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山公园旅游景点介绍
宁波中山公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现为中山广场的一部分。最早为宁波衙署所在地,1927年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有人提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园,立即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
公园地址选定在旧道署、后乐园、府后山一带,占地约60亩,并于当年夏天动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耗资11万余元,于1929年秋公园落成。共建造各式房屋21座、亭台4个、牌坊2座、廊3条、桥5座。其中的独秀山为明代遗物,尊经阁为宁波府学迁建。 1998年初,中山公园与宁波市体育场区域建成中山广场,迅速崛起成为群众性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的“龙头”,成为展示宁波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自1999年起,中山公园连年被宁波市大活动办公室授予“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 中山公园原址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公园历史沿革
1927年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有人提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园,立即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
经过筹划,于6月1日召开建设中山公园筹备大会。与会的社会各界人士达132人,会上选出严康懋、俞佐庭、金臻庠等35人为筹备委员;计划募集建设经费20万元;公园地址选定在旧道署、后乐园、府后山一带,占地约60亩。筹备委员会在副委员长、地方士绅、时事公报创办人金臻庠等人的主持下开展工作,并登报征求方案,由市政府工务局设计、招工承建。
中山公园原址,自唐代明州刺史韩察在此建州衙以来,一直是地方主要政权机构的所在地。宋代是明州州署、庆元府署,元代是庆元路总管府,明代先后为明州府署和宁波府署,清代是宁绍台道衙署。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月,薛福成任宁绍台道台时,以道署西面的独秀山为基础
加以整修扩建,建起了一个很像样的花园。说起这座独秀山,还是宁波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座假山,是来甬任职的布政使左参政刘洪(广东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建造的。仍保存完好,位处原中山公园西侧“九曲画廊”的东面。至于刘洪为什么要建这座假山,以及假山造好后的独特形状和情趣,这在他所撰《独秀山记》碑刻中都一一作了叙述的。此碑虽已字迹模糊,至今仍嵌在独秀山下清凉洞口。
花园落成后,薛福成自撰《后乐园记》,取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命名为“后乐园”。不过,当年这座被称为“花发而幽香满园”的衙署后乐园,主要还是供达官贵人们游乐赏玩,甬上百姓很难共享其乐的。
辛亥革命后,后乐园已衰败破落,一时却成了革命者集合活动的场所。在当时的方池西侧有一片密茂的竹林,竹林深处有一个约长15米、宽5米的船形茅亭,用带树皮的刺杉搭建。1919年“五四”运动时,宁波许多爱国青年就常在这个船亭里开会;1924年6月15日,以中共党员为核心的宁波国民党党员大会在后乐园举行;1925年“五四”前后,中小学生的进步组织也在后乐园成立;1926年3月8日,宁波最早的妇女团体“宁波各界妇女联合会”在后乐园成立……那时的后乐园,成了革命者的“后乐园”。
自1929年在这里建成中山公园后,景区范围扩大了,景物增多了,大门敞开了,真正成为市民游乐休闲的公共活动场所。
就公园的景区布局来看,门厅高大雄伟,“中山公园”四个大字高悬在门额上,两侧是门楼。进园后主轴线上,首立孙中山总理遗嘱亭,内勒石碑一块,一面是总理遗嘱,一面是中山公园碑记,都是沙孟海青年时期手迹。“文革”初,遗嘱亭遭拆毁,幸石碑尚在,现移至中轴线北端。过一小桥,有“景行”碑楼,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石柱楹联张元炜题:“远瞩林园胜妙殊绝,越诸尘累身心了然”。向前行,进入八角铁亭,称“闲乐亭”,后也被拆移至北首。西侧濒水有书楼,为纪念薛福成,也称“薛楼”,系移建附近府学孔庙(原在老市体育场内)尊经阁原物,后曾作宁波市图书馆,楼的西面是一个很大的方池。
综观中山公园全貌,三山鼎立,一水环绕。除上述独秀山外,尚有前山和后山,高低大小相仿。前山是故有的,位处公园进门东侧,虽为泥石堆垒之假山,但不留痕迹,浑若天然,登高可一览公园全景。解放后在前山旁曾设过“少年之家”,前山上还作过防空指挥部等。后山位于公园靠北的茶室后面,它是1927年建公园时,挖河泥土堆造起来的。经垒置巨石后,巉岩嶙峋,怪石峥嵘,拾阶回旋,可登山顶。山下有洞,洞内曲折幽暗,须摸索通过。公园内的小河环绕全园,上架桥5座,游人可划小舟绕园一周。
中山公园建成开放后,由于日常维护经费无着,管理困难,有的建筑逐渐被商会、学校等一些团体占用。抗战时期,园内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无力整修、管理,只好租赁给一些商店经营。如一度在公园内开设过“珊珊”、“绿宝”、“大同”三家照相店。
1949年5月宁波解放,中山公园由宁波军管会交通处接收。1951年着手大修,对园内假山、曲廊、亭台、路径等全面整修,恢复为一个群众游览场所。以后又经过了多次整修和局部改造,使布局更加合理,景点更加漂亮。
老宁波一定还记得,历年来在中山公园内经常举办各种盆景艺术展、菊展、花展、灯展等大型展览,每次都迎来数以万计的市民前来观赏。平日里每天从早到晚游人不绝,特别是许多老年人,最喜欢到这里来聚会,说说笑笑,拉拉唱唱,好不热闹,好不开心。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原中山公园的园地、景物、设施已不能满足群众休闲游乐生活的需求。1998年初,宁波市人民政府决定拨巨款在原中山公园和市体育场基础上修建现代化的中山广场,拆除市体育场原有一切设施与市工商联原址及苍水街西端部分居民住宅,与原中山公园连成一片。整个中山广场占地面积共83750平方米,约为127亩。当年3月1日开始动工,历时仅8个月零20天,于同年11月20日全面竣工。
原中山公园园区内也修葺一新。在公园南端仍保留了“中山公园”门楼;前山已改建成一个汽车库,外形却是一座黄石假山,顶部辟有两个门球场,所有地坪绿草、园路、路灯、地下管线都重新铺设;小河的河床、河坎、桥梁都予修竣、新建。
中山公园主要景点
独秀山是宁波有史以来最早的一座假山,由山石堆筑而成,高约二丈,方圆六丈。弘治元年,印绶监太监张公受命出镇宁波,来宁波卫任镇抚司镇抚。十年后(1498年),政通人和,想到明州是以四明山而得名,而城内却无一座山,一年四季无景可观,觉得很遗憾,于是在官舍择空地垒海岛石为山,既成命名为独秀山。当时的布政使左参政刘洪在他撰写的《独秀山记》碑刻中对这都作了一一叙述。此碑至今仍嵌在独秀山清凉洞上。字迹虽已略显模糊,但从碑文的书法风格还是能看出是典型的明中后期那种结构严谨、用笔挺健、带有浓厚文人气息的明人“台阁体”小楷。山上有“螺髻亭”,亭上有宁波当代已故著名书法家丁乙卯题“螺髻亭”横匾一块。山下有“清凉洞”,贯通独秀山的南北面,洞内有一个可坐六至八人的方形空间,夏季坐在洞内清凉适意,是纳凉的好地方,故题为“清凉洞”。
从宁波的园林史上看,这座独秀山可谓是宁波完整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座园林假山,也是江南地区少有的官家园林遗迹,是考证、研究宁波园林史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遗憾的是,1998年扩建中山广场,竟将南北二个洞口封堵了,游客从此不能入洞通幽纳凉,实在可惜。
原位于公园主轴线上的第一座主体建筑是总理遗嘱碑亭,从它的位置可以猜想当时设计者在构思中山公园布局时是把它作为与公园命名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重要主体建筑而放在最突出主题的位置。
亭内碑的内容是孙中山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所作,由我国书法泰斗沙孟海在1927年书写刻石。当时的沙孟海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国函社工作。同年4月,因三弟沙文汉在家乡领导农民运动,同土豪作斗争,担心三弟的安危,曾经回宁波沙村一趟,总理遗嘱碑也许就是在当时所书。机缘巧合,沙孟海青年时期的书法精品由此保存了下来。就是这样一座弥足珍贵的建筑,文革初期也被作为“四旧”而惨遭拆除,石碑下落不明。1980年,中山公园建造盆景廊时,才在花房内发现了失散多年的遗嘱碑。1983年10月,沙孟海探望沙村故居,听说中山公园发现了他青年时期的字迹,很是高兴,欣然挥毫为宁波题写了“动物园”和“后乐园”两幅横额。前者雕嵌在原姚江动物园,后者已不慎遗失,实为可惜。现总理遗嘱碑移放于九曲回廊中间。
薛楼是宁波六邑公会为纪念清光绪年间宁绍台道台薛福成,在1914年(民国3年)为存放薛福成和其后任吴福茨所收藏的书籍而建,建筑为二层洋楼,命名“薛楼”(原址位于现“九曲回廊”方亭址),后因白蚁危害楼成危房,1960年防台风时拆除。而图中的这棵古银杏树,还挺立在原处。
原进入中山公园大门,首入眼帘的是孙中山的总理遗嘱亭,过一小桥,就是一座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牌楼,上书“景行”二字,故名“景行”牌楼。牌楼石柱上刻有“清道光十七年”的记年铭文。石柱二边刻有沙孟海的老师、清光绪年间宁波名儒张原炜所书的楹联“远瞩林园胜妙殊绝,越诸尘累身“景行”牌楼心了然”。遗憾的是1998年夏中山公园扩建施工时,牌楼不幸被工程车撞断倒塌。我们看到的“景行”牌楼是用原料按原样在原址上重新建造的。
宁波市典型的民国时代仿西洋门楼建筑,始建于民国十六年年(l927年)夏,门楼高大雄伟,“中山公园”四个大字高悬在门额上,为当时宁波名流、清末会元何赐冕所题(现门楼经过整修,估计“中山公园”四字已非当年原迹了),是原中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现门楼已修葺一新,并安装了泛光装置,成为一处重要景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逸仙楼是一栋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的两层木质结构的古老建筑,经N维宁波群网友水银考证,最早为原府学(即孔庙,原在老市体育场内)里的文昌阁原物(过去资料一直说是系移建府学尊经阁)。当时薛福成任宁绍台道台时为了寓教于园,启迪大众,购置各类典籍置放在揽秀堂供学人阅览。其后任吴福茨秉承薛福成的做法,充实藏书,开设了崇实书院(现逸仙楼位置)。光绪31年(1905年)废科举,改书院为宁波府教育会。1916年8月22日中午,孙中山在后乐园参加宁波各界公宴并在此与在场人士合影留念。民国16年(1927年)建设中山公园时,把府学孔庙文昌阁址移建曾经的崇实书院,改名为宁波市立图书馆,由此作为公园书楼而得以保存。1998年中山公园扩建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被更名为“逸仙楼”。
故居位于宁波市苍水街194号中山广场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十大名人故居。张苍水(1620—1664),名煌言,浙江鄞县(即今宁波)人。明末浙东抗清名将、爱国军旅诗人,毕生致力于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曾四入长江、三下闽海、两遭飓风,仍不屈不挠地在海上孤军抗清达19年之久。因叛徒出卖,牺牲于杭州,葬在南屏山麓。故居现仅存中堂和书房,为明代后期所建。
中山公园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园,保护和发展曾走过了许多弯路,其几经兴衰的曲折历程,当使我们以史为鉴、引以为戒,尽可能地避免类似动荡年代那般的悲剧在饱经苍桑的中山公园再次重演。
宁波中山公园其他介绍
宁波中山公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解放北路,现为中山广场的一部分。最早为宁波衙署所在地,1927年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有人提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园,立即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
公园地址选定在旧道署、后乐园、府后山一带,占地约60亩,并于当年夏天动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耗资11万余元,于1929年秋公园落成。共建造各式房屋21座、亭台4个、牌坊2座、廊3条、桥5座。其中的独秀山为明代遗物,尊经阁为宁波府学迁建。1998年初,中山公园与宁波市体育场区域建成中山广场,迅速崛起成为群众性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的“龙头”,成为展示宁波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自1999年起,中山公园连年被宁波市大活动办公室授予“广场文化活动先进单位”。目前,中山公园原址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宁波市海曙区公园路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宁波中山公园”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