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安康市 石泉县城关镇境内,距石泉县县城30公里,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也是陕西著名的道教名山。鬼谷岭又名云雾山,由鬼谷岭、龙洞沟景区、大溪沟景区3个景区组成,雄奇险峻,主峰被五条苍劲山脉拱托,喻称“五龙捧圣”。山上峰峦叠嶂,谷间碧水幽潭树木,古藤攀缠。这里四季云雾缭绕,林海茫茫,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自然风景奇绝幽美。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历史
鬼谷岭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谋略家、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授徒和讲学的地方,鬼谷子一生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但其学生苏秦、张仪是古时叱咤风云的纵横家,孙膑、庞涓也是在兵法上造诣颇高的著名人物。据史载,秦汉时期,这里就建有鬼谷子庙,供有鬼谷子神像。迄今鬼谷岭古建筑遗址面积达8千多平方米,境内有大小庙宇20余座,悬崖上有鬼谷子石棺,沟谷中有鬼谷子授徒洞及其母亲居住过的圣母洞。2003年全国首届鬼谷子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石泉召开,使云雾山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点
鬼谷岭,是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脊,海拔2008.9米。有“小武当”和“南终南山”之称。周围群峰并峙,5条山脊拔地而起,其山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故民间有“五龙捧圣”之说。其高高的突兀于众峰之首,古代文人有“呼吸仍应通帝座”之誉。
鬼谷岭上平坦如台,场地空幽,古树参天,风景宜人。鬼谷岭山顶平台呈园形,面积约2000平面米,是先秦鬼谷子庙遗址,后建有规模宏大的天台寺。遗址的东侧,是片冷杉林,大约有100多棵。其树干笔直挺拔,树高超过50米,直径多在1米以上。枝桠重叠,荫翳蔽日,直撑华天。冷杉林旁,有一块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人们都称这块地方叫鬼谷田,即传说中昔日“朝种暮收”的地方。遗址的西侧,是传说中鬼谷子羽化登仙的地方,其山脊上有石棺一口。石棺旁,石壁突出,飞凌腾空,峭壁险绝,形如刀削,深不见底,这就是鬼谷岭上的舍身崖。
传说舍身岩的中腰有两个山洞。一个山洞叫鬼谷仙洞,是从前鬼谷子居住过的地方;一个山洞叫藏经洞,是从前鬼谷子及其学生张仪、苏秦藏书的地方。要去山洞只能身系绳索,攀崖而下,十分危险。传说从前曾经有人去过山洞,言洞高两丈有余,深不可测,还在藏经洞里发现遗存有先秦时期的竹简。
鬼谷岭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山上古树参天、郁郁葱葱,四周山峰簇拥,山峻谷幽。鬼谷岭上常年云烟缠绕,浩浩云雾,铺海百里,云海的涌动中,神奇的鬼谷岭仿佛沉浸在一个虚幻的仙境里。它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树,都喷溢着千姿百态的无限魅力。站在鬼谷岭上,放眼望去,四面群峰低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象是无数的帆船、岛屿飘浮在一片汪洋大海上。云动船摇,水动岛飘,形成了—个偌大的苍茫碧海,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极目远眺,还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美丽的石泉山城和逶迤静流的汉江一碧清水呢!
鬼谷岭天台观,也称天台寺,建在鬼谷岭山顶平台上。天台观始建于西晋,隋唐得到扩建,至明清则达到鼎盛,是陕南汉水流域历史上有名的道教圣地。天台观占地面积近百亩,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多次修复扩建,规模宏敞,殿堂房舍多达108间。殿堂飞檐碧瓦,饰有浮雕,图案多姿,雕饰精妙。总体布局是院落相连,楼阁星罗,转楼开敞,曲径通幽;总的体势宛转盘桓,结构古朴精致。天台观主殿盖的是铁瓦,寺观的佛像,大多为铜铁铸成。其中观中供奉的真武祖师是一尊铁佛,重约1000多公斤,观内小铜佛数不胜数。天台寺遗址上,现还存石碑14块;分别刊立于清代咸丰、嘉庆、道光、同治年间。最大的石碑,高达1.9米,宽0.9米。碑文中还详细记载了“鬼谷子经历之处”及重修天台寺的经过,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古杉林中,树身高达30—50米,树尖直通青天。有的树,其腰身十分粗壮,需要两、三人合抱。林中既有碧水幽涧,繁花蔓草,又有灌木秀竹,珍禽异兽。高大的古杉、低矮的灌木、茂密的野草,遮天蔽地,使林子里云蒸雾绕,阴暗而潮湿,林木蓊郁,浓荫如水,是野兽出没的地方。除了有狗熊、野猪、羚牛、香獐外,还有独角兽。
在云雾山众多的大大小小山峰中,主峰鬼谷岭与众山峰不同的是,除了高大雄伟、峻峭挺拔,高出群峰一头外,远远望去,其主峰上还有一层深深的绿色严严实实地覆盖着山岭,好象是一团正在舒卷着的绿色云雾。这一团深绿色的云雾,使鬼谷岭显得格外苍翠,格外幽静和神秘。到了鬼谷岭上才发现,这一团绿得发黑的云雾原来是一大片古杉林子。林子中,一株株高大挺拔的铁杆杉树,标溜直线,巍然耸立。这些铁杆杉,树身有如钢打铁铸,高达30—50米,树尖直吻青天。有的树,其腰身十分粗壮,需要两、三人合抱,由此可知其树龄之久远了。铁杆杉没有袅娜多姿的树枝,树枝上也没有婆娑肥大的树叶,它们的形象,颇象—位历尽沧桑的老人,个个都显得十分娇健而苍劲!
大竹林总面积达一千亩以上,株株木竹枝叶繁茂,体态多姿,长势都十分茂盛。这里的竹林,纵横数里,翠竹无边,堪称“竹海”。这里竹林虽然无人栽植,但年年有人砍伐。砍伐了又长,长成了又砍伐,长势仍然十分茂盛。林间小道两旁,木竹密不透风,脚下有竹叶铺地,云雾山中大片大片的木竹林,是绿色公园,林子里,有碧水,有繁花蔓草;可见珍兽奔突。
闫王碥峥嵘险峻,不过三十米长,地处海拔约1800米处,长满树木的山岩有如刀削一般,下是万丈深渊,深得见不到谷底。绝壁上,横空突出有奇形怪状的黑石头,脚下的小路只有一尺来宽,仅容一人通过。行走时,要双手扒在岩上,盯着脚下的路,一步步挪动。这是闫王碥的地方。
在云雾山鬼谷岭的南坡二天门和三天门之间的山脊两旁,生长有一种鸳鸯树(当地的群众也叫它“夫妻树”),鸳鸯树高20余米,树干粗大,直径约30-40公分。在两棵树高约10米的地方,两棵平行生长的树却突然连在—起,你拉着我,我牵着你,浑然一体,天然地又生成了一棵树。接着,在两棵树相接处以上部分,两棵树干又各自分离,仍然成为两棵平行的树直插天际。这样两棵树连接在一起生长的呈“H”形状,到底是一棵树,还是两棵树,谁也说不清楚。
民间传说,这些鸳鸯树,都各自有些来历。每棵鸳鸯树,都有一个悲壮的带有血泪的爱情故事。传说从前有一对少男少女相爱了,而且爱得相当热烈。后来,他俩的爱情,遭到了女方父母的极力反对。男女双方被迫无奈,便双双私奔,上了鬼谷岭。在鬼谷岭上,他们手拉手,互诉衷情,双双殉情而亡。就在掩埋着他们尸骨的地方,便长出了这一棵棵鸳鸯树来。今天的“鸳鸯树”下,时常可以看到有一对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在此结绳盟誓,互诉衷肠,成为鬼谷岭景区的一道独特景观。
小云雾山,又称三锅池。它坐落在鬼谷岭的东侧。这座山峰,海拔约1800米。原来这座山峦的顶峰,是一个宽阔的平台。平台上,天然生成了三个大洼坑。这三个洼坑,大小差不多,深十余米,口面直径约四十余米。其形状,好像是三口大铁锅。故名三锅池。
传说早在明代初期,真武祖师爷从湖北武当山出发,沿着汉江从东往西飞来。他到了石泉地界,看到汉江北岸,有一座秀丽的山峰,十分高竣险拔,便一屁股坐了下来,想在这里修真养性,供人祈祷。不料,他向西一望,云纱雾帐中,又托显出来—个鬼谷岭,比这座山峰还要高竣险拔。于是他又腾身而起,降落在鬼谷岭上。后来,鬼谷岭上才又重修天台观、供起了真武祖师爷。
三锅池就是从前真武祖师爷用屁股坐下的洼坑。这三个洼坑,全是土坑。土坑里,长满了青翠低矮的灌木,一簇—簇的,如同绣球,成堆成团地簇拥在一起,土坑里土壤湿润,土坑上沿,四面都长有绿树围护。高大的乔木,拚命地将枝叶伸向天际。树林里青苍苍、暗幽幽,使这里的景色带有一种苍凉幽远的韵味。
观音岩,坐落在云雾山鬼谷岭东麓,距鬼谷岭约十华里,海拔高度1460米,其山势地貌很似陕西华山。因此,观音岩又有“小华山”之称。山脊上,直接通向陡峭而险峻的峰顶。小径的两旁,都是陡峭的山岩。
这座山梁,是—个呈南北走向的大山。山脊上,从北向南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径,它穿过茂密的树林,直接通向陡峭而险峻的峰顶。小径的两旁,都是陡峭的山岩。临近峰顶有一截小径,不知是何年何月,祖先在这一截又陡又险的小径上铺了一层又一层的石板,使原来的山石小径变成了一条石阶小路。人们把这截石阶小路称为“石梯子”。走在石梯上,朝两旁一望,都是刀削般的石岩,万丈深渊,幽谷深得见不着底,十分吓人。
昔日的观音庙,香火也十分兴旺。观音大士本来是佛教中的神仙,但在我国道教中,又称他为慈航道人。因此,云雾山虽然自古属于道教地区,但也设有观音大士的神位。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娘娘洞
娘娘洞,位于鬼谷岭东南坡,距三官庙东北4公里,海拔1460米。娘娘洞,又名圣母洞,深数百米。娘娘洞有两个洞口。前洞口在香炉沟西边的半山腰上,后洞口在大溪沟东边的半山腰上。香炉沟和大溪沟两条小河都发源于云雾山鬼谷岭,两河平行向东南方向流去。娘娘洞就处于两条河流之间的大山半坡上。两个洞口是相通的。娘娘洞犹如山中地下通道,盘曲而狭窄。人在洞中行走,有的地方抬不起头,伸不直腰。
大溪沟,古称青溪沟。青溪即为归谷,位于鬼谷岭东麓山脚下。沟狭而长,约有6公里。是鬼谷岭下最大最长的一条幽谷,也是东线上鬼谷岭的必经路径之一。大溪沟(河)发源于云雾山主峰鬼谷岭。河流从岭上流下来,一直朝东南方向延伸,流径6公里,注入梧桐河,再入池河,最后流入汉江。沿河修有一条简易公路,沿公路上行,经过灵官垭,直达鬼谷岭。
千佛洞,位于鬼谷岭南麓弓箭沟内。弓箭沟,全长7.5公里。千佛洞坐落于弓箭沟下游,距迎丰镇4公里。其洞深约10余米,高4米,宽6米。清乾隆年间修建,道光年间复修。洞内尚存石刻雕像28尊。每尊雕像造型都十分逼真,栩栩如生。有的雕像、还涂有油彩、色泽鲜明绚丽、明光可鉴。雕塑工艺精湛,刀法细腻。28尊石像表情各异,各具神态,各有特色。千佛洞的石像,保存比较完整,是留存的—个艺术宝库。
神金寨,位于鬼谷岭南麓三官庙西南,距三官庙西南一公里,海拔830米,残垣尚存。神金寨只是其中的—个山寨。同时,四面都用大石头垒成高高的寨墙,建有4个寨门。神金寨是云雾山中诸山寨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石寨。它建在高高的山头上,四面临崖,不易攀越,只有一线小径,可以进入山寨。小径也十分陡峭,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石头垒的寨墙保存比较完整,4个寨门也依稀可见。
鬼谷岭南侧,有一条山脊,长约10华里。这条山脊,由南向北,直达鬼谷岭上。是一条去鬼谷岭的必经要道。这条要道,有如蛇径一线,从南向北,依序称为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五天门。每个天门,相距约1公里。穿过五天门,就到了鬼谷岭上。五道天门之间,有阎王砭;云雾天桥;石板房小庙;古生岩洞;古棋盘等景点。
鬼谷岭东侧,有一条幽深阴暗的山沟,古称清溪沟。这条山沟,是鬼谷岭下最大最长的一条幽谷,大约长有6公里。幽谷两旁,山峰壁立险竣,直耸云天。由于其沟大谷深,后又将清溪沟更名为大溪沟,一直沿用至今。据(宋)《太平广记》中载:“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名栩,亦居清溪山中。苏秦、张仪从之学纵横之术”。还有其它文史资料也有记载先秦时期楚有清溪,为鬼谷先生隐居之地。
此处清溪沟,为汉滨鬼谷山下的清溪山谷。清溪山谷中,有一条清溪小河,河的源头就在鬼谷岭的半山腰上。向着东南方向缓缓流去,最后汇人汉江。清溪之地,又称归谷,相传是战国时期鬼谷先生居住过的地方。因为年代久远,房舍无存。清溪幽谷中,仅发现有娘娘洞和授徒洞两处遗迹。
此洞位于圣母洞之南。这个山洞,比圣母洞宽阔,是从前鬼谷先生读书、写作的地方,苏秦和张仪也曾在这里学过鬼谷子先生的纵横之术。这个石洞的洞口,古木森森,洞的前面有清溪横流。
云雾山鬼谷岭南侧山中,现遗存有一个棋盘,坦露于地面。此棋盘是一块大青石板,表面十分光滑平整,面积约有2平方米。棋盘上的图案线条,虽然年代久远,但仍然清晰可见,只是边缘略有一些破损。经考证,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古老的围棋棋盘。
鬼谷岭舍身岩上沿边上,确有一副棺材。不过,这副棺材不是铁制的,肯定不是铁棺。它是一副天然石棺。石棺长约2米,高80公分。实心,花岗岩质。石棺棱角分明,四棱四线,近似很标准的长方体。表面平滑光整,有一层黑褐色的泥垢,如同铁的颜色。从外表看,很像一副铁制的棺材。棺板平面上镌刻有文字。文字为阴刻、楷体。大部分文字、由于时代久远,笔迹不清,无法辨认。从已经可以辨认的文字看来,大多都记的是古人姓名,和已发掘的功德碑有些类似。石棺,现已断为三截。一截固定在舍身崖崖顶,一截蛰伏其侧,一截落下了深崖。据当地老人说,是早年遭雷击造成的。
云雾山鬼谷岭东侧,有一个天然的小石窝,口面直径不足50公分,窝内仅可容谷米2-5斤称为聚宝盆,距聚宝盆不远处,从一片岩石里又突出一块巨石来,石头上天然长出了两个对称的深深小石窝。小石窝的口面直径约15公分,深40公分。
铜钱峡,位于云雾山西南脚下的大坝河畔。是西线经银桥乡到鬼谷岭旅游线上的一道胜景,铜钱峡原名铜镜峡,古时又称“铜阡峡”。因在峡口绝壁上自然生成了一块光洁如镜的石头而得名。铜钱峡,峡长一百余米,峡口宽约十余米。两面咄咄逼人的险岩,全是裸露的岩石,垂直、笔陡、光滑,不长树木,人爬不上去,连猴子也无法攀登上去。东西两面石崖,脉脉相望,中间有发源于鬼谷岭的大坝河水悄悄流过。
出铜钱峡不远有道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壁上有—个很大的石洞,从望远镜里,能够看到石洞里有一副保存完好的木质棺材。那就是有名的“巴人悬棺”。放置悬棺的是一个天然石洞,洞口有人工稍微加工的痕迹。石洞距崖底有200多米,离崖顶也是100多米,位置极其险峻,四下岩石光滑,草树不生。由于这里人烟稀少,加上绝壁无路可攀,这处悬棺所以得以完好的保存了下来。离此不远的西峡,在数百米高的崖壁上,也有一些设置“悬棺”的天然石洞。这些石洞离地大约在百米以上,有半人高,长度在一两米左右,石洞门口大都堆砌着和石洞所在悬崖完全不同的石块,这些石块堆砌得非常整齐而严密,保护在石洞门口。
西峡,位于鬼谷岭南麓大坝河畔,因其处于铜钱峡之西,故名西峡。全长约两公里,峡中两座山峰拔地而立,相逼对峙,有如用刀从中间劈下来一般,岩面垂直,笔陡光滑,两面石岩相距不足20余米。峡谷中间,有一线细流,弯弯曲曲,在峡谷中由西向东悄悄穿过。西峡中段,南面有一山峰直插霄汉,势若撑天,其状就像一把宝剑。其地称为“杨二郎播剑”。峡谷的中间,还有一座矮山包,活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球,直径约40余米,横躺在峡谷中,称为“狮子滚绣球”。西峡的西端出口处,由于峡谷内两面山峰相逼,使峡谷中间只留下一线小径,宽不足一米。这一线小径,一面靠山,一面临岩。小径出口处,有一石门仅容一人通过,俗称“狗钻洞”。
从古银公路北上,经过铜钱峡约两公里就到了“处女泉”了。公路左边的沟壑中,可以看到,由西峡口流出的小溪,在此形成了5个不是太深的小水潭。水潭与水潭之间,又各有一截儿小瀑布。其中有一截儿,中间一线流水白花花地从上朝下流出来,冲成了一条水槽;水槽的两旁,微微隆起,湿润而多皱。
出铜钱峡北行大约一公里,一块呈规则正方体的巨石突兀耸立在大坝河的中央,这就是“一品印”。传说是当年苏秦、张仪功成名就自中原回到鬼谷岭拜访恩师时,遗失在大坝河中的一枚宝印。这“一品印”,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石壁光滑垂直,如斧劈刀削,高达数丈,无法攀登。在这人迹罕至的巨石之上,修建庙宇的所有材料都得用绳索一点一点的往上吊运,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只能看到庙宇的部分残存,在巨石顶端的旧庙遗址上,还旺盛地生长着一棵高逾三丈的古树。这是一棵柏树,树干笔直,树径尺五有余,枝繁叶茂,葱绿苍翠,如伞如盖。因此,当地人也把这里叫做“石生树”。
位于鬼谷岭东侧台坎下,距鬼谷子庙不足一百米,坐落在海拔2000余米的鬼谷岭之巅,老茅庵遗址旁,有一块巨石。巨石中间,天然生成了一个低洼的石坑。这个石坑名叫“米粮窝”。
云雾山主峰鬼谷岭开阔的平台上,有一块面积约一亩有余的土地,这就是史书上记载到的鬼谷田。鬼谷田海拔高度达2008米,坐落在鬼谷岭庙观东侧。
舍身岩,地处鬼谷岭天台观西北侧,在平台的西边,便是舍身崖的上沿儿。舍身岩,怪石嶙峋、壁立万仞。从上到下,全是苍黑的岩石。舍身岩上面的岩石,昂然裸露,凌空而出,好象随时都可以崩下来一样;舍身岩中间的岩石,又长得缩头缩脑,有的岩石突然凹了进去。黑色岩石上下的缝隙里,到处都长着枝桠弯曲的野生杂木,有的树木非常粗大,在云雾里横生而出。舍身岩中腰,有—个石洞,叫藏经洞,是从前鬼谷子和苏秦,张仪藏书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初,从镇巴县过来两个砍伐木竹的人,曾去过那个山洞。在山洞里,他们还捡了好些刻有文字的竹简。
龙王井,位于鬼谷岭天台观东侧。《嘉庆重修一统志·兴安府》载:“(鬼谷岭)上有佛殿、佛座下有泉,云雾四时不散。下有洞、不甚高阔、而深不可测。岁旱祷雨,投石于中,即有风从洞中出,风止即止”,即指此井。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鬼谷子曾斩断黄龙爪的传说,也指此井。龙王井,平常水色透明,像一块闪闪波动的水晶,镶嵌在2008米的高高山峰上,隐藏在浩翰的云雾之中,它不断地流泻着、飘浮着、蒸腾着、滋润着云雾山上的草木花卉。
云雾天桥是由泥土和山石天然堆砌生就而成的。它坐落在云雾山鬼谷岭南麓一条山脊上,地处三天门到四天门之间。这里海拔近2000米,在天际的白云中飘浮,所以称它为云雾天桥。此桥其实就是一条短短的山脊,长约20余米,宽不足1米,仅容一人通过。
按说,只有在有河流或有水的地方,才会有桥。可云雾天桥却没有河流,也没有水;按说,凡是大桥、小桥,都是通过人为的精心设汁和施工修造出来的,可云雾天桥却是大自然塑造出来的;按说,桥有木桥、石桥、铁桥诸种,可云雾天桥不是铁,不是石头,也不是木头制作的,它是由泥土和山石天然堆砌生就而成的。
云雾天桥其实就是一条短短的山脊,由于云雾山中多云雾,两旁土坡经常云来雾绕,云烟迷漫。这时候,若立在这一截儿山脊上,眼观两旁云烟翻滚、白浪滔滔之状,顿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身处天桥、飘飘欲仙的感觉。山脊有如游龙,穿过浩淼的烟云,径直向着北方,往鬼谷岭飞去。云雾天桥犹如山脊中一截儿闪亮耀眼的彩带,长年累月被笼罩在迷迷蒙蒙的烟波之中。它耸立云表,巍然不群!它是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给云雾山风景区雕塑出来的一幅精美杰作。
鬼谷岭的东南侧,有一座高竣挺拔的山峰,其形状,既象一个大大的“山”字,又象古代文人案头上摆放的笔架。因此而得名。据民间传说,这笔架山就是先秦时期鬼谷先生曾经使用过的笔架。
据民间传说,这笔架山就是先秦时期鬼谷先生曾经使用过的笔架。原来,这里并没有山。从前,鬼谷子在鬼谷岭上教学授徒,著书立说,当刚刚写完了书稿后,不料打落了书案上的笔架。笔架从岭上咕咕噜噜滚下来,落人东南侧的山谷。笔架收日月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天天变,天天长,若干年后,便冒出了这么个神奇而俊秀的笔架山。
笔架山是一座石山,十分陡峭。山岩犹如刀削,看不见行人的踪迹。山中只有一条埋藏在密林中的弯曲小径,可将人引上山去。上了笔架山顶,一眼望去,翠绿的青山,犹如一座座刚从大海里冒出来的洁净小岛,一会儿被惊涛大浪埋进云海,—会儿又被海水轻轻推出海面,露出一点点苍翠的山顶。灰朦朦的流云飞雾,终日在笔架山上如浪似涛般地滚动着,翻卷着,那么缥缈、那么幽静、那么引人遐想!
在民间传说中,笔架山是座仙山;在世人眼里看来,它是一座青翠秀美的大山。它天造地设、雄峙在鬼谷岭之前,终日舒展着翠绿的双臂,面带微笑,诚恳欢迎天下游人去身后的鬼谷岭观光旅游。
灵官垭,在鬼谷岭下东侧,距鬼谷岭约3华里,坐落于一条山脊的垭口,在古代,这里是古兴安州(今安康)通往长安(今西安)的交通要道。历史上,著名的子午道也从这里通过,灵官垭横卧于云雾山岭。
千百年里,这个地处青翠高山的灵官垭,不知叠印过多少匆忙的脚步和杂乱的马蹄。明清时期,这里是—条官道,到兴安州赴任的,到长安城里去作官的,有骑马的、有坐轿的,马来轿去、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秦末鸿门宴之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带着人马被迫离开长安,就是从这里翻越秦岭前往汉中的;唐代时,杨贵妃要吃新鲜荔枝,也是从四川经过这里,日夜兼程送往骊山华清官的;革命战争时代,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还在灵官垭又留下有革命的踪迹……
灵官垭横卧于云雾山岭。垭上,原来的高大古树虽然被砍伐了,但仍然还有碧绿的野草,青翠的灌木,新栽种的碧松翠柏。在一片绿荫掩映下,垭上还有一座灵官小庙,伺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灵官菩萨
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其他介绍
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008米,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云雾山主峰鬼谷岭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略家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的故里和修道授徒之地。也是陕西著名的道教名山,素有“陕南小武当”、“南终南山”之称。
鬼谷岭常年云烟缭绕。云是山岭的屋;山岭,是云的家。浩浩云雾、铺海百里。在云海的涌动中、使鬼谷岭常年沉浸在虚幻的仙境里。鬼谷岭在云山雾蟑的深处,隐藏着许多世人罕见的神奇。
鬼谷岭座落在石泉县城以北约30公里的红卫乡官田村境内,鬼谷岭天台观始建于西晋,发迹于隋唐鼎盛于明清,历史上被誉为道教圣地。被毁于“文革”中,现在的天台观殿宇全部毁坏。昔日的玉石栏杆散损于地,道观的南门石枋尚存,柱基石周身雕有莲花纹饰,飞龙缠身,图案细腻清晰。石门枋正中,刻写有“云雾天堂”4个大家,虽然雄资古穆,但已被炸为两截,门前有两个雕狮子,身高1.5米,造型生动,气魄不凡,但缺脚少腿。另外,天台观遗址,观还存石碑14块,最大的石碑高达1.9米,宽0.9。该遗址经专业人士及鬼谷子文化研究会人员多次考察论证,其历史渊源,民间传说以及周边的自然景观都研究的比较透彻,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研究鬼谷子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鬼谷岭四周,群峰簇拥。站在岭上,放眼望去,四面群峰低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象无数的航船、无数的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这时候云动船摇,水动岛飘,鬼谷岭森林公园变成了一个偌大的苍茫碧海。
鬼谷岭景区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约6.5公里,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南接红卫宫田移民新村,北至三县寨与宁陕县狮子坝接壤,西抵银桥乡大坝河,东到迎丰镇杨家山,云川三宫庙,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2004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该景区有千米以上山峰47座,主峰鬼谷岭海拔2008.9米,周围有三县寨、火烧寨、九台山、一根笋、笔架山等五座山峰环拱其侧,被誉为“五龙捧圣”,该景区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体,奇峰秀岭为骨架,山泉溪流为脉络,名花异草作渲梁,再加上古观古孝,名人遗迹点缀期间。奇峰、奇石、奇树、奇洞、奇露构成了鬼谷岭森林公园独特神奇的迷人景观,人们称之为“五奇至胜”。观原始森林之貌,赏祥云秀野之景,品鬼谷文化之韵,探幽谷洞天之谜,成为鬼谷岭人文风光旅游的主要特点,主要景点有鬼谷岭,天台观遗址,红豆杉林、、阎王碥、鸳鸯树、三锅池、观音岩、娘娘洞、大溪沟、千佛洞、神金寨、天门,清溪遗址,鬼谷授徒洞、棋盘石、聚宝盆、云雾天桥、笔架山、灵官娅等。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