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景点照片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介绍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径103°14ˊ~103°24ˊ、北纬28°25ˊ~28°44′之间。该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国批准成立,以保护大熊猫、羚牛、珙桐、水青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

  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1994年7月,原林业部确认该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马边彝族自治县机构编制委员会马确定该保护区机构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5名,事业经费由县财政拨付。

  1997年保护区管理机构升级为正科级,属马边县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2000年11月完成保护区总体规划,2001年元月6日国家林业局予以批准。

  2007年10月完成《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综合论证报告》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申报书》.

  2009年6月2日,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保护区功能区调整。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径103°14ˊ~103°24ˊ、北纬28°25ˊ~28°44′之间。

  马边县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

  保护区地质构造属马边西部地区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地轴北段,凉山褶皱带,呈南北纵向平列,构成横断山系的一部分。断裂构造发育,河流切割深,地形起伏大。其中,南部主要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11组灰岩、石英砂岩和硅质白云岩等;北部有志留系、二迭系玄武岩和三迭系各组的砂岩、石灰岩、石英质页岩、白云岩等。

  保护区属山地地貌,为全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峰峦重叠,岭谷相间,山高路险。黄茅埂是大小凉山的分界线,其主峰大风顶海拔4042m。按地貌类型,可分为二个地貌区:一是中山区,即海拔1200m~3500m的地区,山体高大,沟深谷狭,石灰岩分布较多,在流水作用下,岩溶地形发育,溶洞奇特;二是亚高山区,海拔3500m~4042m,这里冷冻时间长,主要分布有亚高山草甸土。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

  保护区由于地势相差高度大,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凉,四季分明。保护区为深切割的中高山地,地势由中部向东西两侧倾斜,由于本地区处迎风坡向,阻挡了东南季风的运行,强大的东南季风与北方的冷空气在此交汇,形成地形雨、热带雷雨、气旋雨,雨量充沛,为“华西雨屏”、“天漏”的组成之一。

  保护区雨日多达240d左右,年降水量1800~2000mm。冬季雨少,1月份最少为平均6.1mm。夏季雨量最多,占全年的62%,其中:8月份最多,平均为275.3mm,最多达486.1mm。入秋后雨量迅速减少,但雨日多,因此,形成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降水特征。降水强度:1d最大雨量205.2mm,3d最大雨量225.0mm;1h最大雨量67.6mm。年降雨量≥1000mm的保证率为75%,≥900mm保证率为85%。4~8月≥600保证率为86%。

  保护区多年平均日照为960.8h,仅为可照时数的22%,比同纬度的华东地区偏少50%,是全国低值区之一。一年之内,月季变化也十分明显,夏季日照时间较长,秋冬较少。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文

  保护区内主要河流有大院子河和挖黑河,是岷江流域马边河的发源地之一,河流主要靠降水、溶雪水和地下水补给。其特点是: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充沛,水能蕴藏丰富,河水清澈,具有较大的水电开发潜力。

  大院子河:又名高卓营河,源于大风顶主峰摩罗哦觉西南侧,向西南流经觉都至麻咪泽,急转向北,经永红、铁觉、高卓营、白家弯、烟峰,至苏坝乡河口注入马边河。长47km,集雨面积564km,年径流量6.49×108m。主要支流有洛依突比、览郭界依孜曲、马洛口依达、蚂蟥沟、罗城依达、白家弯河等。

  挖黑河:又名瓦侯河,源于美姑县北端的依子垭口南侧,约53km,集雨面积488km,年径流量6.16×108m。主要支流有挖皆哈罗、挖黑南河、阿基尔祖等。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

  受复杂的地形、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土壤类型形成明显的垂直分布:

  山地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m以下,成土母质多为沙页岩、玄武岩、黄色粘土岩风化物,黄化为其特征。多数具粘酸瘦性质,尤缺磷,但水热成分较稳定。

  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200m,母岩多为各种沙岩、石灰岩、玄武岩、泥岩等,母质为坡残积。质地粘,有胶膜淀积,pH值为5。表层淡紫色,覆着棕色、暗棕色胶膜或铁锰结核,心土层棕色,粘粒聚集多,有的形成粘盘。

  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2400m,母岩为灰岩、沙页岩,母质为残坡积。质地轻壤,其典型剖面表上呈黑棕色,心土鲜棕色。pH值为6.8,近中性。

  暗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3000m,母岩为灰岩、沙岩、玄武岩等,母质为坡残积。土体表层为黑棕夹灰白色,发育层次不明显,质地轻砾质土壤,酸性土。

  灰化土: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3600m,母质多为坡残积物,呈灰白色,厚250px左右,片状结构,心土呈暗棕黄色,有明显的腐质淀积。pH值4.1~5,酸性土,质地轻砾质中壤。

  亚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3600m以上,母质为坡残积,厚度大于1500px。草皮层厚250px左右,含有机质7~15%,C/N比大于10,pH值5.4~5.8,呈酸性。质地轻砾质中一重壤。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其他介绍

  介绍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位于乐山市马边县境内,距乐山市167公里,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西邻美姑,南接雷波,呈一狭长地带,东西宽15.3公里,南北长37公里,总面积30164公顷。区内有四条马边河的主要源头溪流,保护区山地最低海拔800米,最高海拔4042米,相对高差3000米左右,地势陡峻,山高路险,平均坡度36°。
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区内物种十分丰富,已知主要植物有51种132属24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珙桐、桫椤、连香树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篦子三尖杉等;己知主要陆栖脊椎动物有25目75科26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约32只)、四川山鹧鸪、牛羚等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熊猫、白鹇等28种。是一个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基因库。
保护区同时地处彝族聚居中心地带,具有浓厚的彝族风情,在这里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彝族风貌和风土习俗。 交通
前往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可以从马边或者美姑进入。
线路一:从成都出发走成乐高速到乐山,再转道去马边县。
线路二:从成都乘坐火车(或飞机)到达西昌,再乘车前往美姑县。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