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物保护单位-P33
乾清坤宁宝塔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城郊官湖村东南约5米佛字山东北面的临河山崖上,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十二月。为石构仿楼阁式实心塔,须弥座,六角七层,通高8米,塔身由每面宽45厘米、高41厘米的整块花岗石彻成,由下而上逐层收分,每面有浮雕佛像一尊,共…详情 ▷
锦屏水尾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岭腰乡锦屏村尾的乐平溪上,是政和境内保存完好的伸臂式平梁木廊桥。该桥创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因年久破损,上世纪8年代初曾进行过一次修葺,现有建筑基本保持旧貌。该桥长262米,宽5米,净跨22米,孔高48米。桥廊屋高47…详情 ▷
下坂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杨源乡王大厝村下坂自然村的当溪上,为典型八字撑木拱廊桥。创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十月,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重建,现建筑为1987年6月重修。该桥长375米,宽45米,拱跨185米,高出水面75米。桥屋为抬梁式木构架,单…详情 ▷
云根书院云根书院位于政和县城南青龙山上,临近烈士陵园,每日都有众多政和及外地游客登临书院。新建的云根书院,远远望去,规模恢宏,蔚为壮观;书院建筑群是仿宋建筑风格,体现理学文化,格调高雅,风貌独特,古色古香。沿着石阶往上走,首先见到的是高高矗立的牌坊,书院内建筑群的…详情 ▷
盘古文昌阁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1998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36多平方米。土木结构。平面由门厅、天井(两侧厢房)及组成。阁六角三层,攒尖顶。底屋子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抬梁减柱造。供奉文昌大帝、大王公、大王母、土地公等。为当地群众一处极为重要的…详情 ▷
永泰文庙位于永泰县樟城镇西门街县府路永泰县政府大院内,始建于宋崇宁元年(112年),后数毁数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包干臣、邑绅陈元封倡捐重建,坐东北朝西南。文庙现存大成殿和后殿,占地面积15平方米。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详情 ▷
天台寺遗址位于丹云乡下洋村桂院自然村天台山顶,始建于北宋年间,自古为永泰一处重要的宗教建筑,《永泰县志》专门记载。据初步勘察,天台寺遗址面积有3多平方米,基础基本保存,另遗址周边还留有明代柱础、香炉等。专为修建天台寺而建的明代砖瓦窑,也保存完好,这是其他寺庙中不可…详情 ▷
惜字坛位于同安镇辅弼岭古道中段鳌头岩下,门墙宽约五米,高约二米,洞穴面积约2平方米,门为石制,高8公分,宽约65公分,厚约5公分,可关可启。惜字是古代一种独有的敬惜纸字、敬重教育的习俗,传承这一优良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尊师重教、尊重知识仍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附属…详情 ▷
荣阳积善堂位于盘谷乡荣阳村,始建于清同治12年(1873年),占地面积76145平方米,内存许多精美木雕,尤其是下座横梁中间下支柱,跨度长达13米,高超技艺令人惊叹。积善堂香火鼎盛,自古以来一直是盘谷乡民间信仰的重要场所。积善堂是研究清代宫庙建筑、民间信仰重要实物…详情 ▷
紫山堂位于玉湖村66号,又名恭恩厝,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建筑历时二十年。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多平方米。另设六个小厅,采光效果好,建筑布局讲究对称,厅头四扇木屏风等木雕精美,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17年7月28日,紫山堂列入永泰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高阳温氏太祖墓位于梧桐镇潼关村双溪口龙井大坪后始建于北宋哲宗赵熙元祐、绍圣间。占地面积约81平方米,墓体上仍留存一些宋代石构件,是温氏入闽始祖温子玉寻找吉地后,将其高、曾、祖、考四代合葬此处。是永泰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家族合葬墓。温氏太祖墓对研究宋代墓葬形制、墓葬习俗…详情 ▷
光德庄位于梧桐镇民主村梧桐街453号,庄主林开敬、林开香兄弟,始建于1911年,历时六年竣工。占地面积约2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9平方米,建有碉楼等防御性建筑,防御功能相当完备,保存了各种寿字图案精美木雕。1949年8月曾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后勤部联络点,积…详情 ▷
荣阳方氏宗祠位于盘谷乡荣阳村墘头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8平方米。宗祠保存清代建筑格局,体现了清中期雕刻精美繁复的建筑风格,尤其是祠堂联数量多且文史内涵丰富,在县内各地宗祠实属罕见,极具文史研究和旅游观赏的价值。宗祠内还保存了…详情 ▷
余氏宗祠位于大洋镇宵洋村宵洋小学左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坐西北朝东南,面积4多平方米。是闽台两岸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余潜士的祖祠,外埕围墙有完整的石墙帽,为我县古建筑所仅见。宗祠建筑布局合理,保留明代主座。主座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大厅上悬有民…详情 ▷
锦安黄氏宗祠位于霞拔乡锦安村,始建于清康熙丙申年(1716年)。占地面积7多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大门、回廊、天井、主座组成。主座面阔五间,进深八柱,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顶,封火山墙,厅上悬清代“文魁”“武魁”匾二块。黄文禧从一个普通工匠成长为版筑车间负责人,他出…详情 ▷
土厝位于大洋镇漈尾村,原名“老禄庄”,因大厅的八根大柱乃土筑而成,又名“土厝”。土木结构,清代上半叶建筑风格,在建筑学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7年4月,土厝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阳沟外墙,西至阳沟外墙,南至本厝花台,北至门前大路。…详情 ▷
杜申故居位于霞拔乡霞拔村,始建于宋代,原为“学士府”,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经明、清两朝修缮,后改造为“杜氏宗祠”,留存完好的院落木构框架,具有明、清建筑特色。27年4月,杜申故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公路,西至后山,南至粮站,北至王金佃…详情 ▷
张元干故居位于城关镇登高路。张元干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因张家世代屡中科举,遂名世科里。现保存明、清不同时期的三落建筑。该组建筑木雕构件精美,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建筑价值。27年4月,张元干故居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旧厝,西至照…详情 ▷
张氏宗祠位于同安镇同安村,始建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其设计及建筑工艺独具匠心。23年1日入选《中国名祠汇编》。27年4月,张氏宗祠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后山,西至大路,南至山6米,北至高岭厝路6米。…详情 ▷
黄氏宗祠位于白云乡白云村上街,宋至道年间(公元995年—997年)始建为祖厝,后几度毁损,几度修葺。宗祠内保存一些较有价值的文物。27年4月,黄氏宗祠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旗杆埕邻路,西至后山沿,南至横厝沟,北至横厝沟。…详情 ▷
张氏宗祠位于盘谷乡水尾村方壶山麓,始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6年)。祠内保存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多种文物。27年4月,张氏宗祠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方壶山麓,西、南至方壶山公路,北至雁塔旧址。…详情 ▷
大圣庙位于城关北门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寺中保存我县唯一一尊较好的大圣塑像,是我县群众喜爱的一个民间信仰场所。27年4月,大圣庙被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范围:东至本屋檐下滴水沟(沟边任宝明厝),西至北门通往三池头大道,南到郭宅围…详情 ▷
三对厝位于盖洋乡盖洋村,是郑汝训、郑汝器、郑汝祥三兄弟于清道光庚寅至甲午年间(183—1834)兴建的三座建筑群的统称。整个建筑群主体结构基本保存。三对厝规模宏大,共占地18平方米。建筑物内石雕、木雕、灰塑、彩绘十分精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