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闸北公园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1555号,西临共和新路,南沿洛川东路,东至平型关路,北近延长路。全园面积13.69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9.75平方米。
闸北公园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成开放,于1979年—1981年进行扩建,2018年—2019年进行全面改造。全园种植乔灌木共9470株,乔木与灌木之比1:1.81,常绿树与落叶树之比1:0.44。
2018年10月,经上海市公园行业协会组织专家的综合评分,闸北公园获得花境展示一等奖。
闸北公园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沪遇刺。同年3月23日,移柩至湖南会馆。同年6月26日,葬于闸北象仪巷。国民党在此辟地百余亩,其中用于墓园2.87万平方米,并自湖州会馆起北至墓地辟一条长约2.5千米的道路,命名宋园路。宋墓在园中央,以红砖筑成长方形,高约2米,四周植树,习称宋公园。
民国十八年(1929年)9月,上海特别市政府132次市政会议决议拨款修理宋公园,并作为公园开放。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5日,宋公园更名为教仁公园,由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负责规划及绿化设计。同年11月18日,教仁公园经全面整修后重新开放。
1949—1950年,教仁公园进行整修。
1950年5月28日,教仁公园易名闸北公园。
1959年,闸北公园新建园门、亭、廊、茶室、展览馆、温室等。
1962—1964年,闸北公园先后续建了溜冰场、游船码头、阅览室。
1979年,闸北公园经过调整和扩建,公园面积达13.69万平方米。
1979—1981年,闸北公园投资96万元再次扩建,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谢家芬规划及绿化设计,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施工,重建大门,新建售品部、石桥、水榭、双亭、六角亭、园廊、驳岸等设施,并按原样修复了宋教仁墓。
1985年—1990年,闸北公园又建造了史料馆、长廊、宣传廊、三潭印月、招待所、大门口圆花坛、铝合金温室等。
2017年,静安区绿化部门瞄准“建设静安区最具历史底蕴的综合公园”的目标,对闸北公园启动整体改造。
2018年8月16日,闸北公园西部园区完工,向游客开放,同步封闭东园,实施改造工程。
2019年6月,闸北公园全部改造工程完成,并全面开放。
闸北公园文化活动
2006年4月8日,闸北公园举办了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百万家庭学礼仪”、茶文化展示活动。
2022年3月2日,以“绽放静安·上海的第一眼春天”为主题的“2022静安·新湖郁金香花博会”开幕,100余个品种、150万株郁金香绽放在静安区各处。闸北公园是其中参展的公园之一。
闸北公园主要景点
壶王迎客位于闸北公园西南大门外广场圆花坛中央,矗立一个特大的提梁铜茶壶。壶高3.1米,直径为2.5米,耗用0.5毫米厚的黄铜板1.5吨,壶体上以紫铜镶嵌赵冷月题的“壶王迎客”四个大字。在壶前的一个直径1.9米,高0.25米的铜茶碟上,置一直径1.25米,高1米的铜茶杯。这套特大茶具的基座长6.53米,宽3.35米,外贴黑色瓷砖,正面刻“云海壶王,以茶会友”的金字铭文;基座上的杯座高0.12米,壶座成倾斜状,高0.52—1.67米,构成茶壶正在向茶杯倒茶的情景。花坛面积40平方米,壶座四周植雀舌黄杨和矮牵牛,并以旱金莲围边。
月亮花坛位于闸北公园大门内,呈弯月形,长16米,面积32平方米。花坛以太湖石围边,上缀高低错落的6根石笋,根据季节的不同,设计各种花卉图案。花坛的背后配植蚊母树、罗汉松、樱花、垂丝海棠、紫薇、腊梅等花灌木,并以高大的龙柏、广玉兰、柳杉等常绿乔木隔景。
宋教仁墓位于闸北公园园西中部,墓地面积6000平方米,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北面是一块高1.13米,面积为261平方米的墓台,系用金山石材铺砌,台南为宽4米的8级台阶,台周围有高0.8米的石栏。宋教仁墓位于台中央,半球体外覆混凝土,高2.8米,直径3.5米,墓顶饰有脚踩恶蛇的雄鹰,墓前立“宋教仁先生之墓”的紫色花岗石墓碑。距墓南10余米处是宋教仁的石雕坐像,身穿大衣,左手持书,右手托腮,神态亲切感人。像高1.5米,正方形三级大理石基座高1米,底边长3.2米,基座正面篆刻着宋教仁之号“渔父”两字,是章炳麟手迹;背面刻于右任撰写的铭文。台南的广场及墓道均用花岗石铺砌。墓道口有两根天蓝色灯柱和两株高4米,蓬径4.5米的瓜子黄杨球分列左右。墓区周围广植龙柏、广玉兰、香樟、鹅掌楸、苦楝、罗汉松、月桂、棣棠、郁李、蚊母树、夹竹桃等多种乔灌木。
闸北公园入园处有茶圣陆羽像,像后的浮雕,讲述了种茶采茶,制茶,品茶的整个过程。
小土山位于宋教仁墓北首,为原宋公园所堆筑,1980年重修时加高。蘑菇亭建在小土山顶,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10平方米。亭东可沿红石板小径下山,路两旁有青桐、悬铃木、女贞、丝棉木、石楠等树木。山南坡植成片的夹竹桃,北坡种有水杉、翠柏、榔榆、海桐、蚊母树、枸骨、胡颓子、桃叶珊瑚、垂丝海棠等乔灌木,下为麦冬、鸢尾等地被植物。
紫藤廊位于闸北公园蘑菇亭土山东北侧。两座廊呈八字形朝西南展开,各长15米,宽3米,共有28根钢筋混凝土柱。八字形的上方以墙联接两廊;墙高2.5米,宽6米,上置漏窗三扇。两廊外侧各有一个与廊等长的宽2.05米的花坛。两廊内侧的扇形地面上有一只面积为21平方米的圆花坛,以太湖石围边,中央叠一座高1.5米的湖石假山,旁植三角枫、罗汉松、瓜子黄杨、阔叶十大功劳等花灌木。
荷花池又称老荷花池,位于闸北公园园西北,面积1920平方米。池中植荷花、睡莲,有喷头25只,池边植垂柳。池东西呈腰子形,西部以石汀步隔成大小两池。大池中有一面积约10平方米的小岛,以湖石驳岸,岛上孤置一座五老峰,旁植罗汉松和黄馨。池东畔立两处石峰,一名“凌云”,高4米,玲珑剔透;一名“赏莲”,高2米,扁平多孔。池南有高4米,占地36平方米的湖石假山,下面可穿行。池西北有一座由四方亭和长方亭组合而成的水榭,混合结构,琉璃瓦,六角高翘,榭内设扶王靠,面积34.6平方米。榭前临池有面积为23.35平方米的平台,三面围栏,上置石桌石凳。池东北的土山上有鹤亭,木结构,六角翘檐,小青瓦攒尖顶,顶部置一立鹤,亭内设扶王靠,面积14.28平方米。亭东种植油橄榄、枇杷、蚊母树、女贞、侧柏、瓜子黄杨球和珊瑚球。亭西有一座小土山,山坡上种植垂丝海棠、木瓜海棠、樱花、木瓜、丁香、罗汉松、黄馨、紫荆等花灌木。
长廊位于闸北公园荷花池东北,东西向曲折成弓形,长22.4米,宽5米,面积90平方米。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顶,北面设两扇漏窗,南面廊柱及外墙均以奶黄色磨石子贴面,水磨石地坪,廊边设长椅。廊前种植紫荆、青枫、水杉、瓜子黄杨等,廊后是一片蚊母树、水杉、夹竹桃的混交林。
后岛与石亭位于闸北公园园湖北部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后岛,东有云影桥与药物园相联,西越天光桥可至宋墓,南有钢筋混凝土拱桥与前岛相通。云影桥与天光桥均为单孔石拱桥。石亭位于岛中央土山上,花岗石结构,单檐,六角高翘,攒尖顶,顶端饰葫芦,面积10平方米。亭内四周置石凳,顶部有牡丹、双环和菱形花纹,挂落为双钱图案。亭周围有五株高大悬铃木遮荫,山南坡栽石楠和紫荆,北坡种腊梅和凤尾兰。天光桥北堍一带植泡桐和慈孝竹,沿湖边遍植蔷薇;南堍一带的月桂树丛中植鸭脚枫、三角枫、八角金盘和紫薇。岛东南船坞周围植八角金盘,散置石笋,设石桌石凳一组。
前岛与双亭位于闸北公园园湖南部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前岛,西有三曲桥联松园,东、南、北三方有钢筋混凝土的平桥、拱桥与园路和后岛相通。岛上土山三峰并立,双亭建在偏东南的山峰上,混合结构,六角菱形,绿色琉璃瓦攒尖顶,面积18平方米,亭内朱红立柱,周边设扶王靠。亭北侧有五老峰,亭东侧有高3米的小假山,四周配植罗汉松、侧柏和狭叶十大功劳。山坡上栽有广玉兰、白玉兰、海棠、月桂、花桃、青枫、柳杉、八角金盘、枸骨、胡颓子、桃叶珊瑚、瓜子黄杨等乔灌木。亭西小山种植女贞、石楠、蚊母树、三角枫和卫矛,山下沿湖边种一排樱花。亭北小山植青桐、龙柏、棕榈、紫薇,山下沿湖植黑松、茶花、蔷薇和迎春。
四方亭位于闸北公园园湖东南岸,隔湖与双亭对景。亭为混合结构,单檐,蓝色琉璃瓦歇山顶,面积31.16平方米。亭内磨石子地坪,置石桌石凳两组。亭北是临水平台,面积33.6平方米,三面有栏杆。距平台不远的湖水中有3只瓶形的花岗石塔,组成“仿三潭印月”。亭四周散置石笋、湖石,植广玉兰、枫杨、罗汉松、结香、阔叶十大功劳、八角金盘、杜鹃、枸骨、芭蕉等树木,以鸢尾和红花酢浆草作地被植物。湖边植垂柳、黄馨和合欢。
松园位于闸北公园园湖西南部近园门的半岛上,占地2450平方米。在园门内月亮花坛后环湖的园路上有一砖砌的月洞门,上书“松园”两字。半岛北部有两座土山,东山上植白榆、榔榆、龙柏、丁香、夹竹桃,西山上为香樟、悬铃木、青桐、海桐。半岛中部有株50多年的老紫藤。东部沿湖种垂柳、海棠和蔷薇。半岛的南部有一座高约3米的湖石假山,周围种植罗汉松、常春藤。南端有座阅报廊,其东北沿湖置两排10组石桌石凳。
药物园位于闸北公园中部北面,约在1960年前后开始在这里种植中草药,占地约3000平方米。西南近园湖处建花岗石砌的木香廊一座,长15米,宽2.5米,廊下设置石桌石凳两组。园中种植药用乔灌木杜仲、喜树、花椒、月桂、胡颓子、女贞、银杏、柿子、枣、山楂、木香、桂花、石榴、腊梅、木槿、芙蓉、海棠、玉兰、醉鱼草等。园南侧植竹丛与春晖堂相隔。
春晖堂位于闸北公园中部,处于园湖东端的北岸,三面临水。堂为民国初年的民间建筑,砖木结构,粉墙青瓦,饰以漏窗、砖雕,面积788平方米。院门外有一座青石栏杆的钢筋混凝土平桥越湖通南岸。院门内天井以花岗石铺地,前堂高大宽敞,朱红立柱,青花地砖,花格落地长窗;后院为五开间平房。墙外遍植青桐、海棠、丁香、龙柏、棕榈、盘槐、罗汉松,配植八仙花、黄金条、桃叶珊瑚等花灌木和翠竹。堂内经常举办各种园艺、书画展览。
爱莲榭位于闸北公园东北部的水池北岸。榭呈长方形,混合结构,平顶边沿饰彩瓦檐,面积80平方米。榭东南为濒水平台,台边设栏杆。榭后小院中有紫藤棚架,置长凳一组。榭东有三曲平桥临池上,桥东小池中叠湖石假山、置汀步。水池岸线自然曲折,四周以湖石驳岸,岸边植垂柳和黄馨,池中有睡莲。榭周围种植广玉兰、罗汉松、黑松、棕榈、紫薇、青枫、龙柏、乌桕、石楠、樱花、胡颓子、八角金盘、腊梅、枸骨等乔灌木。
鸣凤亭位于闸北公园园东北部坡地一片浓密的混交林中。亭为混合结构,六角高翘,青瓦攒尖顶,顶上塑莲花,檐口挂落饰龙凤图案,面积8平方米,四周设扶王靠。亭旁植香樟、龙柏、乌桕、蚊母树、丁香、女贞、紫荆、锦带花、黄馨、瓜子黄杨、侧柏、枸骨。周围有木槿和夹竹桃林,还有成片的广玉兰、石榴及各种海棠。
闸北公园地理环境
闸北公园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1555号,西临共和新路,南沿洛川东路,东至平型关路,北近延长路。全园面积13.69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9.75万平方米,服务设施面积0.19万平方米,生产区面积0.21万平方米,生活区面积0.11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64万平方米,道路地坪面积0.65万平方米,其他面积1.14万平方米。
闸北公园
闸北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受寒暖空气季节性交替影响,四季较分明。
闸北公园所获荣誉
2018年10月,经上海市公园行业协会组织专家的综合评分,闸北公园获得花境展示一等奖。
2018年,闸北公园成功创建为上海市五星级公园。
闸北公园其他介绍
闸北公园西临共和新路,南沿洛川东路。东至平型关路,北近延长路。民国2年(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沪遇刺,22日不治身亡。3月23日移柩至湖南会馆,6月26日葬于闸北象仪巷。-在此辟地百余亩,其中用于墓园43亩,宋墓在园中央,一红砖筑成长方形,高约2米,四周植树,习称宋公园。民国18年9月,上海特别市政府132次市政会议决议拨款修理宋园,并作为公园开放。民国35年6月5日更名为教仁公园,经全面整修后于11月18日重新开放。1950年5月28日易名闸北公园。
几十年来公园的面积不断扩大。1959年扩建时,新建园门、亭、廊、茶室、展览馆等,总投资12.1亿元。1962—1964年间先后续建了溜冰场、游船码头、阅览室。1979—1981年投资96万元再次扩建,有上海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谢家芬规划及绿化设计,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施工,重建大门,新建售品部、石桥、水榭、双亭、六角亭、园廊、驳岸等设施,并按原样修复了宋教仁墓。1985—1990年有建造长廊、宣传廊、三潭印月、大门口花坛等。 公园从东至西大体呈长方形,采取自然式布局。园西部以宋墓为主体,其后有土山、荷花池。园中部为主景区,有一个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园湖,水面宽狭不一,岸线曲折多变。湖中有两个大岛,一个半岛,岛上假山高低错落。主建筑春晖堂在园湖东端,其余亭、榭也多在岛中或沿湖岸而建。园东为林区、草坪、荷花池和儿童园。
公园沿围墙以白杨、榆树、柳树、香樟、泡桐、朴树、枫树、广玉兰、黄榉等高大乔木组成疏林,配植蚊母、夹竹桃、海棠、紫荆等灌木,以降低马路噪音和工厂烟尘,主要园路以速生、冠幅大的悬铃木、青桐等着荫。水边植垂柳、樱花、蔷薇、黄馨,桥畔中合欢和杜鹃,点缀四季景色。亭廊周围以海棠、松、杉等衬景。公园尤以海棠为特色,主要有垂丝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倭海棠等5个品种约1000株。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闸北公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