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文物保护单位-P2
王家花园原名“爱吾庐”,始建于民国十九年,落成于民国二十二年,是上海金融巨子王耀宇的住宅,王家花园建筑面积近4平方米,由11个部分组成,有房屋“99间半”之说。1949年,在南京起义的国民党第二舰队部分官兵来到王家花园,组建解放军华东海军炮艇大队,王家花园成为解放…详情 ▷
合山炮台位于合山东部山顶,隶属镇江要塞象山炮台管辖。快炮台一组四座炮台,呈南北偏东向排列,每座各间距272米,全长约1余米,各炮台后均有掩蔽体通道,与地营式弹药库通联。219年3月,合山快炮台遗址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解氏宗祠正厅葛村解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解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丁岗镇,被市文管办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授牌。葛村有建于明清两代的解氏宗祠、榜眼门、大宅门、解朝东故居、更鼓楼等76处古建筑,计113平方米。219…详情 ▷
敦睦堂,位于姚桥镇兴隆村夹沟自然村,是张氏的祠堂,传说是汉朝张良后裔张贺于嘉靖年间到此定居后所建。在门前的匾额上刻有“光前裕后”石刻。进入第一进,抬头往上看,可见张玉书所书的“義門”牌匾。史料记载,张玉书曾任兵部及礼部尚书,并参与《明史》、《康熙字典》的编写,辞官…详情 ▷
崇贤里王氏宗祠位于镇江市新区大路镇,是当地王氏族人建造家族祠堂,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新四军山北县圌山区文工团驻地。王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明崇祯三年移建今址,整体结构保存较好。宗祠门东向,中路分前、中、后三进,每进五开间,共占地面积149平方米。第一进为门厅,进…详情 ▷
京口闸位于江苏镇江,是江南运河上的第一座闸,堪称漕运咽喉、交通枢纽,历经唐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填埋为路。211—212年,考古揭示出唐代堰(闸)及北宋至明清京口闸东侧闸体、河道、码头、道路、碑亭等遗迹,出土唐代至民国时期陶瓷生活用品、祭祀供器等各类遗物,其中两件元代…详情 ▷
孙家村遗址位于镇江新区丁岗镇,北距长江及吴国贵族土墩墓群所处的长江南岸山脉约1公里,东北距断山墩遗址约36公里。遗址位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西侧有一条宁镇山脉余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遗址所在的镇江大港区域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分布着较多的高等级贵族墓、台形遗址,…详情 ▷
烟墩山土墩墓,是解放后在江苏省镇江市发掘的重要古代墓葬。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大港镇东烟墩山南麓斜坡上6米方圆内。1954年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12件,随葬物主要是青铜礼器,有鼎、簋、鬲、盂、觥等,其中其中有一件“宜侯夨簋”,内有铭文126字,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详情 ▷
江苏镇江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之处,坐落着古代13座古代遗留下来的大型粮仓,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该项目也因此入围了2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21年7月,这片遗址已经被开发商毁掉建起了楼盘。2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详情 ▷
铁瓮城又名子城、京城,始建于公元195年,形成于公元29年,是三国孙吴时期的建筑;晋、唐、宋、明、清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缮治,已有17多年的历史。《至顺镇江志》载:“铁瓮城在正峰前周府治,又名子城。”《建康实录》在建安十三年(28)条下有:“权始自吴迁于京口而镇…详情 ▷
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及金山的标志慈寿塔等景观。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详情 ▷
张云鹏故居紧挨五柳堂,占地近6平方米,建于光绪年间,前后四进九间,四周围墙,正门朝南。进门见小池,左首为雅室,内置古物字画,右进回廊与后院相连,后院有半亭、亭台、月亮门等建筑。主建筑面阔三间,砖木结构,雕花门窗,花园内置元宝石、八仙门墩、双龙戏珠条石、石桌、石凳、…详情 ▷
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旧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新四军四县联合抗日会议旧址系乡绅张家的“怡和酒行”楼房及宅院,占地约6亩,是座当地著名的民宅建筑。抗战初期,陈毅司令员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14日,一支队驻宝埝前隍村,陈毅与王必…详情 ▷
救生会旧址位于镇江西城区西津渡古街。清康熙四十二年(173),京口蒋元鼐、朱用载、蒋尚忠等十五人力“劝邑中输钱,救涉江复舟者”,共捐白金若干,在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京口救生会”。康熙四十七年(178),救生会购得西津渡昭关晏公庙旧址,建屋三间作为会址,即现址。旧址临…详情 ▷
烂石陇南朝佚名墓石刻位于丹阳的南朝石刻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苏分册》却没有把烂石陇南朝佚名墓石刻列入全国重点,而是省级文物。石刻共有两个,一南一北,隔着一条土路对峙。南侧的损坏严重,只剩下躯体下侧的部分石块,而北侧比较完整…详情 ▷
断山墩遗址位于丹徒县丁岗镇东南,太平河北岸,西距镇江市区16公里。1957年发现,1981年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合作进行发掘。遗址为长条形土墩,高出四周农田7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45米,多层次叠压,建筑基址有长方形烧土面及柱洞,其…详情 ▷
延陵季子碑位于丹阳市九里镇南街北端,季子名札,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曾封于延陵,传说延陵九里季子庙后有季子墓,碑立于庙前。庙已毁。碑圆首,高245米,宽16米,厚12米。碑文为“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两行1字,篆书阴刻,传为孔子所书。碑下部有唐大历十四年(779)萧…详情 ▷
金家村陵墓石刻:位于丹阳后巷镇建山金家村。从景安陵旁边的路一直向北,大约5公里,是一丁字路口,左转约6米,在路的左边就是金家村。开车进入村里,找个空地停车。一直向南走,有一片大的田地,四周被围着,顺着田垄,走到最南端,石刻就在那里。这个石刻比较难找,因为田地地势低…详情 ▷
焦山炮台遗址位于焦山东北角,从南步入,首先看到的是门楼一座,上有横匾,刻有“焦山炮台”四字。门楼西侧有弹药库一座,外为黄泥石灰材料,内层为水泥砂石材料。门楼内有平地约3平方米。平地东面是炮台基地,它长约8米,宽在55米左右,呈扇形,有暗堡式炮位8个,块石基础,黄泥…详情 ▷
丹阳唐中和铜钟中和铜钟原系丹阳城内南大街普宁寺法物。中和铜钟高214米,厚11米,口径141米。口沿铸以宽廓,唇六曲,钟体黑幼绿,分三段浇铸,痕迹清晰;凸铸旋纹和竖向线条将钟体分成八个部分,腰箍上下各四,内铸矩形和梯形几何纹样,布图简朴大方,钟钮造型为连体双龙,头…详情 ▷
焦山摩崖题记及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焦山摩崖题记及石刻六朝至唐宋镇江市焦山1988年,“焦山碑林”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宝墨轩,位于镇江焦山定慧寺东,由摩崖石刻与碑林石刻组成。摩崖石刻环集于焦山西侧峭壁,绵延2余…详情 ▷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南朝(549年)丹阳县荆林刘家庄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萧衍(公元464549年),父萧顺之,母张尚柔。迫使齐…详情 ▷
陵口陵墓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陵口陵墓石刻南朝丹阳县陵口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口石刻丹阳陵口镇东有一对高大的石麒麟,此处就是南朝齐,梁两代陵区的总门户,称为齐梁陵口。陵口现在仅存…详情 ▷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位于丹阳市荆林乡三城乡刘家庄附近,其南6米处为梁武帝萧衍修陵。萧纲系粱武帝之子,太清三年(549)五月梁武帝卒,萧纲即位,于大宝二年为侯景所害。次年,元帝萧绎尊为简文帝,庙号太宗,葬于庄陵。陵向东,已平。陵前有萧港,可通陵口镇运河。陵前神道存石兽…详情 ▷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位于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之东北。处于齐明帝萧鸾兴安陵与梁武帝修陵之间。萧顺之,系齐高帝萧道成之族弟,未即帝位。天监元年(52)闰四月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为太祖,陵曰建陵。陵东向,已平。陵前存石刻有石兽、方形石础、神道柱、石龟趺各一对。石兽,南为麒麟…详情 ▷
齐明帝萧鸾兴安陵,位于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东北约5公里处。萧鸾,是齐景帝萧道生之子,继废帝海陵王为帝,于永泰元年(498)卒,谥明帝,庙号高宗,葬兴安陵。陵东向,已平。陵前尚存石兽一对,南为麒瞵,北兽肢体已残,仅存其后部湮没土中。麒麟身长32米,残高27米,颈高13…详情 ▷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南朝(493年)丹阳县建山田家村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萧赜(公元44493年),父萧道成,母刘智容。高…详情 ▷
赵伯先墓,在镇江市南郊夹山竹林寺东。赵伯先(赵声),丹徒县大港镇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统治,是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1911年3月29日,赵声与黄兴领导了广州武装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担任总指挥,失败后忧愤成疾,4月2日病逝香港,终…详情 ▷