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旅游景点

昌果沟文化遗址

昌果沟文化遗址属于文化旅游景点
暂无昌果沟文化遗址景点图片我要提供景点图片

昌果沟文化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雅鲁藏布江北岸支流昌果沟境内遗址

  昌果沟遗址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支流昌果沟的半固定沙地中,属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昌果乡管辖。

昌果沟文化遗址简介

  遗址所在沙地由于受河道及山体走势控制大致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0.6公里,海拔介于3636~3645米,整体起伏较小。沟谷内沙黄土沉积、风蚀洼地与流动沙丘交错分布,其中沙黄土沉积物颗粒较粗,且因受后期风蚀作用影响,边缘发育较多剖面头。

  洼地内散落有石块、陶片及打制石器等。该遗址于1991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首次调查发现。1994年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队与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成联合考察队,对昌果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此次调查和发掘共采集遗物计1000余件,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片等,并试掘出一个大型灰坑(H2),获得青稞、小麦、豌豆等来自西方的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以及来自黄河流域的粟等植物遗存,使得该遗址在东西文化交流及农作物传播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出自该灰坑的木炭测年结果校正后为公元前1370~1002年,出自同一灰坑的骨头测年结果校正后为公元前1113~834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2018年10月末,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态环境调查分队,对昌果沟遗址范围再次进行了地质地貌及人类活动遗迹调查。调查发现,昌果沟遗址范围内基本被现代沙丘覆盖,部分风蚀洼地内有陶片、石器裸露于地表。此次调查采集了陶片、石器等标本。陶片主要包括夹砂红陶、灰褐陶、灰陶,石器多为石片石器;同时在遗址范围内对两处高地剖面露头灰坑进行采样,其中对一处灰坑进行了试掘清理,清出一火烧遗迹。此次灰坑试掘清理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科考队的调查工作需要,对调查中发现的一处沙地剖面露头清理,并划分了露头剖面的地层情况:第一层为棕黄色粉砂土层,土质疏松,包含低矮灌木丛及根系;第二层为棕黄色细砂土层,土体固结较紧实,致密,包含部分植物根系。水平向下清理揭取第一层,距地表深约0.35米处出现一层灰烬面,平、剖面结合,划出一处灰坑范围。灰坑平面呈半椭圆形状,从沙地剖面看灰坑结构形态为口小底大的“U”型状,编号为2018GCH2。H2开口于第一层下,打破第二层,灰坑范围内为明显灰烬面,有大量炭屑分布,与周围第二层黄土地层土色较分明,界线清楚,测量灰坑面积为0.6×0.7米,深约0.24米,灰坑底部向下有厚约0.5米的风沙层,未见底。

  对灰坑做解剖清理,提取土样及炭屑标本,向下清理约8厘米时,出现三块较规整疑似人工垒砌的石块;于是对灰坑作全面揭取清理,整个灰坑范围内向下清理深度约8~10厘米时,清理出一圈规整的块石垒砌的类圆形石框,块石上均有火烧痕迹。火烧遗迹由一圈小块石砌筑,中间平铺三块较平整块石,整个遗迹南北外径长0.48米、内径长0.2米、东西外径长0.5米、内径长0.3米,距灰坑北壁8厘米、距南壁9厘米、距西壁4厘米、距东壁10厘米、距坑口深约8~12厘米,灰坑周围填土仍为灰烬土,包含较多炭屑。

  灰坑清理到底后初步观察火烧遗迹由一层碎石块垒砌,形制为较规整圆形,灰坑内包含大量灰烬土和少量炭屑,无其他遗物出土,对灰坑内灰烬土和炭屑进行采样。灰坑清理到底及完全揭出遗迹现象后,对灰坑及火烧遗迹进行了拍照、文字和绘图记录。

  该火烧遗迹位于昌果沟遗址范围内,位于沙地中间的一处高地,从初步调查地层剖面判断出有疑似文化层,通过试掘清理揭出遗迹现象。我们对火烧遗迹沉积物进行了浮选,在Beta实验室对浮选获得的果壳进行了碳14测年,结果为公元前1397~1216年,与以前测年结果相近,显示火烧遗迹与昌果沟遗址同期,为早期人类活动所留下的遗迹。

  在昌果沟遗址所在区域,现代风沙物质主要来源于雅鲁藏布江的河流冲洪积物——在枯水期受盛行风控制,经搬运-堆积-再搬运-再堆积的过程不断向上运移,最终沉积于昌果沟遗址所在的山麓区,发育形成连片的沙地以及爬坡沙丘。

  火烧遗迹所处的剖面地层序列中,沉积物在不同时期存在明显的差异。遗址所在地层沉积物颗粒较细且结构紧实,为沙黄土,与昌果沟现代农田土质地接近,相对适宜于当时人群的居住。该层向下沉积物颗粒变粗,指示了更强的风沙环境,且未发现活动遗存,指示在此之前可能存在比火烧对应的古人群居住期更早的一次环境恶化,不适宜居住。火烧遗迹层位以上,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粗,风沙活动增强,表明环境的又一次恶化迫使人类放弃原居住地而向别处迁徙,并在此处留下了他们曾经生活的遗迹。

  昌果沟遗址的历史较早,其在研究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古人群活动乃至藏族人起源、迁徙扩散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深入开展该遗址的考古工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昌果沟遗址范围内存在的遗迹现象及其历史变迁过程。科考队将对藏南雅鲁藏布江河谷古人群活动与生存环境方面做出明确清晰的分析与判断,从而推进雅鲁藏布江流域古人群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方面的深入研究。

昌果沟文化遗址周边旅游

  ·西藏山南羊卓雍湖

  ·西藏山南雅砻河

  ·西藏山南雍布拉康

  ·西藏山南桑耶寺

  ·西藏吉堆吐蕃墓群

昌果沟文化遗址住宿

  山南长沙宾馆星级★贡嘎县德吉路

  山南宾馆星级★★山南泽当镇乃东路13号

  山南宾馆(原山南地区招待所),属湖北省援建项目,于2001年5月1日正式挂牌营业,2002年5月8日荣膺二星揭牌,属涉外旅游定点单位。宾馆地处西藏山南泽当镇闹市.

  山南邮政大酒店星级★★山南泽当镇乃东路10号

昌果沟文化遗址景点

  西藏山南邮政大酒店坐落于藏民族的发祥地--贡布日山脚下,地处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泽当镇,距机场100公里,距圣地拉萨20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山南...

  西藏山南地区(地区所在地:乃东县泽当镇)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全地区共有12个县,24个镇,56个乡,596个行政村,总国土面积为7.97万平方公里(不含印占2.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8万人,有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其中藏族占96%。

  全地区年平均气温7.4--8.9摄氏度,夏季短而凉爽,冬季漫长而干旱,风大且频,结冻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无霜期短,有“藏南谷地”之称,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与拉萨毗邻,西连日喀则地区,东连林芝地区,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边境线长达630公里。

  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西藏历史上的众多杰出人物都诞生在这里,她以博大的胸怀和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雅砻文化和西藏历史上的众多第一。山南地区有着众多的文物古籍和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又有神秘的神山圣湖;既有风景如画的原始森林,又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辽阔草原;既有雄险的雅江大瀑布,又有久负盛名的文物古籍。仅雅砻风景名胜区就有7大景区58个景点,是一个集娱乐、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地方。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8]51号文件公布的目前西藏唯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920平方公里、拥有七大景区、58个景点,风景区涉及乃东、琼结、桑日、曲松、加查、扎朗、贡嘎、浪卡子等8个县,景区中心位于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泽当镇。该风景区是藏文化的摇篮和藏民族的发祥地,是以藏民族历史、佛教文化遗存为主体,壮丽自然的高原风光为背景、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为特征的中国目前海拔最高、人文景观最集中、最突出的大型高原风景名胜区,极具旅游观光、文化科考价值,是不可多得的人类宝贵遗产。

昌果沟文化遗址自然资源

  江河湖泊山南地区江河稠密,全地区最大的河流雅鲁藏布江中游地段在山南形成302公里的宽广地带,最宽处达7公里,流经贡嘎、扎朗、桑日、加查、曲松、乃东、浪卡子七县,滋养着沿江两岸万亩人工林地。全地区共有大小河流41条,其中雅砻河、温区河、沃卡河、增其河流域旅游资源集中。全地区有大小湖泊数十个,其中以富有神奇色彩的圣湖拉姆纳错,素有“碧玉湖”之称的羊卓雍湖和“草原明珠”哲古湖最为著名。这些湖泊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物、名胜古迹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原自然风景区。

  沟谷溶洞山南地区山地沟谷,类型多样,各显风采,其中桑耶青朴沟、温区沟、沃卡沟、次久沟(加查)等最为引人入胜。夏秋时节,沟谷内草林茂盛,野花遍地,溪水潺潺、鸟类众多、野兽出没,可谓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尤其是桑耶青朴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避暑御寒佳地,青朴还保存了大量的西藏佛教“前弘期”历史古籍。相传有莲花生、寄护等一大批名人修行洞108座,还有108个天葬台和108处泉水及大量的摩崖造像和灵塔。每年慕名前来观光、朝拜的旅游者、香客络绎不绝。山南地区较大的溶洞有扎央宗、宗工布溶洞,均为喀斯特溶洞。其中宗工布南洞洞深300米,最宽处26米,最深处达30米,洞内有经堂、佛堂和著名的“珍珠壁”,洞底有小湖,极有游览和观赏价值。*温泉瀑布山南地区有数十处瀑布,其中位于桑日县的涅喀瀑布和增瀑布,是地质构造断裂,雅鲁藏布江水下流而形成的大落差,落差达7-8米,江面在此仅宽40米,形如马尾、声如雷鸣,是雅鲁藏布江一大景观。全地区温泉星罗棋布,名目繁多。沃卡温泉共有七处,其中有达赖喇嘛的御用温泉卓罗卡温泉,宗喀巴大师沐浴的党琼邦大温泉,不仅水温适宜,而且可治关节炎、胃病、皮肤病、眼病等多种疾病。*雪山冰川山南地区雪山冰川众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10多座,其中对外开放的山峰有5座,分别位于错那、洛扎、浪卡子三县境内,平均海拔近7000米,最高7554米。此外还有位于乃东和桑日县境内的雅拉香布雪山和沃德贡雪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原始冰川终年不化,宛如巨大的冰晶宫殿和一把银色宝剑,是登山、探险、科考、观光的好去处。

  鸟兽名木山南地区有湿地自然保护区一处,常见植物共有64科,222属,683种,其中药用植物有259种。珍贵药材有冬虫夏草、雪莲花、贝母等。全地区有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区有白唇鹿、野驴、盘羊等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3种,还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和其它动物。

  山南的美丽、神秘和诱惑还在于她有能歌善舞、热情、淳朴而善良的人民。古老而智慧的藏族先民,给山南留下了许多瑰丽的民间艺术。

  ⑴夏季,藏民族有过林卡的习俗。周末或节假曰,在野外找一片树林和草地,带上家人或者邀上亲朋,一起喝酒、一起唱歌,一起跳锅庄。其乐融融、超凡脱俗。

  ⑵藏族人非常好客,爱用银碗盛青稞酒招待客人。每当客人光临或要告辞时,主妇总是用银碗盛上上等醇香的青稞酒让客人连饮三口或三口后干杯,以表示对客人的情谊像银子那样纯洁和珍贵,像青稞酒那样的香甜,使你回味。

  ⑶果谐内容丰富,歌词不同,曲调也不同,而且不同的曲调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歌唱时人们手拉着手,边跳边唱,歌声、笑声、喊声融合在一起。那种轻松自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令人陶醉其中。

  ⑷牦牛舞是高原人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每当春耕时节,人牛共舞,播下希望的种子,预祝来年的丰收。

  ⑸白面具藏戏扎西雪巴起源于公元12世纪,其面具造型据说是仿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的头像制成的,慈祥而诙谐,智慧而凝厚。

  ⑹卓舞,是西藏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相传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建成后,西藏各地卓舞艺人纷纷到桑耶寺表演捧场。天地两派龙争虎斗,气势恢弘,从此卓舞便广泛流传至今。其舞蹈形式因地区不同而稍有差异,山南贡嘎县昌果乡的卓舞闻名全藏。

  ⑺山南的民族体育活动别具一格。他们崇尚雄健与力量,充分展示了刚毅、勇敢和强悍的民族个性。拔河比赛你争我夺,互不相让。谁先喝到了面前的那碗酒谁就是胜利者。

  塞牦牛是力量与勇气的较量,这种激烈的竞争让人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和对胜利的持久渴望。

  ⑻藏历新年:是藏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藏民族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初就开始操办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各种年货。初一凌晨

  家庭主妇要到水井或泉边撒"切玛",背回第一桶洁净水,让全家起床洗漱并饮饱牲畜。待老小依序坐定后,母亲便端起吉祥双斗,向全家祝福,于是全家每人抓一点斗中的糌粑对空抛撒,品尝少许并回祝母亲。相互祝愿以后,大家就吃放有碎肉骨头和碎奶渣的麦粒粥、吃绵羊头。新年的第一、二天一般不串门,第三天开始省亲访友,相互请客,当然还有好多民俗活动。

  ⑼望果节,起源于1500多年前的西藏秋收庆典。藏语"望"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从字面上讲,就是“转地头、收地气、求丰收”的原始宗教节日,到现在演变为转地头、演藏戏、赛马、赛辑牛等娱乐性很强的民间节日。

  ⑽雅砻文化艺术节是向您展示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节日,在每年的7月25日至3l日举行。节日期间,有传统的藏戏、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文艺表演和招商引资活动。

  ⑾山南的民居非常有特色。洋溢着凝重、沉稳和高尚风格的建筑,大多为梯型土石结构,看上去厚实、牢固,且冬暖夏凉。房顶上密布碗口大的圆木,盖上泥土垒实,再用西藏特有的阿嘎土垒平。楼层之间有伸峭的门帽,并且涂上色彩鲜亮的红、蓝、黄、绿等颜色,让人产生极度反差的视觉效果。屋内柱子饰以木雕彩绘,有的在墙上还绘有吉祥图案,既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律动,又表现出人们沉思的理性和脱俗的风度。

  ⑿山南地区民族服饰在西藏非常具有代表性。那鲜亮的色彩、极富民族特色的装饰,无不象征着藏民族问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在风格各异,完全不同的节日中,人们都会尽情的唱歌跳舞,用他们乐观、开朗的个性和多彩的舞姿,为原本庄重的宗教节日增添了许多轻松愉悦的跳动音符,使原本苍凉的高原大地不再寂寞。

昌果沟文化遗址其他介绍

  山南市昌果沟,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长约500米,宽约300米,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经过对遗址边缘试掘,获得了磨制石器、细石器和打制石器标本300余件及大量陶片。

  陶片中可辨器形有侈日圈足碗、侈日罐、镂孔窝柄器等,陶器纹饰有网纹、弦纹、短线纹、圆圈纹、圆点纹、人字纹、十字纹等。

  昌果沟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器,与昌都卡若、拉萨曲贡遗址出土的陶器,具有不同的特征,很可能是青藏高原文化遗址中一种新发现的原始文化类型。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昌果沟文化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昌果沟文化遗址”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