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旅游景点

法兴寺

法兴寺景点照片

法兴寺旅游景点介绍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法兴寺

  法兴寺,旧址坐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神鼎元年(公元401年),现址座落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慈林镇崔庄翠云山上,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

  法兴寺坐北朝南,现存平面布局为唐代特征,经楼、佛塔在殿之前部,中轴线依次布列山门、舍利塔、圆觉殿和菩萨殿,两厢为关公殿、伽兰殿和碑廊。现存自唐迄清碑刻17通,记载了寺史沿革和建制情况。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兴寺历史沿革

  法兴寺始建于后凉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初名慈林寺。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改名广德寺。

  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始称法兴寺。

  宋、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

  1984年,法兴寺搬迁复建工程破土动工。

  1996年10月,复建工程竣工。

法兴寺其他介绍

  法兴寺位于长治市长子县慈林镇崔庄翠云山上,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神鼎元年(401年),唐咸亨四年(673年)高祖十三子郑惠王赐藏经三千卷,并建石舍利塔一座,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名“广德寺”,唐大历八年(773年)又造燃灯石塔一座,宋元丰四年(1081年)重建十二圆觉菩萨殿,并更名为“法兴寺”,元、明、清又屡有修茸。寺院坐北向南,规模不大,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分列着舍利塔、燃灯塔、圆觉殿和后殿。

  舍利塔,又称“石殿”,通体以砂石板砌成,塔平面呈回字正方形,每边长8.8米,安拱形石板门,重檐楼阁式,塔檐叠出三层,内部构成四方藻井,上面四坡施檩椽,斗栱支檐,四角攒尖宝珠顶;下层内槽可绕行一周,四壁壁画,人物形象端庄,服装色彩深沉。整个建筑的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这在中国现存的古塔中是独一无二的。

  燃灯塔通高2.26米,平面呈八角形,有两层基座,下层基座为叠涩束腰式,底盘周围雕刻有跑兽,壶门内雕有伎乐天八个;隔柱上刻有“唐大历八年清信士董希睿……于此寺敬造长明灯台一所”,底座雕圆形仰覆莲瓣,上雕四门空心八角灯亭,塔身中空,每门边雕束莲柱一根,上置栌斗,两柱间上刻阑额,雕有方形门与破子棂窗,夜间灯光由四门射出,光照寺院的四周。塔的整体造型十分秀美,雕刻精细,是国现存石灯塔中的上佳之品。中

  圆觉殿为六架椽悬山顶,五脊六兽,石门框,木板门,青石小八角柱上刻缠枝花纹,前檐石墙上雕有动物莲花图案,刻工细致、生动;殿门上槛刻有铭文。殿内的佛坛十分宽大,平面成凹字形,坛上释迦结跏而坐,二弟子躬身相侍,文殊、普贤分驾狮、象位于两侧,0金刚两尊位于台上前角。殿的两次间各塑圆觉像六尊,面部丰腴,肌肉丰满,高髻秀眉,庄重优美,神态俊逸,服饰色彩柔和,衣纹起伏流畅,极富韵律感,体态自如而神情各异,项下璎珞简练,特别是北宋政和元年(111年)塑造的圆觉像,一手托腮作沉思状,神情溢于眉梢,流于口角,更给人以和颜悦色可亲之感。此殿彩塑造型俊美,工艺极精,是宋代彩塑的精品,与大同华严寺辽代塑像、太原晋词的宋代塑像都是同一时期彩塑艺术的代表作。(国家文物局)

  地址:长治市长子县慈林镇崔庄翠云山上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信息:门市价:15.0元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法兴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慈林镇——慈林镇,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南部,地处紫云山和慈林山北麓,因地处慈林山脚下而得名。该镇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店(该地人口1000)。1949年属长子三区,1953年为东田良乡,1956年为布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东田良镇,2000年南张店乡并入,东田良镇改名慈林镇。东田良火车站,建于1960年。离太原站306公里,距新乡站191公里,隶属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分局管辖,现为四等站…慈林镇详细介绍

我要对“法兴寺”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