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江油关旅游景点介绍
江油关,原名江油戍,三国时期历史陈迹,位于平武县南坝镇。
江油关系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军事要塞。
江油关基本介绍
蜀汉江油关位于今天平武县南坝镇的三国历史遗迹江油关,原名江油戍,系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军事要塞。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曹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兵出阴平邪径,奇袭江油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魏军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闻名。此后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关戍守,或称江油关,或称涪水关,成为蜀北名关之一。
江油关景区简介
江油关天险自成。其地群山环抱,涪水中流。关口险峰壁立,直插云天;关下江流湍急,浊浪翻卷。蜀汉时期,丞相诸葛亮在此屯驻重兵,扼涪江天险,使魏军不敢贸然犯川。诸葛亮死后,此关防守逐渐松懈。公元263年,魏国发动灭蜀的重大军事行动,一路大军由钟会统率,被蜀将姜维拼死阻于剑门关下。一路由邓艾统率,兵出七百余里渺无人烟的阴平小道,途中在摩天岭被陡峭的山谷阻隔。邓艾身先士卒,身裹毛毡,冒死从摩天岭上翻滚而下,三万人摔死过半,场面极其惨烈。余下的人如神兵天降于江油关前。蜀国守将马邈惊得魂飞魄散,其妻李氏苦劝丈夫与魏军决一死战不成,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然后口衔血书自缢身亡。马邈献关投降后,邓艾得以顺江而下,克绵州、陷成都,灭了蜀汉。
同时,在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间,这里长期都是县、郡、州治地,称为古龙州,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江油关遗址附近,有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等主要景点,以及李白读书台、李龙迁祠、玉虚观、马邈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流传着许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江油关发展变迁
三国时,蜀守将马邈献关投降后,魏镇西将军邓艾才得以顺江而下,克绵州,陷成都,灭蜀汉。江油关后来毁于战火,至此有名无关。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南坝镇遭受重创。灾后重建过程中,援建方河北省唐山市充分挖掘南坝镇悠久的三国历史,在规划建设上注重把蜀汉文化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为打好江油关这张牌,决定在南坝场镇广场上重建蜀汉江油关城楼。
新江油关城楼坐落在南坝场镇中轴线靠涪江处,将南坝涪江索桥、唐山大道和江油关统一结合起来。城楼高20米、宽18米,共有四层,一左一右有两尊汉阙。关楼上方,“江油关”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左右两边的汉阙上,分别题有“蜀汉江油关”、“冀川新南坝”。城楼四周,步步是景。
城楼北侧,主要以照片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南侧主要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南坝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城楼前方,是宽敞美观的唐山大道和仿长城建造河堤“长城墙”,左右两侧分别修建了文化站和文化长廊,城楼后侧是南坝镇地震避难广场。登上四楼的景观平台,美丽的新场镇、逶迤的涪江、秀丽的凤翅山尽收眼底。
“三人高,一丈宽,全是黄泥巴,一到夏天,荒草长得比人还高!”居住在南坝镇的老人张启明曾见过古城墙,但他没想到,特大地震发生后,一座千年以来有名无关的江油关,以如此雄伟的姿态挺立在了新南坝的土地上。
“把新江油关建在涪江畔和九环线上,最大程度地把蜀汉文化和燕赵文化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了冀川一家亲的情谊”。江油关建成后,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慕名驻足,成为九环线上一处知名景点。
蜀汉江油关其他介绍
蜀汉江油关位于今天平武县南坝镇的三国历史遗迹江油关,原名江油戍,系刘备入川以后,为防备曹操势力越摩天岭南下,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建立的军事要塞。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曹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兵出阴平邪径,奇袭江油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魏军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闻名。此后历朝历代,多在此设关戍守,或称江油关,或称涪水关,成为蜀北名关之一。同时,在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以前的1000多年间,这里长期都是县、郡、州治地,称为古龙州,是涪江上游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江油关遗址附近,有牛心山、凤翅山、叮当泉、明月渡等主要景点,以及李白读书台、李龙迁祠、玉虚观、马邈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绘真武祖师像碑、宋徽宗书御笔手诏碑等名胜古迹。牛心山相传为李唐王朝皇族远祖李龙迁之墓,当年曾被武则天派人掘断龙脉,李氏复国后,又多次派人填塞,流传着许多神奇而浪漫的故事。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蜀汉江油关”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