脊,每条垂脊角的上、中、下部都刻有1只昂首眺望的龙头,共36只。在次楼匾的下边,还有4幅谐音吉祥祈福动植物图像。在两条中柱的东西两面,均刻有1只圆雕雄狮,勇猛刚劲,形态各异,高踞于底座的基石。
庵上书院书院位置
庵上书院在安丘市西南城顶山,公冶长墓在诸城市马庄乡锡山东南麓的先进村北。《史记》载为齐人,《论语》云鲁人。自幼俭朴好学,攻读诗书锲而不舍,为人称道。庵上书院相传为公冶长隐居读书、授徒之所。此院“环房皆山,裂石出泉,树稳风不鸣,泉安流不响”,确系幽静读书之所。据记载,庵上书院在明清两代曾得到三度重建和维修,最后毁于1943年。今日堂宇为1989年重建。院中有银杏树两株,黛色参天。院中有明清碑碣4通:一通为明万历三十五年春立,一通为清康熙十五年秋立,一通为清道光九年六月立,一通为清道光二十九年七月立。每逢阴历四月初八,为书院庙会,附近乡民云集在此,交易物资,游览山色,凭吊古人,热闹非凡。山东省安丘市西南山区中,怀隐着一处景致幽雅香火鼎盛的传统古文化旅游名胜--城顶山庵上书院。城顶山海拔446米,山顶平坦而乱石合沓。丛山环抱,群树波涌,为省级森林公园,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因山顶上有齐长城而得名“城顶山”,又因山之阳有庵上书院,又名书院山。
位于城顶山前坡的庵上书院,相传为春秋时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处,后人思念先贤,在此建公冶长祠,又在祠西建青云寺,时碑碣林立,后祠、寺俱废,碑碣仍立。为保护文物,1988年省拨款修复公冶长祠。
公冶长祠正殿三间,内有公冶长塑像,东西耳房各一间,陈列着书画。院内碑亭内有明清两代立的石碑,记载着修复公冶长祠的史实。
青云寺与书院之间,并立着两株银杏树,相传是孔子看望佳婿时携来的苗子,公冶长亲手植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可谓历尽兵燹、阅尽沧桑,两树比肩而立,形影不离,枝相交,根连理,如夫妻,故称同心树。树径茁壮,四人合抱尚不能围,为中华第一雌雄银杏树。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如今这里有万亩刺槐林,庵上书院四周遍植苹果、梨、桃、杏、板栗、山楂等果树,环境非常优美。附近所产的“金楸”被确定为省优良树种之一,所产的樱桃色形味俱佳,为果中珍品。
近年以来,当地政府把旅游作为重要产业,投资新修了两条盘山路,开发修建了登山石阶、牌坊、凉亭、乐园、跑马场等三十余处景点。同时又在遗址上重建了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青云寺,该寺由庙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组成,气势恢弘,再现当年巍峨之风。寺务由刚玄法师主持,定期举行法事,吸引了大量的信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青云寺庙会,是日附近乡民云集于此,观赏风光,思念先贤,近几年又增加了物资交流和文艺演出活动。
拾级而上,城顶山顶部有齐长城遗址,捻军驻扎遗址,据说,当初齐宣王在这里修建长城时,采用孙膑战法,将长城筑成“迷魂阵”,内藏玄机,敌人一旦闯入就会迷失方向,难逃灭顶之灾。至今城墙、饮马池、兵营、粮库等依稀可见,简直是一座古代军事博物馆。抗战时期,周复将军在此指挥了著名的“城顶山战役”,重创日军,并以身殉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地。站在山顶凉亭俯瞰庵上书院,青山环抱,掩映在绿荫之间,风景如画,四季各不相同。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字子长,孔子学生,鲁国人,一说齐国人(今诸城市人),孔子女婿。据说公冶长懂鸟语,有许多神话传说,当地有庵上书院“鸟叫蛙不鸣”之说,书院西边清泉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影响了公冶长读书,公冶长说:“叫什么,真烦人!”从此,这里的青蛙就不鸣叫了。再有,据说公冶长懂鸟语,从鸟语“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一黄羊,你吃肉,我吃肠”中受益,后因失信于鸟,被鸟耍弄而入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书院设有酒店、休闲小屋,食宿方便,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齐全。有公路与安(丘)莒(县)路相连,可乘客运汽车直达,一年四季均可游览,尤以春、夏、秋三季为最美,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各种水果挂满技头,可采摘时令新鲜水果品尝。
庵上书院旅游时间
庵上书院设有酒店,沿公路东行10公里到达庵上镇,这里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详见庵上石坊。庵上书院交通方便,有公路与安(丘)莒(县)路相连,可乘客运汽车直达,一年四季均可游览,尤以春、夏、秋三季为最美。农历四月初八为庵上书院山会,安丘、诸诚、莒县、临朐、沂水等县市的人们相聚在这里,人山人海当地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各种水果挂满技头,可采摘时令新鲜水果品尝。
庵上书院其他介绍
庵-院位于安丘市庵上镇西北10公里的城顶山前坡,相传为春秋时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处,后人思念先贤,在此建公冶长祠,又在祠西建青云寺,时碑碣林立。后祠、寺俱废,碑碣仍立。为保护文物,1988年省拨款修复公冶长祠,寺仍废。
庵-院的正殿三间,内有公冶长塑像,东西耳房各一间,陈列着书画。院内碑亭内有明、清两代立的石碑,记载着修复公冶长祠的史实。经过当地人民多年植树造林,治理小流域,如今这里有万亩刺槐林,庵-院四周遍植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果树,环境非常优美。公冶长手植的雌雄两株银杏树鹤立鸡群,亲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附近所产的“金楸”被确定为省优良树种之一,附近所产的樱桃色形味俱佳,为果中珍品。
1989年以来,当地政府把旅游作为重要产业,投资新修了两条盘山路,修了登山石阶、凉亭等。拾级而上,城顶山顶部有捻军驻扎遗址,城墙、饮马池、兵营、粮库等依稀可见。站在山顶凉亭俯瞰庵-院,青山环抱,掩映在绿荫之间,风景如画,四季各不相同。
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字子长,孔子学生,鲁国人,一说齐国人(今诸庄市人)。孔子女婿,据说公冶长懂鸟语,有许多神话传说。当地有庵-院“鸟叫蛙不鸣”之说。书院西边清泉里的青蛙,原来也会呱呱的叫个不停,影响公冶长读书。公冶长说:“你在叫什么,真烦人!”从此,这里青蛙就不鸣叫了。再有,据说公冶长懂鸟语,从鸟语“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一黄羊,你吃肉,我吃肠”中受益,后因失信于鸟,被鸟耍弄而入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庵上书院”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