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上海市>松江区旅游景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景点照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上海市境内公办高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是亚非研究国际联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亚太工作组所在地,获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是中国唯一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英汉语对全球排名第一。姜椿芳、厉麟似、凌达扬、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季愚等杰出的名家大师都曾执教于此。

  学校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占地74.7公顷;设有22个教学院系(部),开设55个本科专业,授课语种49种;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研究生3624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历史沿革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1949年—1950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急需大批俄语人才的情况下,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倡导,经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决定,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由此于1949年12月宣告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上海市委任命多年从事俄语新闻和文学翻译出版工作、在文化界颇有知名度的时代出版社社长姜椿芳同志(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为第一任校长,最初校舍位于宝山路(原国立暨南大学二院)。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0年—1952年)

  陈毅市长多次亲临指导,要求学校领导把眼光放远一些,除俄语外,还要培养其他语种专业人才。根据陈毅同志的指示,为配合国家外交外贸工作需要,学校于1950年增设英语班,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校址迁至东体育会路(原国立暨南大学一院)。1951年4月,学校又建立东方语言文学系,增设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尼语专业。1952年3月,南京华东军区政治部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学员150余人并入学校。至1952年8月,学校已初具规模,设俄语、英语、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度尼西亚语5个语种。

  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1952年—1956年)

  1952年下半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实行统一招生并开始院系调整。根据教育部指示,学校东方语言文学系师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只设俄语专业。同年9月,学校遂改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又于11月再度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学制固定为3年。当年学校首次聘请苏联专家毕里金斯卡娅来校工作,指导编撰《俄语读本》和会话教材。

  上海外国语学院(1956年—1994年)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语、法语、德语专业,学制改为四年。当年,学校俄语专业仍招收新生,英语、法语、德语专业积极准备办学工作,定于1957年招生。但随之而来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使英、法、德语专业当年的招生计划未能实现,学校发展相对萎缩,学校不得不于1957年至1960年陆续调出相当数量的外语教师到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

  与此同时,山东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转来学习(1957年),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并入学校(1958年)。学校于1958年开办夜校部,设英语、德语、法语、俄语4个语种,第一批学员2200人入学。同年又接受上海市委财贸部和上海市外贸局的委托,开设外贸外语系,设英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其间,外贸外语系最终于1978年转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963年9月12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64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第148次全体会议通过,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原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俄语翻译家王季愚同志被调任为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这是学校自1949年建校以来第一位由国务院任命的校长。这一时期,学校还新增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并与上海市教育局共建了附属外国语学校(即上外附中)、附属外国语小学(即上外附小)等教学部门。1966年6月开始了所谓的“停课闹革命”,全校党政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无法进行,教学科研限于停顿,一大批校各级党政管理干部和教师遭受各种迫害和打击。

  1970年,学校开办试点班,共招收学员32名(设有英语、德语两个语种)。随后,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学校于1972年5月正式恢复招生,从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招收了536名工农兵学员,编入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等9个专业学习,学制3年。从1973年起,又增设了阿尔巴尼亚语专业。由此,上外克服重重困难,开始了教学秩序的重建和教学工作的恢复。

  学校首先恢复了系的建制,重建了教研室和教学组,开放图书馆,等等。上外尽可能地为当时的工农兵学员三年专业学习提供较为扎实的系统教学与精心培养,包括开设6门;其间还组织工农兵学员走出校门“开门办学”,将学到的外语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中。与此同时,上外还承接和完成了一些外语人才的培训教学任务。在此期间,还举办了黑龙江俄语函授班、云南西双版纳英语短训班和有1400多人参加的各类外语短训班等。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上外的教学工作开始逐渐走出低谷,得到重新发展。

  1979年,学校的学制恢复为四年,并开始招收学位研究生,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学校于同年恢复出国培训部,并成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及各类研究机构、图书资料中心和外语考试中心等。同年又与徐汇区政府在蒲西路150号(原紫阳中学旧址)共同创办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1983年改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自1982年起,学校着手准备由单科的外国语学院向多科性应用学科外国语大学方向发展的诸种努力。1983年起,陆续增设了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对外汉语、外事管理、新闻传播与技术等新专业。1983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英语、俄语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5月,经教育部同意,学校英文译名由ShanghaiForeignLanguageInstitute改为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1993年,在国家教委、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在中国高校率先实行了新生入学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

  上海外国语大学(1994年至今)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时被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1996年,学校通过教育部审核,成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起,学校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于2000年新建了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新校区,本科生及研究生一年级也随之陆续迁入。2000年,学校中东研究所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年,学校建立国家非通用语种建设基地。

  2007年1月,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正式确立。2009年12月,学校举行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

  2013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1月,教育部核准《上海外国语大学章程》。

  2017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入围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同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为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9月13日,上外加入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10月,上外承办的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阿拉伯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四个项目入选《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

  2018年3月,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6月,学校与商务印书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2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协议。11月,国内首家语料库研究院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揭牌;同月,作为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了融媒体中心揭牌仪式。

  2020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区人民政府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教育集团成立仪式举行。10月2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1年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10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中学揭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幼儿园、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奉贤实验小学同步挂牌。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化传统

  名家大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七十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厉麟似、凌达扬、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季愚、颜棣生、漆竹生、钱维藩、陆佩弦、章振邦、王燕生、顾杏卿、许天福、林鼎生、严庆禧、杨寿林、岳扬烈、姚枏、浦允南、徐百康、杨小石、薛蕃康、李观仪、王宏、戚雨村、胡孟浩、顾柏林、王德春、许贤绪、余匡复、侯维瑞等众多杰出的名家大师,都荟萃于此,执教治学,开创并丰富着上外的人文传统。

  校训

  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校训中的“格高志远”出自《礼记·缁衣》中的“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和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中的“气高志远,似若无敌”。而“学贯中外”则源于“学贯中西”,这里用的“学贯中外”,而非“学贯中西”,因为“中外”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比“中西”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校训英文翻译历时近一年时间,先后邀请了国内外三十名专家经过前后五轮翻译、投票、讨论和审定。除英文外的所有其它语种翻译均由校内相关语言学科专家、教授、学科负责人根据中文校训内涵、参照英文翻译译成,并经外国专家审定。

  汉语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英语

  Integrity,VisionandAcademicExcellence

  俄语

  НравственностьиЦелеустремлённость,КругозориЭрудиция

  法语

  Intégritémorale,aspirationsublimeetconnaissancestransculturelles

  阿拉伯语

  ?????????????????????????????????????????????????????

  西班牙语

  Moralidadíntegra,aspiraciónsublimeyerudiciónenlochinoyloextranjero

  德语

  Integrit?t,VisionundakademischeExzellenz

  日语

  品格高くして志远大に、中外の学に通ず

  葡萄牙语

  Moralidadeíntegra,Aspira??oElevadaeErudi??otantodaChinacomodoMundo

  希腊语

  Ηθικ?ακεραι?τητα,ευγεν??φιλοδοξ?ακαιπολυμ?θειαγιατηνΚ?νακαιτι?ξ?νε?χ?ρε?

  泰语

  ?????????????????????????????????????????????????????

  意大利语

  Eccellente,Prestigiosa,LungimiranteeMulticulturale

  朝鲜语

  ????????

  波斯语

  ???????????????,???????????????????????????????

  印度尼西亚语

  Berbudiluhur,bercita-citamulia,menuntutilmudariseluruhdunia

  荷兰语

  Integriteit,visieenacademischeuitstekendheid

  瑞典语

  Integritet,visionochakademiskutm?rkthet

  越南语

  ChíH??ngCao??p,Th?ngHi?uTh?Gi?i

  乌克兰语

  Моральн?сть?ц?леспрямован?сть,кругоз?р?ерудиц?я

  希伯来语

  ??????????????????????,?????????????????????

  土耳其语

  Dürüstlük,?ng?rüveAkademiküstünlük

  校歌

  《上外之歌》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校歌。

  1989年3月27日,由校务委员会确定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校歌。该校歌由原英语系博士研究生庄开仁作词,原经济贸易系1985级本科生王志晖谱曲,经群众试唱和上海音乐学院陆在易等专家审定。2009年,时值建校六十周年,歌词参照新校训进行了重新修订。

  歌词:

  上海外国语大学/崛起在华东

  与新中国同龄/同龄/前途无穷

  把中外沟通/让东西交融

  五洲四海/架一道/万丈彩虹

  啊/上外/啦/上外

  啊/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光荣传统铭记心中

  学习万邦语言/时代的呼声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奋斗终生

  把宏图建成/让中华飞腾

  继往开来/创一番/伟业丰功

  啊/上外/啦/上外

  啊/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光荣传统铭记心中

  校徽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徽以展开的书本及茁壮的橄榄枝为主体构型,书本象征对学问与真理的求索,橄榄枝象征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两者衬托并环绕着代表学校的三个文字元素,依次为中文校名简称(上外)、英文校名缩写(SISU)、建校时间(1949年)。

  校名字体

  采用《鲁迅日记》(二函廿四卷)的手稿集字,自195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后一直沿用至今。

  校旗

  长方形旗帜,中央分别印有校徽、中文校名与英文校名全称,规格为6000px×4000px。

  校色

  上外蓝(SISUBlue),象征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标准色为CMYK(100,52,2,12),色号为Pantone2945PC。

  辅助色为CMYK(84,21,0,0),色号为Pantone2925PC。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园环境

  上海外国语大学有虹口与松江两座校区,总占地面积约为七十四点七公顷。

  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邻鲁迅公园,校园玲珑精致,闹中取静,信步其间,亦有幽寂婉美之感。建校后,于1950年2月迁至此处至今,原为国立暨南大学一院,其旧址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兴办于上海西体育会路的持志大学(后易名“持志学院”)。虹口校区现为学校研究生高年级、留学生、培训生等的培养基地。除教学楼外,还设有逸夫图书馆、逸夫会堂、会议中心、健身中心、迎宾馆(留学生教育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科研楼、印刷厂等。

  松江校区坐落于松江大学城内,占地总面积达867亩(约57.8公顷),于2000年至2003年陆续建成。松江校区位于松江大学城内,建成已逾十年,草木亦渐扶疏。松江校区现为学校本科生、研究生低年级的培养基地。依据不同语种国家的建筑样式特色设计建造的教学楼,充分体现了上外特色,如伊斯兰风格的东方语学院、维多利亚风格的英语学院、东瀛风格的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等。其建筑汇集东西各国风采特质,相映成趣,或伊斯兰,或拜占庭,或英伦格调,或东瀛风情,与学校多语特色恰为契合。

上海外国语大学其他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上海外国语大学”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