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旅游景点-P4
王仲山,资本家,是北洋时期段祺瑞部队的军需官。王仲山故居坐落在河西区南京路21号。该宅为德国花园式宅邸,建筑面积248平方米,为二层加带半地下室的砖木结构建筑,平面近似矩形,庭院花草树木环绕。建筑正立面底层入口有十六阶的高台阶,大理石饰面,双柱支成折角门廊。进门厅…详情 ▷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建于1991年,总高度为4152米,此高度在世界钢筋混凝土电视塔中列加拿大、多伦多塔、俄罗斯的莫斯科塔、中国上海的“东方之珠”塔之后,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二高塔。她坐落于市区西南部河西区八里台聂公桥以南、紫金山路与津盐公路汇合处的三角地带,西…详情 ▷
天津文庙博物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门里大街。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天津卫指挥使朱胜将住居一所施为学宫,首建堂斋、公廨。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大成殿落成,始称卫学,为天津地方教育官学和尊孔的庙宇。后清雍正三年(1725年),天津卫改天津州,清雍正九年(1…详情 ▷
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82号的庄王府,原为北洋政府江西督军李纯家祠,是留存至今的本市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之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据考证,它的前身是北京的庄亲王府,是正宗王府制式建筑。它作为除北京城外唯一一座具有清代皇族色彩的古建筑群,…详情 ▷
介绍位于南开区东门内刘家胡同14号。故居为坐东朝西两进四合院,建筑为青砖小式,硬山卷棚顶,部分房屋有前廊。王襄(1876~1965)为著名古文字学、金石学家,是最早鉴识和研究甲骨文的学者之一,所著《室殷契类纂》和《室殷契征文》有很高学术价值,建国后被聘为市文史研究…详情 ▷
泥人张彩塑在艺术上继承了中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使其从佛殿神堂步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它伴随着对民间艺术的雅化和对古典文学艺术的俗化过程,发展了民间艺术,使其创作兼具雅俗合一的艺术特征。郭沫若、徐悲鸿、赵朴初等曾分别题诗、题词、著文,予以颂扬。泥人…详情 ▷
袁乃宽故居坐落在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该楼建于198年,占地31935平方米,该楼先后委托英、德工程师设计,为一座欧洲古典式建筑,分为主次楼。主楼平面为L形,三层砖木结构带局部半地下室,共54间,建筑面积2892平方米,是北欧荷兰、比利时的建筑形式,有尼德兰式建筑…详情 ▷
马鸿逵故居坐落在河北路宁静里1—4号。建于1913年该胡同共4个门。为砖木结构2层楼房,普通公寓式,清水砖墙,坡瓦顶,上开天窗,装修一般,建筑面积共76平方米。现为民居。…详情 ▷
孟氏家庙坐落在意租界今博爱道,建于1912年,是现今保留最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筑。这里曾是谦祥益创始人祭祖的地方。据说孟家是山东邹县孟轲的后裔,但不是嫡系后代,后迁居章丘县旧军镇。孟家为当地首富,人们通称孟家为“堂号家”,即三怒堂、其怒堂、容怒堂、矜怒堂、进修堂、慎思…详情 ▷
张廷谔于1934年和1945年两次任天津市长时居住于此,旧居始建于民国年间,位于河北区民主道35号,属意租界,总面积54平方米。该楼为二层楼房,砖木结构,带半地下室,前后坡顶,设老虎窗,门厅朝南,上筑阳台,表层与墙隅均仿砌基石筑法。一楼为会客厅,二楼为居室、卫生间…详情 ▷
铃铛阁是天津三宗宝之一,原为稽古书院中的藏经楼,代表了天津人重文重教的传统。天津是新政时期北方废除科举制,提倡新式教育的推动中心。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学堂”建于此,这里曾是传播新文化和天津历次革命运动的阵地。著名的“五四”运动领导人马千里曾任该校校长;天津地委创始人…详情 ▷
阿尔泰牧场位于天津市大港区东北侧的官港森林公园内,北部与津南区相邻,东部与塘沽区接壤,总面积214平方公里,是天津市最大的森林湿地保护区。“阿尔泰牧场”以推广及提倡骑术运动为宗旨透过此有益身心的高尚运动减少有兴趣骑马人士对马匹的恐惧感。更加深切了解马匹的性格特专程…详情 ▷
潮音寺座落在西沽大街东端,在大沽口炮台的西面。建于明永乐二年。传说大沽船民刘氏在海上遇险,幸好得到观音菩萨救护而化险为夷,因此当地船户便集资兴建一座土庙。此庙坐西朝东,面向渤海,名为南海大寺,又名双山寺。寺内供奉南海观音菩萨。潮音寺为三层大殿。前为正殿,供观音;南…详情 ▷
介绍位于西青区南运河畔的杨柳青镇。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阁中供奉魁星。天启二年(1622)曾遭焚毁,崇祯七年(1635)重建。庆咸丰三年(1853)再次被毁,咸丰八年(1858)再次重建,为砖木结构,三层,六角形,通高15米。六脊瓦顶,有六个龙头各衔一脊,…详情 ▷
天穆清真北寺位于天穆村北,传述为唐元帝六年建,但无考。有记载为建于明永乐二年,在津门历史最古。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又于1948年11月25日,被国民党溃散的军队焚烧,夷为废墟。1949年重建,由村民集资修建前殿,1951年修后殿。“文革”期间又遭破坏,大殿被作为生产…详情 ▷
介绍在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东,是一座中型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部分组成,长147米。墓前立《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墓早年被盗,墓碑埋地下。1972年发现墓碑。1977年清理墓葬,共获文物7余件。有能启合的铜薰炉,与铜镜放在一起的骨梳、骨篦、…详情 ▷
碑引人思指烈士陵园。位于朝霞公园西侧,座南向北,占地279万平方米,其中陵区占地225平方米。这里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烈士186名。陵区前方建有烈士纪念碑一座。碑基两层通高24米,为花岗岩砌成,四面有石阶和汉白玉石栏杆。碑身…详情 ▷
位于芦台镇内北街东部。此寺原有山门、前殿、后殿、和配殿组成两进跨院,有钟鼓二楼,面积36平方米。供奉如来佛等。明天启、清乾隆、嘉庆时均重修。始建年代不祥。建国初期被毁,现有石碑一通,记嘉庆时修寺经过,碑呈长方形楷书字体,碑体完整。…详情 ▷
前海北岸战汉古文化遗址在前七里海北岸了有一条攻堤坝,由潘庄镇压小南村至岭头一带。遗址有:西塘坨村遗址、双坨遗址,东塘坨村墓群,表口村桃园岑的老蚊地、东大水坑、杨家岑遗址,洛里坨的北大岑遗址,岭头村的岭头遗址等到共8处均为战国至汉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1957年至于1…详情 ▷
后七里海北岸古文化遗址在宁河县后七里海北岸,由潘庄至桐城一带。1957年发现,暴露遗物有夹砂红陶和泥质陶两种。有缸、盆、甑、壶、瓮、甬、等到残片口沿和五铢钱,布币大泉五十、板瓦、甬瓦、五线谱当绳子纹砖,铁块红烧土和零星贝壳分布,同时还有冶炼作坊遗迹和墓葬地。遗址有…详情 ▷
介绍于方舟衣冠冢墓地建在宁河县烈士陵园内。衣冠冢墓高于地面站一米,面积为76米87米的方形台基。正面石阶周围为护栏和短墙,均为花岗岩制作。台基中央为墓碑,由刘格平同志书写“于方舟烈士之墓”。正面上端镶有烈士瓷像。背面刻有烈士生平事迹。碑卑后石棺一具,内放遗物,均为…详情 ▷
介绍位于县城芦台镇北15公理,宁河镇压林庄村东南5米处,时代为战国汉代。1977年发现,面积为225万平方米,文化层深为25至4米,暴露遗物有夹砂红陶、瓮、缸、釜、夹砂灰陶醉瓮残片及绳子纹瓦等。为居住遗址和墓葬地。…详情 ▷
介绍距县城芦台镇北2公理,板桥乡田庄坨村西南2米处,时代为战国汉代。1953年发现,地势高于其他地面,现为耕地。1979年曾试掘,面积为25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4米。地面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灰陶等残片,现出土较完整的有陶器、罐、瓮、瓮棺、钵、弹丸、网坠、纺轮。陶罐…详情 ▷
与独乐寺同为古蓟城的瑰宝。寺内共有三座大殿,塑有三组彩色佛像。著名的白塔始建于辽清宁四年(158年),是现在中国仅存的7处白塔之一。白塔风格独特,融合了亭阁式、密檐式(如西安小雁塔和大理白塔)及覆钵式(即藏传佛教式的,北京有一些)三种风格。塔高3米,平面呈八角形,…详情 ▷
盘山石塔林简介石塔林,是和尚墓塔,在古中盘寺遗址前半里处。挺立的和倒塌的石塔共2多座,实力罕见的古迹。这些僧骨塔均甲花岗岩雕凿,一般由三块巨石垒砌而成,形体很小。中间塔身刻僧人名字。塔呈方形、六角形或肚形。有的有檐,有的无檐;有的实心,有的空心。多姿多彩,高低错落…详情 ▷
位于蓟县城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米处,始建于辽清宁四年(158年),明清两代均有重修。该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造型奇特,是辽塔的代表作。塔高3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门内有舞乐伎浮雕,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身南门内置佛龛,墙内有…详情 ▷
清王陵俗称太子陵,位于天津市蓟县东北部的小港乡和孙各庄乡境内。陵区北为黄花山,南有朱花山,东与清东陵隔山相望。顺治、康熙帝的6个皇子葬在黄花山南坡。乾隆帝的1个皇子葬在朱花山。陵园原设有山门、享殿、配殿、地宫宝顶、碑亭等,并绕朱垣一周。现均不存,仅留建筑基址和墓碑…详情 ▷
介绍位于蓟县孟家楼一当地富户农宅。该宅砖木结构,院落狭长,东西厢房排列有序,正房为穿堂式,一明两暗。其东西厢房供作战、机要及警卫人员居住;东次间为前委书记、司令员居住;西次间设为作战室。屋顶架设防弹铁丝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