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古碉群旅游景点介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素有“千碉之国”美誉,丹巴古碉楼分布于全县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共计562座。碉楼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大小金川河沿岸和大渡河沿岸。丹巴古碉楼平面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建筑材料采用山石、沾泥、木头等。丹巴古碉楼数量众多,形式各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006年,丹巴古碉楼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巴古碉群建筑特点
古碉楼是嘉绒藏族建筑的杰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碉的建筑年代为唐代至清代,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技艺高超,具有极高的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文化学价值。碉楼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尤以梭坡和中路两乡境内的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碉楼外形美观,碉基牢实,一般为四角、六角,甚至十三角的高方柱状体,用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千百年来,古碉经受了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却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称成风景。
碉楼的功能很多,传说最初是用来伏魔的,后来碉楼却大多与战事密切相关。丹巴的高碉主要分为四种: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其中以家碉及寨碉居多。这些碉楼碉门矮小、门板厚实,碉内用木扳隔层,有的高达十几二十层,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丹巴古碉群主要景点
丹巴古碉楼分布于全县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共计562座。其中:
巴底乡10座,分布于穷山村2座、穷山沟口村1座、木尔约村1座、来依村3座、骆驼沟村1座、俄努村1座、木兰村1座。10座中,保存较完好的2座,残缺的8座;
巴旺乡32座,分布于呷咔村7座、共布村1座、水咔子1座、光都村2座、瓦苏村2座、燕尔岩村2座、呷拉勾村1座、齐支村10座、小巴旺村4座、扎科村1座、呷拉沟村1座。32座中,保存较完好的13座,残缺的17座,遗址2处;半扇门乡9座,分布于火龙沟一村1座、火龙沟二村2座、火龙沟三村1座、梅龙沟中寨二村1座、梅龙沟中寨三村1座、大邑沟村3座。9座中,保存较完好的2座,残缺的6座,遗址1处;
边耳乡33座,分布于雅科村4座、党岭村3座、各尔沟村1座、磨子沟村13座、二瓦槽村4座、日卡村2座、边耳村5座、尔马村1座。33座中,保存较完好的6座,残缺的23座,遗址4处;丹东乡3座,均分布于窝斗村,都有残缺;
东谷乡46座,分布于牦牛村2座、邓巴村1座、扒匆村1座、东马村24座、永西村2座、拔冲村1座、井备村6座、东谷村3座、二卡子村6座。46座中,保存较完好的1座,残缺的44座,遗址1处;
革什扎乡46座,分布于瓦足村4座、前进村9座、三道桥村2座、大桑村3座、吉汝村1座、瓦坝村2座、科尔金村6座、大寨村16座、布科村1座、着斯里村1座、卓斯尼村1座。46座中,保存较完好的19座,残缺的24座,遗址3处;
格宗乡35座,分布于开绕村4座、俄呷村3座、鱼日村1座、林邦村6座、白玉村3座、格宗村14座、朱家山村1座、川主庙村1座、江达村2座。35座中,保存较完好的8座,残缺的14座,遗址13处;
聂呷乡27座,分布于高顶一队3座、傲日村3座、腰乞村7座、高顶二队3座、喀咔三村4座、喀咔二村2座、聂呷村1座、甲居村4座。27座中,保存较完好的16座,残缺的11座;
水子乡15座,均分布于各宗村,保存较完好的7座,残缺的4座,遗址4处;
梭坡乡175座,分布于莫洛村9座、左比村29座、八梭村16座、来依村49座、弄中村14座、共布村7座、东风村4座、松达村1座、泽公村12座、呷拉村7座、呷拉村·八家寨9座、大坪村18座。175座中,保存较完好的41座,残缺的111座,遗址23处;
太平桥乡16座,分布于丹扎村4座、拉占村2座、拉布村3座、黄家梁子村2座、几寨村1座、八家客村1座、黑凡顶1座、太平村1座、上宅垄村1座。16座中,保存较完好的1座,残缺的12座,遗址3处;
岳扎乡16座,分布于甲尔木村4座、八龙村6座、纳顶斯交下村1座、中纳顶上寨1座、上纳顶村1座、下纳顶村2座、斯交村1座。16座中,较完好的3座,残缺的11座,遗址2处;
章谷镇11座,均分布于白嘎山村,保存较完好的5座,残缺的6座;
中路乡88座,分布于克格依村8座、基卡依村23座、呷仁依村25座、波色龙村7座、罕额依村12座、折龙村4座、俄多村9座。88座中,保存较完好的22座,残缺的58座,遗址8处;
丹巴古碉群其他介绍
古碉是嘉绒地区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丹巴县有“千碉之国”
的美誉,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隘处耸立着无数的古碉建筑。据资料介绍;鼎盛期的丹巴碉楼不下3000座,一个大的村寨即有百余座。试想当初在深切河谷两岸,密密麻麻林立的碉群,其气势是何等的壮观!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县境内仅存古碉166座,主要分布在梭坡、蒲各项、中路,其中梭坡84座、蒲各顶29座,中路21座,其余各乡散存32座。现存古调最早修建于唐代,最迟为清朝增定大、小金川之时。古碉具有千百年的历史,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倚,却不倒塌,有的甚至弯曲如弓,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堪称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
古碉为片(乱)石夹泥砌成,棱角笔直,墙面
光滑,下宽上窄,面随高度增加而内收。古碉一般高20余米,最高达50m,内建楼层十
余层至二十余层,每层可容纳10余人,每座碉容纳百余至二百余人。这些古碉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从形状上可分为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三角碉。但以四角碉为主。
>从功能上可分为家碉、界碉、寨碉、风水碉、烽火碉、官寨碉,军事防御碉、通讯预警碉等。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战争期间,由于当地碉堡林立,清军久攻不下,于是将一批俘虏和工匠带到北京香山专门修建这种碉堡以供研究、演习攻击战术,
因此至今在北京香山仍然保存着一些同样由片石砌成的古碉而当时的俘虏和工匠也便留了下来,他们的后代在房屋建筑上还保留着部分嘉绒藏族民居的特点.古碉是嘉绒藏族先民高超精湛的片石砌墙技艺的典型代表,曾有历史学者根据林立的碉群,作出了“疑其碉群即嘉良古都”的结论。关于古碉至今仍然有许多尚未揭开的谜等待着人们去考证和研究。
保护范围:重点保护范围:分布在中路、梭坡两地的古碉群。一般保护范围:其它12乡和章谷镇境内零散的古碉。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丹巴古碉群”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