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旅游景点

泰顺土楼

泰顺土楼景点照片

泰顺土楼旅游景点介绍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土楼是对分布于泰顺境内的土楼建筑的合称,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建造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和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其中上交垟土楼、半月坂土楼、下垟寨土楼、双路土楼、黄沙坑土楼、东溪土楼等6处特点突出、保存较为完好,合并称为“泰顺土楼” 。

  泰顺土楼是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典型乡土风格建筑,为当地富家防御“山匪”而建。建筑格局呈方形,建筑层高和占地面积不一,最大的土楼可同时容纳几百人,最高的土楼高达六层,外部夯土墙合围,内部为木构架,二层以上的四面夯土墙上一般开有方形窗户,一般最高一层向外施悬廊或缭望台,部分土楼在底层周围挖有壕沟,并在大门前设吊桥,既是民用住宅和多功能的仓凛,又是坚固的防御“城堡”。建筑风格受闽西南地区的土楼建筑的影响,但建筑结构和功能却别具特色,是研究浙南山区清代至民国时期乡土建筑和相关历史背景的实物依据 。

  2013年5月,泰顺土楼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泰顺土楼历史沿革

  泰顺土楼上交垟土楼是泰顺县域内的首座土楼建筑,位于泰顺县西偏北部的县城东郊,建于清代咸丰年间(1850年-186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咸丰八年(1858年)夏,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攻克处州(今丽水),并占领了云和、景宁等地,逼近与云和、景宁毗邻的泰顺,泰顺“民心惶速,纷议迁徙”,为保护数代人创下的家业,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从福建同安迁徙到上交祥村定居的曾氏家族,运用从福建带来的土楼建筑技艺,着手建造了一座回廊式的方形土楼。

  泰顺土楼半月坂土楼、黄沙坑土楼等位于泰顺县南部和西南部,建造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此时社会动荡,战火与匪患频繁。北伐军人闽,败军周荫人残部先后三批窜人境内,大肆派捐抽税,掠夺绑架,民无宁日。诸多民间武装队伍汇集泰顺,相互火拼,被解放军打败的国民党“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闽浙边区挺进军”的杜谋平、吴宗论部结为股匪,不断侵扰百姓。许多村人为保自身安全,于自家宅院旁建造防御功能较强的土楼,以应对突发事件。这种土楼就像是碉堡式的住宅,乡民俗称之为“炮台”。据统计,这一时期,泰顺南部和西南部共建成土楼323座,大多数毁于战火,现仅存50余座。

泰顺土楼其他介绍

  时代;清至民国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上交垟村。

  土楼建筑面东向,方形两层建筑,占地面积625平方米。外围土墙,用条石砌基,黄土夯筑。内部木构建筑两层,两坡顶,平面呈“口”字形布置,之间设天井;东西面阔五间,南北面阔四间。楼外周圈设壕,作防御用。上交垟土楼为曾氏家族于清晚期所建,曾氏从福建泉州一带迁来,带来此建筑形式。

  上交垟土楼现保存完整,于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泰顺土楼”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泰顺土楼”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