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永安寺塔旅游景点介绍
安吉永安寺塔,又名灵芝塔,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马家村南500米的西苕溪南岸,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
安吉永安寺塔塔身为八面十层叠涩檐仿楼阁式砖构实心塔,平面占地82平方米,通高22.46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共有10层;塔身稳重端庄、修长优美;塔身自下而上有规律收分,比例恰当;叠涩檐起翘平缓,层脊上用瓦条垒脊置陶脊兽。
2019年10月7日,安吉永安寺塔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吉永安寺塔历史沿革
五代吴越时期,安吉永安寺塔始建。
北宋时期,安吉永安寺塔位于当时的永安寺内,因此得名,后永安寺被毁。
南宋时期,永安寺原址进行修复并重新取名为“灵芝塔院”,永安寺塔也渐渐被叫成“灵芝塔”。
安吉永安寺塔还分别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进行过两次维修。
抗日战争时期,安吉永安寺塔被日军炮火损毁。
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安吉境内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重新发现了安吉永安寺塔。
1982年,浙江省开展第二次全省文物普查,嘉兴地区文物普查小组对安吉永安寺塔进行了调查,初步确认其为明代建筑。
1983年,浙江省文物局专家来安吉进行复查时,认为安吉永安寺塔是五代或宋代建筑。
1988年,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确认,安吉永安寺塔为五代吴越时期建筑。
1992年,安吉永安寺塔的维修被浙江省文物局、安吉县人民政府提上议事日程。
1994年,安吉永安寺塔由浙江省文物局和安吉县人民政府主持大修。
2015~2018年,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原文广新局)以“清水入湖”工程为契机,开展了永安寺塔周围环境整治工程。
安吉永安寺塔历史文化
钱镠(852~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吴越开国国君。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塔刹顶题记套筒
塔刹顶有题记套筒二处,其一为:“安吉县施中立与家眷等,先舍钱伍百贯文,泊结众缘,劝导豪贵,修永安院故塔及屋宇圣像等。时大宋庆历七记,岁次丁亥三月初八下手修,四月十六入金银塔一所,安真身舍利佛骨,二十五日竖由囗,永远供养,上答四恩。三□,同劝缘钱塘张德之。塔主僧贰古谨既记。”
其二为:“安吉县灵芝塔院,景定元年二月初四日下手重修,伏豕囗,施财添助。沈府学士潜施财墨珠,沈府仙尉、琳熹舍塔心,司门范国华同母亲王氏捨钱,泮道恭、南门信士戚吉同妻吴氏捨钱一千贯文,信士王用亨并妻丁氏舍财添助。主持僧囗同干绿、程道净、何道清、沈道正、沈道成、姚道锜等,所祈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宥法界,有情同成种智。安福乡铸冶匠施通。”
金涂塔铭文
天宫中发现的金涂塔铭文为:“安吉县永安乡城南保奉佛女弟子裴氏三娘,将妆奁浪银制造一所,安真身舍利佛骨,捨入永安院塔心内,贵荐夫子施十三郎。庆历七年岁次四月朔日毕工记,银匠李宥昌。”
安吉永安寺塔其他介绍
永安寺塔,位于递铺街道马家村南500米的西苕溪南岸,据同治十二年版《安吉县志》记载,永安寺塔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塔身为八面十层叠涩檐仿楼阁式砖构实心塔,通高22.46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永安寺塔目前保存完整,造型优美,是我省境内现存最早的古塔之一,其层脊上用瓦条垒置陶脊兽,在浙江乃至全国较为少见,为研究五代吴越时期的古塔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4年由浙江省文物局和安吉县人民政府主持大修。2015年至2018年,县文体旅游局(原文广新局)以“清水入湖”工程为契机,开展了永安寺塔周围环境整治工程,现在的永安寺塔周围竹林密布,水环山绕,风景秀丽,与另一处国保单位安城城墙隔河相望。
2019年10月7日,安吉永安寺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安吉永安寺塔”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