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洞遗址旅游景点介绍
人字洞遗址位于繁昌区孙村镇癞痢山南坡,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为220万—259万年前,是已发现亚洲地区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址。
人字洞遗址于1998年5月由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其环境背景研究》安徽课题组在繁昌调查发现,共经过7次大规模系统发掘,发现了远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制品100多件,骨制品几十件,以及包括高等灵长类原黄狒在内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8000多件,分属近80种动物,将亚洲人类起源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为亚洲是早期人类起源地区之一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活动环境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5月25日,人字洞遗址作为旧石器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字洞遗址历史沿革
人字洞遗址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是欧亚大陆所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聚集点。因发掘地山形裂隙似个“人”字,将其命名为“人字洞”。
1984年,采石工人盛宏江在癞痢山采石作业时发现3块化石后,寄送给黄万波研究员,经鉴定为更新世的犀牛牙齿。
1987年,安徽省博物馆郑龙亭、李治益、繁昌县文物管理所陈衍麟等考察了癞痢山,对孙村镇附近的这一化石地点进行了调查,采集到一些零星的哺乳动物化石,经鉴定为铲齿象和库班猪等,其地质时代可能为中新世中期。
199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该化石地点和邻近地区进行了调查,获得更多的线索。上述发现和信息为在该地区开展新生代晚期地层及古生物调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98年初,考古挖掘工作正式启动,同年组建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安徽子课题组,课题组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昌柱研究员任组长,主要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安徽繁昌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等。10月1日至11月15日,安徽课题组在人字洞进行了首次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历时46天。
1999年5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安徽课题组在人字洞遗址进行了第三次系统发掘,历时46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繁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参加了发掘工作。10月15日至11月8日,安徽课题组在春季发掘的基础上在繁昌人字洞又进行了第四次系统发掘工作,历时25天。
2000年5月10日至6月11日,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的开始第五次系统发掘,历时33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繁昌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参加了发掘工作。同年10月15日至11月28日,安徽课题组第六次继续发掘人字洞,历时45天。
2001年9月27日至10月28日,安徽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对人字洞遗址进行第七次系统发掘工作,历时31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繁昌县博物馆等工作人员参加了发掘工作。
2005年秋季,安徽课题组对人字洞安排了短期的第八次补充发掘,自11月13日开始,到11月28日结束,历时两周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郑龙亭,繁昌县博物馆等参加了该发掘工作。
人字洞遗址历史文化
起源
繁昌人字洞遗址是欧亚大陆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其动物群在第四纪动物群中具有较古老的性质,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人字洞富含化石的上部堆积单元第3—7层为一正极性带,结合生物年代学及沉积物的快速堆积等特点,判断出中华乳齿象层位的年代应为2.14—2.15百万年前。
人字洞遗址遗址特点
人字洞遗址发掘深度10米,发掘面积约50平方米。遗址是一处洞穴堆积,堆积平均宽度8米左右,地表出露厚度31.5米,自上而下可分为九个自然层,三个沉积单元。第一沉积单元为第1—2层的坡积物,第2沉积单元为第3—7层的棕红色亚质粘土,中夹灰岩角砾;第三沉积单元为第8层以下未见底,岩性为粘土、细砂、小砾石等细粒堆积。石制品、骨制品及重要化石标本主要集中于第二沉积单元。
人字洞遗址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人字洞遗址位于长江南岸皖南低山丘陵区,距离繁昌区西南约10公里的孙村镇西北2公里的瘌痢山(又称花果山)东南坡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46″,北纬31°5”23″)。
瘌痢山
地形地貌
人字洞遗址是一处发育在中生代灰岩中的洞穴,其顶部海波约95米。堆积物出露厚度30米(经钻探核实厚度约40米),从上到下堆积物可分为两套迥然不同的沉积单元。上部主要由大块灰岩角砾。红褐色的砂质黏土及砂质土构成;而下部主要由灰黄色粗砂、灰绿色细砂、粉砂及褐色砾石交互成层。
人字洞遗址所获荣誉
2022年11月,入选2020-2021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人字洞遗址其他介绍
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的古人类遗址人字洞,至今出土了300多件石骨制品,还原了欧亚大陆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的冰山一角。
人字洞海拔高度100米,是一处发育在三叠纪岩层中经水溶蚀形成的洞穴,是早期人类较为理想的生息场所。洞穴堆积厚度约30米,宽8至12米,由于洞穴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称人字洞,自上而下分为8层。
人字洞遗址发现于1998年5月,经过多年的挖掘,考古学家在人字洞发现了7000多件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包括大量的大型灵长类的丰富多样的脊椎动物化石;尤其是发现了动物群中还有真马的存在,十分珍贵。此外,在已出土的石骨器制品中,有10多件骨制品有加工痕迹,上面的打击点甚至极其细致的修理疤痕都清晰可见。专家推断,这些石骨器应是古人类制作的工具,在距今200万至24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了。
据报道亚洲最早古人类遗址繁昌人字洞日前发掘一头完整的乳齿象骨骼化石。据中科院考古专家介绍,这是目前亚洲出土的乳齿象化石中最完整的一头。
这头乳齿象年龄在14岁左右,门牙、头骨、脊椎骨和腿骨都相当完整。可能由于长时间沉积或大象死后遭受重压等原因,这头乳齿象化石已经呈扁平状。此前考古专家也曾在人字洞多次发现乳齿象化石,但像这么完整还是第一次。这个发现对研究古生物学、环境气候学、古地理和埋藏学具相当高的价值。
“人字洞”位于安徽繁昌县瘌痢山。中国科学院“寻找人类起源及背景研究”课题组1998年以来中科院对它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200至240万年前的灵长类动物化石和古人类石制品,其中包括67种动物,5000件哺乳动物化石,以及若干数量的灵长类化石标本和石制品、骨制品。这些化石经过考证被确认为目前亚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类文化遗物
人字洞遗址作为旧石器时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保护范围:以人字洞遗址发掘点为中心,南200米,东、西、北各500米。
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人字洞遗址”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