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旅游景点

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景点照片

龙山石窟旅游景点介绍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龙山的元代道教石窟。 始建于元太宗六年(1234年)。 面积1.625平方千米。

  龙山石窟沿龙山脚下设点,向北延伸至风峪沟南山梁,沿龙山西山梁南至明仙沟,顺沟到东山山脚下汇合; 龙山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道教石窟,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填补了中国石窟艺术在宋元之交时期的空白。

  1996年11月20日,龙山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石窟历史沿革

  最初龙山为佛教活动场所,盛唐时龙山道教活动兴盛。龙山石窟开凿时间最早为唐代,分别是第4窟三大法师龛和第5窟玄真龛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在其北侧建童子寺,寺院在金代被毁,只留下部分残迹和寺前一座燃灯古塔。

  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年),道士宋德方主持开凿龙山石窟第1、2、3、6、7窟。

  明代,内官畅英重修

龙山石窟主要景点

龙山石窟虚皇龛

  虚皇龛,为第一窟,位于龙山之顶,元代开凿,龛内雕元始天尊坐像,头已不存,衣饰披于座上,自然流畅。脚下流云缠绕,头上有光环,似是道府诸神作朝拜仪式。洞内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两壁20尊诸虚皇道君神像。

  太虚之神称为虚皇,实为虚皇老子的化身,意为人间有皇帝,仙界应该有虚皇。该窟形为圆形,共有雕像21尊,正壁中开莲瓣形龛,龛内雕像为虚皇老子(元始天尊),头已失,长髯尚存,衣饰披于座上。身后凿圆形云气纹背光,外饰火焰纹,内饰五道升腾的云气纹。天尊身着裙(围在腰部或腰部以下的服装)、褐(粗布短衣服)、帔(披在肩背上无袖的服饰),袖手盘腿而坐,束腰方座与东西两壁通连,衣纹舒缓垂落于座上。东西两壁为十常侍像,各有雕像10尊,呈环形排列。20天尊乘着滚滚的云雾,飘然而至,他们拱袖执笏,俨然肃穆,着裙、褐、帔立于云端,手中所执笏板已失第一窟显现的是空灵齐一、虚空缥缈之美。

龙山石窟三清龛

  三清龛,为第二窟,位于虛皇龛之下,元代开凿,是龙山诸窟中最大的。中为玉清元始天尊,左为上清灵宝天尊,右为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正面主像,左右有真人和侍者像,面容端庄,衣着沉厚,双手执圭拱捧于胸前。通高1.5米,两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

  三清龛弧角方形,平顶。三壁设坛基,坛上雕像,三壁雕像共15尊。正壁坐像三尊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尊神安然高坐在正壁长形台座之上,长髯垂胸,袖手盘膝,神态虚幻玄远,自若中不失肃穆,舒缓中蕴含清静。两边的六真人、六侍者,有的神色恭敬,有的态度小心,雕刻匠师们将他们安排得错落有致,动静相宜。在所有各像冉冉升腾的火焰云气背光之,上,五条巨龙祥集出没于窟顶,整个洞窟充分展现了“三清境”世界华赡、瑰丽、肃穆、神圣的景象。从整体上看,此三清像与六真人和六侍者,衣纹的处理是根据雕像不同的身份、地位、性别加以处理的。天尊衣饰舒缓叠落,真人衣冠有序洒脱,男童侍厚衣棉袍,女侍者着披巾着宽裙,该洞窟是我国同一时期最成功的雕刻作品之一。对照窟中所刻题记,此窟的用意在于“大道幽冥,孰诘其形。至人体奥,立象尽情”。最终目的是为祈祝“当今天子,亿万斯年。波及臣佐,嵩呼庆贺。风雨若时,生灵安妥”。即祈求祝福蒙元皇帝和朝臣们长生不老、江山稳坐。百姓生灵风调雨顺、安享和平。第二窟则众神祥瑞云集,极尽华赡富丽。

龙山石窟卧如龛

  卧如龛,为第三窟,又称卧龙龛,位于三清龛东侧,元代开凿。龛内正面雕一长方形高台,台上雕一尊侧身卧像,头东足西,长1.8米,是道人修炼仙丹时涅粲的模拟像洞中石台上雕披云子宋德芳卧像,神态自然,泰然安详,后有2侍者作肃立状,龛顶雕有4龙盘旋,乃为道教全真龙广门派修道用气之法“玉龙盘体法”的写实性雕塑。

  卧如龛,弧角矩形,平顶。共有雕像3尊,一卧两立,卧像为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立像为两个着道袍的侍者。窟顶无雕凿彩绘痕迹。窟门外方内圆,拱形。内有安装门的痕迹。正壁有一着褐、帔、裤、鞋的免冠老者,足西头东,左手拂腮,右手隐于平抚腿部的长袖之中,枕长形圆简枕,枕左侧而卧于台座之上。紧靠台座两边各有一着道袍侍者,足踏方座,拱手笼袖,恭敬站立。靠广门的空龛,原为镶碑之处,碑已失。第三窟肃穆,空旷,素朴,简洁。

龙山石窟三天大法师龛

  三天大法师龛,第四窟,唐代开凿。石窟坐北朝南,弧角平顶,三壁三龛,共有雕像11尊,三壁设坛基,坛上雕像。三壁坛,上主像分别是道教的创始人张陵(正壁)及其子张衡(东壁)、其孙张鲁(西壁)。从造像布局和特点来看,简朴单纯。进入洞中,首先看到的是正壁天尊和真人像。天尊端坐,体量壮硕魁伟,神态英武慈和,在舒缓自如的农纹和平稳方正的台座陪衬下,显得泰然自若。而真人把诸香华,足踏莲花,体态丰腴肥美,流露出唐人寓动于静的审美风范。东壁雕像一坐两立,已严重风化,漫漶不清。西壁雕像一坐四立,天尊两手交叠,掌心向上,安坐于台座上。此窟并未全部完工,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在策划雕凿雕像时是如何操作的,即先凿刻出大形,再进一步刻划局部,最后完成。

龙山石窟玄真龛

  玄真龛,为第五窟,唐代开凿。石窟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开窟小,仅为一天尊二真人,一坐两立。主像为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张志和。张志和是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初名龟龄,字子同,自号玄真子,自称烟波钓徒。博学能文,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16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任翰林待诏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传说他守真养气,有卧在雪地上不怕冷、进入水中不沾湿的功夫。从天尊形象来看,似比第四窟天尊面部浑圆一些,且有一真人面部完整,但真人脖颈短粗,与身体衔接略显粗笨。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艺术匠师注意了雕像头部与壁面的连接,因而使后世盗凿者不易得手,天尊头部都被保留了下来。虽然真人也有头残失的现象,但比元窟遭后人破坏的情形要轻得多,这样既能延长雕像的自然寿命,又能防止雕像遭受人为破坏

龙山石窟披云子龛

  第6窟主像居中端坐,左右侍者,右角雕“小道士半掩门”造型,面目、衣饰与第1窟相同。一说主像是宋德芳,此龛是宋德芳自赞,内雕宋德芳和其师弟李志全、门人秦志安三人石像,壁上有自赞题记,龛顶有象征幸福、平和的凤凰、祥云浮雕。凤凰、浮云多出现在绘画作品中,石窟雕刻中出现凤凰祥云图,较为罕见。

  披云子龛,第六窟,又名辩道龛,元代开凿。坐西朝东,弧角方形,平顶,三壁雕像,共4尊。正壁设坛基,坛上雕像,真人着裙、褐、帔,袖手安坐于束腰方座上,头已失,衣纹垂叠直落于座前。南北两壁雕二真人,着裙、褐、帔,拂袖平端帕巾,立于四足方座之上,头已失,衣纹直落,颇具装饰性。靠西与正龛相连的壁面,开一圆拱门,门分两扇,门半开,一童子手持书卷,欲踏进门来。这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常用的手法之一,名叫“妇人半掩门”,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有人认为,该窟表现的可能是全真教主王重阳,两旁道士是披云子的两位恩师刘处玄与丘处机,门中的小童子是宋披云。但该窟题记的全部内容都是赞颂宋德方(披云子)的,且雕像的体量亦较其他洞窟大。从窟群的布局看,在宋德方进行元窟的整体规划时,已将此窟的开凿安置于其中,因此推测第六窟专门供奉的是宋德方本人及其弟子秦志安、李志全的造像。在我国寺观和石窟艺术中,描绘表现供养人的画像、出行图、塑像,很早就有了,如敦煌莫高窟。但这些供养像都是画在自己供奉的佛像窟或佛殿中的,也就是说,供养人像是与佛像同堂共置的。像这样专门开一洞窟来为自己造像,并且体量也较大,确实在全国石窟中少见。

  石窟藻井为凤凰祥云浮雕,双凤展翅,呈S形盘旋于浮云之中,形似太极,极为精美,全国罕见。专家考证,这是一对夫妻鸟,一雄一雌,象征幸福吉祥。第六窟则别出心裁,爽括又富有情趣。

龙山石窟七真龛

  七真龛,分内外两室,内室雕王重阳七大弟子像,雕像分三面排列,正面三尊,两侧各一,有侍者像,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讲经论道的情景。全真七子和披云子宋德芳都是武侠小说《神雕侠倡》《射雕英雄传》中出现过的历史人物,极富传奇色彩。

  七真龛,为第七窟,元代开凿,石窟坐西面东,分前后室,现存雕像8尊。窟内刻画的是全真教主王重阳的七大弟子马珏、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两边各有一女侍,有一女侍头失,另一女侍全失。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人称“全真七子”,因他们各自创立了全真教的一个门派,又被其弟子尊称为“玄门列祖”。

  洞窟呈前后两室,前室为横长方形。内洞门两侧青龙、白虎两尊力士像全被盗凿。内门洞上方雕有“玄门列祖洞”五个大字。南壁依门处有一空龛,为镶碑之处。安坐于后室正、南、北三壁高台上的七真像,在幽深的洞窟中增添了几分莫名的神秘之感。作者从道教思想的审美理想出发,用洗练简括又不失含蓄内敛的刀法,塑造了真人们所特有的素朴无华,徐缓平和,又不失潇洒放达的动态特征。为与洞窟雕像厚重、硕大、简练的形体相协调,窟顶的高浮雕刻画了云气舒卷、蟠龙出没的情景。而内洞门边衬以浅浮雕祥云,两只翻飞的白鹤相对翩然而至,使整体洞窟显得道家美学意韵的古朴、幽深、空寂。第七窟隆重安坐,朴厚幽深之气扑面而来。

龙山石窟三皇龛

  三皇龛,为第八窟,明代建立,原供奉的是道教称之为三皇的天皇、地皇和人皇,位于一个形似龟头的岩石上,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三壁环台座,相互通连,无石刻雕像,台上所陈泥塑均已毁。

龙山石窟辩道龛

  辩道龛,为第九窟,明代建立,位于第二、三窟西面的崖石中,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三壁环台座,相互通连,无雕像。由于地势偏低,修建不久即因自然灾害倒塌而被泥土掩埋,以后一直无人知晓,以至于明清时期太原城的“外八景”都把第九窟遗忘了,命名龙山地区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为“八洞环青”。直到1996年,石窟修建护坡取土时发现。

龙山石窟其他介绍

  龙山石窟地处太原西南,山中有北齐以来的许多石刻造像。原有北齐天保七年所建童子寺,金代被毁。现在部分小佛浮雕和一座燃灯石塔,塔高五点三米,塔基为六边形,上置浑圆灯座和六角形灯室,外有浮雕装饰,为我国现在最古老的石灯塔。

  在原石门寺遗址,也有石窟,其中刻有三米高的释迦牟尼坐像,顶上莲花和壁上飞天具有唐代风格。附近还有“昊天观”,虽已残破,但道教石窟保存完好。石窟共有八个洞窟,即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0师龛、七真龛及另外两处辩道龛。这些石窟内,共有石雕像四十多尊,至今尚保存完好。

  这些石雕风格朴实、庄重,衣饰雕饰简洁,与佛教石窟的雕塑风格有明显的差别。部分龛内,石窟顶部雕有莲花、龙凤等图案。

  天龙山石窟景观始于南北朝时期。东魏时期,大丞相高欢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修建寺庙,拉开了天龙山佛教史的历史序幕。石窟寺分布于东西峰间的悬崖峭壁之上,共计有25窟,500余尊造像。其初凿于东魏,历北齐,在隋唐时期达到极盛。石窟平面大多是面宽、进深相等的方形,三壁三龛式洞窟占到了全部石窟的一半以上。石窟寺的雕造技法较之北魏有了很大的进步,是石窟这种外来艺术形式逐渐中国化的典型实例,尤其是用圆雕法雕出的佛像,以三度空间的方式来表现,既有印度佛像高雅、柔和的特色,又有中国传统雕刻所具有的清新韵律或线条,使雕像具有神态高雅、体态丰满、姿态优美的特征,世称“天龙山样式”,后来成为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本世纪20年代初,石窟遭到帝国主义的严重破坏,石窟中的大部分精品被盗运国外,散失在日本和欧美等国。位于石窟下方的圣寿寺,初名天龙寺,创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宋元时改今名,明代重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刹。此外,千佛洞、白龙祠、关帝庙、观音塔及柳子沟也都是天龙山的重要景观,古往今来流传有许多美妙的神话和传说。

  在峰顶峭壁上共凿有8个洞窟: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0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龙山石窟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龙8条和双凤藻井、仙鹤等许多浮雕。石雕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素静、褶皱分明,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有的龛内两侧、前壁留有元代题记,是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石窟的珍贵资料。

  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东分为三组,虚皇龛位于龙山之顶,洞内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两壁20尊诸虚皇道君神像;三清龛位于虚皇龛之下,龛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通高1.5米,两壁6尊真人和6尊侍者雕像;卧如龛位于三清龛东侧,洞中石台上雕披云子宋德芳卧像,神态自然,泰然安详,后有2侍者作肃立状,龛顶雕有4龙盘旋,乃为道教全真龙门派修道用气之法“玉龙盘体法”的写实性雕塑。自西向东巨石之间三天0师龛内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及其子张衡、孙张鲁石雕塑像,各高1.35米,另有8侍者像作肃立状。其雕像形态、技法均具有唐代特征。玄真龛内有雕像3尊,主像玄真子张子和为道教正一派中著名人物,其雕法、形态与三天0师像相同。无凿辩道龛内雕有披云子与其师弟-全、门人秦志安讲经论道的3尊石像,龛右侧小门有一持书童子侧面而立听道不忍离去的情景,极富生活情趣。龛壁有保存完好的赞颂披云子功绩的赞词和自赞诗的题记,完全是元代道教徒修行生活的真实写照。龙山石窟中最有游览和探古价值的是七真龛,也称玄门列祖龛。有9尊雕像,门侧各雕青龙、白虎、仙鹤、云龙,既象征神山仙境,又真实地反映了道教全真七子讲经论道的情景。

  特别提示

  许多人会将太远郊区的龙山石窟和天龙山石窟混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石窟。龙山石窟是道教石窟,而天龙山石窟为佛教石窟。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市区西南约20公里,039省道西侧)

  交通

  火车站北出站口乘308路公共汽车在“西镇”下车,下车后往北走100米,从路西“难老水泥厂”标志的一条小路上山,一路经过“龙山滑雪场”,不算太远就到山脚了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周一-周日8:00-17:00

  门票信息:门市价:20.0元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龙山石窟”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龙山石窟”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