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景区旅游景点介绍
华阳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秦岭南麓的洋县华阳镇,距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山水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气候变化多样的生动写照。
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一区域繁衍,世所罕见。
华阳古镇在秦汉时期形成集镇,唐、宋均被设为县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之称。
华阳景区先后被国家、陕西省命名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古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华阳景区景区介绍
洋县华阳景区地处中国南北自然分界线、被誉为中国中央公园的秦岭南麓,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最佳区域。它是陕西省十大旅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全省十大自然景观之一,是今后5年将着力打造的生态旅游板块的重要发展区域。
洋县华阳景区位于北距洋县县城76公里的华阳镇,北靠太白县和周至县,西邻留坝县和城固县,东接佛坪县,东、西、北部大片区域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区由长青生态景区和华阳古镇人文景区构成,是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洋县华阳景区平均海拔1700m,最高点为陕南第一峰混人坪海拔3071m,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呈垂直变化,年平均降雨量为813.9mm,平均气温14.5℃。
长青生态景区有中国“动植物生态资源宝库”之称,生态景区的自然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气候变化多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在同一区域同时期出现,国内外罕见。
省长袁纯清考察调研后,对景区用“感受古镇气息,享受长青山水”两句话做了精辟的概括。
华阳古镇是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是秦岭高山中罕见的小盆地,秦汉成集镇,唐宋设县治,至今已有2000余载的历史。始于汉代,兴于唐宋的傥骆古道,与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并称为穿越秦岭的四大古道。华阳古镇是傥骆古道上有名的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革命战争年代更有红二十五军曾在此战斗过、生活过,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川陕革命纪念馆”的组成部分。现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0余处。
原始森林空气清新,珍禽异兽密布其间,飞瀑流泉景象万千,高山草甸奇花异草,冰川遗迹天造地设,船形古镇历史悠久,傥骆古道穿越其境。古道驿站、红色遗址、秦岭四宝造就一处人间秘境,长青华阳之旅,会让你流连忘返,不虚此行。
华阳景区主要景点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被誉为“北方的丽江”的华阳古镇,古镇三山对峙,两河并流,青山为屏,盆地为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古镇恰似一叶精美小舟,荡漾在青山绿水之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华阳古镇,观赏它的历史景观,感受它的人文气息。
这里被称之为华阳,原因有二:其一因形而名。华阳古镇居中而建,地面房屋隆起,东西两河河水夹流,在南部交汇,俗语“二水洗铧”,站在高点看华阳,像犁地的铧,因此叫“铧样”,后来读音演变成华阳;其二是因方位得名。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秦岭是世界的中心,且矗立在华夏大地的中央,所以将其称为“太华山脉”或华山。
按古人的哲学思想,山之北谓之阴,山之南谓之阳,因此在唐时秦岭以北设华阴县,以南设华阳县。而举凡华山之南的大片山河,如陕西、湖北南部以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均被称为“华阳”。随着历史的演替,有“华阳”称谓的地域越来越小,最终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惟有华阳古镇,却承载着历史,名称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古镇历史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它曾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的美誉。
华阳古镇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是秦岭高山中罕见的小盆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秦汉成集镇,唐宋设县治,至今已有2000余载的历史。它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
兴于三国之前的傥骆古道途经于此,是历史上长安通往蜀地和大西南各地的古道中最快捷、最险要的一条,堪称秦岭山区的高速公路。
明清时期的老街群、戏楼风格独特,客栈、当铺、酒肆、茶楼等铺板门一条街以原貌保存,古城墙、古栈道等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唐至明代中叶,在此设“华阳县”和“真符县”,是古镇的最鼎盛的时期,当时在这里常住人口达3万余人,如今的华阳人口只有7000多人,由这个数字就不难想像得到当年华阳的繁华盛况。
现在大家站的位置是古镇的入口广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华阳兴集市。有铺板门商业街一条,分为正街、齐家街、会馆街、新街四段,全长约600米,宽5米,沙土加石条路面。
街房均系土木结构,建筑风格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也有杂式的,一般都是前商后居,后院临水,直通河边取水或洗衣。下街开设有当铺、染房、驿站、旅店、肉架等。
老街狭窄悠长,早年经商,这条街上最繁华时建有11个省市的会馆,商贾云集,繁华无比。
修建于清代初期的古戏楼,高约8米,长约15米,宽约12米,平面呈长方形上下两层,楼顶施灰筒瓦,四角起翘,有风铃。
面阔3间,屏风摺扇形,后台通间。底层高1.5米,至上木板覆盖,楼檐深1.4米,山脊向内收约1.2米,每逢节庆日,人们在此聚集,敲锣打鼓,台上唱起秦腔名曲。
戏楼前的这片广场群众称其为“戏楼坝”,是华阳人进行文娱活动和物资交流的地方,1935年3月10日,红25军长征来到华阳,在距华阳镇15公里的石塔河打了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大获全胜,就在戏楼坝召开了庆功大会,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华阳的红色政权。
戏楼正对面原建有一座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人们的愿望是祈福禳灾、避邪、保平安,关中地区及北方的“三官庙”较多,陕南较少,但洋县就有两座,另一座在洋县城西门外的傥水河坝,主要是禳改“傥水进洋”。
华阳街的三官庙主要是祛“山妖水怪”,唱戏自娱的同时祈求三官庙里的神灵保佑华阳人民吉祥安康。
走在古镇,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镂刻于门楣上的匾额,都有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奕代流芳,大德人家、缆笼松茂”等等,尽显厚重的文化历史。墨色的木板门铺面,灰瓦,恬静的街道,奇异的版画,精湛的木雕,青砖灰瓦,槅门垂花,无处不散发着浓郁的陕南民居的气息。
现在走到的位置是古镇的船头广场,东西两河交汇为酉水河,形似船头。古代诗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到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华阳,勾画出了华阳的八大景观。“城在山头市在舟”中“城”指的是华阳的古城堡,清时里边建有文武衙门及护城河,“市”便指的是华阳老街;“万家烟火一船收”描述了唐时这条街的繁华景象;“上有宝塔系古舟”的宝塔是指跨过华阳大桥,东水河畔,所建的古塔,该塔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0年),塔高13米,共5层,方形砖塔,塔顶呈宝瓶状,各层高度和直径自下而上渐次缩小。第二层以上,每层四面均有佛龛,内有石佛雕像,共有佛龛40个。该塔惯称镇水塔,因华阳古镇如一条搁浅的大船,在古时东西二河蛟龙作孽,洪水时常淹没农田、房屋、因此将此塔建在古船镇的上方,以似船的桅杆,所以水涨船高,建塔以来,在无数次洪水的冲击下,华阳古镇至今安然无恙,丝毫无损;“下有魁楼锁野渡”说的是在镇南1公里处的酉水河边建有一座魁星楼,抗航、避灾;“石有将军岭卧牛”便说的将军桥头的连山巨石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舵手掌航。
站在西河的风雨桥上,可以看到河岸的得意阁的遗址,它是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建有一座圆式三层阁楼,名曰得意阁,雕梁画柱,华丽壮观,是古时渡桥观山的好地方,也是过往商旅迎来送往、文人雅阁呤诗互答的好地方。穿越秦岭“四大古道”之一傥骆古道途经于此,它始于汉魏,兴于唐代。傥骆古道从洋县傥水(县城)出发到周至的骆峪口,全程绵延240公里,可谓当时的山区高速公路,是古蜀道遗产廊道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历史上的一度繁盛和变迁,在驿道周边留下许多人文遗址,文物胜迹,作为了古道上的重要节点。由于在“四大古道”中距长安最为近捷,唐时傥骆道正式被辟为官驿大道,是首都长安联系汉中、四川及整个大西南的交通命脉。
唐时,在傥骆道上,不但有达官贵人、商贾贩夫、驿吏邮差行走,而且文人骚客常来常往,赋文做诗,留下了大量佳篇,主要有杜甫的《过骆谷》、白居易《因公事到骆口驿》、元稹《望云驿》等诗篇。三国时,蜀汉大将姜维、曹魏大将曹爽均起用过此道,唐时唐德宗、唐僖宗两位皇帝经傥骆道南逃避兵祸。
在河道边,呈南北走向,分布在西河南岸石阶上凿孔,是傥骆道遗址,总长6米,有圆形栈孔12个,双行双排,直径0.2米,深0.22米,孔距0.9米,凿孔粗糙,当年石孔上立有木柱,柱上架孔型木桥,两面有护栏,过往官吏、客商从桥上通行。将军桥头的悬崖处有“得意阁”摩崖石刻一处。
上面刻“建中三年,造此得意阁,并回何(河)镇,同节度使张大侠、石工沈光俊记”。历史的风霜使我们已无法清楚的辨认,但在我们的博物馆里保存有当年的石刻拓片,这也是唐代以来留下的有关傥骆古道的唯一实物资料。
华阳不仅山川秀美丽,树林葱郁,而且人更美。这里的人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在这里累了,随便走进一户农家,热情的主人便会取下一吊熏得黑里透黄、黄里泛红的干腊肉礼待宾客,还会端上自己酿制的包谷酒,在这里你可以无拘无束,开怀畅饮,将琐事烦恼抛于九霄云外,尽情地感受古镇气息,享受长青山水。
华阳古镇不仅有深厚的人文历史,还有秀美的山水,更有红色的革命遗址,它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川陕革命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年代,红25军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并建立起了红色政权。
革命的星火,更加给华阳这个古朴的古镇增添了一份传奇,令人神往。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红25军司令部旧址,去了解红军在华阳的革命历史。
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革命委员会根据中央委员会指示,成立了以程子华为军长、徐海东为副军长、吴焕先为政委的红25军,实行西进北上于陕甘红军会师的战略转移。
1935年3月8日,红25军来到华阳,看到这里山大林深、易守难功,决定建立革命根据地,将司令部设在红石窑村的余家大院内。余家原是红石窑村的大地主,余家院偏离华阳古镇,静谧隐蔽,便于领导开会、研究问题、进行决策,同时也易于保密。红25军来到华阳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穷人闹革命等活动,留下了院墙上“只要参加红军,穷人才有饱饭吃”的标语。
红25军连续击退围追敌军进入陕南。红25军前面走,国民党警备二旅和三旅的部队在后面追,从镇安到宁陕,从宁陕到佛坪,分别有过两次交锋。3月8日来到华阳,张飞生警备二旅的部队,也穷追不舍到达茅坪。
侦察员报告此消息后,程子华、徐海东大喜,“好,来的正是时候”。他们决定调动全军力量,寻找天然战场,歼灭敌人。当日程子华、徐海东带部分人马在华阳勘察地形,在距华阳镇15公里处的石塔河考察,这里向南是板凳垭,该垭是一个布袋状深谷,两边是高山,中间有小道,是个天然的伏击战场。3月10日凌晨,红25军在石塔河板凳垭的3个山头上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敌人钻进来。同时为了麻痹敌人,红军侦察员化装山民,在坡上砍柴,在华阳戏楼前组织扭秧歌、唱大戏。中午时分,张飞生警备二旅的部队来到石塔河,就问山坡上的砍柴人:“红军走哪去了?”砍柴人回答:“走远了。”张飞生部队将惫兵疲,从板凳垭进入口袋阵。
霎时间,弹如雨下,杀声震天,红军从山坡上猛冲下来,半小时结束了战斗,歼灭尾追之敌近500多人,缴获枪支近500多支。旅长张飞生中弹装死逃跑,团长刘长生被俘,他说“你们实在太厉害了,我们追了你们三天三夜连人影都没看见,原以为你们害怕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你们会找着我们打”。当日下午,在华阳街三官庙前戏楼广场召开庆祝大会,并宣布成立了华阳街、红石窑、常家坝、石塔河、吊坝河、瓦子沟、小华阳7个苏维埃,使华阳人民真正翻身当家作了主人。3月11日,红25军拨留枪支人马,组织成立华阳游击队,由孙鸿任队长,并成立了华阳游击队党支部,马文清任支部书记。3月13日清晨,红军离开了华阳,向南汉中方向挺进,途经二郎坝,抵达城固石槽河,被敌49师伍诚仁堵截,又闻红四方面军早已结束战役,转战西北,于14日返回华阳。15日召开会议商讨了红25军进一步的行动方向等重大问题,经过研究,决议挥师东征,于19日撤离华阳,前往商洛一带,从商洛到达陕北,于同年9月16日与陕甘红军会师。它是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队伍,也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队伍,发展地方游击师、组建红74师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工农红军增加了新鲜血液。同时与陕甘红军一同为中央红军提供的大量的布匹、物资,使中央红军在陕北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第六套电视节目《重走红军路》栏目中,高度评价了红25军长征:没有红25军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也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红25军离开华阳后,华阳游击队一直活跃在秦岭山区,担当起苏区武装斗争,保卫华阳地方政权和革命斗争成果。
1935年7月底,华阳苏区和华阳游击队经历了血与火的143天,在这期间,洋县苏维埃政府干部,县委交通员、红军伤员、游击队员67人被敌人逮捕,壮烈牺牲,他们在洋县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1988年,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革命斗争中捐躯牺牲的烈士,在华阳革命根据地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它巍然屹立于华阳镇烟家岭山峁上,方圆数里遥望可及,成为华阳古镇的一道靓点,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展柜中的枪支是红25军当年缴获的枪支,他们将一部分带不走的枪支埋在华阳瓦子沟的沟口处,1981年华阳发洪水,泥石流将其从地下冲出来,被人发现后,报告政府后,将它们挖出来,保存在洋县文博馆,后来办这个展室时借了部分枪支陈列在这里。
在“神工鬼斧堪造就”的华阳奇石中,最奇特的要数阴阳石了。阳石在红25军司令部遗址的余家院东墙外的石崖上,阴石在狮子岭下的黄泥梁上,两石遥相对应,直线距离约300米,站在这里我们也就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神奇。
相传在古老的时候,每到半夜子时,雾气腾腾,二雾相逢发出声音。有一次竟拦住了曹爽延傥骆道南下的十万人马。
在红25军未到华阳前,余家财大气粗,这个阳石每每都会挡到他们的去路,又因余家嫁女挡住的迎亲的轿子,所以他们派石匠从根部将阳石砸断,按阴阳学的说法,他破了这面的风水,截断了自家的“风脉”,至此他们家也因红25军的到来而败落了,再无后人。
现在所看到的是当地老百姓为了阴阳和谐将其用水泥补起来,虽不是原来的阳石,但这也是华阳人民追求美好心愿的体现,符合了大自然造物的规律。
据说,如今也有人想要生出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时,就会在晚上悄悄地来这里敬阴阳石,相传还挺灵验的。
红25军政治部设在高峰村罗家院中。据传,东汉末年,武将罗瓦锡沿傥骆道路经华阳,来到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个美丽而富裕的居地,且位居秦岭腹地,隐密寂静,便于家小隐居于此。
罗家在这里人丁兴旺,祖祖辈辈勤劳耕种,也有人做官,都为清官,因罗家官声、家庭名声好,人们也把这里叫罗家坝。看这个大门,原为四扇门,门楼四柱落地,大门两边有一对抱鼓石雕琢精细,显示着当年大户人家的气垫。红25军到华阳后,政委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带领二二五团驻罗家坝,政治部就驻扎于此。
当年罗家院里热闹非凡,上房里领导们在开会研究部署宣传工作,下房里,有的磨墨写宣传标语,有的找群众谈话,发动穷人闹革命。
政治部里的干部、战士在罗家院一直忙碌到红军撤离华阳。至今我们还可看到墙壁上红军刷写的标语:“反帝国武装开赴前线!反帝的革命群众联合起来!”署名为“红25军政治部”。
一九三五年农历二月,程子华、徐海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华阳,与国名党军队浴血奋战,建立华阳苏维埃政权,华阳游击队,在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中,有一百一十八名先烈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英勇顽强的殊死搏斗,碧血流尽,长眠于华阳山下。
为了纪念创建华阳苏区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纪念洋县在此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牺牲的二百二十八名烈士,以激励人民,启迪后辈,发扬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争取更大的胜利,中共洋县县委,洋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决定在华阳修建洋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便是雄伟挺拔,魏然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修建于1988年,坐北朝南,纪念碑高19.35米,宽2.5米,象征1935年红25军长征到华阳,建立了洋县历史上第一次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当我们一步步登上纪念碑的时候,大家不防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台阶?共有228级台阶,这每一级台阶代表着一名烈士,这巍然挺立的烈士纪念碑,象征着烈士精神永放光芒,碑体共分四层,第一层刻有壁画;第二层下面为县委、县政府撰的碑文,其它三面刻着曾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228名烈士姓名;第三层,黑底金字,正书写着“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东侧为李先念题词:“红25军的长征是红军长征史上光辉一页”,西侧为原红25军军长程子华题词:“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北侧书写着“死难烈士万岁”;第四层是琉璃飞角碑顶。
站在这里,谈到烈士,不得不提到小英雄蒲海水的故事。红25军来到华阳成立苏维埃政权,他的父亲被乡亲们推选为常家坝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只有12岁的他,也肩扛红缨枪站岗放哨,还常为红军和游击队送信。他机智勇敢,深得红军指战员喜爱。同年6月,国民党军队和地主还乡团占领华阳,放火烧了蒲家的房子,海水随家人逃到40公里外的荒草坪居住。父亲以开旅店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他经常为来旅店的革命者站岗、送信。一天夜里,国民党军队搜山抓了他全家:父亲被吊在屋梁上,母亲被捆在柱子上,他被绑在床腿上。午夜后,他磨断了绑他的绳子,从梁上放下父亲,解开捆母亲的绳索,三人逃了出来。
国民党军发现屋里的人跑了,急忙去追,海水的父母有幸逃脱,年幼的海水又被抓住,押到华阳镇的三官庙。国民党兵用刺刀戳、竹签扎等残暴手段,逼他说出父、母和华阳游击队的下落,他嘴里只有三个字:“不知道!”6月16日上午,国民党军把华阳镇的老老少少都赶到三官庙前的戏楼坝。
他们把海水仰面捆在一条长凳上,往他的口里灌辣椒水,在他的头上钉上了一根三寸长的铁钉,然而小海水至死都未吐一个字!小烈士英勇的牺牲了,他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华阳人民!
站在烟家岭山顶,登高怀古,缅怀先烈,饮水思源,不忘历史,让我们继承革命遗志,把握今天,创造美好明天。
长青生态旅游区是集珍稀动植物观赏、生态观光、科考修学、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是秦岭南坡山岳型综合性生态旅游区。区内北高南低,呈斜面地势。区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千峰竞秀、逶迤起伏、万壑争流、林海苍茫,小气候差异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真实写照。自然景观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动物、植物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色。最高点昏人坪3071米,是秦岭南坡著名的“九岭”之最。
蕴集秦岭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之精华,珍稀动植物丰富,有种子植物2039种,脊椎动物248种,其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和秦岭野生动物的乐园,尤以“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著称。
其中大熊猫有80余只,约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1/3,野外偶见率极高,是当今中国最有保护价值的大熊猫分布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朱鹮是亚洲特有的珍禽,被誉为“东方宝石”。
羚牛又名金毛扭角羚。外形酷似家牛,形态介于牛羊之间。
景区内朱鹮在空中自由翱翔,熊猫在林间潇洒漫步,金丝猴攀缘嬉戏、羚牛群威武雄壮;飞瀑流泉景象万千,高山草甸、奇花异草与冰川遗迹天造地设,花草虫鱼与山川流云妙趣横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整个景区构成美丽迷人的人间仙境。
鱼潭瀑布位于华阳镇板桥村,板桥村因桥而得名,也有传说,清代的“扬州八怪”——郑板桥他以画竹为名,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一次出游,途经华阳,看到美丽的山水和大片的竹林,不由驻足观察河岸边的竹子,给他画竹带来了不少启发。
所以老百姓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板桥村。底下便是鱼头潭瀑布,瀑布上下河床由白玉石和花冈岩石连成一体,因潭头巨石酷似鱼头而得名,瀑布高约8米,天旱时分分为两条飞流瀑布,发洪水时,水流合为一体飞流直下,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
景区在这片茱萸林里设置了多功能服务区,穿梭于林间小道,休息在河边小亭,农家乐里可口的饭菜,惬意满怀。春天花开金黄,举办茱萸花节;夏天绿叶葱茏,河水中尽情玩乐;秋天红果累累,开展摘茱萸活动,冬天雪压枝头,踏雪问路,体验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情。
这个地方名为端公坝,这个地名不能小看,那可以唐代皇帝赐予的名字。公元782年唐德宗李适为了避京城的兵祸,携女儿唐安公主,经傥骆道南逃。
自幼没有受过苦的唐安公主因路途的颠簸,身染重病,经太医医治无效,走到华阳,听到这里有端公跳神,就立即派人请来端公,踏歌踊舞,娱神禳灾,希望心爱女儿的病可以好转。
说来也奇,经过端公一晚上的跳舞神,唐安公主的病的确有了好转,唐德宗大喜,给了端公一些赏赐,并赐名“端公坝”。但是由于唐安公主自幼深居宫廷,不曾受过这样的苦,最终没有逃过病魔的折磨,当走到洋县马畅镇时,去逝了,仅有23岁。
唐德宗万分痛心,并在马畅为女儿建了一座公主墓,被老百姓称为“安冢”。
黑龙潭瀑布因潭水墨绿发黑,且从潭头往下看去,如一条黑龙盘旋于此,故称其为黑龙潭。传说在古老时这里居住了很多农户,有许多牧童在黑龙潭附近放牧、割草。在这里居住了一户姓周的人家,以砍柴、打猎为生,儿子叫周天路,每天到山上砍柴。
一天他看到一棵青草,长得十分旺盛,便割了回去,第二天经过时又长了起来。一连数天都是如此,他便扒开草丛,发现一颗珠子,兴奋不已,将珠子带回家,藏在米缸里,第二天他们家米缸的米涨得满满的,从此一家人日子过得安详富裕起来,永远有吃不完的米。后来他将米挑到集市上去卖,引起了地主恶霸的怀疑,派管家去他家察看,秘密被发现了。
地主恶霸一行五六人来到周天路家,抢夺这颗珠子,周天路一急之下,把珠子吞到了肚子里。一时间,浑身发热,口渴无比,跑到河边去喝水,喝着喝着,他的身体起了变化,身上长出了黑色鳞甲,头上长出了角,不一会儿变成了一条黑色巨龙。
顿时大雨倾盆,滔声如雷,母亲不停的喊着儿子,黑龙便在此不停盘旋,形成深潭。然而他却给华阳的老百姓造成了灾祸,华阳连发大水,冲走了老百姓的房子、田地。
老百姓都来到三官庙前向上天神灵祷告,替他们除去祸患,保华阳人民得到平安。王母在天上得知后,从头上取下一根金簪朝向龙头扎了下来,将黑龙就地惩治,华阳从此太平了,龙头位置这颗树便是王母金簪。
黑龙潭里生长着一种冷水鱼——细鳞鲑,它生活的环境的习性很有特点,生活在海拔900—2300米的山涧潭中,水温是0—14度,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和大鲵(娃娃鱼)一样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苍耳崖是古傥骆道的必经之地,也是咽喉要地,是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过去这里曾建有驿站,它是沿傥骆道从长安到汉中,翻过秦岭的第一驿站,这里崖高10米,长30米,下有80平方米的空间,可容百人遮风避雨,一股清泉自崖下冒出汇成一眼古井;道路穿山崖而过,崖石盖顶,古称“擦耳崖”,意为路过时一不小心会擦到耳朵;后来唐宋时期傥骆古道一度被开辟为官驿大道,官吏往近,商旅络驿,华阳山区有的农户子女较多,难以维持生机,就将子女带到崖下,希望路过此地的达官贵人将他们带去,作为家奴,给子女一条活路,所以当时老百姓习惯将这儿称为“藏儿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古道被淹没在秦岭的青山绿水之间,而这里逐渐地被称为苍耳崖。河上的风雨桥是按原来的风貌在2007年将其复修起来的。
在唐代傥骆古道从崖下经过,崖下建有一个阁楼,唐德宗李适、唐僖宗李儇南逃避兵祸经此路过,在崖下休息。原有一石床,称“歇龙台”,尚存石碣一处,为大清顺治年间所立,碣文称苍耳崖为“稽古福地”,现石碣已经被送到洋县博物馆保护了起来。
苍耳崖曾搭建客栈、吊楼数间,连云栈道,依山傍水凌空飞渡,如今栈孔、房基仍清晰可辨。苍耳崖谷峡涧深,险峻异常,加之两侧高山耸峙,无它道可以迂回,为扼守防范隘口,宋代韩裔诗云:“苍崖险峻应藏虎,碧洞阴森恐隐仙”。
开放的长青华阳景区热忱欢迎各界人士观光考察,关注秦岭四宝的繁衍生息,领略大自然的原始神韵!纯自然、原生态的长青华阳欢迎您,衷心祝您旅途愉快!
简介
华阳古镇所在地为一个山间盆地,而且是秦岭山区最大的一个盆地,海拔1000米,总面积311平方公里,有良田3000多亩,这些田地大都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丘旁水湾中,春花秋实,青、黄转换,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
美女潭
美女潭因在河水中有一块美女石而得名。其四面青山环绕,构成一个开放的盆地。盆地中间有条碧绿透亮的河水流淌。经过亿万年河水的冲刷,形成汉白玉质地的连山巨石,光滑如砥。
石床上有一位裸体美女仰面嵌在上面,河水从她的身体上缓缓流过。她隆起一对丰满的乳房,正是再现少女青春美丽,在清晨的霞光中显得更加楚楚动人。
美女石两侧的石崖上有古栈道的遗址,融美景与历史文化为一体,现山河与奇石秀水之特色,疑误入桃源仙境。
小华阳
小华阳,以山形为名。过去牛岭山下的一个村庄是傥骆道必经之处,此处人烟辐溱,客栈众多与华阳古镇地形相似,因此取名为小华阳。
小华阳的街头有吕祖殿,吕祖殿旁有一个凸起的小山丘,山丘下有一座古墓,石碑戴石冠骑石龟,墓冢用石条卯砌就。据说是清代嘉庆年间安徽一位知县的墓葬。这位数千里之外的安徽县长为何会葬于秦岭的深山中?据说,这位知县姓李,安徽籍人,进士兵出身,曾任过古黎园知县。
李知县熟读四书五经,暗谙孔孟之道。对奇门遁甲风水之术颇有造诣。他巡视华阳的山山水水,到了此处,审视这小华阳的山水地势。认为两水夹丘,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其穴名曰“二龙戏珠”。按阴阳定义,这种穴位可福荫子孙,得时成龙。
当时时政多弊,腐败成风,李老爷不愿溜须拍马,逆来顺受,又得罪了上司,不得升迁转徒。刚好黎园县制撤销,于是他一作二不休,干脆携家眷在此落户。并沿河插柳、栽桃树、杏树,给溪水取名杨柳岸、红花溪等,又在红花溪集资建寺,取名红花寺,常作善事。在他过世后,就由后人安葬于此,但是李家后人并没有飞黄腾达,反倒是光景一年不如一年。于是他的后裔请来风水先生说其中缘由。
风水先生指指这山丘西面山脉说,“你祖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了二流夹丘,却没有看到山丘之上还有这条山脉似走龙蛇,气象非凡,大有吞没山丘之势,这穴位真名叫‘懒蛇撵鳖’。”后来李家读书人不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寄情于山水,顺其自然,子孙繁衍至今,温饱有余,正奔小康。谈到这么多呢,只是想要证明:风水穴位有它地形、风物、悦目、气势的道理,但若要说占穴位可福佑子孙出大官、能富贵,只不过是哄人的迷信意识罢了。
牛岭
牛岭离华阳古镇10公里,山高势险,北通华阳,南达县城,设卡可扼制北侵南犯之敌。牛岭是秦岭南麓中段九岭之一,它与秦岭南麓最高峰混人坪遥遥相对,是古代长安至洋州傥骆道必经之处。秦岭南麓中段九岭之一的牛岭,是汉高祖刘邦在此大梁人工雕刻石牛为名。因刘邦的军队在马道梁骞过马,练过兵,取名马道梁。
马道梁与华阳这条大山岭当时还没有名字,傥骆道必经之道,就在此梁雕凿一头石牛为标记,取名牛岭梁。
相传汉时,王莽追赶刘秀,刘秀逃至山下,连饥带饿昏倒路旁,眼看他就要被王莽的军队活捉。突然一头石牛冲下山林。王莽得知后怒发冲冠,立即组织军队把山岭围了个水泄不通。石牛驮着刘秀到山梁的一块洼地,缓缓地放下昏迷的刘秀。看到满山遍野都是王莽的士兵。石年像疯了一样,又一阵横冲。顿时,大小石块像山洪暴发一样,滚了下来。
这时,王莽的军队可遭大殃,死伤大片,吓破了王莽的胆,随变成一条蛇溜了。等刘秀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躺在一头石牛旁,而满山遍野是王莽士兵的尸体,才知是石牛救了他的命。后来便在秦岭招兵买马,屯兵于40里的跑马岭。随后兵强马壮返回驻汉王山消灭了王莽,登上了王位。便把石牛救命的地方赐为“卧牛岭”,把石牛封为“五谷丰登之神”。并在山洼处建庙。庙额字都是坐船边“远近达道逍遥过”,香火极盛。后来人们习惯称为“牛岭”。
古道尽管已经荒芜,但轮廓仍相当完整,栈道石梯,覆满苔藓,路面石条也凿有防滑之痕,浸透着沧桑。在牛岭眺望,华阳尽收眼底,不能想象秦岭深处竟有这偌大一处高山盆地,田畴沃野,烟村相望,加之翠竹、池塘、果树、溪水,真是一派小江南气象。
野生朱鹮
小华阳田园风光秀美,温地较多,造就出一片朱鹮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在田间经常可以看到朱鹮与人和谐相处的画面。相传很久以前,洋州境内华阳石塔河有一个刁少爷,外号叫侯吊筋,他成天飞鹰走犬尽作坏事。一日侯吊筋上山打猎,遇见了正在掐菜苔的刘家姐妹俩,他见这对山村姑娘清清秀秀,如花似玉,顿生邪念,他吆喝众家丁把两个姑娘用绳捆绑起来,驮在马上带回了家。
当晚,侯吊筋就要欺侮她们,刘家姐妹致死不从,侯吊筋恼羞成怒,将她们背靠背绑在梨木凳子上。这天夜里,侯家有个名叫珠红的丫环,趁主人在喝酒的时候,跑到厢房割断结果习性子放也了刘家姐妹,把她俩扶上马。这时家中的金毛犬听到动静,狂叫起来,侯吊筋和家丁立刻打着灯笼,提着棍棒,直往外涌。真是夜不观色,急不择路,刘家姐妹一路急跑,不断来到一处断崖,想调头来不及了,姐妹俩索性下了马。这时侯吊筋也追到跟前,他跳下马,扬起马鞭说:“只怕你们插翅难飞,乖乖地跟老爷走……”话未说完,猛不防,刘家姐妹扭住侯吊筋,不等家丁拥来,就纵身跳入万丈深渊!“轰隆隆”山崩地裂,电闪雷鸣,地面上冒起青鳞鳞的两座山峰,双峰中间夹着一块棱角狰狞的黑石头,侯家人马被这突起的石峰颠得七零八落,无一幸免。
这两座山峰就是“姊妹山”,山间那块顽石叫“侯吊筋石”。再说珠红躲开了家丁,心想:“今日放人难免发觉,逃走吧,逃得了自己,逃不了父母兄妹……”拿定主意后,珠红暗暗给侯宅前后门上了锁,提了桶麻油,泼到柴堆上,然后跪地祈求菩萨保佑刘家姐妹死里逃生,保佑家人安全健康。然后它点燃了柴堆,不一会,风助火威,大火映红了半面天,侯家人丁都烧成了灰,同时在大火中飞出了一群状如白鹭,但弯喙、红颊、冠羽、翅透朱红的鸟,这群鸟儿鸣叫着飞向了姊妹山,人们说它是珠红变的,称它们为“神鹤”。
这种神鹤又名红鹤,就是现在闻名世界的朱鹮。当地老乡说,每逢风和日丽的春晨,勤劳朴实的山民到姊妹山砍柴,就会有幸看到神奇的红鹤。如果为富不仁,不怀好意的人赶去看它,就会乌去密布,雷声轰鸣……
(瓦子沟)地形象瓦,地处石桥湾以上,东部狮子梁沟沟畦畦像一页小青瓦一样,取名瓦子沟。
田间,有家户耕作的场面,有朱鹮举翅的身影,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宛若一幅色彩明晰的水墨田园画。
华阳景区其他介绍
华阳景区地处秦岭南麓的洋县华阳镇,距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山水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气候变化多样的生动写照。“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一区域繁衍,世所罕见。境内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有种子植物2039种,植被具有古老性,稀有种、孑遗种多,被誉为“动植物天然资源宝库”。华阳古镇在秦汉时期形成集镇,唐、宋均被设为县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之称。汉代开拓的傥骆古道,是连接关中及整个大西南的交通命脉,华阳古镇作为一个重要驿站,随着商贸流通和多民族大融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清代诗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到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华阳“船形古镇”的八大盛景。
华阳景区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十一五”十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是陕西省继“兵马俑”之后推出的第二条国际旅游品牌,引领着陕西旅游产业由文物旅游向生态休闲旅游的过渡。景区先后被国家、陕西省命名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古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景区规划投资6.91亿元,从2009年打造至2010年9月开园,一期工程累计投资2.7亿元,初步形成“两区四线”旅游总体框架,即门景服务区、古镇人文景观区和龙吟峡生态旅游线、红崖沟红色旅游线、鸳鸯河野生动物观赏线、小华阳田园风光线4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园一年时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2011年遭遇7.28暴雨洪水灾害后,景区高起点科学规划重建,挖掘傥骆古道历史文化积淀,重点打造重灾区龙吟峡生态旅游线,新建傥骆古道意境体验区,恢复并延伸古栈道、步道11公里;在古街洪水遗址上规划新建黄酒文化长廊;安徽鲍家花园秦岭珍稀植物园和陕西延长集团旅游度假村等项目先后投资建设。灾后的华阳景区内涵丰富、品位更高,傥骆道生态旅游线11公里的亲水步道沿河而上,曲径通幽,谷口驿、雷语潭、端公坝、龙吟峡、苍耳崖等景点镶嵌在其中,平缓之地水清如镜,湍急之处翻滚如雪,犹如游龙出谷;红崖沟红色旅游线以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为中心,建有朱鹮塬、熊猫岭、红军林,与鸳鸯河野生动物观赏线内的金猴谷形成景区极具竞争力的新亮点;小华阳田园风光游览风景如画,使人回归自然,心旷神怡。
走进山水华阳,游览国宝家园,感受千年古镇,品味秦风楚韵,华阳景区是您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票价格: 旺季:135淡季:135
咨询电话: 0916-8372587
邮编: 723300
景区地址: 洋县华阳镇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华阳景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