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旅游景点

关山草原

关山草原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关山草原景点照片

关山草原旅游景点介绍

中国4A级旅游景区

  关山草原(Guanshan Grassland)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南部,西邻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乡,距宝鸡市区134公里、西安市300公里,是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甸为主体的具有欧式风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内荟萃了森林、草原、河流、山峦、峡谷等自然景观,纯朴自然又不失壮观,享有“小天山”之美誉。

  这里,地貌与中欧阿尔卑斯山相似。气候受垂直地带性地理条件的影响,冬春无界,夏秋相连,有“关山六月寒凝霜” 的写照。

  2019年12月,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发布公告,宝鸡市关山草原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关山草原保护发展

  群山竞秀,溪壑密布,林木参天,草场绵延不绝。森林沿圆润柔和的山体从上到下呈放射状分布,与广阔肥腴的草原相间,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形态。组成草原的山峦重重叠叠,蜿蜒起伏,和舒缓宽阔的山谷坡地密切衔接,延绵不断。幽涧水泽穿行于腹地,或囤积成片分布在大大小小的草坡上,或森林间,使得草原地面表层常年湿润无比。春秋季节,游人络绎不绝的蜂拥而至,踩在青翠碧绿的草面上,常会为被地表的柔软和从鞋子周围缓缓溢出的水感到惊讶。由于受垂直地带性地理条件的影响,终年气温较低,春秋相连,冬长无夏,素有“关山六月犹凝霜”的写照。因其地貌酷似中欧的阿尔卑斯山,故有些旅游资料上称其是“具有欧式风情的游览胜地”。

  自古以秦非子养马而闻名于世,为陕西最大的林牧区,我国内陆中东部地区最大和唯一的天然草原,1995年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陕西省省长程安东考察后指出:“这里是我国东南沿海到内陆地区旅游业的缺门。要列为省上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开发”。据此,在省市领导和各级旅游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景区规划开发全面启动,境内外旅游团体和个人接踵而至,现景区标志塔、秦非子牧马滩、砬塔县遗址、汉唐校马场阅马墩、观景台、射击场、蒙古包、游乐园、垂钓池、民俗村、篝火晚会等游乐设施已初具规模,各项活动已逐步开展。

  按照陕西省旅游局的规划设计,一个以中心服务区、马术活动区、高级休闲度假区、水上娱乐区、观光农牧区为内容的景区开发建设工作正在实施。景区内有骑乘骏马1000多匹,赛马、射箭、滑草、滑雪、速降滑索等娱乐项目独具特色,蒙古包、藏族风情园、篝火晚会、烤全羊等异地风情使您流连忘返。景区水、电、路、讯畅通,日接待服务能力2500床位。由西安唐城宾馆进行星级管理的绿园山庄是陕西第一个大型草原度假山庄,服务功能齐全,能够满足高中低档消费者需求,并可提供200人以内大中小型会议的接待服务。

关山草原历史渊源

  西周初年,秦人先祖非子就在汧渭之间为周王室饲牧养马,“马大蕃息”,功绩卓著,周孝王8年(前890)被封为食邑,建城于陇县牙科乡磨儿塬。

  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建汧邑,位于陇县东南乡郑家沟塬,公元前770年,襄公护送周王室东迁洛邑,有功于周平王,被正式封为诸侯,汧邑成为秦国第一个都城持续到公元前762年,长达14年,秦人在陇山山地草原由畜牧业起步,完成了从游牧向农业民族的转变过程;也正是在千河平原建立了诸侯国,走向了关中平原,进而统一了全国。因此,陇山山地和千河流域是秦文化的发扬地,也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汉文化形成的发源地之一。

  秦统一后,陇山千河之地虽成为一普通的州县,但仍为西北之门户,岩疆重地,系全秦之安危,被视为“咽喉呼吸之关,锁钥关键之固”的兵家必争之地。

  汉王朝初期,北疆游牧民族统一于匈奴军事帝国,占有很大军事优势,汉王朝被迫采取“和亲”之策,以勉其掠州夺郡。汉武帝时转为战略反攻,终于挫败匈奴,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基业。汉匈之战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环节,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与关山草原密切相连。汉王朝军事力量的强大,除得益于文景之治国力大增外,还凭借于作战军队完成了由步兵为主向骑兵为主的转变,大范围机动作战能力的形成。而当时的陇山地区,是汉王朝北扩前拥有的重要牧区,西域传入的良马佳驹在这里得以繁衍,满足了军事活动的需要。据说汉代时关山一带牧养的马匹达30多万匹。霍去病20岁第一次率万余精骑出击匈奴,就是过关山出陇西,沿祁连山直趋西北,长途奔袭,凯旋而归。盛唐之时,关山牧马业更为发达,朝廷设立了陇右牧马监,王候将相的私牧也多放养于此。中国历史的汉唐雄风之中必然也包括源于关山草原的汉唐朝骏马的雄姿。

  唐代以后,牧马业逐渐衰退。1958年陇县在这里建起了国营关山马场,引进吉尔吉斯母马,选用拉脱维亚公马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了“关中马”,使这里的马群重现汉唐马的外形特点。

关山草原景观特点

  “关山六月犹凝霜,野老三春不见花”,高寒气候使关山草原气温凉爽温润。全年无明显夏季,春秋相连,冬季较长,年降雨量可达700mm。景区草甸丰茂,坡缓谷阔,山顶浑圆,山脊起伏,绿茵似毯,绵延广布.常年流水的渠道多达十余条,曲折蜿蜒于宽谷之中,没有任何人为污染。水质清澈,流量稳定,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景观。

  关山景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由山势浑圆的峰丘、梁脊、宽谷、缓坡构建出景区的景观骨架;由连片的林木和草甸草地构成景区的景观主色调;由潺潺溪流和清澈潭池构成景区的景观脉搏;由蓝天白云以及各种天象构成景区的景观衬托;由清新的空气和凉爽宜人的气候构成景区的景观氛围。

  旅游资源组合相异于南部的秦岭山地和东、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山峦起伏无尖峰突兀之势,河谷开阔有柔和曲线之美,密林绵延尽显苍翠之色,绿草铺地呈送秀丽纯朴之风,溪流蛇曲,天蓝云白,空气清新,景观层次十分丰富,构图和谐,奇特优美。因此关山景区自然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呈现协调之美、秀丽之韵。

  山峦地貌景观――山峦地貌景观虽无尖峰突兀之势,但倍有秀丽纯朴之风,既不同南部秦岭山地,也不同于周围黄土高原,被称之为“陇板满目皆千仞,唯有关山以秀媚”。

  槽谷地貌景观――槽谷地貌景观呈现十分开阔和缓的U型剖面,无明显谷缘线和坡脚线,形态富含柔和曲线之美。

  森林景观――森林景观观赏层次丰富,仰视山顶绿树戴帽郁郁葱葱,俯视山峦林海绵延层峦叠翠,近视林中藤密灌旺空气清新。

  草原景观――草原景观最为独特,集中于谷底山坡,连片分布,质优量大,气势恢弘,在暧温带山地少见,在东部季风区罕见,驱马奔驰,草地漫步,席地小憩,妙不可言。

  河流景观与山谷林草景观――河流与山谷林草景观特色相得益彰,无涌泉急瀑,但曲流潺潺,妩媚优美,更添景观秀丽之色。天象景观――天象景观独特多样,关山雪“远接洮西千里白”,关山月“明月照关山,秋风人未还”,关山日“旭日喷薄洒金光”,关山雾“蒙罩山丘如仙境”,关山雨“如丝如竹倾情趣”,关山天“蓝草绿云显美景”。气候资源凉爽湿润,为避暑度假绝佳景地。

  关山草原犹如“塞内边疆”,春季草原鹅黄,夏季山花烂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四季更替,景色秀丽、气象万千、恢宏壮观,实乃人间仙境,是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地。

关山草原其他介绍

  关山草原位于陕西省陇县西南部,东距宝鸡市130公里,距西安市300公里,西距甘肃天水市120公里,游览面积34平方公里,使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高山草甸为主体的旅游风景区。景区荟萃山峦、槽谷、森林、草原、河流、天象和气候等自然景观,类似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可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媲美。这里气候湿润,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是消暑度假、旅游观光和摄影创作的绝佳胜地。

  关山草原地处关山山脉南端,地势南高北低,山地海拔多在2200米左右,主峰海拔2466米。关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平原的西北门户和屏障,古道横穿,关隘重重,兵家必争,政客巡幸,商贾往来,富有浓烈的边关文化。秦人先祖在此牧马蕃息,含糖骏马在此雄起诞生。秦皇汉武唐宗西巡,商贾邮驿进出往来,霍去病西征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天竺取经,文成公主入藏联姻,古丝路“回中道”皆由关山通过。山依关而名,名随关而扬天下,“关山”已成为边疆关口隘道的代名词。

  “关山六月犹凝霜。”垂直型气候使得关山草原气温凉爽湿润,最适于避暑度假。这里草垫风貌,骏马成群,坡缓谷阔,山顶浑圆,山势迤逦,景色秀丽、丰美、自然、恢宏而壮观。关山草原犹如“塞内边疆”,阳春山花烂漫,盛夏绿浪翻滚,今秋红叶尽染,隆冬白雪皑皑,四时变幻,景色各异。骑马驰骋,意气风发;信马由缰,悠然自得;漫步草地,心胸豁然;席地小憩,神游太极。

  关山草原的风光美,关山草原的风情更美。景区内居住着回民和汉民,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相濡以沫,边关文化源远流长,那轰轰烈烈的历史边关壮剧,流传千古的历史边关诗篇,悠扬悦耳的鸣笛牧歌,美轮美奂的民族舞蹈,脍炙人口的山珍野味……构成了一幅幅浓郁的风土人情画卷。

  致力于西部大开发,陕西旅游集团公司与陇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关山草原,由其子公司陕西关山草原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面经营管理,数年内将投资3亿元进行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关山草原将成为一个集骑射、娱乐、滑草、赏雪、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欧式风格的国内独具特色的草甸型风景区。

  门票价格: 旺季:50淡季:25 咨询电话: 0917-4589801

  邮编: 721200 景区地址: 陇县关山乡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关山草原”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关山草原”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