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旅游景点

天镇慈云寺

天镇慈云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镇慈云寺景点照片

天镇慈云寺旅游景点介绍

天镇县的寺庙

  天镇慈云寺坐落在城内西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现存有中轴线上三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五个院落。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有山门、天王殿、释迦殿、毗卢殿四座单体建筑,并以次划分为三进院落。 来到慈云寺前,我们为寺院的高大敞亮、豪放独特的建筑风格所赞叹。

天镇慈云寺具体介绍

  现在见到的慈云寺全貌,正是明宣德年间保留下来的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全寺东西长140余米,南北宽110余米。慈云寺现存单体建筑31座,占地面积约1.6公顷。1965年5月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为金刚殿即山门为寺院之首,面阔三楹,单檐悬山顶,前檐下置木栅窗棂,廊柱设大栅栏,檐下悬“敕赐慈霎寺”竖匾。从门进入,我们发现两侧塑有两尊高大的武士像,他们威风凛凛,怒目圆睁,给人一种恐怖威严的感觉,手执金刚杵,脚踩妖鬼怪。

  《封神演义》中说,“哼将”郑伦,“哈将”陈奇,都是商纣王的督粮官,两人作战各有绝招。郑伦鼻子一哼,两道白光吸入魂魄;陈奇张嘴一哈,一道黄气将人魂魄驱散。两人死后,姜子牙封神时,将郑伦、陈奇封为镇守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室,为哼哈二将之神。记得,我儿时在家乡上学时,放学后常到慈云寺(当地人都称其为“大寺”)去玩耍,我们在寺院内爬上爬下,有时甚至上到钟楼用石块将大铁钟敲的嗡嗡作响,老和尚出来说:“看哼哈二将发怒了,你们还敢胡闹。我们就像受惊的小麻雀,一气飞出山门不见了。

  入山门,进第一重院落为天王殿,殿前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相互对称,为圆形穹庐顶,顶下有两层。下层周设廊柱8根,砖砌成室,上层敞亮,周有围栏,围栏磨得光滑亮洁。木纹清晰可见,整个结构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为国内罕见,是山西省现存元、明两代钟鼓楼中仅有的一例。钟楼悬一口400多公斤大铁钟,铸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钟体分八面,分铸梵文、祷辞、“佛”字、八卦图、“明宣德壬子年簿”及布施录。其造型之美观,铸造技术之精湛,为后人所赞叹。

  据说,弥勒佛是被完全汉化了的,他的形象源自于五代梁朝时期的一位契此和尚。契此,号长汀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17年。在浙江奉化岳林寺出家。契此慈眉善目,身体肥胖,面目常露喜悦之相,他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异于常人,经常拄着拐杖背着布袋入市行乞化缘,劝化人们信佛,其示人凶吉祸福,每每应验,人们称之为“布袋和尚”。后唐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契此和尚在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临终时留有遗言,自称是弥勒佛的化身,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便以为他就是弥勒佛降世的化身,并以他的形象作为弥勒佛的化身塑像于寺庙之中。殿内联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看着憨态可掬、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给人不少启迪。笑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一笑泯恩仇,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

  穿越天王殿,进入二重院落为释迦殿;殿内有明代壁画50多平方米,正面有十二圆觉,两边为二十四诸天、天龙八部等内容,人物形象鲜明,细腻入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殿中心塑释迦佛坐像,两侧分别是药师佛,阿弥陀佛坐像。

  过释迦殿入三重院落,正面是毗卢殿,为寺内主殿建筑雄伟,冠于全寺;高15米、宽23.5米,建于高大的石砌台基上。面阔五楹前檐柱6根,殿脊为琉璃葫芦瓶,直径1米,瓶上铁铸莲花,莲叶上栖一待飞的铁制侯凤鸟。千百年来风雨侵蚀,天灾不断,这些花样繁多的艺术造型屹立屋脊完好无损,可见古人的精湛技艺是何等的高超。历史意义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位和尚,乐天、妙明出家来到慈云寺。他俩看到毗卢殿内经楼构造精巧,但300年来空无所有,感叹之余,便多次向朝廷请求颁发经书,乾隆32年(1767年)经书终于获准被请到了慈云寺。这套经书是由经藏、律藏、论藏组成的,统称为“三藏”共8800余册。自此,慈云寺名气上升,香火愈盛,是慈云寺的极盛时期。为慈云寺四大殿顶部的屋脊,全部是精致的砖雕和琉璃浮雕,两侧装饰有花样繁多,斗姿争艳的花卉图案和色彩绚丽,造型奇特的五色龙。顶部立有众多的人物和各种走兽的彩色塑像,形象逼真,生机勃勃,在日光下更是金光四射,熠熠生辉,是明代琉璃的艺术珍品。

  慈云寺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等自然之灾和人为破坏,寺内破损严重。据新版《天镇县志》记载,寺内各殿塑像于“文革”期间被洗劫一空。上世纪80年代后寺院僧人募集资金,补塑了各殿塑像,将释迦殿的壁画,照原样重新彩绘一新。

天镇慈云寺历史简介

  天镇县位于我省东北部,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坐落于天镇县城的慈云寺,被誉为“关北巨刹”,始建年代不详据光绪版《天镇县志》记载:“慈云寺,在城内西街,唐时建,寺原名法华。辽开泰八年(公元1019年)修。明宣德三年春至五年夏(公元1428年——1430年)重修,千户熊亮奏赐额更名"慈云寺"。

天镇慈云寺其他介绍

  慈云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天镇县城内西街

  原名法花寺,始建于唐代,明宣德三年(1428至1430年)重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毗卢殿、钟鼓二楼、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厢房和朵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宏伟壮观。

  慈云寺是一座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其建筑结构严谨,斗栱华丽精致,琉璃饰件绚丽多彩,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前院圆形钟、鼓二楼上下两层皆置五铺作双抄斗栱,用材较大,手法简炼,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其圆攒尖顶的建筑特征和风格,在国内现存的元明两代钟鼓楼中极为罕见。

  毗卢殿内有两座木质壁藏楼阁,是明代小木作中的佳品。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天镇慈云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天镇慈云寺”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