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汾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漪汾公园,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北路88号,东临永乐苑小区,西至千峰北路,北临兴华南小区,南临漪汾苑小区。占地面积9.92公顷,其中绿地面积达7.28公顷,栽植树木品种130余种。1993年开始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7年9月被列入太原市重点绿化工程之一,2008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5月公园正式对社会开放,公园日均接待游人5000余人次。
漪汾公园发展历史
漪汾公园的前身是城市规划中的雕塑公园,因经费不足没有建成。
2008年4月7日,太原市政府将漪汾公园建设工程列为当年重点工程之一,太原市漪汾公园筹建处具体负责公园的建设工作,委托太原市园林设计院研究编制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5月15日开工建设。工程建设内容有:前期工作(拆迁),漪北区(火柴广场、树阵广场、雕塑),漪中区(徐继畬纪念亭、停车场、主景亭、主广场、木廊桥、人工湖),漪南区(大型体育场),道路及入口广场工程,土方、假山及三通一平工程,照明、监控、广播音响工程,厕所及服务设施工程,绿化工程等。审定决算额为4701.41万元。由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设计,山西润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40多家单位施工。
2009年5月16日,漪汾公园正式对外开放。7月,成立太原市漪汾公园管理处。
2011年,漪汾公园管理处更名为太原市漪汾公园。
漪汾公园文化活动
2010年5月15~17日,漪汾公园举办首届以“低碳绿色、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
2011年5月14~16日,举办第二届以“传千年养生之道,扬龙城和谐之声”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
2012年5月18~20日举办第三届以“健康养生之道,漪汾文化之韵”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
2013年5月18~20日,举办第四届以“绿色·健康·幸福”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展示太原市旧城改造日新月异的变迁及发展史,并为市民宣传健身养生知识。
2010?2013年,漪汾公园多次参加太原园林局组织的菊花展览,其中2013年摆放的“中国梦·我的梦”菊花展台彰显了漪汾人的精神风貌。
2019年5月15日,太原市漪汾公园举办了以“芍药花开美丽漪汾”为主题的第十届一园一品文化节。2000余株芍药花竞相开放,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漪汾公园主要景点
漪汾公园运用现代的植物造景手法,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栽植法桐、千头椿、银杏、油松、白皮松、青杄、碧桃、连翘、玉兰等多种植物,亭亭玉立的海棠玉兰园、雍容华贵的牡丹园、沁人心脾的桃李芬芳园,曲径通幽,精致典雅。各景区、景点以园路贯通,用植物景观和水景相互渗透、过渡,通过雕塑、假山、水景、亭廊的建设,达到各个景区之间的融会贯通及整个公园景观的协调统一,乔、灌、花、草自然天成,为改善太原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位于公园南侧,曲径通幽,翠竹掩映,造型古朴,似两粒遗落于竹林碧海中的明珠,亭顶勾连,横栏石阶,形似并蒂莲花,听竹海涛声,对弈品茗,吹笛奏乐,自有一番闲适风雅。
位于运动场北侧,清风亭取自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建于环湖假山上,远可眺漪汾景,俯可观清漪池,环亭植松木及多种花卉,清风徐来,“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位于公园中区,主景亭临湖而建,视野开阔,建筑造型为圆顶方底,取意于古人“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充分体现了公园设计中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理念。从清晨身姿飘逸的打太极老者,到傍晚歌声嘹亮的红歌歌队,主景亭是居民文化生活最自由宽广的舞台。
位于公园北区,种松草堂位于假山之上,是漪汾公园最高点,环亭植有多种松木,风骨高洁,松香阵阵,凭亭而眺,俯瞰公园景致,“春风暖筱百花舒,夏霭轻雾翠盖浮,秋雨芦蒲枫叶艳,冬云映雪翠松竹。”四时之景,各具特色,尽收眼底。
位于公园中区,铜像高2.5米,底座高1.2米,前有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徐继畬”三字,后有徐继畬中英文生平简介。
徐继畬[shē](1795—1873),山西五台人,字建男,号松龛,又号牧田。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学熏陶,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年(1830)授翰林院编修,后任陕西监察御史、广西浔州知府等职。道光十七年(1837)起,先后任福建延建邵道、汀章龙道、两广盐运使、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等职。道光二十六年(1846)十月任广西巡抚,十二月改授福建巡抚后兼署浙闽总督。他在公务之余,著述不辍,深入研究,认真反思,前后用五六年时间,完成了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启迪中国人开放意识的启蒙著作《瀛环志略》。《瀛环志略》首次刊刻是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此后的半个世纪里,该著作先后刊印10余版次,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特别是对郭嵩涛、康有为、梁启超等近代外交家、思想家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徐继畬成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最早提倡思想开放、倡导客观认识世界的先驱人物。咸丰六年(1856)起,出任平遥超山书院院长,倾心于教授课读与赋诗作文,其学问和人品影响了众多学子。同治二年(1863),以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同治五年(1866),出任京师同文馆大臣。同治八年(1869),以老病告归乡里,4年后,这位以开放思想见长、对中国历史有破冰醒世之功的老人病逝于五台山东冶镇。
位于公园北区,广场直径50米,中心为钢结构火柴盒雕塑,高约5米,重约5吨,以全省最早的民族工业为素材,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双福”和“飞艇”火柴盒放大而成。雕塑刻字上行为“用西北土货救农村破产”,下行为“购国产火柴免利权外溢”,它记录着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见证了一段山西近代工业发展史:清光绪十八年(1892),山西布政使胡聘之筹白银两万两在三桥街创办山西火柴局,拉开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序幕。光绪二十九年(1903),晋商渠本翘与乔雨亭共同购买火柴局,定名双福火柴公司,生产“双福”牌黄磷火柴,首开山西民族资本兴办近代工业的先例。民国八年(1919)改为生产“飞艇”牌硫化磷火柴。民国十九年(1930),中原大战,山西火柴工业跌入低谷。民国二十三年(1934)西北实业公司购得双福火柴公司,于4月1日正式成立西北火柴厂。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日军侵占太原,西北火柴厂改作野战衣粮厂,进行军需生产。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随着日军投降,火柴厂又回到西北实业公司手中。1949年4月太原解放,西北火柴厂又改名为太原火柴厂。1951年6月13日,太原火柴厂迁往平遥,名为平遥火柴厂。
位于公园中区,曲水流觞至此汇出一泓碧潭,九曲回廊,长桥卧波,长廊为木质结构,廊上匾额题写古医书中的养生之方,行于桥上,感受着习习湖风,远眺假山湖光。
位于公园中区,一池春水,栖于长廊下静似凝璧,温婉可人,木质长廊、石砌假山,清漪池与风格迥异的景致相配,移步换景,浑然天成,各具情趣。
位于公园西北角,内容以宣传节能减排科学知识和健康百姓身心的基本常识为主,让市民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也是太原市唯一使用太阳能提供照明的科普画廊。每块画廊3米多长、2米多高,护栏的造型简洁古朴,顶端安装有两块太阳能电池板。科普画廊利用太阳能照明技术,白天吸收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在夜间为画廊提供照明,画廊具有自动感应功能,当天色变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动打开,然后持续点亮5个小时左右,大概到晚上12点,灯光就会自动关闭,既方便群众阅读,又节能减排。
位于公园南区,占地面积1.7公顷,内有400米塑胶8跑道的运动场,8个篮球场地,2个羽毛球场地。该区外还设置健身器材18套,为市民提供了健身运动场所,同时也与太原外国语学校实现了社会与学校资源共享的目标。
位于公园东北角,54株法桐植于2008年,树荫浓密,姿态秀美,是老年人舞柔力球、青年人打羽毛球、孩子们嬉戏的地方。在这里游人既可享受到明媚的阳光,又能在树荫下小憩。该广场将健身与休憩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太原市规模最大的法桐树阵广场,也是漪汾公园的亮点景观之一。
漪汾公园园区布局
漪汾公园,秉承人与自然相融、和谐的理念,以方便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健身、教育为主导,按照动—静—动的理念设计,公园分为北、中、南3个功能区域。中区作为公园的主景区,设主广场、主景亭、木廊桥、人工湖等景点,景区设计将山西境内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在亭台楼阁间体现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相较景色独秀的中区,公园北区则以人文气息见长,北区以圆形广场为标志,广场中心设大型火柴盒雕塑,寓意着山西近代工业文明的开始及一脉相承的晋商文化;而立于公园内部的徐继畬铜像和纪念亭则充分体现了太原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南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占地面积1.7万余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健身运动场所,同时也为太原外国语学校提供了园林式的活动空间,实现了社会与学校资源共享的目标,使其成了富有山水景观和体育特色的文化生态公园。
漪汾公园所获荣誉
2009年,公园荣获太原市政府的城乡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荣获太原市四星级公园及山西省四星级公园称号,同年荣获太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太原市十佳文化广场称号。
漪汾公园其他介绍
漪汾公园是太原市首批晋阳文化主题公园,公园的建设主要是想让世人了解晋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赐予晋阳儿女的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它也体现了生活在晋阳地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
公园分为北、中、南,三个功能区域。其中,北区以圆形广场为标志,广场中心设大型火柴雕塑和徐继畲雕塑和纪念亭。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北路88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漪汾公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