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禅寺旅游景点介绍
大通禅寺
秋月禅关、大通秋月、大通禅寺,均为垫江明月山麓峰顶山下大通寺的匾额题名,即大通禅寺。
《志》载:“东北二十里,有古寺,曰秋月禅关,唐马祖修净之所,即峰顶山也。”(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明·陈端《大通寺碑记》:“垫江县西北二十里有山,乃大唐禅师马祖建寺于上。国朝洪武初(1368),首开县治,寻兹古迹,修寺名大通秋月。后有危峰数仞,俯视群山,时人谓之峰顶,畔有苍崖石壁,发五色圆光,至今不磨,世传马祖禅崖,此峰顶之胜概也。至明代天顺初(1457),垫江县人黄中和又迎燕京宽悟、如鼐二僧住于峰顶山,并易地数亩,以资常住,如此者数十年。成化癸卯、乃伐木鸠工,因古刹旧址而重修之,凡殿宇僧堂,门墙佛像,悉焕然一新。又《秋月残碑》:……贞观三年(629)禅宗马祖云游来垫江,见峰顶山壁有五色圆光,乃建秋月禅关以传教……”
禅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及《传灯录》载:马祖,大唐巴蜀什邡人,初学禅,为沙门,法名道一,六祖惠能首席弟子怀让禅师高足。以顿悟得佛,后称马祖。弘忍以后,禅宗形成两派:北派以神秀为代表,南派以惠能为代表。
清代,李丹生赋秋月禅关七律诗一首:“天门容膝小禅房,秋月高悬在上方。心与镜圆千界静,头磨石凹一轮光。巢鸟飞下原无碍,山鬼来窥不敢狂。选佛人今何处去,苍藤古木自清凉。”
清末,垫江李惺(西沤)游大通禅寺五律诗:“路到中槽尽,林藏古刹幽。山深无刼火,地润有灵湫。佛让松先老,天因竹易秋。泉声终夜雨,抱月宿西楼。”
据此,唐初建庙时,该寺额曰秋月禅关。明代重修时,该寺额曰大通秋月。清代补修时,额曰大通禅寺,沿自民国三十五年(1946)该寺仍额曰大通禅寺,为垫江县蒋建华先生题字。
建国前未毁的大通寺,庙门高大雄伟,黑底金字的大匾,题“大通禅寺”四字,为垫江名家蒋建华先生手笔。寺内当中一块大石坝,十分平整,约百余平方米。正中为万年台(即戏楼),左右是抄手游廊,有前殿、中殿、后殿廊的看台,左右横殿,四角有游廊相连。后殿右侧有高楼3层,额曰“藏经楼”。楼后有飞泉垂于崖间,流泉不大,终年不竭,在庙侧形成一个自然大池,泉水清澈甘凉,池曰“灵湫池”,水可供200余人饮用不竭。庙内除佛堂、僧寮、楼阁外,庙外右侧另有舍房十余间,古雅清幽,专供游客住宿。庙左侧有银杏树(白果)高20余丈,枝叶茂盛,荫蔽里许。数十里外,均可见此大树。若晴日见此树雾环云绕,则必有连日阴雨。据说此树已阅千年岁月。寺门外古松数株,人不可围抱。有竹林环绕,凤尾森森,翠影摇碧,夏日入林,清凉袭人。庙左后崖,高可数十丈,绝壁如斧切,无藤萝草蔓,阳光下或赭、或碧、或白、或黄,阴雨则无。
当时庙内有19个僧人,包括长老林泉禅师和他的随身弟子宗能在内,一共21人。寺有蔬菜地数亩,庙田土10余亩。寺内僧人分工为:参诵僧、募缘僧、耕种僧、斋膳僧等。庙内特色食品有:甜水豆花、鲜竹笋、鲜蘑菇、冬瓜烧白等。寺内除晨钟暮鼓、经声梵唱外,僧人中常有竹琴演唱,委婉清雅,幽越感人,琴调不类川西声,略近于川东奉节调。
大通禅寺香火旺盛,游人上香联袂殷殷。每年夏天,垫邑政、绅、商、学各界知名人士到此避暑者,络绎不绝,寺内更增收益。
大通禅寺这座千年古刹,除了秋月禅关的马祖历史以及千百年来补建修葺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以外,该寺还有它独具的四大特征——幽、静、雅、美。
幽。大通禅寺的前名,叫大通秋月和秋月禅关。为什么都提出这个“月”字呢,这是一般人都没有注意到的事。古人苏轼说:“山高月小”,这话确实不错。无论圆月、缺月,只要人在大通寺,顿觉月亮格外清朗,但却看到月亮小了一点儿,只感到银光清辉、透彻人寰,似乎人的肌骨血脉都被照得透明,好像被精魄洗净,灵魂都升华了。这种神秘而透彻心扉的幽,是其它地方都不具有的。还有那数亩竹林,尽管是酷暑的六月,只要你一入竹林,倍觉清爽,白色的衣服还给你镀上一层薄薄的轻绿,大脑也变得柔柔的舒畅,一派“天凉好个秋”的情调,无怪清人锦江书院的掌院李惺在他《游大通禅寺》的诗里说:“佛让松先老,天因竹易秋。”更有那千年银杏树,矗立在几株百年古松前,衬着寺后百仞绝壁上飞泉垂流,真个是绿阴匝地,翠锁苍茫,加上钟声隐隐,木鱼声声,好像到了“梵唱林愈静,钟鸣寺更幽”的仙境。天幽、地幽、寺幽、人幽,真一个幽字了得!
静。大通寺勿论在寺内寺外,听不倒喧哗詈骂声,听不到嚣闹车马声。庙内二十一个僧人,人人肃穆文明,步履轻悄,客去客来,都显得举止雍容,绝无高声谈笑者。特别是一到夜里,更是静得出奇。当然,所说的静,不是绝对没有声音,比如风声、雨声、钟磬声,声声都有,而是从这些存在的声音中显出另一种静来,似乎人的身体空灵,心也超凡入化,连耳朵也通微了!
雅。大通禅寺建筑古雅,四围山色环境幽雅,每个僧人举止文雅,自长老至和尚人人谈吐风雅。客堂斋厅、四壁名人书画,桌椅陈设,古朴典雅。每个僧人,灰袍兰领,白袜青鞋,退进有序,风度儒雅。寺中规定:五剃七洗九扫除, (即每月初五、十五、廿五剃头。初七、十七、廿七,僧人换洗。初九、十九、廿九,全寺大扫除) 视觉清雅。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到大通寺就会接触到一种脱俗的氤氲,而且高雅绝尘。
美。大通寺这座千年古刹,不但人文治理美、自然风光美、楼殿建筑美,连其烹饪,也是美的。大通寺的油炸豆腐丸:用豆腐团成丸,清油炸酥,再用陈年老咸菜几片,清汤煮成,上面飘几粒葱花,外酥内嫩,入口化渣,热热的、香香的,无油腻感。油炸鲜菇:用肥嫩鲜菇切条,以豆粉拌花椒粉穿衣,下锅炸酥后,以丝瓢滤凉装盘,此肴脆嫩鲜香,实堪佐酒。还有凤尾鸡丝(豆皮做的)、活水豆花、地木耳汆汤等等,难以枚举。
总之,在四壁名人字画、青一色黑漆桌椅的斋厅,白瓷兰边的杯、盏、碗盘组合的餐具,进斋中只能听到杯箸的碰撞声,口齿的咀嚼声,品尝着山珍野蔌,人或搓掌模腮,抚膺点头的陶醉于酒与菜肴的美味,而绝无用语言相告者,因斋厅悬有大字警告:“食勿言、味在个中!”这真是古人说的:“佳肴罗列、默品其味”,一种饮食勿言的美。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大通禅寺”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