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渡镇旅游景点介绍
深渡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地处歙县东南部,东与昌溪乡、武阳乡相邻,南与小川乡、森村乡相连,西与坑口乡、徽城镇毗邻,北与北岸镇、霞坑镇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94.0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深渡镇户籍人口为22987人。
唐至宋,属孝女乡;1984年底,撤乡设立深渡镇;1992年2月,撤区并乡,定潭、棉溪2乡并入深渡镇;2004年12月,漳潭乡并入深渡镇。 截至2020年6月,深渡镇辖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深渡社区。
2019年,深渡镇有工业企业24个,其中规模以上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深渡镇历史沿革
唐至宋,属孝女乡。
元至清,隶属三十一都、三十六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深渡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分设深渡镇和安定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设深渡镇、安定乡,隶属深渡区。
1952年8月,设深渡镇和定潭等14乡,隶属深渡区。
1958年10月,隶属北岸公社。
1959年2月,隶属漳潭管理区。
1961年,设定潭公社隶属深渡区公所。
1972年3月,设深渡公社。
1983年3月,撤销公社设立深渡乡。
1984年底,撤乡设立深渡镇。
1992年2月,撤区并乡,定潭、棉溪2乡并入深渡镇。
2004年12月,漳潭乡并入深渡镇。
深渡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深渡镇因新安江与昌源河水深,两岸行人与物资过往凭渡船而得名。
深渡镇地理环境
深渡镇地处歙县东南部,东与昌溪乡、武阳乡相邻,南与小川乡、森村乡相连,西与坑口乡、徽城镇毗邻,北与北岸镇、霞坑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94.02平方千米。
深渡镇
深渡镇境内大部分山脉属于天目山余脉,为扇形分布的低山与少部分丘陵。山势陡缓不一,西高东低,呈西东走向。境内最高峰彭泽尖,海拔830米;最低点九里潭新安江谷底,海拔115米。
深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1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7月。
深渡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棉溪、昌溪,皆自北向南注入新安江。新安江由北向南,自坑口乡入境,流往武阳乡,境内长15千米。
深渡镇主要有旱灾、水灾、地质滑坡等灾害。水灾主要发生在6—7月,较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9年7月5日。旱灾主要发生在8—9月,较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78年,河水断流,塘库干涸,农作物严重受灾。
深渡镇境内主要自然资源是丰富的地表自然水与蕴藏较深的地下水资源。
2011年,深渡镇有耕地面积4147亩,其中水田1974亩,旱地2173亩。
深渡镇荣誉称号
2020年6月,深渡镇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深渡镇其他介绍
新安江畔的深渡,是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安徽境内重要的中转站,它位于歙县东部,属于歙县管辖。深渡一直是古徽州通往浙江的水上咽喉,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当年的徽商就是从这里下江南,开始他们的经商旅程的。
这里风景秀丽,江面开阔,却又两岸奇峰高耸,青山绿水,让人流连往返。979年,成都府探花姚支仲及其子治易在歙县任职时,爱其山水,始定居于此。1159年又有湖州府姚氏迁来,遂逐步发展形成徽州明清重镇,有“深渡渡船深渡渡,姚来姚去两边姚(摇)”的千古佳句。
深渡镇则依山傍水,分外灵秀。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深渡镇”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