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旅游景点-P3
鲧堤是威县历史上有名的古迹之一。相传4多年前,鲧治水时所筑,清代文献记载,长堤蜿蜒数百里,是先民御洪的屏障。南源自临西,沿经威县去至南宫。据康熙《威县志》载:“鲧堤自堂阳延入甘陵,经威县邵固集北,其村有名圈里者,三面濒堤。上宽二丈有奇,高二丈有奇”。在威县境内,鲧…详情 ▷
塔林公园邢台塔林公园位于邢台市旧城西南隅三里的申家庄村南,因塔散布如林,故称塔林。塔林又称塔坟。是开元寺和天宁寺的高僧墓地。原地点面积(五十年代)约四十余亩,合计平方面积约26万多平方米。年代从唐到明清各代。据传说,邢台塔林原有塔近千座,这个传说的数据可能不确,现…详情 ▷
且停寺且停寺遗址,位于内邱县城西北168公里处,寺沟村南。总占地面积大约15亩。为内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停寺,又名梵云寺。相传春秋虢国太子途经暂息而得名。据(顺德府志)记载,且停寺始建不详,元朝至大年间修建。明宣德、万历年间,因颓废而又修;清雍正、乾隆年间,因…详情 ▷
河北省平乡县革命历史悠久。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实行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全国人民奋勇,洪康村也组建了抗日九大队,该村是冀南“盐民”的发源地,1938年4月8日在此打响“冀南对日作战第一枪”,消灭日伪军4多人,我抗日战士5名殉难;194年农历1月初1,县抗日…详情 ▷
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位于平乡县治西南约15公里,西郭桥村北偏东约2米处。两墓皆遭破坏,为坐北朝南向,墓道在南。1为仿木结构圆形单室砖室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墓室4部分组成。墓室最大内径32—35、残存深254米。墓底为高38米的“凹”字形棺床。墓壁共分3层,…详情 ▷
东岳天齐庙位于邢台市平乡县东南部的河古庙村内,据传说,始建于东周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泰山有一名道人西去华山布道,路经此地,目睹此处有九条大路汇入此地,外观上像有九条龙口相汇,称谓“九龙口”,观其地貌,确是一块建庙修身的风水宝地。老道经过深思熟虑…详情 ▷
邢台市宁晋县普润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四芝兰乡南迁善。现任主持刘瑞生。寺院现有8人。规模较小。普润寺地址宁晋县城东北四芝兰镇境内,约离县城25公里四芝兰村北2公里处,不小的一座寺院,有普润寺、观音堂。据传乃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所赐,距今已有近5年的历史。奈何寺庵多…详情 ▷
净域寺位于临西县仓上新村东约8米处,俗名月洼寺。她是临清古县的一处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是具有很多传奇故事的神秘殿堂,是被人们所尊崇的明、清临清河西八大寺之首。净域寺,现遗址高出地平面近2米。遗址长、宽各127米,遗址面积16万平方米。现由五台山高僧率一行僧…详情 ▷
牌坊是我国封建社会旌表“忠孝节义”和“重臣名宦”功德政绩的石雕建筑。古城南和,历史悠久,贤臣倍出,故曾牌坊林立,民谣曾有“顺德府好城墙,南和城好牌坊”之说。据清朝《南和县志》记载,南和县原有牌坊36座。从解放后一直到文革前这段时间,南和县城保存完好的牌坊仍有七座,…详情 ▷
南和古城别称“嘉禾城”,民间又俗称“纱帽城”。南和县自西汉建县以来,此处一直为县治。后周时曾是南和郡郡治,唐武德元年还作为和州州治。北魏时期,南和城周七里,有南、西、北三门,城内多空旷之地,兵匪一来,难以防御,故元至正年间,县令尹泰改筑为小城,城墙周四里,明正统十…详情 ▷
脱氏墓地位于县城东南8公里处东董村正东1米处,南北长8米,东西宽58米,面积为464平方米。墓基高于地面约2米,尚存原貌,上有6棵柏树(3棵枯死)。墓地发现4块墓碑,其一:“元太师右丞相脱公子周彬故里碑”,仅存碑身,有首、座之榫,现仰卧于地,高24厘米、宽78厘米…详情 ▷
耿纯墓碑,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立,位于望腾与护驾村东北一公里处,碑阳镌文:“大汉勒封东光侯耿纯空墓”。该碑系护驾村耿姓为不泯灭祖迹,于明代隆庆元年所立,以示耿纯其人确为本村耿姓仙尊。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地址:位于新河县望腾与护驾村东北一公里处…详情 ▷
清光绪二十九(193年)立,位于魏家庄西南一公里处,系该村清恩耆赵恭礼德行碑。汉白玉石质,通高23米,首、身一体,高19米,碑首抹角方型阳浮雕二龙戏珠,阴浮雕双狮斗球。碑体阳面阴刻楷书三行,两边框阳刻八仙过海之宝物花边,底框阳刻奔马图案碑体阴面阴刻楷书11行,记述…详情 ▷
慈明寺位于县城南四公里故现村西原名慈明庵。据记载始建于隋朝时期。高僧(智者禅师)启建净宗道场(慈明庵),于隋开皇十四年归天台宗。后由唐代高僧(慧璿禅师)启建藏经阁,化银万余两,唐大中八年(854)。唐咸通八年(867)高僧(义玄禅师)建塔。宋代战乱毁藏经阁,后由清…详情 ▷
董氏墓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西李家庄村北,系著名红军高级将领董振堂烈士祖茔墓碑,立于民国22年(1933年)。1967年开挖滏阳新河时,按设计路线需将董氏祖茔迁移。此事报至中央后,经毛主席、周总理特别批示,将河道向北绕行一里而过,使此墓地得以保存至今。…详情 ▷
光武台遗址位于县城西4公里白神首村南侧,为汉光武帝刘秀的点将台。据史书记载,刘秀曾在这里筑台拜将,操练军马。元、明时期当地人在这里修庙,名“光武庙”,后人视光武庙为神首庙,将光武台改为神首台,附近8村亦改为神首村。…详情 ▷
仙人张果老墓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仁彰村,在村西岭之半,名曰柏林坡,此村存有“果老故里”碑石一幢。张果老,名果,因年岁大,故称张果老,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庆阳府志》、《正宁县志》都有记载:“张果老墓在县(罗川)东七十里。”“县东有洞,相传果老隐居炼丹处,故有墓在焉…详情 ▷
广宗县历史悠久,早在商纣王时期就曾修建了大型帝王苑林及平台。自2世纪8年代以来,该县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遗址有2处、县级的有14处。据《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县境内古河道历史上变迁极为频繁,县境为古黄河、漳河、洚水的滚动区,今日北宋古墓群的重现,与其所处的地理位…详情 ▷
1966年3月8日,在隆尧县东部的白家寨一带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后,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并到达灾情最为严重的白家寨视察慰问。1987年2月底邢台地震2周年之际,邢台地震纪念碑在隆尧县城东侧竣工。国家主席为邢台地震纪念碑题了字。邢台地震纪念碑场…详情 ▷
【洪教寺】古遗址。原名蒲陀院,唐朝改为勤息院。在任县冯村西南。始建于汉代,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更名洪教院。明代称洪教寺。解放初期拆除。现尚留一石幢底座。寺内有壁画《张仙送子》,高15丈,长35丈。系任县境内最古之寺。194年,杨固屯村张法元临摹其壁画《张仙…详情 ▷
【任县沙岗遗址】古遗址。位于任县城东北隅25米处。1987年调查发现。遗址地处沙岗之上,南、北两面为古河道。遗址南北15米,东西2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深3至4米,厚17至2米。局部被破坏。从出土遗物的特征来看,该遗址下层属仰韶文化后岗类型,上层属龙山…详情 ▷
【任县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址名。位于任城镇东兴路南侧,占地6余亩,出土大量仰韶文化红陶片、几何花纹、灰坑、兽骨和龙山文化灰陶片、蛋壳陶。1988年,经省考古研究所试掘,确认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详情 ▷
【任县大陆泽遗址】古遗址。大陆泽,又名广阿泽、张家泊、大陆波、南泊、小东湖,位于任县城东北15公里处,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7公里,为古之漳河以北、泜河以南众水所归处。…详情 ▷
邢台净土寺乃邢台古刹,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椐邢台旧志记载,为十六国后期赵时大和尚佛图澄公元二三二年至二四八年驻锡之地。金末,曹洞宗巨匠——万松行秀十五岁于邢州(今河北邢台)净土寺出家,后于各地行脚参访,得法于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寺雪岩慧满禅师,传曹洞禅法。住…详情 ▷
文昌庙位于公园内化山揽胜区中心地带,海拔98的山坳中,据有关文字记载,该庙始建唐代,兴盛于明清,为道教活动场所。现存建筑重修于24年,面阔三间,为歇山重檐,四周廻廊式建筑。主要供奉文昌大帝,在道教诸神中,他是主宰人间功名、利禄之神,两旁为天聋、地哑和七星君,每年农…详情 ▷
古鄗旧址世变扬尘沧海中,浮云依旧塞寒空。五城陌照萧王月,汤沐邑余公子风。救赵应推监者策,摧薪独羡邓侯功。乡园咫尺堪凭吊,蓦见青山思不穷。清朝魏裔介古鄗城旧址即今县北之固城店。鄗之名称始见于春秋。《左传》载:“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详情 ▷
竹林寺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北关村东北3米处,乃冀州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环水,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而又名“悬空寺”。“冀县城北竹林寺图”是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在民国廿二年(1933年),在冀南旅行写生,路经古老的竹林寺时所作的图画。画面上的竹林寺瓦宇…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