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重庆市>渝中区旅游景点

重庆古城墙

重庆古城墙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古城墙景点照片

重庆古城墙旅游景点介绍

重庆市渝中区的古城墙遗址

  重庆古城墙切山为墙、辟峡为门,是世界建城史上最具特色的城墙之一。这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历史上曾4次大规模筑城,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重庆古城墙遗址传统风貌区包含渝中区“九开八闭”17座城门及城墙沿线,左至金汤门,右至东水门,上至朝天门,下至储奇门,承载着重庆母城历史,现存通远门、东水门、太平门(含瓮城)和人和门4座城墙。古城墙遗址传统风貌区中,明清城墙长约8720米,现存4364米。

  未来将以“重庆古城墙遗址公园”为链条,以湖广会馆文化带、太平门文化带、十八梯文化带、巴县衙门文化带、打枪坝历史文化带、通远门文化带为支撑建设“重庆记忆历史文化商贸区”,形成重庆古城南部和西部成片的历史文化商贸区,打造集移民、开埠、抗战、码头等文化为一体的商贸、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集群。

重庆古城墙发展历史

  公元前314年,战国秦将张仪修筑土城墙;三国时(公元226年),江州都督李严在旧城基础上新筑江州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为抗击元兵筑城;第四次就是明代戴鼎在宋城基础上筑城。

  公元1371年夏,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大兴土木,垒石筑城。出身武夫然颇有心计的戴鼎,讲求风水,取“九宫八卦”之象。清乾隆《巴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像九宫八卦。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为九开门。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为八闭门。”重庆古城便有了“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及城墙。

  1921年,杨森任重庆商埠督办,主张撤临江门,发展城郭间交通;1922年,重庆商埠督办扩建郭外马路二道,临江门瓮城、通远门瓮城及城墙分别被拆除;从1926年开始,潘文华任重庆市长时,为建筑马路,宏阔码头,朝天门、南纪门、西水门、定远门、太平门(瓮城门及城墙)等悉被撤毁或掩埋;1935年,因修建缆车,太安门被拆除,重庆古城墙自此逐渐衰败湮没。

重庆古城墙地理环境

  重庆古城墙位于中国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古城墙总长8860米,目前建有通远门、东水门城墙公园。在国内的大城市中,有几公里城墙的城市屈指可数。现存城墙共17处56段,总长约4404米,包括40米独立存在的宋代城墙。现状能完整显露的城墙段约为1295米,通过保护实施重新显露的城墙段约为2103米,共34段,待未来条件成熟再实施显露的城墙段长度约为1006米,共22段。现存城门和瓮城遗址共7处,包括东水门、太平门、通远门等3座现存开门,人和门等1座现存闭门,千厮门、南纪门、储奇门等3处部分瓮城遗址。现存炮台1处,位于通远门城墙段。

重庆古城墙其他介绍

  时代:明

  类型:古建筑

  地区:重庆市渝中区

  批次:第七批

  1、通远门城门及城墙修建于明代。城门为拱形顶,条石砌成,其中部分残损。城门高5.33米,宽3.5米,厚7.41米。在其左右残存城墙约100米。通远门原筑有瓮城,由于年代久远,现已全毁。原来的通远门是重庆城区的边缘,出门向西为佛图关,是通往成都的要道。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区的扩展,通远门现在位于市区中干道上,三条公路在这里交汇,每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城门洞下市井生活悠然自得,原来守护城区的关隘如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通远门城壁顺山势而筑,居高临深,呈现出典型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古城墙,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艺术观景价值。重庆城墙构筑历史从公元前316年仪城江州—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蜀都护李严大城—南宋时期为抗击蒙(元)军侵犯,由彭大雅、余介先后构筑山城防御体系,直至明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间,又大规模地重修了一次重庆。清乾隆《巴县志》:“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为九开门。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为八闭门。”明城完全是石头结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不得受外族的侵犯,构筑城池,作为防御设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市政的变迁,高墙深池有的被夷为平地,有的还尚有保存。重庆渝中遗留通远门古城墙,其创建、演变的悠久历史过程,充分反映了巴渝儿女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也反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作为重庆母城的重要史证,对历史的陈迹有着重要意义,对重庆古城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处于1992年3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东水门城门及城墙修建于明代,是重庆老城正东的大门。现存的东水门城门宽3.2米,高5米,厚6.7米,属石卷顶城门洞,附近有200余米的石城墙一段,高约6米。因城门朝东,与东去的长江流水同向,而得名。条石城垛及门大体如旧,为单门,门洞呈拱形,门额上的“东水门”三字已风化。东水门城墙面临长江,孤峙江中,险厄天成,气势巍峨,呈现出典型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古城墙,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艺术观景价值。重庆城墙构筑历史从公元前316年仪城江州—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蜀都护李严大城—南宋时期为抗击蒙(元)军侵犯,由彭大雅、余介先后构筑山城防御体系,直至明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间,又大规模地重修了一次重庆。清乾隆《巴县志》:“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为九开门。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为八闭门。”明城完全是石头结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不得受外族的侵犯,构筑城池,作为防御设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市政的变迁,高墙深池有的被夷为平地,有的还尚有保存。重庆渝中遗留的东水门古城墙,其创建、演变的悠久历史过程,记载着昔日的水码头及重庆母城沧桑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巴渝儿女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也反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作为重庆母城的重要史证,对历史的陈迹有着重要意义,对重庆古城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处于1992年3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东水门及城墙已纳入“湖广会馆”历史风貌协调区。

  景点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2-02-23,如果您发现“重庆古城墙”景点内容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或提供新信息

我要对“重庆古城墙”发表赞美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