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旅游景点

禹王城遗址

禹王城遗址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城遗址景点照片

禹王城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山西省夏县禹王乡禹王城遗址

  禹王城遗址,即古安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7.5千米处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地处青龙河平川和鸣条岗丘陵地带 ,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为春秋战国时期(前562年—前339年)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前206年—前202年)及晋(266年—420年)时的河东郡治所,总面积13平方千米 。

  禹王城遗址有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 ,大城形状如梯形,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台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 。禹王城遗址文化遗物有锛、锄、镢、斧等器具的陶范、平首布陶范及陶罐、陶盆、铁锛等 。汉(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时,古安邑(禹王城遗址)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88年1月13日,禹王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禹王城遗址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前562年—前339年),禹王城遗址是魏国早期都城。

  秦(前221年—前207年),禹王城遗址是秦国的河东郡治所。

  汉(前202年—8年,25年—220年),禹王城是汉朝的安邑县治所。

  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古安邑城一分两半,设了南安邑、北安邑,南安邑在盐湖区,北安邑就是禹王城(禹王城遗址)。

  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安邑城(禹王城遗址)废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禹王城遗址的庙宇尽毁于战火。

  195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对对禹王城遗址进行了调查。

  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禹王城遗址进行钻探和小规模发掘。

  1974年—197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禹王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1991年11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夏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的禹王城考古队在对禹王城遗址进行调查发掘时,于禹王村采集到一批陶质半两钱模。

禹王城遗址历史文化

禹王城遗址夏县与安邑由来

  西晋(3世纪)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禹都平阳,或都安邑。”认为安邑是禹时代的都城。

  安邑在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是晋国的领土,被分封给了晋国大夫魏氏。魏氏的祖先毕万事晋献公,获得了领地“魏”,(《史记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子孙因此以魏为氏。毕万的后代魏绛在晋悼公时期主政,说服晋悼公和晋国周围的戎狄部落保持和平关系,晋国从中也获得好处,这就是历史上的“魏绛和戎”。《史记·魏世家》记载:悼公之十一年(前562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乐,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正义:安邑在绛州夏县安邑故城是。

  据《史记》的记载,魏绛时魏氏从始封之地“魏”徙治安邑。

  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晋国曾有迁都“郇、瑕氏之地”的计划(在山西省临猗县一带,夏县西),诸大夫讨论的结果,虽然此地“沃饶而近盬”,但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左传·成公六年》)。最终确定迁都新田(山西侯马)。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魏文侯被正式承认为诸侯,安邑也成为了魏国的都城。

  周安王骄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魏国都城迁往大梁。

  安邑县设置于西汉(前202年—8年),安邑由此得名。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还曾临时定都安邑,时近一年。

  北魏神麚元年(428年),安邑分为南北两县;

  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县治所从原址上东迁、并改名夏县。北安邑改名夏县后,南安邑被称为安邑。南安邑县治所位迁至原址南边几十里外的盐池北部,即山西省运城市东部的安邑街道办事处。

禹王城遗址禹王台

  禹王台,又称青台,始建于唐代(618年—907年),为历代祭禹之所。解放(1949年)前,禹王台毁于战争,留一夯土高台,位于禹王城遗址内的小城东南角,当地传说为禹妻的望夫台。

禹王城遗址遗址特点

  建筑布局

  禹王城遗址共分为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部分,小城在内为“城”,外面的大城为“郭”,具有春秋战国时期“城郭制”的特点。禹王城遗址的这种城郭布局,属于“内城外郭式”。即在方形外郭内部有内城。

  大城,属战国前期(前562年—前339年),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15.5千米,北窄南宽,整体形状略呈梯形,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1千米的地段为22米外,其余部分都是10米—12米,高度为3米—8米之间,四面城墙皆板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一般残存2米,最高达5米,南墙和东墙保存稍差,东墙南段及东南角遗迹不明显,除北墙之外,其余城墙均不是一条直线,在西墙北段外,似有护城壕痕迹,东墙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随地形起伏而曲折,是四个城墙中弯曲最多的,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

  中城,处于大城西南部,略呈方形,中城垣周长6500米,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高1米—5米不等,东墙存长960米。

  小城,位于大城中部,小城整体形状为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周长3270米,面积约75.4平方米,墙宽5米—6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1米—4米,小城地势略高,应该是春秋战国时代安邑的宫城,而大城即郭城。

  禹王台,在小城东南角,又称禹王庙、青台,系方形夯土台,高11米,东西长58米,南北宽70米。从夯土台的剖面上来看,其上部夯土时代较晚,下部夯土较早。

  文化堆积

  禹王城的文化堆积层普遍厚达3米,特别是小城,文化堆积层厚达5米。禹王城遗址内有东周至汉代、两晋时期文化层,其堆积厚度2米—3米,遗存较为丰富。大城城内文化堆积厚度约2米,北中部及靠近小城、中城附近的文化堆积也较丰富,城北部有战国时代(前562年—前339年)的灰坑和灰层,大城东半部因处河滩地,故地势较低且文化遗存较少;中城城内布满汉代文化层,除西南角外,其余区域的文化遗存均很丰富,堆积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另分布有少量东周时期遗存;小城地表分布有东周时期和汉代遗物,文化堆积厚度约3米左右。

禹王城遗址其他介绍

  禹王城遗址(第三批国保)

  时代:东周至汉

  地址:夏县西北7.5公里中条山麓

  古城址有大、中、小三座城垣。大城平面近似梯形,周长约15.5公里,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北墙、西墙和南墙的西段保存较好,一般高出地面1—4米,西墙最高达8米。东墙大部分仅存断续残基。在西墙北段之外有宽约30米的护城壕痕迹。出土春秋战国遗物有鬲、盆、罐、浅盘豆、盖豆、甑、筒瓦和板瓦等,还有汉代的卷云纹瓦当、绳纹板瓦等。

  据初步研究,大城可能为战国时期魏都安邑,中城为秦汉时期的河东郡治,小城使用年代最长,可能为原安邑的宫城,建于东周,至北魏仍沿用。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禹王城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禹王镇——禹王镇位于山西省夏县县城以西的呜条岗丘陵地带,青龙河畔,距县城7.5公里,禹王乡政府所在地的禹王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建都的地方,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禹王乡辖:禹王村、辛庄村、郭里村、西赵村、中其里村、西其里村、史庄村、司马村、中秦村、秦寺村、西秦村、师冯村、东浒村、东浒庄村、秦家埝村、李庄村等。境内太三路(太原一三门峡)穿乡而过,县乡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即为商贾贸易重地,每年旧历3月22日和…禹王镇详细介绍

我要对“禹王城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