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旅游景点

三苏博物馆

三苏博物馆属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苏博物馆景点照片

三苏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2006年5月25日,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苏祠历史沿革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

  元延祐三年(1316年),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修三苏祠。

  明嘉靖九年(1530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修扩建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

  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惠芽摹拟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并置买祀田。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增修祠堂的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眉州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进行大维修,三苏祠“池之两岸,叠石成壁”,建来凤轩(原济美堂)等。

  清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何绍基任四川学政使时,来眉州监考举子。因到三苏祠拜谒三苏父子,至此亭避大雨,遂命此亭为快雨亭,并手书匾额。

  清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

  清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督学使张之洞来眉山倡导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

  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进驻三苏祠,将其作为司令部。在此期间,陈国栋筹资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相继增修了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并修甬道、小桥,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

  1950年初,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馆成立,兼管三苏祠事务。

  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上级调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博物馆一批古籍善本于三苏祠。国庆期间陈列正式对外展出。

  1967年,三苏纪念馆改为人民公园,陈列室改为工农兵展览馆。

  1978年10月,三苏祠重新开放并复名为三苏祠。

  2007年至2008年,眉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建三苏纪念馆、碑廊及陈列馆、文物精品展览馆、文物库房、西园、游客中心及停车场、纱縠行。

三苏祠历史文化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祠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眉山三苏祠当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2021年9月,三苏祠被评为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培育基地。

三苏博物馆其他介绍

  三苏博物馆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彩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等。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三苏博物馆”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三苏博物馆”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