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白塔旅游景点介绍
大姚白塔位于云南省大姚县西城门外的宝顶山顶,始建于746年(唐代天宝年间),云南仅此1座,是云南早期舍利塔的实物例证,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入列全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塔高18.4米,顶部为圆椎形,腰部收缩,上大下小似磬锤,又名磬锤塔。塔分为3层,露出地面的基座是八角形的须弥座,此塔塔身全用石灰抹白,故名白塔。
大姚白塔基本介绍
白塔建于746年,为我国唐代建筑之一,相传为唐天宝年间吐蕃所建。白塔历史上曾经历过数次地震,仍安然屹立。1982年,省政府拨经费重修,恢复了白塔的本来面貌。白塔在云南仅此1座,是云南早期舍利塔的实物例证,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入列全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姚白塔历史记载
据说,1975年修理白塔时,发现塔顶有一方洞,边长40厘米。这可能是原来安置塔刹的柱洞。原八角柱正四万辟有镂空的佛龛各一个,内供佛像,后因加固塔身而填塞。看来,这座磬锤塔古代是有刹顶,塔身有佛龛,通风较好;现存的塔身形状,与古代略有不同。经有关人员考查,此塔属于藏式喇嘛塔,为密宗佛教流传滇西的遗物。修塔时,曾从塔顶部发现梵文、汉字印砖,其中汉文有:“大佛顶”、“光垢净光咒”、“十方请佛灵塔咒”等字样,前人还发现“尉迟监造”的印字砖。道光《大姚县志》载,此塔“相传天宝年间吐蕃所造”。由此推之,这所磬锤塔大约是南诏与吐蕃关系较好的中唐时所造。
大姚白塔的造型在云南独一无二,且历史久远,相传为唐天宝年间进入滇中地区的吐蕃所营造,所以对研究西南地区的藏传佛教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塔形的构制特殊,与藏传佛教的原义有着内在的同构关系。据说,原塔顶有塔刹高耸向青天,更为白塔带来某种神秘色彩,可惜塔刹已毁坏。塔身硕大的上部呈圆锥形,虽小于上部但却足堪重负的基座,呈八角形,系青砖所砌。基座八角的每个边,均为3.12米的长度。塔的表面叠砌了12层的密檐。上大下小的塔身虽怪异已极,但表面全用白石灰涂抹,其色彩又使人们感到亲切自然。“白塔”一名,也是因为其白色的缘故。
在白塔附近,不时被掘出一些散落地砖块,砖块的年代相当古老,砖上均有用印模印出的汉文和梵文,汉字有“大佛顶”、“八大灵塔咒”、“十方诸佛镇塔咒”“十方诸佛灵塔咒”、“盗益谷塔咒”、“资益谷法咒”、“阿众佛灭报咒”、“尉迟监造”等字样。梵文的意思,也与此大体相同。
大姚白塔孤零零地耸立于蓝天白云之下,曾经历了无数地震和战火的摧残,仍安然屹立,不为来自自然和人间的破坏力所动。明弘治十七年(1504)和崇祯九年(1636),大姚境内发生了两次大地震,使塔顶略受影响,被震裂开3尺有余,历代乡贤和一些官员,对白塔均有修缮之功。清同治十一年(1872),大姚县知县曾对白塔进行了较大的修葺,在基部加砌了外表新砖,并留下了“同治壬申年大姚县康重新修”的字样。
大姚白塔其他介绍
白塔
大姚白塔座落在大姚县城西郊一公里的宝筏山巅,因该塔基座小而顶部硕大,形如磬椎,故又名“磬椎塔”。
大姚白塔不仅造型奇特,而且年代古老。据文献记载,如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为吐蕃僧人所建。白塔塔身由刻有梵汉文字的砖块砌成。汉字砖上刻有“大佛顶”、“八大灵塔咒”、“十方诸佛镇塔咒”、“资益谷塔咒”等汉字。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大姚白塔”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