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旅游景点

卦山天宁寺

卦山天宁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卦山天宁寺景点照片

卦山天宁寺旅游景点介绍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卦山天宁寺,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城西北,座落在城北2.5千米卦山之中。天宁寺全称天宁万寿禅寺, 始建于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

  卦山天宁寺座北朝南,由天宁寺、石佛堂、书院、朱公祠、圣母庙、文昌宫等六组建筑组成,另外还有环翠亭、戏台、华严塔、墓塔林等附属建筑。共有殿堂楼阁200多间。 元代,寺为天宁万寿院。清咸丰年间,重修天宁寺8年,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告竣。清宣统三年(1911年),再次维修。1981年,省文物局拨款9000元维修寺院。

  2006年6月,卦山天宁寺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卦山天宁寺历史沿革

  汉魏六朝,为道家所居。

  唐贞观元年(627年),创建了石佛堂。

  唐贞元二年(786年),北京(今太原古城营一带)留守、太原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李说,督建天宁寺于卦岳之怀。

  唐贞元十二年(796年),佛教华严宗隆重举办了道场。

  唐贞元十六年(800年),普光明殿告竣。

  元代,寺为天宁万寿院。

  明永乐五年(1407年),金装大雄宝殿三佛。正统年间,寺遭火焚,禅师心印募修大雄宝殿。

  明景泰五年(1454年),重修西廊。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东西配殿,翌年重建石佛堂。

  明正德三年(1506年),重修大殿。

  明正德十三年(1516年),千佛阁三尊铁佛铸成。

  明万历六年(1578年)七月,重修石佛堂,建廊室,金装佛像。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始依崖修筑七十二台阶及石碑坊。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9年),创建卦山书院。

  清乾隆三十三年秋(1768年),雷雨弥月,知县庄绳祖将卦山倒伏之20余株古柏售银千两充公。经坡底村荣尔仁、瓦窑村王思忠等人上控山西布政司朱珪,判于维修寺院。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朱公祠。

  清嘉庆九年(1804年),再修大雄宝殿。

  清道光五年(1825年),复修千佛阁。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县黄树宾重建天宁寺山门。

  清咸丰年间,重修天宁寺8年,于同治二年(1863年)告竣。

  清宣统三年(1911年),再次维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26日,侵华日军焚毁圣母庙山门、钟鼓楼、外院阁厅、僧舍,卦山书院以及文星阁。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阎系政权拆毁三十三天唐建华严经塔及清建玄武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53年首次拨款维修石佛堂。

  1955年夏,风雨摧毁卦山柏交亭。

  1959年,省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寺院,重建卦山书院。

  1964年7月,山西省档案馆移驻寺内,铁铸、泥塑、木雕的各类佛像150多尊毁弃几尽,殿堂楼阁更作他用。

  1967年,“红卫兵”破旧立新,将大雄宝殿仅留的3尊大佛挖眼剖腹,元明版经书、铜镜及宋代书法家米喆题额一扫而空。

  1976年到1980年,县艺校占住寺院,将石佛堂东西两廊拆除。

  1977年,拆毁环翠亭和山神庙。

  1981年,省文物局拨款9000元维修寺院。

  1982年,搬迁柰林村梵庵寺大小佛像20余尊及木龛虚堂于寺中。

  1983年,省文物局拨款1.5万元,翌年拨款38.5万元,修筑沥青公路,重修天宁寺,重建环翠亭与石佛堂。现存建筑均属明清两代。寺西寺东有墓塔两群,其中,西塔群15座:元代3座,明代6座,清代1座,另有5座字迹剥落不清;东塔群两座,为明代建筑。元前墓群在瓦窑村西卦儿地,于1981年前被陆续毁弃。

卦山天宁寺其他介绍

  天宁寺位于交城县城北三公里处的卦山,距太原六十七公里。卦山,是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的三晋著名旅游景点。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参天、寺宇巍峨、华严道场而早在唐代就闻名遐迩。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将它跻身于三山五岳的行列,称誉为“第一山”。卦山山峰耸峙,层峦迭嶂,古柏苍翠,千姿百态,衬托出古宁寺幽雅风姿。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创建,后经历代扩建与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山门内两廊有古唐碑、明铁碑、历代重修碑,书法或苍劲挺拔,或饱满稳健,功力颇深。清代,曾有人将“黄山之松、卦山之柏、云栖之竹”列为华夏树木奇观。卦山古柏扎根于悬崖绝壁,钻岩抱石,姿态各异,著名的有龙抓柏、牛头柏、连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来流传有许多神秘美妙的神话传说。

  千佛阁内有元代铸佛像三尊,高6米,每尊旁胁侍铁铸弟子六尊,庄重清逸。阁内四壁置两层木阁,每阁各有坐佛一尊,惜已毁坏。虚堂在千佛阁后,斗拱支檐,飞翼起翘,五脊六兽,雄伟壮观。堂右有明铸铁钟,可声闻十里。大佛殿居寺院正面,殿内释伽牟尼像高踞佛台上。往后登一百九十八级石阶,可达重檐三层毗卢阁,在此俯视远眺,地藏殿、藏经楼、卦山书院、朱公祠、奶奶庙等历历在目。布局层次分明,殿阁错落有致。再上为石佛堂,建造精巧,别具匠心。附近关帝庙、三教堂、文星阁等建筑,有宋代米芾和清初傅山书写的匾额。寺外东向墓塔林立,庄重秀丽,另是一番情趣。

  天宁寺位于中轴线南端,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66级台阶和石牌楼,突出了寺院的陡峭壮观气势。石牌楼古朴雄伟,前面镌刻“登彼岸”,背面镌刻“罗天接引”。66级台阶两侧石制柱头雕有数十个石狮。顺着66级台阶上去,便是寺院山门,山门上端横匾“第一山”,乃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所书。

  进了山门,便是前院,有明代嘉靖四年(1525年)重建的千佛阁,面阔五间,重檐歇山绿琉璃瓦剪边,三面围廊,下有“龙云虎风”洞穿行而上。从“龙云虎风”洞上去,便是中院。中院开朗宽阔,气宇轩昂。正面大雄宝殿重建于清代嘉庆九年(1804年),保持了明代风格。殿内三尊金身大佛结跏趺坐,通身金妆,是释迦牟尼的三身佛像,为明永乐五年(1407年)之作品。

  毗卢阁在后院,是天宁寺的最高建筑,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檐歇山顶,阁体明三层暗二层,下层四面檐柱,中层四面围栏,阁内上下层置木楼板,有木楼梯可登。殿中雕刻精细的大型佛龛之内有趺坐木雕像3尊,两旁有摩诃迦叶和阿难陀侍立。

  西出“右吕”月门,有地藏殿和三教堂。地藏殿中地藏菩萨端坐正中,十殿阎君分列两旁。满墙面壁画以佛教六道轮回及十八层地狱中因果报应故事为内容。三教堂重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二层楼阁式,面阔三间,布瓦歇山顶,佛、道、儒三教主端坐殿中,这种布局形式极为罕见。

  东出“左汾”月门,沿400余个石阶拾级而上,是卦山最早建筑石佛堂。内外两进院落,里院正殿为“宝灯王佛殿”,殿中有高达5米的唐代圆雕石佛,为我国唐代石雕精品。左右山墙二十诸天壁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堪称壁画之精品。

  院中千年古柏上建有倒座观音龛一座,歇山顶,九脊十兽,制作精巧,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模型。

  2006年5月,卦山天宁寺作为唐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山西文物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卦山天宁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卦山天宁寺”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