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旅游景点

遂宁广德寺

遂宁广德寺景点照片

遂宁广德寺旅游景点介绍

  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1.5公里的卧龙山麓,是川中佛教胜地,系唐开元以来著名古刹,被誉为“西来第一禅林”。全寺占地47666.67平方米,古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寺依山而建,方向300o,座西北朝东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分布,自麓至顶,揭殿九重:圆觉桥、哼哈殿、圣旨坊和碑亭、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法堂、三官殿、佛顶阁;中轴线之东有千佛楼、燃灯殿、千手观音殿等;中轴线之西有观音殿、轮藏殿、善济塔、玉佛殿等。大小殿舍二十余幢,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唐宋建筑布局风格。

  广德寺,原名石佛寺。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东川节度使杜济礼请克幽(无住)禅师来遂住持,开山阐教。寺大历年间名保唐寺。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六月,敕令大规模修建庙宇,赐名“禅林寺”,赐无住禅师紫衣,号“克幽禅师”,令颜真卿书寺匾额。德宗建中初,赐名“善济院”。贞元三年(787)克幽坐化圆寂,其徒原善为师装龛建塔。武宗会昌五年(845)诏令全国灭佛毁寺,“禅林寺”成瓦砾废墟。宣宗大中元年(847),克幽再传弟子法全募化重建。刺史王简重建“舍利塔”(俗名肉身塔)。昭宗天复三年(903)四月,敕赐“再兴禅林寺”名。

  五代寺制大体仍旧。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赐寺名为“广利禅寺”,又赐“敕赐广利禅寺观音珠宝印”一颗(今存寺内)。哲宗元佑年间,开始改建“舍利塔”,安岳县知县赵嗣业撰有塔记并书篆。徽宗崇宁二年(1103)赐克幽(无住)禅师谥号“慈应大师”,塔名“善济”。当年正月初八塔落成(即今善济塔),遂州转运判官谢瑾撰有《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十月,敕赐克幽禅师为“圆觉慧应慈感大师”。淳熙元年(1174),敕令尚书省参知政事四川宣抚使郑闻到寺建圣旨坊,竖刻碑文于山中(即今之宋代九龙碑),上镌有唐宋七次敕封的年代。

  元代战争不休,殿阁局部遭到毁损。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开始重建,至宣德年间历六十余年而寺庙规模初备。英宗正统至宪宗成化年间扩建。成化年间,于圆觉桥北建金刚殿(即今哼哈殿),壮列八字山门,又于金刚殿和天王阁之间建翼形之“圣旨坊”(即今圣旨坊),东西作二亭以护碑志。至此,广德寺成现今格局。武宗正德八年(1513)赐名“广德寺”。明代的广德寺,僧众千余,寺宇宏伟,甲于西蜀,主领川、滇、黔三省三百余山。明末战乱纷纷,寺庙毁坏,僧人无存。

  清康熙时外省僧众来遂定居,重新培修扩建。佛教的临济正宗、曹洞宗、临济岔派各占殿堂一部分,形成三堂共管广德寺的局面。各堂自置田产,自建庙宇,以师传徒,各自继承。东法堂于百子殿侧建藏经楼,上法堂于三官殿上建佛顶阁,西法堂于大悲阁前建玉佛殿。

  民国年间,三堂仍旧,但寺中殿宇常充作驻军营房。

  1951年土地改革后,寺庙被征收。嗣后,区公所、学校、医院等单位相继驻入寺内。1983年县文物管理所成立,广德寺移交文物部门管理使用。1985年11月,遂宁市委、市府落实宗教政策,以遂府通(1985)02号通告,公布其为开放寺庙。1988年5月,市文物管理所搬出,将广德寺移交给广德寺管理委员会使用至今。

  保护范围:东以庙前广场牌坊为界,南以戒堂和玉佛殿南侧围墙为界,西以佛顶阁西侧围墙为界,北以Ⅱ号厢房北侧围墙为界,占地面积为3.3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分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和Ⅱ类建设控制地带两类。Ⅰ类建设控制地带:东以魔芋坡山脊线为界,南以广积堰南侧河岸为界,西以卧龙山山体330高程线为界,北以环绕卧龙湖330高程线为界,占地面积为65.8公顷,Ⅱ类建设控制地带:东以庙前广场东侧道路为界,南以戒堂和玉佛殿南侧围墙向外延伸45米为界,西以佛顶阁西侧围墙为界,北以卧龙湖湖坝为界,占地面积为12.6公顷。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遂宁广德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遂宁广德寺”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