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旅游景点

昆明五华山

昆明五华山景点照片

昆明五华山旅游景点介绍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山

  五华山,在云南昆明市区北部,为昆明市区最高峰,占地1.73平方公里,海拔1926米,其北接螺峰山,东连祖遍山,并称云南昆明城中三山,西与翠湖山水相连。五华山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昆明市五华区也因五华山得名。

五华山主要景点

五华山五华鹰绕

  五华山为云南昆明主山蛇山余脉。蛇山从昆明东北方向南下,九起九伏,至螺峰山顿开玉屏,再前则脉分五支,吐出五华秀气,因称“五华”,自古为一方之胜。《云南通志》载:五华山“由螺峰叠巘甫而下,端丽庄严,领袖诸山。其下则烟火万家,山川一顾可尽,诚胜地也”。

  当年南诏筑鄯阐城,鄯阐侯高智升即于五华山麓筑府居之,称“东府”。宋大理时重筑土城,沿称鄯阐,为“新城”。鄯阐城址西移,又于云南昆明五华山设北门。元初置昆明城,赛典赤“建省堂”,“兴市井”,仍以五华山为云南昆明城北天然屏障。元至正十四年(1227年),云南王忽哥赤、平章政事赛典赤“为保国安民”,于山“高阜之上创建五华大殿,匾曰‘悯忠寺”’(元支谓兴《悯忠寺记》)。一说因寺内塑释迦等五尊佛像,以祈保国安民,故寺又称“五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寺毁于战火。五年后重建,改名五华寺,山因寺名,称五华山。元人王升作《滇池赋》,有句曰“五华钟造化之秀”,将五华山列为元代昆明八景之一。五华山渐成昆明城中一大胜地。

  元代宗室叛乱、红巾军入滇,云南昆明五华寺除正殿外,均毁于战火。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筑昆明城,将城墙从五华山北移螺峰山,于五华山右脉建巡抚公署,五华寺亦得修葺,以“五华鹰绕”名噪滇中。明人韩宜可有《五华寺》诗曰:“五华之山山上头,俯视东海如浮沤,岂无四万八千丈,亦有五城十二楼。翠渠影落中天晓,玉柱光含大地秋,何日相逢陪仗履,西风林外一长讴!”

  明代迭修五华寺,在山上建聚远楼、无边楼,又建旷怡、泰然、净明、真意诸亭台,山南则建五华书院。此期五华山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一是永乐十八年(1420年),三宝太监郑和捐刻《大藏尊经》,置五华寺中。一是明初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太史削发为僧,潜逃至滇,初寓五华寺中,自称“与沐将军(黔国公沐氏兄弟)有旧”。沐氏兄弟“至寺密语多时”,“既不挟之以开衅,亦不卖之以邀宠”,密将朱允太丈“送至武定府”,“慎密庇佑,以全其生。”(《云南备征志》)明人张含有《五华台》诗,似咏此事:“五华台上望昆明,净练微茫似掌平。故国欲归归未得,海风山雨一齐生。”

五华山永历故宫

  明末,农民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入滇,以“联明抗清”为号。孙可望“毁昆阳、呈贡二城”,筑宫室于五华山,一时豪华,称秦王宫(《续修昆明县志》)。后朱由榔兵败,孙可望将其迎至贵州,受阉宦挑唆,欲禅代朱由榔。朱由榔召李定国入卫,自贵州安定入昆明,“以贡院为行官”(《滇云历年传》),昆明成为南明最后一个政治中心,时称滇都。后孙可望降清,反戈一击,被李定国击败,朱由榔即移驻五华山,以秦王宫为皇宫,“筑宫于五华”(《滇系》),称万寿宫。

  吴三桂割据云南,受爵平西亲王,更于此大营宫室,“益广其址,缭以重垣,俯以杰阁,极土木之盛”(《滇系》)。一时“红亭碧沼,曲折依泉,杰阁丰堂,参差因岫,冠以巍阙,缭以雕墙,横广数十里。卉木之奇,运自两粤;器玩之丽。购自八闽;而管丝锦绮,以及书画之属,则必取之三吴,细载不绝,以从园园之好。”(《陈园园事辑》)后吴三桂事败,五华山官室俱毁,后在此建愍忠寺,复立五华书院。清人孙鹏有《移居》一诗,描绘当时五华山景致,曰:“一上飞云居五华,松涛声里好为家。西风昨夜吹来早,寒菊当门独自花。”

  当年豪华之气,扫地已尽。然云南昆明城中百姓,却多了一个登高之胜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马之龙《九日登五华山》:“城中好晴景,纵目五华巅。不是登高日,焉知望远天。四山秋色里,万户夕阳边。未得故园返,黄花空自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后,云南昆明五华山迭有重修,其得置龙亭、朝房,每逢清帝寿辰或元旦,昆明文武官吏,照例齐集山上朝贺。又建拜云亭,为地方官初一、十五习仪之所。康熙二十六年(1678年),奉旨得减屯额,又立万寿无疆坊于拜云亭前,以谢皇恩浩荡。山前则建诸葛武侯祠,春秋二季仲择吉致祭。同治二年(1864年),马荣据城时毁祠。同治十三年(1875年)重修,更在武侯祠旁建昭忠祠,以祀镇压回民而被袭杀之滇督潘铎。此之古迹,今已不存。清咸丰七年(1857年)六月,云南昆明大水泛滥数十里,东南两门淹没,城内水深七八尺,人口溺死数万,斗米至银十二两,五华山树皮草根俱被吃光。

  雍正十一年(1733年),复于云南昆明五华山南麓建五华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五华书院之一部改为云南省优级师范学堂。修建学堂大楼时,曾于水池中出土永历帝玉玺,算是永历故宫最后之余音。五华书院立数百年间,培养人才不少,仅清末就有赵藩、袁嘉谷等。书院有联曰:

  本修齐治平之道,成己成人。登斯楼也,坐而言,起而行,昆水华山,直可接鹅湖鹿洞。

  卒经史子集之篇,有原有委。诵其书者,博以文,约以礼,乘签玉轴,岂徒供饰句寻章。

  联中鹅湖、鹿洞,均为南宋著名书院。五华书院之为官学,可见中原文化对昆明之影响。

五华山光复楼

  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于云南昆明五华山兴建高等学堂。是年11月29日,“于五华山岭掘地得方玉,视之永明玉玺也”。其“方五寸,文曰‘敕命之宝’,背刻龙纽,玺侧又有枯骸一具”。“以玺证之,当是永明帝移都滇垣御用之物,后以仓皇西奔不及携去,此骸殆其宫人殉死者欤!”

  五华山主楼光复楼,即为当年云南省会师范学堂主楼,称五华楼(《滇中琐记》)。辛亥革命爆发,云南昆明同盟会员决定起义响应,时间定在农历九月初九午夜,不料因搬运子弹,事机泄露,不得不于晚8时40分发动。李根源、黄毓英、李鸿祥等率七十四标(团)从北校场攻人北门,进攻军械局,因围墙坚固,守军顽抗,援军不至,起义军一时不能得手,清军趁势占领五华山。后蔡锷率云南昆明巫家坝步、炮两标(团)赶到,合兵一处,攻占军械局,进攻五华山时,颇费周章。李根源激励三军曰:“努力前进,攻克后,阵亡者得葬斯土!”

  时义军排长文鸿逵夜间率部进攻云南昆明五华山南麓之红栅子。“他身先士卒,爬上山去,露出半截身子,射击敌人,被敌人机关枪扫射,胸部中弹如蜂窝,壮烈牺牲”(李鸿祥《增补辛亥革命回忆录》),“次日收尸,周身如蜂巢状,计其所受枪弹,在百余粒以上”(孙仲英《重九战记》)。义军暮夜攻击,一番血战,革命军攻克五华山。清军将领钟麟同“自杀未成,被担架送陆军医院大门口”,被义军砍下脑袋,挂在云南昆明近日楼上(李鸿祥《增补辛亥革命回忆录》)。

  重九起义成功,都督府自原总督府(今云南昆明人民胜利堂址)迁至五华山师范学堂之五华楼,改名“光复楼”,以纪念重九光复之役。朱德诗曰“五华山上树红旗”,即咏此事。后每逢光复纪念,楼前均有庆祝活动。蔡锷赋《登五华山二首》,其一曰:“双塔峥嵘拥翠华,腾空红日射朝霞。遥看杰阁层楼处,五色旗飞识汉家。”其二曰:“东风吹彻万家烟,迎面湖光欲接天。千载功名尘与土,碧鸡金马自年年。”时楼前高悬绿底金字之“光复楼”匾,楼前短栏整列,花坛环绕,楼前有一联,极言其景曰:

  六诏锁烽烟,望焚道苗疆,六服河山双眼底;

  五华开画景,看雕甍绣户,五云楼阁半天中。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齐聚云南昆明五华山光复楼,与滇军军官、滇省知名人士歃血为盟,誓诛国贼,并通电全国,发动护国起义。时光复楼内,还有关羽、岳飞神位,诸人于神位前立誓,以银针刺破手指,在案前黄纸上签名,誓死拥护共和,护国讨袁,然后焚烧黄纸,将纸灰撒在酒中,接着一阵痛饮,一阵悲歌,一阵欢唱,一阵鼓声,群情激昂,深夜方散。

  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光复楼一直是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所在,接待要人不少,如蒋介石、李宗仁等,均在此住过。

  1936年,于光复楼前建瞭望塔,塔为钢铁结构,呈方柱形。底边长4米,高42.5米,巍然立于五华山巅,十分壮观。时以之瞭望警情,悬挂标志信号,如夜禁、警报等,以为管理城市之用。抗战时期,日机空袭昆明,瞭望塔更有报警之用。其与全国防空网相联系,日机起飞,即于塔上悬一红球;日机入境,则挂两个红球,警报器同时长鸣报警;敌机接近昆明,则警报连续短鸣;敌机出境,即撤去红球,改悬绿球,警报器同时长鸣10分钟,以示警报解除。瞭望塔得如此重用,自然为日寇所不容,加之光复楼在旁,为全省军事、行政中心,更为日机轰炸重点。然数度轰炸,四围频频中弹,光复楼、瞭望塔巍然独存。1969年,瞭望塔增高20米,改建为电视、广播发射塔,现已迁立他处。

  1947年11月24日一场大火,云南昆明光复楼受创甚巨。后于1948年2月27日奠基重建。1949年5月31日落成。20世纪50年代后,先后为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云南省人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之所。1989年11月重修,今成为现代化之政府办公要地。其楼四层,仍见庄严雄伟,周围多植花木,建花廊,筑花坛.置石桌石椅,相映成趣,清静宜人,自是一景。

昆明五华山其他介绍

  五华山在昆明城内,东有祖遍山拱揖,北有圆通山比肩,是昆明城区的最高点。现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登山俯视,街道纵横交错,新旧建筑鳞次栉比,车来人往,似一条条彩色的河流;抬头远望,楼塔城廓,锦绣田园,雄峻西山,秀丽滇池,历历在目;入夜,灯花银海,绚丽多彩。实为观昆明全景的胜地。

  早年,这里原是一片青林垂影,亭台掩映的风景区。山上有五华寺,又名悯忠寺。据支渭兴《悯忠寺记》说: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忽哥赤云南王、平章赛典赤等,于山顶建五华大殿,匾曰:“悯忠寺”。“其地左蟠龙,右玉案,滇池朝于前,商山耸于后。设像五,如来居于其中,周檐四壁绘画诸佛菩萨神龙之仪形,范金填彩,绚烂人目。其殿制高爽宏丽,重檐叠拱,奇巧异乎它构,真一方兰若之甲也”。后遭兵火损坏,明代加以改建,内有聚远楼、无边楼,旷怡、泰然、净明、真意等亭台。云南当政者沐氏,每遇良辰暇日,常与宾客游。每来“必登‘聚远’而望”,及倦,“相牵入‘真意’焚香传茗。”(《泰然

  堂记》)。诗人墨客,亦常登临,留下了许多记胜抒情的诗章。其中一首写道:“五华之山山上头,俯视东海如浮沤。虽无四万八千丈,亦有五城十二楼。翠渠影落中天晓,玉柱光含大地秋。何日相逢陪杖履,西风林外一长讴。”(韩宜可诗)日本僧人昙演,曾居此,并与镇守云南的沐氏有往还。他曾与都督同知木僖在星回节登楼观火炬,有诗记云:五华之山千仞高,上有危构凌云霄。

  是岁季夏廿五夜,满城燃炬歌喧嚣。

  我时登楼试远眺,风景仿佛如元宵。

  上烛苍穹耿海汉,下射碧海愁鲸鳌。

  千门万户焰烁烁,远村近廓光昭昭。

  一天星斗下人市,塞衢匝市喧儿嘈。

  ……

  诗以准确生动、充满色彩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民俗风情画,这出自一位日本诗僧尤为可贵。明末,大西军的首领由蜀至滇,就山创立宫阙,李定国自安隆迎永历帝居此。吴三桂入滇,据为宫室。吴周政权灭亡后,在山南麓建五华书院,光绪年间,又改建师范学堂。民国年间,这里是省公署所在地。

  五华山虽小,却远近驰名。在云南近现代史上记录下威武雄壮的一页。辛亥革命,武昌发难,云南最先响应。1911年10月30日(阴历九月九日),云南革命党人,举兵起义,进攻总督府及设在螺峰街的军械局,清军十九镇统制(师长)锺麟同、总参议靳云鹏等,指挥军队抢占五华山负隅顽抗。革命党人英勇进击,前仆后继,终于夺取了五华山,拿下了军械局,打死锺麟同,靳云鹏落荒而逃。结束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取得了云南辛亥革命的胜利。以蔡锷为首的新政权,将五华山优级师范学堂改作都督府。

  五华山,成了云南政治中心。在这场革命中,年轻的-同志,亲自参加战斗,后来,他曾写诗回忆:“传遍军书雁字斜,誓拼铁血铸中华”;(《江阳唱和集》)“靳逃锺死人称快,举出都督是蔡锷。五华山上树红旗,出师两路援川鄂。”(《辛亥革命杂咏》)这些,都是重九起义的生动写照。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但野心家袁世凯窃夺了胜利果实,倒行逆施,实行-统治,并进而称帝复辟。素怀正义之心、爱国之念的云南人民,以一隅而天下先的英雄气概,首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起义的组织者们曾先后多次秘密商议,积极筹备。

  至1915年12月20日,蔡锷来滇,次日共决大计,发出要袁世凯永除帝制、惩办元凶的通电,并限两天答复。12月22日深夜,参加起义的云南重要文武-:唐继尧、蔡锷、李烈钧、任可澄、罗佩金、戴勘、张子贞、黄毓成、顾品珍、殷承、陈廷策、刘法坤、成桄、孙永安、赵又新、杨杰、

  翼翘、叶成林、欧阳沂、何海清、马为麟、吴和宣、盛荣超、邓埙、唐继禹、李沛、李友勋、徐进、马聪、秦光第、李修家、李朝阳、董鸿勋、赵式铭、李琪、胡道文、王伯群、李雁宾、庾恩

  等数十人,于五华山光复楼歃血为盟,誓曰:“拥护共和,吾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成败利钝,与同休戚;万苦千难,舍命不渝。凡我同人,坚定持力;有渝此盟,神明必殛。”至25日,袁世凯仍不答复,于是通电全国,云南宣告独立。以唐继尧为都督,以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兵出四川,以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出兵粤桂。揭开了护国战争的序幕。护-正义在胸,英才济济,指挥得宜,北攻四川,

  战泸叙;挥军贵州,逼迫湘鄂;东插滇南,直指粤桂。出师一月,贵州宣告独立;逾二月,广西相继独立;至四、五月,广东、浙江、陕西等省又先后独立;最后,连袁世凯心腹控制的四川、湖南也慑于护-的军威宣告独立。逼得袁世凯众叛亲离,四面楚歌,在举国唾骂声、讨伐声中,于1916年6月6日死去。护国战争,取得胜利。云南在全国的影响亦大为提高。-同志,在这场战争中屡建奇功,并有诗记胜:“中原灵气在仓山,威势飞扬在远关;史秽推翻光史册,-再铸重人间”。(《江阳唱和集》)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昆明五华山”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昆明五华山”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