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故居旅游景点介绍
陈望道故居,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后分片110号,占地面积约430.9平方米,建筑面积294平方米,整体坐北朝南,为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
陈望道故居整体由一座三合式院落与前花园、柴房等组成,建筑基本保存完整,雕刻精美,具有浙中民居的典型特点,故居内陈列有陈望道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信仰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述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追求革命信仰故事的起源地。
2019年10月7日,陈望道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0月27日,陈望道故居成为浙江省首批青少年红色基因15家传承基地之一。
陈望道故居历史沿革
清宣统元年(1909年),陈望道父亲陈君元建宅于此。
民国九年(1920年),陈望道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村,受邵力子委托,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在故居柴房内完成了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工作。
1951年,陈家分家析产,陈望道将一部分故居捐给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4年,陈望道故居向社会公众开放。
1998年8月,义乌市人民政府对陈望道故居进行了整体维修。
2010年,陈望道故居其余部分全部收归国有。
2017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对陈望道故居进行了修缮。
陈望道故居历史文化
主词条:陈望道
陈望道,男,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1891年1月18日他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金华中学,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大学等高校教授。陈望道先生是我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和党的早期成员之一,深深懂得干革命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办教育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在他主持复旦大学行政工作期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担任过旷世巨著《辞海》总主编,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
民国九年(1920年),陈望道把自己“关进”了故居的柴房。时值早春,天气还很寒冷,到了夜晚,刺骨的寒风袭来,冻得他手足发麻,但他始终废寝忘食地翻译全文。一日三餐和茶水等,则常常由母亲送过来。有一天,陈望道母亲特地包了粽子,配了些家乡特产红糖,给陈望道补补身体。他母亲把粽子和红糖送进去后,过了一会儿,在屋外问道:“是不是还要加点糖?”就听陈望道说:“够甜,够甜了!”等到母亲进去收拾碗碟时,只见陈望道满嘴都是黑乎乎的,原来他把砚台里的墨汁当作红糖,拿粽子蘸着给吃了!就是这样,陈望道忘我地一字一字斟酌和推敲,“花了比平时多5倍的功夫”,历经3个多月,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
陈望道故居其他介绍
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由陈望道父亲陈君元建造,总占地面积约430.9平方米,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雕刻精美,具有浙中民居的典型特点。
陈望道故居坐北朝南,为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由一座三合式院落与前花园、柴房等组成。1951年陈家分家析产,陈望道名下的房产后捐给政府;2010年,其余部分全部收归国有。1984年向社会公众开放。
陈望道在故居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12年至1915年,他从浙江第七中学(金华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创办学校。1919年浙江“一师风潮”期间,陈望道认识到必须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1920年,他为传播真理回到故乡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完成了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故居具有突出的纪念意义和革命教育意义。如今,陈望道故居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信仰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追求革命信仰故事的起源地,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陈望道故居是义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陈望道故居”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