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旅游景点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景点照片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旅游景点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一共有两个地方,其一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檀树岗乡。其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县城诺江镇文庙街 8号,居东经107°14´,北纬31°55´,海拔342米,北依炮台,前临诺水。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历史由来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檀树岗乡。1927年9月,中共黄安县委在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组织“九月暴动”。

  同年11月,在此成立黄(安)麻(城)起义行动指挥部,领导黄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武装暴动,一举攻克黄安县城。1930年6月,鄂豫皖苏区正式形成,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设七里坪。

  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七里坪建军。现保存有七里坪革命法庭、列宁市经济公社、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等革命旧址。

  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历史事迹

  1932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总部随即进驻于通江文庙至1935年春。

  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英勇善战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地方武装、人民群众以通江为依托,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剿”,胜利的进行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宣(汉)达(县)三次进攻战役和陕南战役,强渡嘉陵江战役,使根据地扩展到四万二千多平方公里,辖二十二县一市,人口约500万,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红军也由入川时的四个师一万五千多人发展到五个军,八万多人,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篇章。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地理位置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县城诺江镇文庙街8号,居东经107°14´,北纬31°55´,海拔342米,北依炮台,前临诺水。该址坐北向南,原系通江文庙,始建于宋嘉祐七年,后毁,明景泰壬申年在旧基重建,清咸丰四年进行过大的修缮,改双重檐歇山式为单檐悬山式,保留了原建筑的基础及大木结构。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呈梯形布局,逐次升高。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其他介绍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四川省通江县城和沙溪王坪村。旧址包括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和红四方面军烈士墓。

  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革0据地进入四川,攻占了通江、南江、巴中,开辟了川陕革0据地,之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总政治部就设在通江县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文庙,始建于明代末年,有前厅、大厅(启圣殿)、左右厢房、棂星门等多处建筑,占地约1000平方米,当年-、王树生等在此办公和居住,总指挥部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指挥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的军事斗争。现在在这里建立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与总指挥部旧址相邻,原来是建于清朝中期的学宫,分左右两院、前后两院,相互连通,建筑全是木质,保存也较完好。

  红四方面军烈士墓位于通江县沙溪王坪村,距县城20多公里,建于1934年,安葬着3800多名红军烈士。墓碑呈四方形,高4.2米,碑身上端饰有镰刀斧头图案,碑额横刻有“万世光荣”四个大字,碑中间刻“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十一个大字,两边还刻有“为工农而牺牲、是革命的先驱”的联语,这块墓碑是红四方面军撤离通江以后,革命群众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下来的。(国家文物局)

  1.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西外延1.5米至围墙,向北外延3米至围墙,东至总政治部旧址占地范围外墙,南自戟门主体外延5米至红军广场。

  建设控制地带:西至围墙界外延20米,北至北环路列宁公园围墙,南至诺江大道。

  2.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保护范围:西至总指挥部旧址外墙,向东外延3.5米至围墙,向北外延20米至围墙,南以南殿外延5米至红军广场。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围墙界外延20米,北至北环路列宁公园围墙,南至诺江大道。

  3.红四方面军烈士墓

  保护范围:东至烈士陵园牌坊,西至英烈墙,南、北至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