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旅游景点

澄城城隍庙神楼

澄城城隍庙神楼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城城隍庙神楼景点照片

澄城城隍庙神楼旅游景点介绍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城城隍庙神楼,又名乐楼,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内西大街,现存建筑为明代建筑。乐楼始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属城隍庙前建筑,原有钟楼、鼓楼各1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华州地震,1座坍塌,1座损坏。明万历十年(1582年),增修为3座楼。

  澄城城隍庙神楼坐北向南,中间主楼高大,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建筑,面阔5间,通宽12.3米,进深3间,入深11.4米,共3层,高17米,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其中10根为通天柱,第二层建有回廊,顶部为八卦藻井,饰“火焰宝珠”图案,四挑角挂有风铃。东、西两楼稍矮,亦为重檐歇山顶式方形楼阁,面积各有40平方米,分别用14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飞檐斗拱,四挑角挂风铃。楼前正中砌有40级石台阶。

  2001年6月25日,澄城城隍庙神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城城隍庙神楼历史沿革

  据《澄城县志》记载:“邑城隍庙在西门外,肇建于唐贞元十三年(797年),庙前旧有神楼两座,俗称钟鼓楼。元末神楼毁于战乱,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知县余效贤复修,明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毁于关中大地震。明万历十年(1582年),知县畅孟乐率民众重建,并增修为三楼,即现状。清代续修。今庙已毁,仅存神楼。”

澄城城隍庙神楼历史文化

  相关艺文

  《畅公增修城隍庙神楼记》所述:“予来暮春经始面初始告成,一大楼首出中峙,左右二楼如翼,砌之重叠,覆之甓瓦,复道行空,画栋连云,烟霞幻昕夕之状,岚壑殊晴之图,接缘原而俯碧润,答远响而引清风,岿然一奇观也。......三楼既峙,则东自梁原禹门诸山,蜿蜒面来入我幅员。龙盘虎踞,太华直对其前,巍然屏树,中条环列其左如拱辑,面且润泉绕缘壶山送青,行家者见之皆日风水团聚矣。”

澄城城隍庙神楼其他介绍

  唐代城隍庙乐楼

  城隍庙神楼又名乐楼,位于澄城县西大街西端原城隍庙前,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澄城县志》记载,邑城隍庙在西门外,肇建于唐贞元十三年,庙前有神楼两座,俗称钟鼓楼。元末战乱焚毁,明嘉靖年间知县徐效贤复修,后又被公元1556年的观众大地震震毁。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知县畅孟乐率民重修为三座楼,始为现貌。她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梁柱式木结构建筑群,三座古楼,座北向南,飞檐斗拱,琉璃重檐。主楼高大宏伟,东西二楼玲珑精巧,如翼凌空,十分壮观。三座古楼并排矗立,以中间主楼最为高大,通高20米,占地140平方米,底层面阔5间,进深5间,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其中有十根通天柱。在通柱与廊柱之间建有空中回廊。主楼东侧有楼梯,有人可以登楼观望,远山近景一目了然。楼顶样式为琉璃重檐三滴水歇山顶,飞檐斗拱,四挑角挂铃。东西二楼为方形亭式楼阁,各用14根柱子架梁叠木建成,楼顶样式为琉璃二重檐十字歇山顶,飞檐斗拱,四挑角挂铃。三座楼顶屋面山花均用琉璃瓦、龙、凤、套角兽和武士俑等琉璃配件装饰而成。同时,乐楼内还保存陈列着唐代陀罗尼经幢、金代大钟和一些重要碑石,深受中外游客赞赏。城隍庙乐楼规模宏大,构造精巧,风格独特,图像逼真,艺术超群,她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传统,又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特别是1999年国家投入巨资对古建筑进行了油漆彩绘,使这一古老建筑更加光彩夺目。乐楼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天下名楼很多,而澄城的乐楼还是独树一帜。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澄城城隍庙神楼”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澄城城隍庙神楼”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