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福建省景点>龙岩市景点>永定区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3页

永定文物保护单位-P3

永定区景点导航
3A景区(13个)
世界文化遗产(1个)
红色景区(3个)
文物景点(72个)
文物保护

洪坑土楼群位于湖坑镇东北面的洪坑村,距县城45公里。13世纪(宋末元初)林氏在此开基,2年有638户231人居住在该土楼群内。林氏先人在此开基时所建方形土楼崇裕楼、南昌楼已坍塌。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详情 ▷

文物保护

高头乡的高北土楼群是“福建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之一,是永定土楼的代表之一,楼群分布于永定县东南的高头乡11个自然村内。景区里有“圆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和历史悠久的五云楼、世泽楼以及有“博士楼”之称的侨福楼等土楼,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详情 ▷

文物保护

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详情 ▷

文物保护

振福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西片村,民国二年(1913年)由经营条丝烟成为富翁的苏振太动工兴建。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4平方米。同振成楼一样,是2世纪初期客家土楼融合部分近代西方建筑艺木和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该楼依山傍水,西侧的小溪蜿蜒曲折,清澈见底,楼前楼后竹…详情 ▷

文物保护

坐落在土楼群的最东侧,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长方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约36平方米,无石砌墙基。高4层,面阔258米,9开间,进深243米,11开间,底层外墙厚13米,每层4开间。全楼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门外以矮墙围合天井形成一个院落,外大门正对…详情 ▷

文物保护

世泽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承启楼东侧。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1929年毁于战火,1931年按原状重建。长方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1平方米。高4层,面阔48米、11开间,进深412米、12开间,每层38开间,主墙厚16米,一、二层不开窗。一、…详情 ▷

文物保护

侨福楼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承启楼西侧。建于1962年。圆形土楼,坐北朝南。直径45米,高3层,内通廊式。全楼有3间(厅),设1个大门。第二层通廊由木质结构悬挑,第三层通廊挑出更多,且设腰檐,檐下以木板封闭作贮藏室。祖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在后侧中轴线上,向内院…详情 ▷

文物保护

福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东临洪川溪。建于清光绪六年(188年)。坐西朝东,占地约4平方米,三堂四落府第式(五凤楼)。中轴线自东而西依次为:门坪、内大门、门厅、前天井、中厅(祖堂)、后天井、后厅。面阔45米,进深37米,后向宽414米,后墙两个角分别收进18米,收进…详情 ▷

文物保护

奎聚楼坐落在洪坑村西北部,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约6平方米,三堂两落。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大厅(祖堂前厅)、祖堂,两侧为横楼。主楼方形,土木结构,面阔33米,进深31米,底层墙厚15米,内通廊式,穿斗、抬梁混…详情 ▷

文物保护

集庆楼坐落在初溪村北面溪边,海拔5多米,高出溪面约3米,地势险要。圆形土楼,两环,建于明永乐年间(1431424年),坐南朝北,占地2826平方米。该楼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天井、内环及内外环通道、天井、祖堂、后院。楼门为石质门框,阴刻楹联:“集益…详情 ▷

文物保护

坐落在高头乡高北村西北部。据族谱记载,该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环和第四环,清康熙四十八年(179年)落成。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537617平方米。因夯筑该楼外环土墙时,天公作美,土墙未受雨水淋蚀,故又名“天助楼”。全楼由…详情 ▷

文物保护

振成楼坐落在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详情 ▷

永定区文物保护单位共72个/3页,当前第【3】页
永定区相关内容
永定区地名介绍
永定区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