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山旅游景点介绍
道人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瓦窑镇境内,在“三江并流”南段,巍峨绮丽,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澜沧江奔腾山下,碧罗雪山延绵相连,其清风顶海拔3659.6米,是隆阳区内最高的山峰,是仅次于高黎贡山的保山第二大山峰。
道人山发展历史
道人山的由来与明代历史相关,至今还有诸多神秘的道教文化传说和遗迹著称于世。这里道教文化的传人,是与早在西汉时道人山顶是通往口唐县(今漕涧)的道路有关系的。当时,口唐县是益州郡西部的繁华之地,从叶榆(今大理)到口唐的路线即是经过这里的。后口唐又先后成为了益州郡西部属国的治所和永昌郡治所(曾设过8年),这条经过道人山顶的通道也就更是繁华了,过往行人络绎不绝。而到明惠帝即建文皇帝时(公元l399~1402年),有一名叫杨校录、道号叫海玄真人的到此传教。据传及道人山顶古碑记载,明惠帝在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时,被其叔燕王朱棣以出兵支前为谎言,攻陷京城。当时杨校录是惠帝的尚书,君臣二人便从地道逃出宫廷,流浪各地。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到云南。惠帝到武定狮山正续寺为僧,尚书杨校录到道人山修仙,以采药为生,同时外出募化。几年后有了积蓄,在道人山半山分别建盖了舍茶寺(在今松坡)和红花寺,收徙精心传教。他道法影响颇大,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称为“道人山"。
《地方志新说》概述:“道人山是碧罗雪山之一峰,明朝末代永历帝西奔,大将李定国与叛将吴三桂激战高黎贡山,一名随员大臣杨荣,在战乱中失散,流落保山,埋名隐姓,伺机复明,后得知永历帝缢死,便向东长辞,啼血而泣,遂上山出家为道,结蘖为庐,立石为庙,自称海轩道人。”
如今道人山还有诸多神话传说,如:今红花寺左侧有个石臼,说是海玄道人杨校录当年用来舂石子,煮了后可变成一锅大米饭,上山的人还经常和他吃。又说山头那个人们称为“仙人打歌处"的平场,传说玉帝原来被海玄道人心坚如石、志高如山的修炼精神所感动,于农历每月十五,明月当空时,便派出仙女下来为他唱歌跳舞,慰藉其孤独之心,便踏出了这个平场。而在唱歌跳舞时,仙女们头上戴着的鲜花抖落在山上,便成了如今道人山上采之不尽的野苤菜,人们又称之为“仙苤”。后来海玄道人去逝后,葬于山顶,当年用粗石砌成的简陋坟墓至今尚在。由于海玄道人在道人山的传道事迹很感人,被民间编织成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传颂不衰。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42年),人们为了纪念海玄道人杨校录,还在道人山顶修了一座石庙,取名为“青峰庙”,内供有海玄道人等塑像4尊。后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坍塌,于1987年6月,云龙、保山两县市人民群众又自愿捐款500多元,义务投工60多个,历时1个多月进行了重修,至今游人香火不绝。数百年来,道人山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岭岗,几乎都有与海玄道人有关的故事,以浓厚的神秘色彩吸引着人们。在其山下的澜沧江畔,即为瓦窑镇政府驻地,为保山、大理、怒江3市州公路交叉部,集镇建设发展较快,十分繁华。全镇现有1.2万人,主体民族为白族、彝族和汉族。民间民族文化十分深厚。(部分摘自隆阳区文联)
道人山地理环境
其森林茂盛,盛产天麻、黄莲、茯苓等名贵药材,珍禽异兽经常出没其间,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每到冬春之时山顶白雪皑皑,与高黎贡山遥遥相望。东面有澜沧江由北向南穿流而过。最高海拔为3655.9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为碧罗雪山之一峰,苍莽逶迤。攀上山顶,可观赏到保山、大理、怒江三市州的广阔风光,领略到唐代大诗人杜甫登泰山时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神韵,尤其是早晨观日出,红红圆圆的太阳从东边天际冉冉升起,不能不说是一大绝景。
道人山的野苤菜在整个云南都是著名的,是独一无二的野生天然绿色食品,味道鲜美可口,很有开发潜力,每年农历六月为采苤菜季节,当地还有个传统节日,六月二十五日“苤菜会”,当地各族群众自发上山,一边对山歌,一边采苤菜,有的男女青年通过这种形式找到了知音,终成眷属。这些苤菜直采到八月底才结束,历时3个月时间。
道人山其他介绍
道人山
道人山是澜沧江西岸碧罗雪山山脉的一座伟大的山峰,这座隆阳区境内的最高峰,以其3650米的海拔高度冠绝群峰。它犹如一个沉默而伟大的巨人,独立于澜沧江西岸的瓦窑乡境内。它的命名与一个传说中被神话的“道人”有关。
道人的传说似乎已经覆盖了整座大山。山里至今遗存的道人用过的器具、亲自建盖与居住过的石屋、道人的坟冢,可以让每一个道人山的造访者目睹、抚摸、留影。作为传说中道人“羽化成仙”的证据,它使虚渺的传说充满了真实的“现场感”,也使这座高峻的大山充满了“神性”。因而,每一个攀登者都有一种“朝圣者”的感觉。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道人山”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