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娜羌寨旅游景点介绍
吉娜羌寨地处北川,隶属北川擂鼓镇,是从绵阳进入北川的第一个村庄,被誉为“北川第一村”。这里原名为猫儿石村,大多数村民是羌族人。
吉娜羌寨情况介绍
吉娜羌寨,原名猫儿石村,新羌寨起名“吉娜”,是羌族传说中最美丽女神的名字,寓意为“最美好”“最极品”。隶属擂鼓镇,是到老北川县城必经之地。她依山傍水,孕育着71户羌族儿女。可无情的5.12地震摧毁了69户房,罹难26人。寨子里90%的房屋倒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山东济南市对口援建。仅仅6个月,到2008年12月底,灾后重建的羌寨在废墟上神奇般地重现,69户居民顺利搬入新居,温家宝总理走进羌寨,受到羌民热烈欢迎,重建过程中,擂鼓镇政府召开灾后重建动员大会,大多数村民支持统规统建,确定了政府平均每户发放住房补助2万元,县财政贴息每家贷款5万元的“政府补贴、无息贷款、居民自己出资、援建单位统一修建”重建总体思路。按照“原则是每人30平方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家重建房的面积”的原则,寨子里的村民大多数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家家户户都修得很宽敞。
新猫儿石村的效果图上,楼房和成排的平房不少,雕楼、羌寨依山傍水而立。纵横其间的街道,设有漂亮的游客接待中心。北川农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部设在现场,悬挂着多幅民居效果图。农户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图纸,来选择重建起来的家是什么模样。按照统一规划,这里人均可以有30㎡居住房,一家普通农户,一般至少拥有100㎡的新房子。蒲方方介绍,当地人的习惯是建一楼一底的房屋,如果愿意,也可以多盖几层:“以后旅游发展起来,这里的村民每天可能忙都忙不过来。”他说,在北川要找到一块达3万平方米的地形并不容易。地基3米深新房抗8级地震。
建设之初,猫儿石村的村民心有余悸:地震之中,71户人家有69户房屋严重受损,原地重建没危险?蒲方方称,此地经过多部门评估后开建,每户人家的地基至少深入地下2-3米,以垫层再加两层钢筋混凝土造成整块地基,抗8级地震。
花椒坪上的永久性农房,均价可达到12万元/户。国家补贴2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最高可达5万元,剩下都是农户自筹资金。农户们虽觉得造价有些高,但也很理解。
吉娜羌寨简介
吉娜羌寨系北川县擂鼓镇猫儿石村一社、二社范围内羌族居民聚居的村寨,寨子左边是花椒坪、右边是厚皮山、正背面是扎口寺。5·12大地震中损失惨重,羌寨七十一户人家有六十九户房屋倒塌,二十六人遇难。2008年二百八十多名原羌寨居民已全部搬回新寨,迁入新居。
吉娜羌寨也是地震后最早建成的羌族寨子----吉娜羌寨。吉娜羌寨被称为“北川第一村”。地震后重新修建的院落,仍然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幽邃伟岸的碉楼傲然挺立,碉楼外墙淡雅素洁,房顶上,白石兀立,插着各式羌字旗。家家户户大门上方披着羌红,挂着羊头骨。篝火广场上,用青石垒砌的两座10多层的灰白色碉楼,成了苍山绿水间一道美丽夺目的风景。
吉娜羌寨其他介绍
这是一座崭新的极具羌族特色的小村庄。
几十栋小楼错落有致地坐落在依山而建的村子里。小楼的外墙装饰着麻黄石,酷似羌族传统“垒石而居”的风格。楼顶的屋角上镶着羌族崇拜的“白石神”。红绸子缠绕的羊头骨和印有羌族文字及图案的彩旗遍布村庄。家家户户大门旁挂着成串的玉米、辣椒,阳台上,一溜儿腌制好的腊肉腊肠,随吃随切。两座碉楼与灿烂的阳光交相辉映,整个寨子宁静而喜庆。
地震前,这里的名字叫猫儿石村,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南大门。地震后,这里作为北川第一个永久性居住的羌寨,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吉娜——这是羌族传说中美丽女神的名字。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吉娜羌寨”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